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潍政发〔2010〕50号)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潍政发〔2010〕50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1-01-08 09:57:28  来源:潍坊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450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再创我市农业发展新优势,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鲁政发〔2010〕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发布单位
潍坊市人民政府
潍坊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潍政发〔2010〕50号
发布日期 2010-11-16 生效日期 2010-11-29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有关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加快传统农业转型,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再创我市农业发展新优势,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鲁政发〔2010〕8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全市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五大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五大产业振兴的重要意义
 
  蔬菜、渔业、畜牧、果业、苗木花卉等产业是我市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各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成效显著。2009年,全市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4%,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份额超过30%。五大产业在农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是,由于结构层次偏低、质量效益不高、生产标准化水平较低等问题的存在,加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使我市五大产业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推进五大产业振兴,全面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对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从推动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振兴五大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思路,统筹规划,完善政策环境,制定得力措施,严格责任落实,为五大产业振兴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健全完善扶持机制,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强化社会化服务,提升组织化水平。要突出重点县市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品牌、重点项目等五个重点,实现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加工增值能力,大幅提升五大产业的整体素质及其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以五大产业振兴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高端定位,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科技先行,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市场引导,搞好示范带动,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坚持统筹兼顾,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快五大产业振兴步伐,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三)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在全市集中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质量好、影响大、市场占有率高的知名品牌,扶持一批素质高、发展快、竞争力强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提升一批集散能力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一批技术含量高、集约化的高标准示范园区,促进五大产业跨越发展,确保全市现代农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规划到2015年,五大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85%以上,农民通过五大产业振兴年人均收入增加1530元以上。
 
  三、五大产业振兴重点
 
  (一)蔬菜产业。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西部设施蔬菜比较发达的地方,重点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东部着重加强设施蔬菜建设。加快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一批有机蔬菜示范园区。推进质量安全园区化管理,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争创新品牌,打造知名品牌,发挥品牌效应。加强出口基地、加工基地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和精深加工率。加快保护地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换代升级,推广新型设施和覆盖材料,提高科技含量。推进设施蔬菜生产中综合利用沼气技术,实现循环、低碳生产。在食用菌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范化菌种繁育基地,发展一批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建设蔬菜种业研发基地,创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加快蔬菜种子国产化步伐。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20万亩以上,其中设施蔬菜面积扩大到200万亩左右;蔬菜总产量达到1250万吨,总产值达到180亿元;新增蔬菜标准化基地1000个,建设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园区150处,培强1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总产量、总产值分别达到18万吨、9亿元,建设10个高标准示范园区,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5%以上。
 
  (二)渔业。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基础建设和品牌创建“双十工程”,积极构建健康安全的水产养殖业,科学合理的现代水产增殖业,适度规模的远洋渔业,先进高附加值的水产加工业,功能、形式多样的渔港物流服务业和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六大现代渔业产业体系。重点做强做大浅海扇贝养殖、池塘虾蟹养殖、工厂化养鱼、滩涂贝类增养殖、淡水鱼大水面生态养殖、冷水鱼集约式养殖六大优势产业带;着力打造万亩以上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的健康养殖园区;规划建设一批优质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水产品出口产业基地、休闲观光渔业基地;努力构建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规范化现代渔港经济区和渔业产业园区。到2015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5万吨,渔业增加值达25.46亿元;工厂化养鱼面积发展到14万平方米,人工底播贝类增殖30万亩;建设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6处,人工鱼礁群3个,渔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0处,海洋特别保护区2处,大型休闲渔业娱乐场所10处以上。
 
  (三)畜牧业。调整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巩固生猪、家禽等优势品种,大力发展食草型畜禽和特种动物养殖。加强地方畜禽品种保护,重点支持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开发。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提高防疫质量。优化产业布局,南部山区建设地方特色品种养殖、食草动物养殖产业区。中部平原区,重点发展优势畜禽品种生态养殖和高端畜禽产品加工基地,培育奶牛、生猪、肉鸡、肉鸭、特种动物等五大产业集群。在城市郊区,深度挖掘畜牧业特色资源,统筹配置城乡资源要素,适度发展畜禽养殖业,突出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畜牧业,大力发展特色鲜明、高附加值创意畜牧业。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高端畜产品加工、优质兽药饲料生产、兽药饲料畜产品物流和高标准生态养殖等四类大型园区,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到2015年,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年均增长6%,畜牧养殖业产值年均增长8%;新规范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区3000个、自然生态养猪场2000个,标准化、生态化规模饲养比例达85%以上。
 
  (四)果业。不断优化树种、品种结构,在稳步发展苹果、桃树、葡萄、梨树四大水果的同时,重点发展大樱桃、草莓、板栗、核桃等特色水果(干果)和设施栽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规划,集中建设一批规模化的优质果品基地。大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加快发展一批集约化的高效示范园。升级改造一批密植低产低效果园,提升布局一批设施栽培果园。到2015年,全市水果面积发展到80万亩,总产量达到120万吨;干果面积发展到40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外销和出口果品达到80%以上;改造密植低产低效果园20万亩;建立高效示范园20个;果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标准,分级包装水平和比例有较大提高。
 
  (五)苗木花卉产业。开展苗木花卉种质资源清查、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重点保护主要造林树种、珍稀濒危树种、名特优新品种的种质资源。积极培育苗木花卉新品种,引进、选育优良品种。加快特色苗木花卉示范园区建设,打造苗木花卉特色街道、特色村镇,实现产业与文化的融合。提高苗木花卉设施栽培比例,提升花卉深加工产业开发水平。在青州建立全国第一家花卉保税区,建设花卉电子交易与拍卖中心,强化在全国花卉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青州作为中国盆花生产中心、中国盆栽集散中心和中国花木物流中心的核心地位。扩大潍城花卉交易市场规模,新建安丘、寿光两个花卉生产交易市场。扩大昌邑苗木交易市场规模,建成长江以北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化绿化苗木交易市场。到2015年,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总产值超过40亿元;苗木花卉自主创新品种达到10个,新建5处苗木花卉生产示范基地,2处苗木花卉高科技创新园。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财政扶持。各级政府要通过补助、贴息、担保、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支出要对良种繁育、技术推广、基地开发、园区建设、示范项目、特色产品和名牌培育等重点倾斜。积极探索在海洋与渔业、畜牧、林业等行业建立以政策性产业投资公司、专业化担保公司和产业发展基金等为主要方式的产业投融资新模式,构建区域性特色投融资机构,提高融资能力,支持五大产业发展。要按照分级负责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引导、政府推动、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五大产业振兴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为五大产业振兴提供资金保障。
 
  (二)强化金融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制定具体的促进五大产业振兴金融扶持政策;县域内涉农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当地特色产业振兴发展。要最大限度地执行优惠贷款利率,降低贷款门槛,拓展金融服务领域。要加大银企对接力度,优先扶持五大产业基地、标准化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要利用好国家扶持政策,进行重点培育,努力推动企业上市,提高融资能力。要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加保险品种,科学确定费率标准,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突出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研究,集中力量在良种培育、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取得突破。着力解决安全高效生产及产后加工处理等技术难题。以五大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与国家部委、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的合作,聚集农业创新资源。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公益性职能,科学确定机构设置与管理模式,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技术推广和服务能力。
 
  (四)强化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扶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及质量追溯制度。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园区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力度,逐步实现全覆盖。以创建绿色、有机食品示范园区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管,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五)健全市场体系。规划建设一批全国性、区域性产地、集散地批发市场,推进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供销系统、邮政物流、交通运输、大型商贸、龙头企业五大流通网络,建立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业。加强农产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与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批发交易市场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信息搜集、研究、发布、预测、预警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六)壮大经营主体。继续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品牌,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要素资源,推进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区域性产业协会,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五大产业振兴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七)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五大产业振兴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领导任组长,发改、财政、农业、海洋与渔业、林业、畜牧、商务、工商、质监、人民银行、供销社、金融办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统筹协调产业振兴规划的组织实施。完善五大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并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各地要把五大产业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农业产业振兴规划,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五大产业振兴取得实效。
 
 
 
 
 
 
  二Ο一Ο年十一月十六日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83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1820) 法规动态 (211)
法规解读 (2903) 其他法规 (53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6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