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有关工作的通知 (赣府厅字〔2020〕56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有关工作的通知 (赣府厅字〔2020〕56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8-26 16:35:26  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2298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明确要求,确保如期完成我省重点水域禁捕目标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分别牵头制订了《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全省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方案》。
发布单位
江西省人民政府
江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赣府厅字〔2020〕56号
发布日期 2020-08-26 生效日期 2020-08-26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长江流域禁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决策。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的明确要求,确保如期完成我省重点水域禁捕目标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分别牵头制订了《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和《全省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方案》,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并就贯彻落实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各有关市、县(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长江禁捕退捕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把我省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落实责任,细化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全面抓好落实。要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各有关市、县(区)政府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逐级建立工作专班,细化制定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挂图作战,倒排时序,细化措施,攻坚克难,确保如期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省农业农村厅要落实牵头抓总责任,在我省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协调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工作专班进行集中攻坚。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点水域禁捕相关工作。

    二、强化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各有关市、县(区)要抓紧完成退捕渔船渔民建档立卡第二轮“回头看”工作,查漏补缺,切实摸清底数,做到精准识别和管理,作为落实补偿资金、转产安置、社会保障、后续帮扶、验收考核等工作的依据,要切实维护退捕渔民的社会保障权益,解决好渔民上岸后的生产生活问题。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规定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要积极落实“1131”计划,切实做好渔民转产就业工作,根据渔民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转产转业安置方案,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帮扶,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公益岗位等多种方式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对转岗就业难度较大的大龄困难渔民,要积极纳入就业援助体系,确保每一个想就业创业的退捕渔民有事做、有收入,在全面小康进程中不掉队。

    三、保障禁捕退捕资金需求。各有关市、县(区)要在中央、省级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统筹兜底保障禁捕退捕资金需求。各地可统筹使用渔业油价补贴、资源养护等相关资金,加大对退捕工作的支持力度。要合理确定补助标准,做到省内基本平衡,按照要求尽快发放到位。要加强重点水域禁捕执法能力建设,加快配备禁捕执法装备设施,提升执法能力。

    四、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针对重点水域非法捕捞屡禁不止等问题,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各有关市、县(区)要成立由公安机关、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水利、市场监管、网信、林业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指挥部,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各项执法任务,组织实施好“清船”“清网”“清江”“清湖”行动,确保取得实效。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公布一批典型案件,形成强大威慑。

    五、加大市场清查力度。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监管力度,以水产制品生产企业、农批市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为重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水产品市场专项检查,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收购、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渔获物等行为。加强对电商平台售卖重点水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行为的监管和网络交易信息监测,进一步完善平台治理规则。加大虚假宣传和广告的监管力度,禁止以“野生鱼”“野生江(湖)鲜”等为噱头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相关违法线索,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六、维护社会安全稳定。高度重视禁捕退捕推进工作中的涉稳问题,认真做好信息收集、舆情研判和矛盾隐患排查工作,建立矛盾化解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及时化解、不留隐患,重大安全和矛盾隐患要及时报告。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畅通群众问题反映渠道,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进一步优化工作作风,主动下沉工作,深入渔村渔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七、认真加强考核检查。各有关市、县(区)政府要把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作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约束性任务,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河长制湖长制等目标任务考核体系。要建立定期通报和约谈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弄虚作假的地区、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问责追责。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管局要对所牵头的相关工作方案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并适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2020年8月17日

    (此件主动公开)

    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实施方案

    省农业农村厅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省直有关部门和重点水域禁捕各有关任务市、县(区)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推进全省重点水域禁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长江干流江西段和35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自2020年1月1日起实现全面禁捕。但当前各市、县(区)工作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在摸清底数、资金支持、政策宣讲、执法监管、安置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差距,非法捕捞仍然存在。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我省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确保如期实现禁捕目标任务,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建立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负责的工作机制,有效落实渔民退捕补偿、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和过渡期补助等政策措施,巩固全省重点水域全面禁捕成果;确保10月31日前捕捞渔船全部封存管理、分类处置,应退尽退、不漏一船;确保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安置到位,做到应保尽保、不落一人,上岸就业有出路、长远生计有保障。通过实施精准退捕,强化安置保障,加强执法监管,推进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保护修复,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精准建档立卡,摸清退捕渔船渔民底数。按照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关于开展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渔船渔民信息建档立卡“回头看”的通知》(农办长渔〔2020〕1号)和江西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挂点指导并开展建档立卡第二轮“回头看”的通知》要求,坚持每船必查、每证必核、每户必访,进一步核查渔船渔民基本情况,对退捕渔船和渔民进行精准识别,健全信息档案,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措施,及时掌握退捕进度,切实做到查漏补缺、逐户确认,登记造册、张榜公布,为禁捕和渔民安置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地方政府要承担建档立卡的主要责任,逐级审核确认,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签字背书。

    各有关县(市、区)要健全完善退捕渔船渔民信息填报机制,农业农村、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分别负责渔船渔民基本信息、补偿资金、社会保障等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实行“一船一档、以船定人”管理,确保信息全面、数据精准。渔船信息主要包括:证书编号、渔船类型、捕捞区域、网具数量等情况;渔民信息主要包括:渔民姓名、家庭情况、年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退捕去向、就业意愿、培训需求、补偿资金落实、安置保障措施等情况。

    (二)实施集中管理,及时分类处置退捕船网。各县(市、区)要以乡镇为单位,对已退捕的渔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补偿退捕渔民,注销捕捞证书,及时销毁捕捞网具,分类处置退捕渔船,不留反弹隐患;对尚未拆解或集中留存处置的渔船,做好监督管理,逐船明确时间节点,督促按时拆解或集中留存处置。所有退捕渔船网具最迟在10月31日集中到乡镇指定地点统一管理,切实做到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

    各地要加快退捕补偿进度,渔船回收后,根据不同材质、大小及使用年限,分类评估,查验核实,合理确定补偿金额,按规定公示,尽快落实补偿补助资金。统筹做好无证渔船清理取缔工作,对其中因历史原因形成的“三无渔船”,纳入退捕范围。

    (三)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退捕渔民生计保障。各有关市、县(区)要切实维护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权益,根据《江西省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出台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实施细则,做好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工作,做到应保尽保。要根据渔民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等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转产转业安置方案,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发展产业安置一批,依托沿江沿湖资源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稻鱼(虾)综合种养、池塘养鱼、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增加产业就业空间。按照“一湖一策”方式,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政府监管下,以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适宜的湖区库区统一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吸纳退捕渔民参与资源养护,并合理建立与退捕渔民利益联结机制。务工就业安置一批,按规定将退捕渔民纳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对有培训需求的组织开展相应职业培训,加强职业介绍服务,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创办扶贫车间吸纳渔民就业,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电商平台等带动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支持创业安置一批,对退捕渔民首次创业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落实创业孵化奖补政策,对开展职业指导、专场招聘、创业培训等就业创业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公益岗位安置一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退捕渔民按规定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统筹退捕安置和禁捕监管任务需求,引导退捕渔民参与巡查监督工作。兜底保障安置一批,对于因病、因残等原因丧失劳动就业能力、生活困难的退捕渔民,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四)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渔村集体经济。整合涉农领域的政策、资金、资源,加强对禁捕退捕任务重点县(市、区)的倾斜支持,帮助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实施“一村一策”,让渔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着眼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因地制宜制定退捕渔村产业扶助政策,发挥渔村特有的自然资源及渔民自身特长等优势,通过部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举措,发展乡村旅游、交通运输、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事休闲体验等涉渔产业,发展壮大退捕渔村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退捕渔民受益。

    (五)实施搬迁安置,推动渔民转产上岸。对户籍在湖心岛的渔民,禁捕后不能维持基本生计的,按照科学规划、渔民自愿、政府支持的原则,探索实行搬迁安置,稳妥推进渔民转产上岸。搬迁安置方式既可以集中安置,也可以分散安置。其中,集中安置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选择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比较完善的地区整体安置搬迁渔民;分散安置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采取回购安置区空置房屋等方式进行“插花”安置,也可鼓励搬迁渔民进城务工或投亲靠友。安置费用要综合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安置资源条件、工程建设成本等因素,通过中央财政安排的过渡期补助资金、地方自有财力等渠道统筹解决。

    (六)提升执法能力,强化日常监管。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切实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保障执法人员和经费。各有关市、县(区)要根据禁捕后的实际管理需求,紧急配置一批渔政执法船艇、无人机、雷达光电视频监控等执法装备设施。

    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各级渔政部门要会同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整治行动,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餐饮加工等地下产业链和利益链,清理整治涉渔“三无”船舶。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执法监管,强化渔政、公安、交通运输、水利、林业等部门组成的渔政执法特编船队,提升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合力。针对非法捕捞多发区域和重点时段,加强日常执法监管,扩大监管覆盖面,维护禁捕秩序,做到重点水域“无捕捞渔船、无捕捞网具、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有效防范、严厉打击涉渔“三无”船舶、“电毒炸”“绝户网”和非法捕捞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健全完善渔政24小时应急值守和举报监督制度,设立全省渔政执法举报平台,推动与公安110联勤联动,受理涉渔违法违规案件举报。各有关市、县(区)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公众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监督。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市、县(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完善重点水域禁捕工作协调机制,成立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强化部门协同,建立工作专班,充实工作力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限时销号。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建立禁捕和渔民安置情况调度制度,每周调度并进行通报。

    (二)实行包村联户。退捕任务集中的市、县(区),要组织领导干部分片包村,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的渔村要由县乡领导干部直接分包。包村干部要宣传贯彻禁捕退捕政策,指导核实渔船渔民信息,督促加快退捕进度,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对特殊困难渔民,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任,对接帮扶政策措施,提供生产就业信息,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三)强化资金保障。坚持属地负责、统筹推进原则,各地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本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统筹利用渔业油补、新增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按规定用于落实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的生计保障等工作。

    (四)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平台,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宣讲禁捕退捕重大意义,解读禁捕退捕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要设立咨询和举报电话,广泛听取渔民意见建议,着力消除群众的疑虑。要搞好正面宣传,引导渔民树立大局观念,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转岗转产。讲好禁捕生态效益故事,讲活退捕渔民致富故事,树立推广退捕渔民成功转产典型,营造支持禁捕退捕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开展考核检查。各有关市、县(区)政府要把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作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约束性任务,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河长制湖长制等目标任务考核体系。要根据禁捕退捕任务清单和时间节点要求,加强督促落实,建立定期通报和约谈制度,对工作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弄虚作假的地区、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问责追责。

    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省公安厅  省农业农村厅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非法捕捞等各类危害水生生物资源行为,确保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禁捕取得扎实成效,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依法惩戒破坏水生生物资源的行为,坚决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有关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突出重点水域、重点违法犯罪行为、重点对象,落实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联防联动执法合作机制,提升执法能力,加大打击力度,深挖细查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涉嫌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依法严厉打击整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侦破一批严重破坏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案件,打掉一批职业化、团伙化的非法捕捞违法犯罪网络,整治一批非法运销捕捞器具、渔获物的窝点,彻底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野生鱼类的黑色产业链,坚决遏制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三、组织实施

    成立由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省法院、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省林业局等部门参加的省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指挥部,各部门确定1名负责同志为成员,1名科级以上干部为联络员。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在县(市、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公安、农业农村、法院、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水利、市场监管、网信、林业等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对各部门移交涉嫌犯罪的非法捕捞行为依法立案侦查;对暴力抗法等阻扰相关部门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进行处理,严厉打击因非法捕捞滋生的船霸、渔霸等涉黑涉恶势力。

    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非法捕捞作业行为,依法拆除拆解机动底拖网、拦河网、机械吸螺、网围、定置网(迷魂阵)等非法渔具,大力宣传禁捕退捕政策和渔业法律法规。

    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生态保护相关工作的统筹,及时协调解决相关涉渔问题。

    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配合农业农村部门加大对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力度。

    水利部门主要负责持续清理取缔非法设置的矮围等。

    市场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对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的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非法捕捞的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网信部门主要负责加大网络巡查力度,及时清理整治网络涉渔违法信息。

    林业部门主要负责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依法查处保护区内相关违法行为,配合农业农村(渔政)部门做好保护区内的禁捕工作。

    各部门发现涉嫌犯罪或涉黑涉恶线索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四、行动安排

    (一)行动时间。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行动时间为1年。

    (二)行动范围。《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赣农通告〔2019〕1号)所明确的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及其他重点水域。

    (三)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20年7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重点打击已经实施禁捕水域的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重点整治非法运销捕捞器具、渔获物的窝点。

    第二阶段:2021年1月1日-4月30日,全面打击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各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全面禁止经营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野生鱼类。

    第三阶段:2021年5月1日-6月30日,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并总结工作经验,固化长效机制。

    五、主要任务

    (一)全面开展对退捕渔民的走访教育。对退捕渔民逐一上门走访,开展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禁渔政策的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督促其主动上缴捕捞工具,并逐项登记造册、签订承诺书。实行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涉渔违法犯罪线索。

    (二)严厉打击非法捕捞作业行为。聚焦重点水域和时段,依法严厉打击查处“电毒炸”“绝户网”捕捞等非法作业方式,非法捕捞和经营利用中华鲟、长江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跨区作业和生产性垂钓作业等行为。对查获的非法捕捞案件,要追查历次作业情况、非法渔具来源和渔获物去向。

    (三)严肃查处非法捕捞渔具制售行为。聚焦生产厂家、电商平台、渔具销售店铺等市场主体,依法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电毒炸”工具、非法网具、禁用渔具及发布相关非法信息等违法行为,取缔电鱼器具等非法渔具制造黑窝点、黑作坊。对查获的非法制售捕捞渔具案件,追查供货来源、销售渠道和其他涉案线索。

    (四)严格禁止非法渔获物交易利用行为。聚焦水产品交易市场、餐饮场所等市场主体,依法依规严厉打击收购、加工、销售、利用非法渔获物等行为。加强禁捕水域周边区域管理,禁止非法渔获物上市交易。加强水产品市场、餐饮行业管理,对以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野生鱼、野生江(湖、河)鲜等为噱头的宣传营销行为,要追溯渔获物来源渠道,不能提供合法来源证明或涉嫌虚假宣传、过度营销、诱导欺诈消费者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集中治理整顿“三无”船舶。集中治理整顿涉渔“三无”船舶和大马力快艇。对查获的“三无”船舶,要完善移交处置流程,设立集中扣船点,依法进行没收、拆解、处置,并追查非法建(改)造的市场主体,通报船舶制造行业管理部门。对非法从事渔业捕捞的船舶,及时通报船籍地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加强属地监督和管理。

    (六)多维度惩处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鉴定及损害评估机制,依法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探索实施行业禁入惩戒制度。完善渔业相关主体征信体系,对多次或严重违法犯罪行为人,依法实施失信联合惩戒。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与政策手段,依法依规完善政策性补贴、退捕安置政策与个人违法违规记录挂钩机制。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本次专项行动是稳定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禁捕秩序、加强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市、县(区)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沿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地区要成立由公安机关、农业农村(渔政)部门牵头,法院、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水利、市场监管、网信、林业等部门参加的联合指挥部,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各项执法任务,并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分解任务,传导压力,实现责任全覆盖,确保取得实效。各地要抓紧确定指挥部成员、联络员,并将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尽快报送至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

    (二)加强分工协作,形成联动合力。各有关市、县(区)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管,扩大监管覆盖面。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整体作战优势,主动加强协作配合,及时互通情况,完善协作机制,共同参与联合执法行动,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加大对各类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案件打击力度。

    (三)加强督导检查,压实工作责任。各有关市、县(区)政府要根据本行动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职责分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执法网络;将执法成效纳入市县政府绩效及河长制湖长制考核体系,制定执法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与执法单位和人员的奖惩相挂钩,确保执法行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省直有关部门将按照专项行动的整体安排,加强执法督查和暗访检查,动态通报专项行动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对执法不力、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通报批评、问责追责,对在专项行动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完善执法机制,提升执法能力。各有关市、县(区)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树立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江西段、鄱阳湖等重点水域禁捕工作的整体观、全局观,打破部门界限、地域界限,在打击非法捕捞,稳定禁渔秩序上通力合作。各地指挥部要统筹用好各方执法力量,形成水陆执法闭环。在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区域间联合执法。推动建立完善联合执法、联合办案、异地协查机制,健全非法渔获物、非法渔具等违法证据鉴定体系,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提升执法效果。专项行动中,各地要查办一批有影响力的大案要案,达到“查办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五)积极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各有关市、县(区)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要将专项行动宣传摆在突出的位置,与专项行动一起研究、一起布置,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完善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同时注重以案释法,适时组织开展“三无”船舶和非法网具集中销毁活动,强化警示教育作用,营造“不敢捕、不能捕、不想捕”的社会舆论氛围。

    (六)强化执法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各有关市、县(区)政府要将专项执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好专项行动期间执法人员的工作、生活保障,落实一线执法人员值勤津补贴制度,维护执法人员的合法权益和执法权威。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要落实好执法队伍的防护设备设施,配齐防护用品,保障执法人员安全和健康。各执法力量要以此次专项行动为契机,固定联合执法模式,构建执法长效机制,为长江大保护保驾护航。

    全省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方案

    省市场监管局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斩断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产业链,依据市场监管工作职责,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责,坚决斩断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产业链,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二、主要措施

    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野生动物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监管,严厉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一)加强重点生产经营场所监管。在全省范围内立即开展水产品市场专项检查,以水产制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等为重点,加大市场排查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水产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督促水产制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不得采购、加工非法捕捞渔获物;重点检查水产品经营者是否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要求,采购的水产品特别是捕捞水产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凭证等文件,是否存在采购、经营来源不明或者无法提供合法来源凭证水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中发现采购、经营无合法来源水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水产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并依法依规从重查处。

    (二)加强网络交易监管。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电商平台售卖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行为的监管,督促属地电商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治理规则、落实主体责任,将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禁限售目录纳入平台禁限售商品服务名录,对相关违法行为及时采取下架(删除、屏蔽)信息、终止提供平台服务等必要处置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处理情况。要充分发挥网络交易监测平台作用,按照相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禁限售目录,完善监测关键词库和违法违规模型库,加强对各电商平台下架(删除、屏蔽)等网络交易信息监测,及时将监测发现的违法违规信息移交平台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三)加强广告监管。加大广告监管力度,凡属于依法禁止出售、购买、利用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一律禁止发布广告;凡属于依法禁止使用的猎捕工具,一律禁止发布广告。对监测中发现涉及非法水生野生动物交易的虚假违法广告线索,第一时间交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核实、严厉查处。

    (四)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对水产品及其制品的价格监管,密切关注有关价格动态,依法查处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

    (五)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对监管中发现的经营者以“长江野生鱼”“野生江鲜”等为噱头营销利用,对商品的来源、质量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予以查处。对未经批准、未取得专用标识或者未按照规定使用专用标识,出售、购买长江流域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从重予以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各地要充分发挥“12315”平台、“12315”电话作用,回应群众关切和合理诉求,及时受理和迅速处置有关投诉举报信息。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相关违法线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三、行动安排

    (一)行动时间。

    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行动时间为1年。

    (二)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排查。2020年7月1日-12月31日,全面宣传动员和排查,深入摸排违法线索,组织开展对网络交易的监测和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重点打击市场销售已实施禁捕水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

    第二阶段:集中打击。2021年1月1日-4月30日,全面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违法行为,有效斩断地下产业链。

    第三阶段:总结规范。2021年5月1日-6月30日,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回头看”,完善规章制度,健全长效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本次专项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要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解工作责任,确保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二)狠抓案件查办。要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摸排一批案件线索,深挖违法链条和网络,集中力量查办一批大案要案。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切实加大打击力度,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三)加强督导检查。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将督导检查贯穿始终。重点检查相关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各地加大问题排查、集中打击工作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对大案要案要挂牌督办,对工作要求不落实、行动开展不迅速、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四)加强部门协作。加强部门间线索通报和案件移送,对市场监管过程中发现涉嫌购买、经营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的,要及时移送属地渔政部门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开展联合行动,切实形成执法合力。

    (五)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媒介,宣传报道专项行动开展情况,曝光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引导生产经营者认真落实主体责任,营造全社会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812)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1752)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2890) 其他法规 (53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84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