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规草案 » 地方法规草案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04-30 17:22:31  来源: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浏览次数:2707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将《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建言献策。
发布单位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4-30 截止日期 2021-05-31
有效性状态 地区 福建
备注  
为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现将《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建言献策。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稿)》全文在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www.fjrd.gov.cn)刊登。
 
  二、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寄往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也可以直接在网站上填写立法征求意见表。提意见截止时间:2021年5月31日下午5时。
 
  三、联系方式:
 
  电  话:0591-88561972
 
  传  真:0591-87500017
 
  邮  编:350001
 
  通讯地址:福州市五四路25号福建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2021年4月30日
 
  福建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五章  水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江河、湖泊、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以及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海洋污染防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基本原则】 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和绿色发展,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多元共治、损害担责的原则,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
 
  第四条【政府职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水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将水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统筹解决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统筹保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开展有关水污染防治工作。
 
  第五条【部门职责】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约谈、区域限批、考核评价等方式,督促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河湖长制】  本省实行河长制、湖长制。河长、湖长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有关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工作。
 
  第七条【经营者责任】  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水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健全水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施清洁生产,防止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法向社会公开其水环境信息,对造成的污染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第八条【社会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入水环境治理领域,推行水污染第三方治理。
 
  鼓励和支持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依法组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引导村民、居民自觉保护当地水环境。
 
  第九条【科技应用】  鼓励和支持水生态修复、藻类防控、氮磷控制、废水深度处理等水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第十条【宣传教育】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拓展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途径,引导公众参与水环境保护工作。
 
  新闻媒体应当加大对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加强对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综合规划与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依法批准的江河、湖泊的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在主要干流、主要支流及重点湖泊、水库周边一定范围内划定生态缓冲带和生态保护区,明确水环境准入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重点流域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施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用途管制,优化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
 
  第十二条【防治规划】  未达到水污染防治规划确定的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编制限期达标规划;已达到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计划。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限期达标规划或者持续改善计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三条【特别排放限制】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需要,确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特别排放限值的实施范围。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需要,可以提出执行严于国家和本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排污总量控制】  本省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除国家确定的重点水污染物外,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对其他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对国家和本省规定的重点行业、主要流域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涵养区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等量或者减量置换制度。
 
  第十五条【排污许可】  本省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水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水污染物。
 
  第十六条【水环境监测】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基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水污染防治信息化建设,实现相关部门信息共享。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规划、建设与管理全省水环境监测网络,组织开展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源监测。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建设、管理本行政区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开展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源监测。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应当发布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信息,依法及时公开重点排污单位水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突发水污染环境事故等信息。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安装、使用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定期检定、校准自动监测设备,确保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完整有效。自动监测数据与其他有关证据共同构成证据链的,可以作为环境行政处罚等执法监管的依据。
 
  第十七条【交接断面水质考核】  跨设区的市、县(市、区)、乡(镇)的江河、湖泊、水库、小流域实行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考核不达标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直至出界断面水质达标。
 
  第十八条【联防联治】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跨行政区域水环境联防联治机制,协调处理跨界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的防治措施。
 
  跨界流域水污染或者相关管理工作纠纷,有关人民政府协商不成的,由其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
 
  第十九条【生态补偿机制】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实施以水质指标作为分配主要因素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条【排污口管理】  向水体排放水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排污口,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
 
  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的,应当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可能影响防洪、通航、渔业及河堤安全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事先征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执法工作】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加强水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依法成立的环境执法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负有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排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在职责范围内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排污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二)发现影响水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责令当场纠正或者限期改正;
 
  (三)发现存在水污染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四)责令停止使用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设施、设备。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对重大水污染事故责任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实行挂牌督办,派驻专员监督执行。
 
  第二十二条【环保责任险】  鼓励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运输等水环境高污染、高风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第二十三条【第三方治理】 排污单位可以委托有治理能力的第三方代其运营水污染防治设施或者实施水污染治理。接受委托的第三方进行水污染防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
 
  第三章  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二十四条【定期排查整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流域水环境进行排查监测,根据目标要求,制定整治方案,确定整治项目,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以及达标期限,并定期公布治理情况。
 
  第二十五条【工业聚集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工业集聚区,引导工业企业入驻工业集聚区。
 
  工业集聚区应当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其管网,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并保证正常运行;对不符合要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工业集聚区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化工、电镀、制革、印染等行业企业产生的废水应当按照分质分流的要求,进行预处理,达到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处理工艺要求后方可排放。
 
  第二十六条【污泥处置】  污水处理单位和污泥处理处置单位应当安全处理污泥,保证处理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对处理、处置后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跟踪、记录,防止二次污染。
 
  涉重金属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落实重金属安全防控措施,根据所含重金属的种类和数量对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含重金属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属于危险废物的污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十七条【初期雨水收集处理】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审批意见的要求,需要进行初期雨水收集的化工、电镀等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不得直接向外环境排放。
 
  第二十八条【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制定并实施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新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应当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并加强管理养护。
 
  第二十九条【雨污分流】 新建、改建、扩建城镇基础设施、居住小区等建设项目,应当采取雨污分流措施减少水污染;尚未实现雨污分流的老旧城区以及城中村、城镇结合部等区域,应当逐步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难以改造的,应当采取截流、调蓄和治理等措施。
 
  第三十条【农村污水处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农村地区应当因地制宜采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态处理工艺,有条件的城镇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应当通过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厂统一处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减量化、分类处理或者资源化利用。
 
  第三十一条【农业减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引导发展生态农业,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防止造成水污染。
 
  第三十二条【畜禽养殖减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水污染防治等要求,依法划定和调整畜禽养殖禁养区,合理优化畜禽养殖布局,科学确定畜禽养殖品种、规模和总量。
 
  畜禽养殖场(户)、养殖小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将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配套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第三十三条【水产养殖减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划定和调整水产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应当合理确定水产养殖范围、规模、品种、密度和方式,预防、控制和减少水产养殖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养殖生产者投喂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因卫生防疫、病害防治向渔业水域投注药物的,应当符合有关技术规范,不得使用国家或者地方明令禁止的化学药品,防治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与养殖废弃物产生相适应的处理设施,不得将未达标的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到外环境水体,不得向水体倾倒养殖废弃物。禁止使用农药进行清塘、清涂。
 
  第三十四条【工程减污】  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围内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禁止开采矿产;干流两岸一百五十米和一级支流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两岸五十米以内的森林,严格控制除抚育、更新性质、科研或者实验、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建设护林防火设施、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遭受自然灾害等以外的采伐。
 
  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千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禁止修建尾矿库或者倾倒工程弃渣、弃土等建筑垃圾。
 
  第三十五条【石材业减污】  建筑饰面石材集中加工区域应当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配套污水管网和污水回用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对不符合要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该建筑饰面石材集中加工区域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零散分布的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应当严格执行环保相关要求,鼓励零散分布的建筑饰面石材企业搬入建筑饰面石材集中加工区域。
 
  鼓励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对石粉、边角料集中收集和回收综合利用,减少污水排放。
 
  第三十六条【最小生态下泄流量】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当地生态环境、工信等主管部门,根据流域综合规划或者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及其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原则,科学制定辖区内水电站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最小生态下泄流量严格执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流域水量和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科学制定调水方案和水库、闸坝生态下泄流量方案,保障生态基流。
 
  禁止新建、扩建以发电为主的水电站项目。已开发建设的水电站应当安装下泄流量在线监控装置,执行最小生态下泄流量和调水方案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七条【氮磷物减排】  鼓励采取森林与湿地建设、生态清淤、水塘拦截等生态处理方法,降低氮磷等污染物入河湖总量。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排污单位排污口后或者支流汇入干流、河流入湖等位置,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减少入河湖的氮磷总量。
 
  第三十八条【航运减污】  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防治污染的设备、器材,不得违反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不符合排放规定的船舶污染物应当交由港口、码头、装卸站或者其他具备法定条件的单位接收处理。接收、转移、处置船舶水污染物,应当符合船舶水污染物接收处理和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有关规定。
 
  港口、码头、装卸站和船舶修造厂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船舶污染物、废弃物的接收、转运以及处理处置设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建立船舶水上污染防治执法联动机制,对船舶污染物实行由船到岸的全程监管。
 
  第三十九条【地下水保护】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下水资源保护,定期调查评估地下水资源状况,掌握集中式地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等区域环境状况,筛查地下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并采取相应风险防范措施,保障地下水资源安全。
 
  进行地下勘探、采矿、工程降排水、地下空间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等可能干扰地下含水层的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
 
  第四章  饮用水水源保护
 
  第四十条【保护区域划定】  设区的市、县(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有关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乡(镇)、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划定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或者由受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批准。
 
  农村自备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水行政、生态环境等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并向社会公告实施。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者保护范围的调整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四十一条【保护区标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明显的警示标志、保护区边界拐点界桩和必要的隔离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涂改、擅自移动地理界标、警示标志、保护区边界拐点界桩或者隔离设施。
 
  第四十二条【通行监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需要,在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相邻或者穿越的公路、桥梁、航道,采取防护设施,防止运输油类、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或者船舶发生事故污染饮用水水源。有条件的地区,还应当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周边道路的重要路口设置监控设备,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公安机关应当将依法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列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区域,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未经批准,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不得进入。
 
  第四十三条【一级保护】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禁止本条例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规定的行为以外,禁止从事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二)堆置、存放和填埋工业废渣、城乡垃圾、粪便或者其他废弃物;
 
  (三)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泳、垂钓、餐饮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四条【二级保护】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禁止本条例准保护区规定的行为以外,禁止从事下列行为:
 
  (一)设置排污口;
 
  (二)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三)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
 
  (四)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的码头;
 
  (五)围垦河道、滩地,或者在河道、水库等采石、采砂、取土、弃置砂石;
 
  (六)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七)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五条【准保护】  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从事下列行为:
 
  (一)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或者改建增加排污量的建设项目;
 
  (二)使用含磷洗涤剂、高残留农药,滥用化肥;
 
  (三)破坏湿地、毁林开荒、损害植被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六条【农村饮用水特别保护】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建设备用水源或者应急水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治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饮用水源地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发现水质不达标的,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农村分散式饮用水水质实行定期监测。
 
  第五章  水污染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第四十七条【风险评估】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本行政区域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评估,重点加强水源地周边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建立并定期更新水源地风险源名录。
 
  可能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开展本单位突发水环境事件风险评估,确定水环境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第四十八条【应急预案】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方案,报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备案,做好应急准备,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四十九条【预警机制】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水污染排放监测预警机制;重点排污单位、工业集聚区应当建设水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异常报警设施。
 
  第五十条【应急物资】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针对本行政区域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构建风险源、连接水体、取水口三级应急防控体系,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储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建设事故应急池等水污染应急设施,防止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
 
  第五十一条【事故应急】  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事故发生地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通知下游地区人民政府。
 
  发生水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处理措施,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并告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
 
  对饮用水水源取水口造成影响的,供水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告。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启用备用水源,保障供水安全。
 
  第五十二条【减排应急】  水环境质量达不到水功能区要求时,鼓励重点排污单位实施自主减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对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采取调峰错峰生产或者限产停产等应急措施。采取应急措施应当事先告知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五十三条【信息公开】  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饮用水水源污染状况、应急措施和恢复供水的信息。
 
  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开展突发水环境事件调查,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事件调查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转致规定】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未收集初期雨水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审批意见的要求将初期雨水收集处理,直接向外环境排放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使用农药进行清塘、清涂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违规工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重山范围内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开采矿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在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千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修建尾矿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倾倒工程弃渣、弃土等建筑垃圾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除,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水电站未执行调水方案或者最小生态下泄流量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破坏保护区标志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损毁、涂改、擅自移动地理界标、警示标志、保护区边界拐点界桩或者隔离设施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其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六十条【固废堆放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堆置、存放和填埋工业废渣、城乡垃圾、粪便或者其他废弃物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违建场所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工业固体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或者设置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的码头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依法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第六十二条【滥用化肥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滥用化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未建设应急设施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事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建设事故应急池等水污染应急设施的,由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四条【公务人员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其他负有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本条例所称重点流域,其范围包括闽江、九龙江、敖江、晋江、汀江、龙江、漳江、木兰溪、萩芦溪、交溪、霍童溪、东溪等十二个流域。流域干流、支流具体范围以及流域干流、一级支流沿岸一重山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并向社会公布。
 
  本条例所称小流域,是指除重点流域干流及一级支流外,集水面积达到五十平方公里以上,自然形成独立、封闭的流域。小流域名录和具体范围由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更新和调整。
 
  第六十六条  本条例自 年 月 日起施行。2011年12月2日福建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同时废止。
 地区: 福建 
 标签: 污染防治 草案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法规草案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推荐法规草案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63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