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促进节粮减损工程开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现答复如下:
粮食烘干是提升粮食品质、减少产后损失、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逐步深入,以及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粮食集中烘干需求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国家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政策,地方对传统粮食烘干燃煤热源进行环保能源改造的需求不断增加。您提出的关于推广绿色高效粮食烘干设备的建议,符合降碳减排的环保发展理念,对粮食烘干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一、相关部门支持粮食烘干产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
(一)支持建设和改造提升粮食烘干设施设备。
2017 年起,中央财政支持在粮食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在全国产粮大县建设一批专业化的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支持改造老式粮食烘干设施设备,使粮食烘干设施设备符合环保要求,如,燃气和生物质燃料干燥、电热及热泵通风干燥、旋转式干燥等。截至目前,共支持新建或改造提升近 1 万台(套)粮食烘干机,新增粮食干燥能力 110 万吨/天。2022 年 4 月,我局认真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印发了《关于粮食节约减损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广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粮食干燥新技术与装备,加大粮食干燥工艺和智能控制统升级改造力度,鼓励烘干设备采用生物质燃料、热泵、太阳能等绿色热源等要求。
(二)对购置粮食烘干设施设备给予补贴。
2006 年起,农业农村部将烘干机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2021 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2021-2023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继续将谷物烘干机列入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凡获得农机试验鉴定证书的产品,均可享受补贴。2021 年,中央财政补贴购置的谷物烘干机近 8000 台(套),受益农民和生产经营组织超过 3000个。
(三)开展粮食烘干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包括粮食烘干环节在内的粮食流通领域急需标准的研制,陆续发布《粮油储藏 粮食烘干安全操作规程》(GB/T28668-2012)、《稻谷干燥技术规范》(GB/T21015-2007)、《小麦干燥技术规范》(GB/T21016-2007)、《玉米干燥技术规范》(GB/T21017-2021)等标准,在规范烘干生产操作管理、以标准化促进节粮减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有序推动粮食烘干燃煤热源淘汰。
2016 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指导各地实施“煤改电”工程。目前,全国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 10 蒸吨及以下储粮烘干设备燃煤热源已基本淘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2021 年,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门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 2025 年基本完成粮食烘干等农用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工作。
(五)积极推动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生产用电。
针对煤改电后,烘干运行成本较高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了粮食烘干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973 号)中规定的农产品“脱水”范畴。粮食烘干后仅提供给初级市场的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进入初级市场后的用电,按电力用户性质分类执行相应电价。目前,部分省(区、市)已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生产用电政策。2021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439 号),明确放开全部煤电电量上网电价,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
(六)推动农业相关专利运用转化,支持粮食烘干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行动,支持中粮、中储粮等央企布局智能干燥、信息化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引导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促进粮食加工相关专利技术转移转化。2021 年,科技部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重点专项中,部署了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研究任务,研制智能环保的粮食清理及绿色保质干燥新装备,以构建粮食产后收储保质减损技术体系。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下步,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加强粮食绿色高效烘干设备的推广和应用。一是在现有农机购置补贴基础上,将更多符合条件的烘干机具纳入补贴范围,进一步提升烘干能力。二是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农机生产制造企业等,加强不同粮食作物机械化干燥技术研究,因地制宜加快推广绿色高效粮食烘干技术装备。三是加快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各环节急需标准的研制,加快构建符合节粮减损要求的粮食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四是指导各地开展储粮烘干设备燃煤热源综合整治,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五是加大农业知识产权服务力度,指导建立融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流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支撑粮食减损相关领域关键技术专利布局。六是加大对农业类创新主体支持力度,通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制造与农产品物流科技支撑”等专项继续支持粮食流通领域相关成熟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减少粮食损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粮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