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省政府提出的百万亩棚膜蔬菜工程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菜篮子”工程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我市城镇居民的蔬菜供应和市场价格稳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提高菜农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障蔬菜供应为目标,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从区域实际出发,重点发展无公害、保护地、山野菜家植的生产,逐步构建起具有白山特色、品系均衡、保障有序的居民蔬菜供应体系,实现蔬菜供给的优质、足量和安全。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蔬菜生产要重点实施5112工程,即:利用5年时间,蔬菜总面积发展到10万亩;每年发展1万亩;建设2个产业园区(浑江、江源各1个,单位园区面积达到2000亩)。2011年全市菜田总面积要发展到61000亩(不含薯芋类);总产量要实现 2.1亿公斤 ;自给率要达到54 %。到2015年全市菜田总面积要发展到10万亩;其中棚室面积发展到3万亩;无公害面积发展6万亩;山野菜家植和林下仿生栽培面积发展到8万亩(家植1万亩);引进蔬菜新品种生产面积达到总面积的50%;各类蔬菜的总产量实现3.3亿公斤,自给率达到85%。市区蔬菜生产面积要发展45000亩,棚室面积要发展到15000亩,蔬菜总产量达到1.48亿公斤,实现蔬菜自给率达到82%以上,以承担起市区60万人口的蔬菜供应任务。
二、工作重点、任务和布局
(一)工作重点
1.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让城镇居民吃上放心菜。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既是蔬菜生产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广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关系到菜农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全市现有无公害基地面积40150亩,总产量为1.32亿公斤,还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2011年,要新增无公害基地面积5000亩,同时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蔬菜质量。
2.稳定发展棚室面积,确保蔬菜的供应。全市现有蔬菜棚室面积10814亩,规模小,设施生产水平低,应用推广新技术、新设施的农户过少,冬季仅能生产部分叶菜,从十一月份到来年四月末,果菜和细菜依然处于靠外埠调剂来供应市场的局面,每年需要从外埠调菜2.1亿公斤。因此发展棚室生产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2011年全市要新增棚室蔬菜面积3100亩。在资金投入上采取政府、菜农和村社三位一体的办法,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蔬菜产业。
3.大力发展山野菜栽培,改善蔬菜饮食结构。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林下野生蔬菜资源,仅可食用的常见野生蔬菜就达40余种。充分发挥长白山的地域优势,突出发展长白山特有的野生山野菜生产,不断拓宽山野菜品种的家植栽培范围,2011年,全市山野菜林下仿生栽培面积新发展1.5万亩。在丰富广大市民“菜篮子”的同时,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4.大力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蔬菜的产量。一是要大力引进国内外的蔬菜新品种,建立引进蔬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基地,不断筛选出适宜高寒山区种植的新品种,2011年要引进蔬菜新品种60个,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6个。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集中试验和示范,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二是要不断引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棚室的利用率,棚室利用率达到100%。
5.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标准化水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在选址上,要尽量避开大工业企业,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和水质洁净的区域。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提高蔬菜标准化水平。同时,要禁止有污染的项目在已建成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周边建设。
6.建立健全检验监测机构,确保蔬菜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安全。各地农产品检验中心要承担起蔬菜的检验和检测工作,配齐技术人员,并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检验监测培训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把好蔬菜生产关,保证蔬菜产品的质量。
7.完善市场监督体系,抓好蔬菜商品流通。在蔬菜批发市场等集散地,设立无公害蔬菜速测仪,建立无公害蔬菜销售摊位,提高无公害蔬菜的销售价格,鼓励生产者生产无公害蔬菜,引导消费者购买无公害蔬菜,使无公害蔬菜生产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工作任务
全力开展“蔬菜自给工程”建设,根据各县(市)区的蔬菜生产及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设定发展任务。2011年,全市新增蔬菜生产面积10000亩,其中棚室3100亩。各县(市)区具体任务指标是:浑江区2200亩,其中棚室面积1100亩;江源区2400亩,其中棚室面积1200亩;临江市1100亩,其中棚室面积160亩;抚松县2000亩,其中棚室面积260亩;长白县1100亩,其中棚室面积200亩;靖宇县1200亩,其中棚室面积180亩。
(三)发展布局
主要围绕“六区三线一中心”进行重点建设。
1.建设城市棚膜蔬菜集中产区。在全市六个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设6万亩暖棚蔬菜生产集中区,作为城市(镇)蔬菜直接供应基地。
2.建设公路沿线棚膜蔬菜产业带。白山—江源—湾沟—抚松—松江河;白山—临江—八道沟—十五道沟—长白;靖宇—抚松—万良—泉阳—露水河。建设2万亩棚膜蔬菜基地,作为中心城镇的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
3.建设棚膜蔬菜产销集散中心。在白山市城区建设2万亩棚膜生产基地,并在城西选择适当位置新建一个地产蔬菜批发市场,形成东西并立的布局,解决多年来卖菜难问题,同时从今年开始对城区菜农发放自产证,凭此证在市内批发市场进行蔬菜交易时可享受减免税费政策。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要承担对内和对外销售蔬菜的集散任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各级政府对“菜篮子”工程扶持力度。2011年,省政府设立3000万元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建设百万亩棚膜蔬菜的产业园区。市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从价格调节基金中兑现,不足部分由财政预算解决),作为专项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通过省验收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奖补。对重视棚膜蔬菜发展、推动有力的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也要给予奖励。各县(市)区政府也要每年拿出总额不低于100万元的资金,作为蔬菜生产专项扶持资金,保证专款专用。
(二)加大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力度。各涉农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吉林银行要加大对蔬菜生产者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要降低信贷门坎,延长信贷资金使用期限,千方百计保障蔬菜生产性投入的需要。
(三)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广大蔬菜科研人员要及时、准确地把握蔬菜科研发展的前沿,掌握技术信息和蔬菜生产的发展趋势,引进国内外新品种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强对蔬菜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工作。要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做好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加强对蔬菜生产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的发展,将蔬菜生产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建立健全相应机构。市政府成立“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市政府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各县(市)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市政府将在年终对各县(市)区“菜篮子”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评比检查。
附件:白山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附件
白山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彭永林 市长
副组长:苗春岫 副市长
成 员:刘锦秀 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万银 市农委主任
辛建国 市发改委副主任
郑 斌 市民政局调研员
李英恩 市财政局副局长
冷 松 市科技局调研员
王俊宇 市人社局副局长
王安民 市国土局副局长
吴福龙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
丁吉发 市水务局副局长
李双臻 市农委调研员
杨文宇 市商务局副调研员
刘永胜 市工商局副局长
苏宇杰 市价格监督局局长
张强弓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吴立文 市畜牧局调研员
王宪青 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副调研员
张传亮 市气象局副局长
李祥君 浑江区副区长
赵玉兰 江源区副区长
赵从军 临江市副市长
于炜修 靖宇县副县长
万绪婷 长白县副县长
陈洪迁 抚松县副县长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省有关“菜篮子”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全市“菜篮子”工作重大政策和战略规划,对全市“菜篮子”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各地、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办公室主任由李双臻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