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食品  法律法规  生产许可  相关  更多
 
    •    

      地方性法规一般要求清真食品包装上标有“清真”字样或者清真含义的标志符号,但是法规中并没有统一的标识样式要求;有些地方要求清真食品包装需要经过民族事务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审核后印制。通常来说,可以在包装上标示中文的“清真”字样,但不能使用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禁忌的语言、文字或者图像,不能含有宗教内容以及使用阿拉伯文“哈俩里”和英文“Halal”标识等。

    •    

      氯丙醇类化合物是一种公认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包括3-氯-1,2-丙二醇(3-MCPD)、2-氯-1,3-丙二醇(2-MCPD)、1,3-二氯-2-丙醇(1,3-DCP)和2,3-二氯-1-丙醇(2,3-DCP),其中3-MCPD的污染量最大,常被作为氯丙醇类物质的检测参照物,反映食品加工中氯丙醇类物质的污染状况。

    •    

      MFC作为食品原料时,可分为:具有工艺作用的传统用于发酵食品的发酵剂菌种,即发酵剂菌种;具有功能作用即可给予宿主健康益处的微生物菌种,即益生菌。

    •    

      食品用菌种,是指可用于食品中的一种或多种活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酵母),经发酵培养、分离、干燥或不干燥等工序制成的产品。

    •    

      生产和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应该符合相应的质量规格标准的要求,没有专门的质量规格标准的,执行GB 29938的规定,食品用香精应符合GB 30616的规定。如,GB 29938规定,食品用天然香味复合物生产中使用的酶制剂应符合GB 2760中食品用酶制剂及其来源名单和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公告的规定;使用的菌种应符合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或)《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及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公告的规定。食品用天然复合香料起始原料应是可作为食品的动植物来源材料。

    •    

      反式脂肪酸是脂肪酸的一种,因其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式双键”而得名,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

    •    

      为深入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目前,多个省份提出了“企业标准总监”或“企业标准化总监”的概念,对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出了新要求。3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发布了《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将标准总监制度纳入标准创新型企业认定指标中。

    •    

      根据《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修正版),散装食品指无预先定量包装,需称重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和带非定量包装的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不需要在包装上标注标签,仅要求在盛放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    

      “预制菜”是预先加工制作以方便后续食用的多种类型食品的统称,并不是一种新的食品类别。不同食品类别的预制菜,实施安全控制是有标可依的。生产预制菜要资质合规、加工过程合规,产品标识合规。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99条/7页 
 
最新更新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39 second(s), 4 queries, Memory 0.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