中文名 |
学名 |
调整情况 |
备注 |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
兽纲 MAMMALA |
||||
翼手目 |
CHIROPTERA |
|||
假吸血蝠科 |
Megadermatidae |
|||
1 |
印度假吸血蝠 |
Megaderma lyra |
新增 |
|
菊头蝠科 |
Rhinolophidae |
|||
2 |
贵州菊头蝠 |
Rhinolophus rex |
新增 |
|
3 |
大菊头蝠 |
Rhinolophus luctus |
新增 |
|
蝙蝠科 |
Vespertilionidae |
|||
4 |
彩蝠 |
Kerivoula picta |
新增 |
|
食肉目 |
CARNIVORA |
|||
鼬科 |
Mustelidae |
|||
5 |
缅甸鼬獾 |
Melogale personata |
新增 |
|
獴科 |
Herpestidae |
|||
6 |
红颊獴 |
Herpestes javanicus |
未变 |
|
7 |
食蟹獴 |
Herpestes urva |
未变 |
|
鹿科 |
Cervidae |
|||
8 |
赤麂 |
Muntiacus vaginalis |
新增 |
|
9 |
小麂 |
Muntiacus reevesi |
新增 |
|
啮齿目 |
RODENTIA |
|||
松鼠科 |
Sciuridae |
|||
10 |
红背鼯鼠 |
Petaurista petaurista |
未变 |
与原省重点棕鼯鼠同物异名 |
豪猪科 |
Hystricidae |
|||
11 |
豪猪 |
Hystrix branchyura |
未变 |
|
鸟纲 AVES |
||||
鸡形目 |
GALLIFORMES |
|||
雉科 |
Phasianidae |
|||
1 |
中华鹧鸪 |
Francolinus pintadeanus |
新增 |
仅限野外种群 |
2 |
蓝胸鹑 |
Synoicus chinensis |
新增 |
仅限野外种群 |
雁形目 |
ANSERIFORMES |
|||
鸭科 |
Anatidae |
|||
3 |
豆雁 |
Anser fabalis |
未变 |
|
4 |
灰雁 |
Anser anser |
未变 |
|
5 |
罗纹鸭 |
Mareca falcata |
新增 |
|
6 |
白眼潜鸭 |
Aythya nyroca |
新增 |
|
7 |
长尾鸭 |
Clangula hyemalis |
新增 |
|
8 |
普通秋沙鸭 |
Mergus merganser |
未变 |
|
9 |
红胸秋沙鸭 |
Mergus serrator |
未变 |
|
䴙䴘目 |
PODICIPEDIFORMES |
|||
䴙䴘科 |
Podicipedidae |
|||
10 |
凤头䴙䴘 |
Podiceps cristatus |
未变 |
|
夜鹰目 |
CAPRIMULGIFORMES |
|||
雨燕科 |
Apodidae |
|||
11 |
短嘴金丝燕 |
Aerodramus brevirostris |
新增 |
|
鹃形目 |
CUCULIFORMES |
|||
杜鹃科 |
Cuculidae |
|||
12 |
紫金鹃 |
Chrysococcyx xanthorhynchus |
新增 |
|
13 |
棕腹鹰鹃 |
Hierococcyx nisicolor |
未变 |
原省重点棕腹杜鹃同物异名 |
鹤形目 |
GRUIFORMES |
|||
秧鸡科 |
Rallidae |
|||
14 |
白喉斑秧鸡 |
Rallina eurizonoides |
新增 |
|
15 |
红胸田鸡 |
Zapornia fusca |
新增 |
|
16 |
董鸡 |
Gallicrex cinerea |
未变 |
|
17 |
黑水鸡 |
Gallinula chloropus |
未变 |
|
鸻形目 |
CHARADRIIFORMES |
|||
蛎鹬科 |
Haematopodidae |
|||
18 |
蛎鹬 |
Haematopus ostralegus |
未变 |
|
反嘴鹬科 |
Recurvirostridae |
|||
19 |
黑翅长脚鹬 |
Himantopus himantopus |
未变 |
|
20 |
反嘴鹬 |
Recurvirostra avosetta |
未变 |
|
鸻科 |
Charadriidae |
|||
21 |
长嘴剑鸻 |
Charadrius placidus |
新增 |
|
鹬科 |
Scolopacidae |
|||
22 |
斑尾塍鹬 |
Limosa lapponica |
新增 |
|
23 |
中杓鹬 |
Numenius phaeopus |
未变 |
|
24 |
红腹滨鹬 |
Calidris canutus |
新增 |
|
鸥科 |
Laridae |
|||
25 |
三趾鸥 |
Rissa tridactyla |
未变 |
|
26 |
细嘴鸥 |
Chroicocephalus genei |
未变 |
|
27 |
渔鸥 |
Ichthyaetus ichthyaetus |
未变 |
|
28 |
黑尾鸥 |
Larus crassirostris |
未变 |
|
29 |
普通海鸥 |
Larus canus |
未变 |
|
30 |
灰翅鸥 |
Larus glaucescens |
未变 |
|
31 |
小黑背银鸥 |
Larus fuscus |
未变 |
|
32 |
西伯利亚银鸥 |
Larus smithsonianus |
未变 |
|
33 |
灰背鸥 |
Larus schistisagus |
未变 |
|
34 |
鸥嘴噪鸥 |
Gelochelidon nilotica |
未变 |
|
35 |
红嘴巨燕鸥 |
Hydroprogne caspia |
未变 |
|
36 |
白额燕鸥 |
Sternula albifrons |
未变 |
|
37 |
白腰燕鸥 |
onychoprion aleuticus |
未变 |
|
38 |
褐翅燕鸥 |
onychoprion anaethetus |
未变 |
|
39 |
粉红燕鸥 |
Sterna dougallii |
未变 |
|
40 |
黑枕燕鸥 |
Sterna sumatrana |
未变 |
|
41 |
普通燕鸥 |
Sterna hirundo |
未变 |
|
42 |
灰翅浮鸥 |
Chlidonias hybrida |
未变 |
|
43 |
白翅浮鸥 |
Chlidonias leucopterus |
未变 |
|
贼鸥科 |
Stercorariidae |
|||
44 |
中贼鸥 |
Stercorarius pomarinus |
未变 |
|
45 |
短尾贼鸥 |
Stercorarius parasiticus |
未变 |
|
46 |
长尾贼鸥 |
Stercorarius longicaudus |
未变 |
|
海雀科 |
Alcidae |
|||
47 |
扁嘴海雀 |
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 |
未变 |
|
48 |
长嘴斑海雀 |
Brachyramphus perdix |
未变 |
|
潜鸟目 |
GAVIIFORMES |
|||
潜鸟科 |
Gaviidae |
|||
49 |
红喉潜鸟 |
Gavia stellata |
未变 |
|
鹱形目 |
PROCELLARIIFORMES |
|||
海燕科 |
Hydrobatidae |
|||
50 |
黑叉尾海燕 |
Hydrobates monorhis |
未变 |
|
鹈形目 |
PELECANIFORMES |
|||
鹭科 |
Ardeidae |
|||
51 |
大麻鳽 |
Botaurus stellaris |
未变 |
|
52 |
黄斑苇鳽 |
Ixobrychus sinensis |
未变 |
|
53 |
紫背苇鳽 |
Ixobrychus eurhythmus |
未变 |
|
54 |
栗苇鳽 |
Ixobrychus cinnamomeus |
未变 |
|
55 |
黑苇鳽 |
Ixobrychus flavicollis |
未变 |
|
56 |
绿鹭 |
Butorides striata |
未变 |
|
57 |
池鹭 |
Ardeola bacchus |
未变 |
|
58 |
牛背鹭 |
Bubulcus ibis |
未变 |
|
59 |
苍鹭 |
Ardea cinerea |
未变 |
|
60 |
草鹭 |
Ardea purpurea |
未变 |
|
61 |
大白鹭 |
Ardea alba |
未变 |
|
62 |
中白鹭 |
Ardea intermedia |
未变 |
|
佛法僧目 |
CORACIIFORMES |
|||
佛法僧科 |
Coraciidae |
|||
63 |
三宝鸟 |
Eurystomus orientalis |
||
翠鸟科 |
Alcedinidae |
|||
64 |
蓝翡翠 |
Halcyon pileata |
||
65 |
冠鱼狗 |
Megaceryle lugubris |
||
66 |
斑鱼狗 |
Ceryle rudis |
||
啄木鸟目 |
PICIFORMES |
|||
拟啄木鸟科 |
Capitonidae |
|||
67 |
黄纹拟啄木鸟 |
Psilopogon faiostrictus |
新增 |
|
啄木鸟科 |
Picedae |
广东分布的所有啄木鸟(蚁䴕和国家重点除外) |
||
68 |
斑姬啄木鸟 |
Picumnus innominatus |
新增 |
|
69 |
白眉棕啄木鸟 |
Sasia ochracea |
新增 |
|
70 |
星头啄木鸟 |
Dendrocopos canicapillus |
新增 |
|
71 |
大斑啄木鸟 |
Dendrocopos major |
新增 |
|
72 |
栗啄木鸟 |
Micropternus brachyurus |
新增 |
|
73 |
灰头绿啄木鸟 |
Picus canus |
新增 |
|
74 |
竹啄木鸟 |
Gecinulus grantia |
新增 |
|
75 |
黄嘴栗啄木鸟 |
Blythipicus pyrrhotis |
新增 |
|
雀形目 |
PASSERIFORMES |
|||
王鹟科 |
Monarchindae |
|||
76 |
寿带 |
Terpsiphone incei |
新增 |
|
77 |
紫寿带 |
Terpsiphone atrocaudata |
未变 |
|
伯劳科 |
Laniidae |
|||
78 |
牛头伯劳 |
Lanius bucephalus |
新增 |
|
79 |
栗背伯劳 |
Lanius collurioides |
新增 |
|
鸦科 |
Corvidae |
|||
80 |
白颈鸦 |
Corvus pectoralis |
新增 |
|
山雀科 |
Paridae |
|||
81 |
杂色山雀 |
Sittiparus varius |
新增 |
|
百灵科 |
Alaudidae |
|||
82 |
小云雀 |
Alauda gulgula |
||
蝗莺科 |
Locustellidae |
|||
83 |
矛斑蝗莺 |
Locustella lanceolata |
新增 |
|
84 |
东亚蝗莺 |
Locustella pleskei |
新增 |
|
幽鹛科 |
Pellorneidae |
|||
85 |
中华草鹛 |
Graminicola striatus |
新增 |
原Graminicola bengalensis亚种提升为种 |
莺鹛科 |
Sylviidae |
|||
86 |
金色鸦雀 |
Suthora verreauxi |
新增 |
|
鸫科 |
Turdidae |
|||
87 |
白眉地鸫 |
Geokichla sibirica |
新增 |
|
88 |
黑胸鸫 |
Turdus dissimilis |
新增 |
|
89 |
赤胸鸫 |
Turdus chrysolaus |
新增 |
|
鹟科 |
Muscicapidae |
|||
90 |
日本歌鸲 |
Larvivora akahige |
新增 |
|
91 |
绿背姬鹟 |
Ficedula elisae |
新增 |
|
92 |
海南蓝仙鹟 |
Cyornis hainanus |
新增 |
|
燕雀科 |
Fringillidae |
|||
93 |
黑尾蜡嘴雀 |
Eophona migratoria |
未变 |
|
94 |
黑头蜡嘴雀 |
Eophona personata |
未变 |
|
鹀科# |
Emberizidae |
广东分布的所有鹀类(国家重点除外) |
||
95 |
凤头鹀 |
Melophus lathami |
新增 |
|
96 |
三道眉草鹀 |
Emberiza cioides |
新增 |
|
97 |
白眉鹀 |
Emberiza tristrami |
新增 |
|
98 |
栗耳鹀 |
Emberiza fucata |
新增 |
|
99 |
小鹀 |
Emberiza pusilla |
新增 |
|
100 |
黄眉鹀 |
Emberiza chrysophrys |
新增 |
|
101 |
田鹀 |
Emberiza rustica |
新增 |
|
102 |
黄喉鹀 |
Emberiza elegans |
新增 |
|
103 |
栗鹀 |
Emberiza rutila |
新增 |
|
104 |
硫黄鹀 |
Emberiza sulphurata |
新增 |
|
105 |
灰头鹀 |
Emberiza spodocephala |
新增 |
|
106 |
芦鹀 |
Emberiza schoeniclus |
新增 |
|
爬行纲 REPTILIA |
||||
有鳞目 |
SQUAMATA |
|||
壁虎科 |
Gekkonidae |
|||
1 |
梅氏壁虎 |
Gekko melli |
新增 |
|
睑虎科# |
Eublepharidae |
|||
2 |
广东睑虎 |
Goniurosaurus gollum |
新增 |
|
3 |
南岭睑虎 |
Goniurosaurus varius |
新增 |
|
鬣蜥科 |
Agamidae |
|||
4 |
条纹龙蜥 |
Diploderma fasciatum |
新增 |
|
蜥蜴科 |
Lacertidae |
|||
5 |
崇安草蜥 |
Takydromus sylvaticus |
新增 |
|
6 |
天井山草蜥 |
Takydromus albomaculosus |
新增 |
|
双足蜥科 |
Dibamidae |
|||
7 |
白尾双足蜥 |
Dibamus bourreti |
新增 |
|
游蛇科 |
Colubridae |
|||
8 |
广东颈槽蛇 |
Rhabdophis guangdongensis |
新增 |
|
9 |
刘氏后棱蛇 |
Opisthotropis laui |
新增 |
|
10 |
深圳后棱蛇 |
Opisthotropis shenzhenensis |
新增 |
|
11 |
张氏后棱蛇 |
Opisthotropis hungtai |
新增 |
|
12 |
方花蛇 |
Archelaphe bellus |
新增 |
|
眼镜蛇科 |
Elapidae |
|||
13 |
金环蛇 |
Bungarus fasciatus |
新增 |
|
蝰科 |
Viperidae |
|||
14 |
白头蝰 |
Azemiops kharini |
新增 |
|
15 |
越南烙铁头蛇 |
Ovophis tonkinensis |
新增 |
|
16 |
台湾烙铁头蛇 |
Ovophis makazayazaya |
新增 |
|
两栖纲 AMPHIBIA |
||||
无尾目 |
ANURA |
|||
角蟾科# |
Megophryidae |
角蟾科所有种列入 |
||
1 |
刘氏掌突蟾 |
Leptolalax laui |
新增 |
|
2 |
云开掌突蟾 |
Leptolalax yunkiaensis |
新增 |
|
3 |
封开角蟾 |
Panophrys acuta |
新增 |
|
4 |
东莞角蟾 |
Panophrys dongguanensis |
新增 |
|
5 |
短肢角蟾 |
Megophrys brachykolos |
新增 |
|
6 |
南昆山角蟾 |
Panophrys nankunensis |
新增 |
|
7 |
黑石顶角蟾 |
Megophrys obesa |
新增 |
|
8 |
石门台角蟾 |
Panophrys shimentaina |
新增 |
|
树蛙科 |
Rhacophoridae |
|||
9 |
峨眉树蛙 |
Zhangixalus omeimontis |
新增 |
|
10 |
黑眼睑纤树蛙 |
Gracixalus gracilipes |
新增 |
|
11 |
侧条费树蛙 |
Feihyla vittata |
新增 |
|
12 |
费氏刘树蛙 |
Liuixalus feii |
新增 |
|
昆虫纲Insecta |
||||
蜻蜓目 |
Odonata |
|||
蜓科 |
Aeshnidae |
|||
1 |
鼎湖头蜓 |
Cephalaeschna dinghuensis |
新增 |
|
螳螂目 |
Mantodea |
|||
怪螳科 |
Amorphoscelidae |
|||
2 |
中华怪螳 |
Amorphoscelis chinensis |
新增 |
|
半翅目 |
Hemiptera |
|||
黾蝽科 |
Gerridae |
|||
3 |
巨黾 |
Gigantometra gigas |
新增 |
注1:兽类11种;鸟类106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2种;昆虫3种,共计148种。
注2:#代表该分类单元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外所有种列入名录。
注3:兽类分类系统参照《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蒋志刚等, 2017),鸟类分类系统参照《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郑光美 2017),两栖爬行类分类系统参照《中国两栖、爬行动物更新名录》(王凯等 2020)。
附件2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广东省林业局组织编制形成了《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现就有关情况作如下说明。
一、调整依据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我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2001年公布实施的《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至今已近20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全省野生动物的生境条件、资源状况发生了变化,原名录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已不相适应。2020年3月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科学评估后制定、调整并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加快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调整工作。2021年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原《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部分物种已调整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很多广东有分布、濒危、珍贵或者特有的物种没有被纳入国家名录。因此,适时对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进行调整、公布,对进一步加强我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有效保护我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整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新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广东实际,2020年7月广东省林业局组织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对《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进行科学研究论证,形成了调整初稿。经过广泛征求意见,2021年2月23日,省林业局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初稿的意见,经过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
三、调整原则
(一)濒危性原则。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蒋志刚等,2016)对我国脊椎动物的评估等级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分类与标准为重要参考,包括种群结构、数量和栖息地面积、范围、质量及其变化速率等因子,重点关注在我省分布、野外种群有灭绝危险的“极危”物种、分布区狭窄、野外种群数量稀少的“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下降明显或持续下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易危”物种和保护现状比较低、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风险的“近危”物种。其中,由于部分易危、濒危和极危的两爬、兽类在此次并未新增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其种群数量少或分布区狭窄列为省重点保护;由于多数易危、濒危和极危的鸟类此次已新增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次除了将以上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新增为省重点保护以外,还补充了近危的鸟类物种作为省重点保护。
(二)珍贵性原则。重点考虑在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能会因栖息地破坏、猎捕和贸易等开发利用活动综合影响,导致生存受到较大威胁的物种,如近危鸟类中的水鸟在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十分重要,水鸟通过取食水生动植物、排出粪便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而湿地丧失与退化是水鸟生存的主要威胁之一,因此,将易危的水鸟列为省重点保护。
(三)相似性原则。对鹀科、鹿科等分类单元中的部分物种,虽不完全满足列入名录予以保护的科学标准,但考虑到在执法监管过程中其与列入名录的同科或同属物种无法进行有效区分,因此,本次名录调整中也将其列入保护范围。
(四)独特性原则。对广东省特有的两栖爬行类,如黑石顶角蟾、封开角蟾、东莞角蟾、广东颈槽蛇、深圳后棱蛇等,考虑到这些种类为近年新发现的物种,且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及濒危程度未作评估,故将其列入保护范围。
(五)兼容性原则。如睑虎科所有种,在我国有自然分布且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物种,统筹考虑国内保护与履行国际公约管理需要,在本次名录调整中也根据实际情况和保护需要予以重点考虑。
(六)关注度原则。对虽然尚不完全满足以上条件列入的标准,但因开发利用强度持续增大或栖息地减少等原因已引起广泛社会关注的物种,本次调整中也积极考虑列入;反之,对虽然符合以上列入的科学标准,但社会关注度极低,一旦列入反而可能加剧非法猎捕和贸易风险的物种,则不考虑列入。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只列明在我国境内(广东境内)自然分布或有自然分布记录且原产于我国的野生动物,不包括原产于境外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