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抓好2025年粮油生产工作的通知》(陕政办函〔2025〕16号)要求,扎实做好全市粮油生产工作,奋力夺取全年粮油丰收,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压实种植面积任务
各涉农区县(开发区)要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控,充分利用现状耕地优先发展粮油生产,将下达的粮油作物播种面积任务分季节、分茬口、分作物落实到镇(街道)、村组、地块,做到应种尽种,坚决完成全市粮食384.3万亩、大豆4.6万亩、油料6.1万亩的播种任务。要千方百计扩大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示范推广一年一料变两料、水肥一体、高效节水的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耕代种代管模式,按照“清除存量、遏制增量”要求,全面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改和撂荒地复耕复种,杜绝粗放经营、只种不管等“隐性撂荒”现象;因地制宜在果园幼园套种玉米、大豆、油菜,充分利用征而未供、批而未建的闲置土地资源,发展粮油生产,确保粮油播种面积只增不减。
二、实施单产提升行动
持续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扩大粮食单产提升项目规模,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吨半田”高产集成技术模式,逐步做到适宜区域全覆盖。聚合整建制推进县、吨粮镇村、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千亩方”等项目资源,强化技术集成,落实关键措施,确保各项高产集成技术落地。要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优选高产优质抗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要用好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集成配置玉米“5335”播种机、小麦宽幅沟播机、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机械装备,切实提高机械化配套率,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三、夯实综合产能基础
粮食主产区、粮食规模化经营核心区和大中型灌区,要紧紧围绕提升粮食产能,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推进新建与改造提升,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质量,完成西咸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5万亩。要深入推进农业节水行动,加强灌排水骨干工程建设,加强田间末级渠系建设,推动骨干工程与田间工程的有效衔接配套。持续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深松深耕、绿肥种植,提升耕地质量。
四、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市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气象和水务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从监测、预警、防灾、救灾等方面,系统构建防、抢、救责任链条,切实提高防灾救灾能力。要按照农业生产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严格落实各项防御措施,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技术指导意见,推进科学抗灾减灾。要加大救灾支持力度,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及时组织灾后生产恢复工作,防范次生灾害,努力减轻灾害损失。要充分发挥病虫监测站作用,突出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做到定点监测与田间普查相结合,定期组织会商研判,高质高效推进小麦“一喷三防”、秋粮“一喷多促”,严控病虫危害损失。
五、强化目标责任考核
各区县、开发区要坚持党政同责,坚决扛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将粮食、大豆、油料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标。各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坚决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底线。要建立主要领导包抓示范样板田制度,及时足额兑付粮油生产项目资金,确保粮食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市级下达的粮食和油料任务均为底线目标,各区县、开发区要及早谋划部署,细化实化任务,锚定更高目标,力争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扩面积、提单产、促增产,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附件:2025年各区县(开发区)粮油生产目标任务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3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2025年各区县(开发区)粮油生产目标任务
区县(开发区) |
粮食面积 (万亩) |
粮食产量 (万吨) |
大豆面积 (亩) |
油料面积 (亩) |
灞桥区 |
3 |
1 |
300 |
1100 |
阎良区 |
27.4 |
11.8 |
0 |
800 |
临潼区 |
100.5 |
37 |
800 |
11000 |
长安区 |
41.9 |
14.5 |
500 |
6900 |
高陵区 |
26 |
12.1 |
300 |
800 |
鄠邑区 |
45.7 |
17.5 |
1000 |
2000 |
蓝田县 |
61.1 |
18.3 |
37400 |
26000 |
周至县 |
30.1 |
10.8 |
300 |
5000 |
西咸新区 |
32.9 |
11.6 |
5400 |
7200 |
高新区 |
9.4 |
3.4 |
0 |
260 |
经开区 |
3.8 |
1.6 |
0 |
0 |
浐灞国际港 |
2.5 |
0.8 |
0 |
0 |
合 计 |
384.3 |
140.4 |
46000 |
610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