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洪海明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网上购物虚假广告管理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线上经济发展迅猛,对于促进消费、提振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动力。但部分网络营销活动在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合同履行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市场监管部门始终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不断完善网络经济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上海市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上海市网络零售平台合规指引》《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平台合规指引》《互联网平台企业竞争合规评价指引》等,引导和督促网络经营主体落实法律责任,完善合规体系。开展“电商平台点亮”行动,指导拼多多、小红书、携程、饿了么等51家电商平台和入驻商户“亮照、亮证、亮规则”,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持续加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力度,牵头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2024年,全市各部门共清理网上违法违规信息192.1万条,处置违法违规互联网应用4282家、违规账号8.48万个,查处违法违规行为4169件。持续加大互联网广告治理力度,2024年,累计监测本市60家互联网及新型媒体广告396万条次,监测淘宝、抖音、快手和小红书平台直播账号855个以及直播场次5011场,全年办结互联网广告案件2728件,占广告案件总数的76.69%。
面对线上经济、数字经济带来的新情况和新挑战,传统监管机制与新型监管需求之间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仍然存在,监管效能和社会期待之间仍有差距。两位代表提出的指导平台建立广告编号和征信黑名单等建议,对于平台企业更好地落实主体责任、减少网络虚假违法广告的产生具有积极意义,我局已采纳并已落实解决。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决议重要精神,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监管为民,防控并举、多管齐下,深入推进互联网领域虚假违法广告治理力度,不断提高广告市场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
一是加强指导,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聚焦假冒伪劣、虚假营销等问题,开展平台经济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指导本市重点平台企业、重点主播及MCN机构制定问题清单、开展自查自纠,督促平台优化规则协议,规范主播及MCN机构直播营销行为。督促本市电商平台进一步做好“亮照、亮证、亮规则”工作,推动履行信息公示义务的规范化和常态化机制建设。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平台广告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当前行业诉求和舆情热点,推动优化平台广告规则。探索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机制,提升网络市场服务监管效能。落实《上海市媒体广告发布单位广告信用分级评价和分类监管办法》,对辖区内D级和E级媒体实行“近距离”管理,加强行政指导和广告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平台广告治理成效和发展能级。
二是聚焦重点,净化网络市场营销环境。加强“618”“双十一”等商家集中促销期间广告监测监管力度,综合运用宣贯培训、行政指导、行政约谈、提醒告诫、督促整改等多种方式推动落实主体责任,维护良好的广告市场秩序。聚焦医疗、医疗美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金融理财、教育培训等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市场监管风险大的重点民生领域,精准部署监管执法行动,集中力量查办典型案件、大要案件,强化以点带面、全链条打击,实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震慑几年的效果,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风险问题。
三是汇聚合力,提升广告监管执法成效。充分发挥本市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作用,加强成员单位之间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实现互联网广告市场联合监管、联合惩戒。发挥长三角区域执法协作和联合执法机制优势,形成强大执法合力,推进执法能力整体提升。发挥各相关行业协会作用,通过完善团体标准、开展体系认证等方式,推进广告主、媒体、广告经营主体责任落实、管理水平提升。同时,进一步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多形式、广范围开展宣传,形成全社会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