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法规解读 » 原创|如何区别酸奶、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

原创|如何区别酸奶、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4-11 11:09:22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113
核心提示:近日,有报道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假酸奶”现象:这些看似酸奶的饮品,实则只是披着健康外衣的高糖“小甜水”。从酸奶、酸乳、发酵乳到优酪乳、风味酸奶、风味发酵乳……琳琅满目的名称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面对这些让人“选择困难”的乳制产品,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擦亮双眼,掌握科学鉴别方法呢?今天,食品伙伴网将为您详细解读酸奶、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之间的差异,助您在选购相关产品时更加得心应手。

近日,有报道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假酸奶”现象:这些看似酸奶的饮品,实则只是披着健康外衣的高糖“小甜水”。从酸奶、酸乳、发酵乳到优酪乳、风味酸奶、风味发酵乳……琳琅满目的名称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面对这些让人“选择困难”的乳制产品,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擦亮双眼,掌握科学鉴别方法呢?

今天,食品伙伴网将为您详细解读酸奶、乳酸饮料、乳酸菌饮料之间的差异,助您在选购相关产品时更加得心应手。

一、产品分类

1.酸奶

酸奶在包装上会明确标有“酸奶”、“发酵乳”或“酸乳”字样。酸奶属于乳制品,根据GB 19302-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的规定,发酵乳包括:发酵乳和风味发酵乳。

发酵乳是以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经过杀菌和发酵后制成的pH值降低的产品。

风味发酵乳是以80%以上生牛(羊)乳或乳粉为原料,添加其他原料,经杀菌、发酵后pH值降低,发酵前或后添加或不添加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

2.乳酸饮料与乳酸菌饮料

乳酸饮料和乳酸菌饮料都属于“含乳饮料”,属于饮料类别,是允许加水配制的含奶饮料,不再属于纯粹的奶制品。根据GB/T 21732-2008 《含乳饮料》的规定,含乳饮料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及适量辅料经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含乳饮料包括三种: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

乳酸饮料:属于配制型含乳饮料,主要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白砂糖(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调制而成。

乳酸菌饮料: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再加入水、白砂糖(或甜味剂)、酸味剂、果汁、茶、咖啡、植物提取液等调制而成。根据是否经过杀菌处理,乳酸菌饮料又分为活菌型和灭菌型。

二、如何挑选

1. 看产品类型

酸奶包装上通常会明确标注产品类型,如“风味酸乳”、“XXXX风味酸奶”等。而乳酸(菌)饮料则标注为“XXXX乳饮料”、“XXXX酸奶饮品”。有些商家可能会故意将“酸奶”或“益生菌”等字样印得很大,而将“饮料”或“饮品”字样印得很小,以混淆消费者,因此务必仔细查看。

2. 看执行标准

酸奶的执行国家标准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10),而乳酸(菌)饮料的执行国家标准一般是《含乳饮料》(GB/T 21732-2008)或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2022)。企业也可执行自行制定的企业标准,酸奶类企业标准一般是《XX酸奶》、《XX发酵乳》,乳酸(菌)饮料类的企业标准常见为《XX含乳饮料/饮品》、《XX乳酸菌饮料/饮品》,制定的企业标准中营养与安全指标不得低于相应的国家标准,消费者可以根据包装上标示的产品标准代号判断是属于酸奶,还是乳酸(菌)饮料。

3. 看营养成分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虽采用企业标准,但产品命名仍刻意模糊酸奶与含乳饮料的界限。此时消费者可以通过营养成分表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区分产品。对于包装中标示产品标准代号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发酵乳》(GB 19302-2010)的产品要求“发酵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不得少于2.9g/100g、3.1g/100g,“风味发酵乳”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不低于2.3g/100g、2.5g/100g。对于包装中标示产品标准代号是《含乳饮料》(GB/T 21732-2008)的产品,对脂肪含量没有具体规定,仅要求配制型含乳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1.0g/100g,发酵型含乳饮料、乳酸菌饮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不少于1.0g/100g、0.7g/100g。

三、结语

酸奶和乳酸(菌)饮料在营养上各有侧重点。购买时应认真查看配料表中的成分和产品储存条件,避免被花哨的外包装所误导。

  本文为食品伙伴网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编辑整理,转载请与我们联系。食品安全合规事业部提供国内外食品标准法规管理及咨询、食品安全信息监控与分析预警、产品注册申报备案服务、标签审核及合规咨询、会议培训服务等,详询:0535-2129301,邮箱:vip@foodmate.net。
 地区: 中国
 标签: 饮品 饮料 消费者 酸奶 发酵乳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推荐法规解读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67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