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鄂农发〔2021〕37号)

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鄂农发〔2021〕37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1-11-08 15:42:16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2897
核心提示: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我省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发布单位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文号 鄂农发〔2021〕37号
发布日期 2021-11-08 生效日期 2021-11-08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法规解读:《湖北省农业产业化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我省由农业产量大省向农业产业强省转变,根据《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要求,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限2021-202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了持续稳步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有进。2020年,全省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万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5: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

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共培育1600多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其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44个。43项乡村特色产品和7名能工巧匠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能工巧匠目录。建设3个绿色循环优质高效项目示范县。建设湖北小龙虾、三峡蜜橘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特色种养、特色食品产业。

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截至2020年,市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639家,其中国家级62家、省级803家、市州级2774家。登记注册的农民合作社9.9万家、家庭农场3.7万家。全省建设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园区,创建38个农业产业强镇。

休闲农业快速发展。2020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接待游客6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205亿元。共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3个、示范点1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3个、“中国美丽田园”1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40个。

农村创业创新持续推进。2020年,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累计超过40万人,创办各类主体8.1万个,带动就业350万人。

第二节 机遇挑战

“十四五”时期,我省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充分发挥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等多重优势,进一步发挥湖北在全国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重点保障区的战略保障作用,刻不容缓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开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发展机遇

政策环境利于产业化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战略、疫后中央“一揽子”助鄂发展政策等,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拓展产业空间。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强劲内需潜力,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拓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融合强力驱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转型升级。特别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5G、云计算、智能制造、区块链等新技术新成果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促进新一轮农业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工业反哺农业,社会资本、创业创新人员对农业投资不断加大,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问题和挑战

市场变化不确定性增加。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贸易壁垒由传统型向新型转变,贸易标准不断提高,我省大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限,特别是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大幅下降,技术含量低的出口企业逐渐被淘汰。国内市场消费要求不断提高。居民消费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化特点,迫切要求农产品加工业加快转型升级。

长期面临的问题仍然突出。缺大企业,龙头企业多而不强。我省龙头企业“小、散、弱”,单个企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缺大产业,全产业链前后脱节。农业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有些行业全产业链产值居全国前列,但主要是种养业产值大,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增效不足。缺大品牌,产品优而市场小。我省农产品品牌总数在全国靠前,但是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不多,不少优质农产品给外地知名品牌做原料或者贴牌生产。

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强,重引进轻创新,重模仿轻开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关键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缺乏高新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加工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较低。协同创新水平不高。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仍以技术转让、合作开发等低层次合作为主。创新人才供不应求。多数企业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特别是优秀领军人才、企业家和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十分紧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为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聚集资源要素,强化创新驱动,延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紧密利益链,提升价值链,畅通信息链,提升农业产业化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强省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底板,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市场和各类经营主体。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交通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发展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全产业链。

坚持创新驱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提升和设备改造。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推进多领域跨界创新,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坚持融合发展。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全地域全环节全产业链模式,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达到1.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创响一批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国家级达到100家。

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建设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强镇。培育一批加工园区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打造4条综合产值超500亿元、6条超1000亿元重点产业链。

休闲农业优化升级。到2025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2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600亿元。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创业创新更具活力。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40万人,带动就业人数470万人。引导乡贤回归农村,汇集工商资本投入农村,进一步创新业态。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

指  标

2020年

2025年

累计增加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收入(万亿元)

1

1.8

0.8

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1.5:1

  2.8:1

1.3

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70

80

10

综合产值500亿-1000亿元优势农业产业链(条)

0

4

4

综合产值超1000亿元优势农业产业链(条)

2

6

4

重点龙头企业(家)

3639

   6000

   2361

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家)

62

100

38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家)

803

1000

197

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企业(家)

3

6

3

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100亿元企业(家)

8

16

8

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50亿元企业(家)

30

60

30

休闲农业年接待旅游人次(亿人次)

   0.65

2

   1.35

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亿元)

205

600

395

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万人)

40

60

20

返乡入乡创业带动就业人数(万人)

350

470

120

第三章  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第一节 促进跨界融合创新

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立足产业发展需求,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科技合作,持续开展技术跨界创新,突破动植物新品种选育、农产品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集自动测量、精准控制、智能操作于一体的节能冷冻贮藏、产地保鲜、快速预冷、节能干燥、绿色加工、低温粉碎、分选分级、全程品控与溯源等新型实用技术,以及非热力加工、生物发酵、纳米乳化、超临界萃取等先进加工技术,实现加工产品的品质调控、营养均衡、功能强化、清洁生产等功能。

装备创制与升级改造。加大力度扶持一批农业装备研发机构和生产创制企业,开展装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工程化创新。加强系统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前沿技术与农业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运用智能制造、生物合成、3D打印等新技术,集成组装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生产加工装备及配套工艺。推进跨界联合攻关,强化全链条设计,实现薄弱环节的机械化、主导装备的智能化、关键装备的自主化。

全产业链融合创新。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等融入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融合空间,推动现代种养、加工流通、物流配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文化教育、经营消费等融入农业全产业链。打造新平台、新载体,推动现有产业园创新融合,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多模式推进的融合格局。

第二节 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培育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推进学科跨界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数字信息化、区块链等领域,加快引进培育一支集成攻关能力强的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攻克重大技术难关,有效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取得高层次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引进培养一支研发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研发人才队伍。

壮大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培育企业管理创新型企业家,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提升企业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保持企业的创新活力。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家,融合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畅通营销渠道,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培育农村创业创新主体。培育能人返乡创业创新主体,引导一批懂市场、有经营管理能力、有技术特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创新。培育知识型人才创业创新主体,引导高校毕业生和农业科技人员等入乡创业。培育乡土人才创业创新主体,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领办家庭农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和农民合作社等。

第三节 搭建产业创新平台

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鼓励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鼓励企业研发机构申报国家、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建设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洪山实验室等创新平台。

搭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链条科技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涵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专业科技服务平台。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型仪器、科学文献、科学数据等创新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制度。建设公共服务大数据、产业大数据、科技创新成果大数据等信息平台。

建设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电商物流园等,搭建创业孵化基地、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及其他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一批集“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体验”于一体、“预孵化+孵化器+加速器+稳定器”全产业链的创业创新孵化器。大力支持各县区建设一批资源要素集聚、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创业创新成长快的创业创新园区。

第四章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

第一节 优化产业结构

持续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在“一村一品”村镇、农业产业强镇,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建设加工设施,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提升产地初加工率,减少产后贮运损失。水稻、油菜籽及小麦等耐储农产品,在江汉平原、鄂东、鄂东南、鄂中北等主产区,重点发展烘干、脱壳、去杂、磨制、压榨、储藏等初加工。果蔬、畜禽及水产等鲜活农产品,在优势特色果蔬产区、江汉平原养殖区域,重点发展预冷、保鲜、冷冻、清洗、分级、屠宰、分割等商品化处理,干制、腌制、灌制、熟制等初加工。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在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区,重点发展分级、干制、切割、粉碎、包装等初加工。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全省10个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快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技术集成应用,发展传统食品制造、营养与健康产品创制等。引导稻米、小麦、油料等粮油适度加工,减少因过度加工造成营养流失和资源浪费。发展精细加工,引导稻米、小麦、水果等加工原料专用化,推进冷冻干燥、非热非油加工、清洁与节能生产、智能控制、形态识别、自动分选等技术应用与升级,开发品种多样、营养健康、方便快捷的产品。发展深度加工,以稻米、油料、淡水鱼、果蔬、茶叶、中药材等为重点,利用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生物发酵、蛋白质改性等技术,提取营养因子、活性物质和功能成分,开发营养均衡、功能强化的健康食品,以及质优价廉、物美实用的非食用加工产品。

全面推进副产物综合利用。鼓励龙头企业和加工园区推进农产品副产物循环利用、高值化利用、梯次利用,实现资源零废弃、变废为宝。采取先进的提取、分离与制备技术,重点推进稻米、小麦、油料、果蔬、畜禽、水产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包括稻壳、米糠、麦麸、胚芽、玉米芯、饼粕、油脚、果蔬皮渣、菜叶菜帮、菌柄、畜禽皮毛骨血、水产壳皮骨内脏等,开发新产品、新材料、新能源等,提升增值空间。

第二节 完善产业布局

推进加工企业向优势产区聚集。在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布局加工产能,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聚集。稻米加工向江汉平原、鄂东南、鄂中北聚集。小麦加工向北纬31°附近、汉(武汉)十(十堰)高速公路沿线聚集。油料加工向江汉平原、鄂中、鄂东南聚集。水产加工向江汉平原湖区、两江沿线聚集。肉制品加工向江汉平原聚集,水果加工向长江流域、清江流域和丹江口库区聚集。食用菌加工向大洪山周边、荆山山脉地区及江汉平原等聚集。莲加工向江汉平原聚集。茶叶加工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区聚集。中药材加工向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神农架、幕阜山、江汉平原等地聚集。

推进农产品加工与主销区对接。在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布局主食、休闲食品、方便食品、鲜切食品、预制调理食品、快餐食品等加工与配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便捷化需求。在休闲农业和产业基础好的黄石、宜昌、恩施、黄冈等地区,发展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开发旅游伴手礼和地方土特产。在武汉、襄阳、宜昌等中心城市培育加工新业态,发展“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物流终端”“中央厨房+快餐门店”“健康数据+营养配餐+私人订制”等新型加工业态。

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加工园区集中。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地区,推进加工企业向农产品加工园区聚集。在农渔业大县,每县建设一个产加销贯通、贸工农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产品加工园。以园区为载体,引导产业从分散布局向集聚集群发展转变。推进园区产业深度融合,以加工业为核心,向两端延长产业链。

第三节 聚焦加工业发展重点

粮食加工。推进稻米、小麦适度加工,提高出米率、出粉率,开发糙米、全麦粉等产品。稻米重点开展专用大米、鲜湿米粉、大米淀粉、大米蛋白、发芽糙米、酒、淀粉糖、方便米饭、预制条理米制品、生物降解材料等加工。稻米副产物开展米糠油、米糠纤维、饲料、生物质燃料、新型建筑材料等加工。小麦重点开展专用面粉、小麦淀粉、小麦蛋白、变性淀粉、谷朊粉、淀粉糖、发酵制品、全麦食品、速冻主食等加工。小麦次粉和麸皮开展焙烤食品、膨化食品、膳食纤维等加工,小麦胚开展胚芽油、胚芽粉、蛋白质、谷胱甘肽等开发。推进马铃薯、玉米、杂粮等主食化,开发早餐食品、代餐食品等。加强稻米、小麦与果蔬、肉制品等其他食品的融合创新,开发功能性米面产品等。支持热干面、米酒等地方特色传统粮食加工产品的工业化和标准化生产。

水产加工。在主要养殖区发展初加工、保鲜、精深加工和副产物高效利用。水产加工技术及设备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促进传统水产品加工业升级发展。水产重点开展冷藏冷冻制品、鱼糜制品、干制品、腌制品、预制调理品、调味品、休闲品、功能保健品等精深加工。推进鱼的皮骨鳞、虾蟹龟鳖的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提取胶原蛋白、磷脂、甲壳素、壳聚糖、鱼油及维生素等功效成分,开发功能食品、保健药品、调味品以及日用化工辅料等。

畜禽加工。推动畜禽就地屠宰,提升畜禽屠宰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健全畜禽产品冷链加工配送体系。逐步提高冷鲜畜禽肉品加工比重。提升畜禽肉品精深加工水平,开发酱卤制品、中式肉制品、西式肉制品、休闲食品、预制调理食品等。提高传统禽蛋品加工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开展全蛋粉、蛋黄粉、蛋白粉、蛋白液、溶菌酶等精深加工。积极开展畜禽骨、血、内脏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凝血酶、血红素、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浆、骨粉、骨胶、骨泥等医药制品、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蛋品副产物开发蛋壳粉、壳膜蛋白、蛋源有机酸钙、蛋膜美容产品等新产品。

油料加工。提高油菜、油茶、芝麻、花生等油料的产地干燥、分级、榨油等初加工技术和装备的水平。推进菜油两用、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积极推广油菜“七用”开发。开发适度加工、节能环保的油脂加工新技术,发展冷榨油、特色油脂、功能型油脂、食品工业专用油脂等新产品。推进油菜薹、功能型油菜薹采后保鲜贮运,开发油菜薹粉、叶绿素、油菜花蜜等精深加工产品。促进油料作物转化增值与深度开发。饼粕等开发油料蛋白、蛋白粉、氨基酸、磷脂、脂肪酸、生物活性物质等高附加值产品。茎秆、荚壳等开展饲料、肥料、食用菌基质等综合利用。

果蔬加工。在主产区发展果蔬清洗、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完善果蔬采后预冷、贮藏及物流等装备及设施,提升果蔬贮运能力。在武汉等大中城市近郊,发展洁净果蔬、鲜切果蔬等加工与配送。在主产区发展节能脱水果蔬、速冻果蔬、果蔬粉、果蔬汁、果蔬罐头、腌制果蔬、休闲食品、发酵产品、色素、调味品、功能食品等精深加工。推进根茎、花叶籽、皮渣、菜叶菜帮等副产物的增值利用,开发色素、精油、果胶、膳食纤维、饲料、基料等产品。

茶叶加工。在主产区推进茶叶干制、分级、包装等初加工技术,提升加工装备的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推进传统加工工艺创新,开展工业化、标准化生产。重点开展精品茶、冷泡茶、茶饮料、茶粉、抹茶等精深加工。进一步开发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茶氨酸、茶皂素、咖啡碱等功能性成分。茶籽、茶末等开发茶油、茶多酚、茶色素等产品。积极推进含茶的功能食品、天然药物、日化用品、环保用品、饲料等新产品开发。

中药材加工。在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的干制、切分、包装等产地初加工技术及装备水平。推进中药材炮制加工和精深加工,推广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标准化加工。重点开展普通中药材加工饮片和颗粒,道地药材加工优质品牌饮片、颗粒和胶囊。围绕药食同源的黄精、野葛等道地特色药材,开发保健食品、功能食品、药膳、药妆、食品添加剂等产品。中药材的非药部分,开发牙膏、护肤品、杀虫剂、防虫药膏、保健茶,以及中药兽药、中药农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新型制品。

1.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到2025年,力争每个农业大县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园,建设10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其中20个产值超100亿元。

2.建设农产品加工强县。到2025年,建设20个产值超3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强县。

3.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到202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主营收入达到1.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80%。

第五章 培优乡村特色产业

第一节 构建全产业链

以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根据种质资源、地理地貌、物候特点等独特资源禀赋,在最适宜的地区培育最适宜的特色产业。特色种植业,发展柑橘、猕猴桃、食用菌、莲、魔芋、土豆等特色果蔬种植。特色养殖业,发展小龙虾、螃蟹、黄鳝、乌龟、甲鱼、水禽、蜂等特色养殖。特色乡土食品,发展武汉热干面、孝感米酒、鄂州武昌鱼、黄冈油面、天沔三蒸、钟祥葛粉、房县黄酒、恩施腊肉等特色食品。特色手工业,改造提升汉绣、程河柳编、西兰卡普、阳新布贴、洪湖(淡水)贝雕、剪纸等传统工艺。

以加工流通延伸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品加工,引导农户、家庭农场建设家庭工场、乡村车间,用标准化技术改造鱼糕鱼丸、豆制品、腌腊制品、酱腌菜、干制果蔬等特色产品加工。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智能化加工厂,用自动化技术提升酱卤制品、饮品、焙烤食品等特色产品加工。推进商贸和物流,鼓励各地在特色产业优势区布局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商品采购中心、大型特产超市、餐饮和体验中心。在商贸活跃区、交通枢纽、网红打卡地等发展特产商店、连锁门店等。

以信息技术赋能特色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田间到餐桌,积极应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紧密联结农户生产、企业加工、仓储物流、快递配送、市场营销和终端消费,完善农产品信息化产销对接体系,多渠道搭建产销桥梁,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以消费者为核心,运用信息技术预测市场变化和消费活动,建设数字化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健全绿色智能农产品供应链,创新营销模式,实现精准化、个性化销售。培育农商直供、直播直销、会员制、个人定制等线上线下新模式,推进农商互联、产销衔接。

以新业态提升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智能仓储、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转变农业发展、经营和消费方式。加快推进品种和技术创新,提升特色产品的内外品质,以优异品质实现增值。积极开发农商旅融合等新功能,将绿水青山等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价值。积极发掘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和民间戏剧等荆楚文化价值,融入科技、人文元素,赋予特色产品文化标识。

第二节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依托各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1个村镇选择1个主导产业,培植标准化种养基地和初加工基地,建设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创建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在已建成的示范村镇,创建“一村一品一店”。创新经营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

建设农业产业强镇。每个农业强镇聚焦1-2个主导产业,着眼全产业链培育,构建小镇大产业。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绿色生产基地,扶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发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突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支持1个县区发展1-2个主导产业,梯次建设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引导要素集聚、科技集成、主体集合,统筹布局特色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多元主体参与。聚力建设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

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集群发展,聚合资源要素,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品种品质优良、基地建设规范、规模体量较大、融合程度较深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小龙虾、蜜橘、香菇、莲藕、名优茶等特色产业集群。

1.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到2025年,建设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和80个产值超过1亿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建设农业产业强镇。到2025年,建设100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农业产业强镇。

3.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5年,建设1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4.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到2025年,建设10个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5.培育乡村特色品牌。到2025年,培育50个“乡字号”“土字号”特色知名品牌,推介50个乡村能工巧匠。

?

第六章 推进农业产业化

第一节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培育壮大高成长型企业。建立长效培育机制,扶持壮大高成长型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支持建设企校(院)联合创新中心。拓宽高成长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中小微企业建设自主品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

培育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围绕10个重点产业,重点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瞄准细分行业冠军,整合资源要素,建设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培育跨省、跨国企业集团。提升龙头企业现代化管理和经营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引导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串接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上的利益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创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政策,完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

第二节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支持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基地,向后延伸建设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网络。支持各地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融合模式,支持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参与主体多的优势产业,形成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科技助力、金融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内部融合,推进种养、生产、加工、流通等深度融合,发展林下种养、稻渔共生、中央厨房、直供直销等业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产业外部融合,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信息等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功能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业态。

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带动农民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化,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之间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推进股份合作、资产收益、劳务合作、联合发展等融合形式,构建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模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第三节 建设十大重点产业链

优质稻米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达15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1000亿元。在优质稻主产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种粮一体化”核心基地,推行“五统一”(统一良种供应、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生产模式。推行“一镇一种一企一片”种植模式,建设一批优质稻生产核心基地。促进稻米加工向优势产区转移,提高就地转化能力。提升稻米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打造“一颗谷”的全产业链向智能化、信息化、高值化的转变。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打造领军企业,着力培育成长型企业。打造加销一体化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支持企业上市。建设优质稻米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以“荆楚大地”好粮油、“京山桥米”“孝感香稻”“潜江虾稻”等为基础,培育核心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企业产品品牌和“富硒米”“香米”“贡米”等地方特色品牌。推动形成“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水平。

生猪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3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500亿元。大力开发地方猪品种,优先启动恩施黑猪、清平猪、通城猪开发利用。推动生猪屠宰企业整合,抓好“一县一场”建设。鼓励支持屠宰企业升级改造,提升屠宰加工技术、装备水平,配套建设冷库、零售网点冷柜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屠宰加工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推进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加工利用率。推动传统猪肉食品工业化加工,聚焦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传统猪肉产品。壮大省内生猪产业龙头企业,打造生猪行业细分领域冠军。推进荆楚生猪品牌工程,打造黄陂肉糕、恩施火腿、钟祥蟠龙菜等区域公共品牌。构建育种、饲料、兽药、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现代化全产业链。支持武汉、襄阳、宜昌、咸宁等地,创建生猪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小龙虾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500亿元。培育选育小龙虾优良品种,在潜江、监利、洪湖、汉川等主产区建设一批小龙虾生态规模繁育基地。推广示范绿色高效养殖模式,完善小龙虾生产技术体系。开展精深加工和副产物高效利用,加快加工产业链由低端向高端转化。建立小龙虾加工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环境友好型加工,打造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培育上市企业。培育壮大潜江、洪湖两大区域性小龙虾交易大市场。做优餐饮市场,打造小龙虾餐饮全国连锁品牌。培育壮大区域性品牌,以“潜江龙虾”品牌为引领,带动监利龙虾、洪湖清水、汉川龙虾等区域性公共品牌发展。举办节庆展会,重点支持潜江、监利、洪湖举办小龙虾节庆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节会。推动农旅结合,促进小龙虾产业与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餐饮民宿业深度结合。

蔬菜(食用菌、莲、魔芋)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400亿元。建设现代化菌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区域性莲良种繁育基地,打造高标准种芋繁育基地。在蔬菜(香菇、莲、魔芋)主产区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导种植大户、合作社等主体提高采后商品化处理和产地初加工能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创建湖北香菇加工示范园区。在武汉、荆州等莲主产区构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的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建造冷链物流综合产业园。壮大食用菌、莲及魔芋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全国领军企业,成长一批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培育“随州香菇”“房县小花菇”“洪湖莲藕”“汉川莲藕”“蔡甸莲藕”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食用菌、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支持随州、襄阳、十堰、宜昌等地市创建香菇全产业链示范园区。构建现代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全省统一的香菇产业链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打造中国香菇价格形成中心。建成以莲文化为主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打造三产融合样板。

家禽及蛋制品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200亿元。加强种源保护,开展江汉鸡、双莲鸡、绿壳蛋鸡、景阳鸡、阳新番鸭等地方特色遗传资源保种,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建设高产良种家禽繁育场和标准化地方特色家禽“育繁推”示范场。支持武汉建设国内特色地方家禽种业交流平台。推进生态养鸡“553”养殖模式,别墅养鸡“135”模式在全省推广应用。在养殖主产区发展屠宰和加工企业,在襄阳、随州等地布局肉禽屠宰加工。推动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加工工艺和设备。推动“三汤两蛋”等传统美食工业化生产。建立湖北省家禽及蛋制品加工研究中心。推动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植细分领域冠军企业,支持企业上市。提升“周黑鸭”“小胡鸭”等本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汪集鸡汤”“贺胜桥鸡汤”“绿壳鸡蛋”等传统美食品牌。打造“沙湖皮蛋”“武汉鸭脖”等区域公用品牌。

茶叶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560亿元。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建设示范基地。调整优化茶叶优势区布局。推进茶叶加工设备清洁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全面推进加工清洁化能源改造(煤柴改电天然气)。在省内新建改建升级茶叶初、精、深加工生产线,在国外建设国际化高标准的精制加工、拼配、小包装仓储配套设施和生产线。加大精深加工开发力度,加快综合利用步伐,在武汉、宜昌、恩施、英山、大悟、竹溪、赤壁等地,开发现代茶饮、抹茶、茶食品、茶生活用品、茶工艺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培植航母级领军企业,打造细分领域重点龙头企业。全力打造恩施玉露、宜昌毛尖、武当山茶、大别山云雾、宜红、青砖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依托“茶祖”神农、“茶神”诸葛亮、“茶圣”陆羽、汉口“东方茶港”、武陵山土家族、大别山红色老区等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湖北茶文化。推动“茶叶+N”多元化融合发展,积极发展茶乡旅游、茶文化创意等新业态,打造湖北最美茶乡和茶旅融合精品线路及景区。

种业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引进,开展农业种质资源全面普查、系统调查和抢救性收集保护,改扩建一批种质资源保护库(圃、场、区),引进一批国外优异种质资源。加强新品种选育,聚焦优质稻、玉米、油菜、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杮、生猪、双莲鸡、鹌鹑等重点品种。大力支持洪山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油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汉大学MNP标记法DNA鉴定实验室等育种创新平台建设。优化良种繁育基地布局,提升良繁基地建设水平,打造国家级良繁基地和畜禽核心育种场。开展良种展示示范,建成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科学、质量可溯的省级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引导市县建立品种核心展示示范点(片)。鼓励企业并购重组、行业联合,打造行业领军企业。加强宣传推介和形象塑造,打造一批鄂种品牌。

菜籽油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260亿元。加大省内冬闲田扩种油菜力度,大力实施油菜轮作。加大优质油菜基地建设,鼓励一镇一品、一村一种,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做到单种、单收、单储、单加工。以荆门市为中心,江汉平原为重点,推行连片耕种,实行“六统一”(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机播、统一防治、统一田管、统一机收)标准化生产模式,建设高油酸油菜生产示范基地。在油料主产区发展产地初加工,提升产地初加工技术装备。在高品质功能型、高油酸菜籽油细分领域培育领军龙头企业。聚力培育“湖北菜籽油”“荆楚大地好粮油”等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差异化品牌,支持荆门打造高油酸菜籽油品牌,支持恩施、宜昌、十堰等山区打造浓香型菜籽油品牌,支持黄冈、襄阳、荆州等地打造高品质菜籽油品牌。举办省级油菜花节,鼓励各地举办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农事节庆活动,打造油菜花海品牌。建设以油菜花海为主题的“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以油用为主线,开展全价值链开发,实现“油、菜、花”综合经济带动。

柑橘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200亿元。实施标准化基地改造提升工程,提高果园机械化、现代化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销对路产品。提升柑橘产地初加工能力,支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升级改造洗果、分拣、包装等设备设施,支持建设数字化分拣和光电精选分级设备。提升柑橘精深加工能力,改造精深加工生产线,拓宽湖北柑橘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方向。提升仓储冷链物流能力,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采后冷藏设施,支持龙头企业及各级政府建设区域仓储冷链物流中心,形成区域柑橘批发交易市场和配送中心。重点培育柑橘领军企业、成长型龙头企业和省级农民合作社。做响“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武当蜜桔”等区域公用品牌。拓展柑橘产业多功能,建设柑橘主题游乐园、柑橘主题科普园等。促进柑橘与旅游融合,依托秭归屈原故里、兴山昭君故乡、三峡大坝等景区开展柑橘主题游。围绕大三峡片区,打造柑橘优势产业集群。

中药材产业链。到2025年,综合产值突破520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超220亿元。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完善生产布局。支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和江汉平原五大中药材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建设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推行林下种植、仿生栽培等生态种植模式。完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制修订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种植生产、产地加工、分级、包装储运等标准。提高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改造基础设施,配套现代化加工装备。推进道地产区药材饮片加工一体化,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利用率。鼓励企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中药生产工艺,提升中药制造现代化水平。壮大中药龙头企业,扶持重点龙头企业扩大产能、产品创新、智能制造、并购重组,培植全国中药饮片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十大楚药”道地药材品牌。支持建设湖北中药材电商平台。提升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发展康养服务,依托炎帝神农、药圣李时珍等中医药文化名片,建立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旅游相结合的中医药文化生态园或特色小镇,推进“中医药+”融合发展。

1.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到2025年,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龙头企业、100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2.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到2025年,培育300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第七章 优化休闲农业

第一节 聚焦重点区域

建设城市周边休闲农业板块。依托武汉、宜昌、襄阳等17个地市州周边的农业生产生态资源和城郊区位优势,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对接市民休闲体验、亲子亲友游、科普教育、劳动教育等消费需求,发展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休闲、健康养生等业态,建设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园、乡村民宿和休闲农庄等,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

建设传统农区休闲农业板块。在鄂东、江汉平原、鄂西、鄂北等传统农区,依托稻田、花海、茶园、养殖池塘等资源,围绕农耕文化、农事节庆活动、农家生活、乡村美食、村居民宿、研学基地和农业设施,发展景观农业、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观赏、休闲垂钓、农家宴等业态,开发“后备箱”“伴手礼”等旅游产品。打造宜昌桔都茶乡、荆门油菜花、江汉鱼米水乡等传统农区休闲农业。

第二节 打造精品工程

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等资源优势,在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县区周边,发展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项目,聚集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家庭农场、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业态,打造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

建设休闲农业园区。依托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根据市场消费升级的需要,发掘农业多种功能,融合一二三产业,建设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机制完善、带动力强的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引导有条件的休闲农业园建设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支持宜昌百里荒等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发展。

推介休闲农业精品线路。通过互联网宣传一批有特色的休闲农业精品线路,重点推介由多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组成、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功能多样的完整的休闲农业线路。开展“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活动。

1.建设休闲农业重点县。到2025年,建设1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

2.培育休闲农业重点园区。到2025年,培育300个休闲农业重点园区。

3.推介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到2025年,推介100条休闲农业精品景点线路。

第八章 实施重大工程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全省围绕10个农业重点产业链,重点培育100家细分行业领军企业、1000家成长型龙头企业,带动近1000万农户增收,带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分享更多经济利益。到2025年,全省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达1000亿元和500亿元-1000亿元的农业产业链分别达到6个和4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00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达到6家、50亿元-100亿元的达到16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农业产业集群成链,产业体系比较完备,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按照全产业链发展的要求,推动重点产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聚焦优势种养区域、重点企业、特色品牌,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生猪、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魔芋)、家禽及蛋制品、茶叶、种业、菜籽油、柑橘、中药材等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到2025年,优质稻米、生猪、小龙虾、蔬菜(食用菌、莲、魔芋)、禽蛋、茶叶等6个重点产业链的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种业、菜籽油、柑橘、中药材等4个重点产业链的综合产值超过500亿。全地域全环节全产业链建设优势农业产业集群。

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骨干龙头企业立足农业主导产业,瞄准细分行业领域,建设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培育100家竞争力强和牵引作用大的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在现代种业、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引进一批头部企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顺应国内外消费升级,加快改造升级、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满足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多元、个性和品质消费需求。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拓新兴消费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扩大进出口贸易,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把企业家、科技研发人才和返乡创业人才,纳入各地人才培育扶持范围。深入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院士专家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副总”等活动,鼓励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争每个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至少有一个科研和技术支撑单位。聚焦关键品种、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每年遴选一批重大科技课题组织攻关,在生物育苗、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环境微生物、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等领域,实现一批从“0”到“1”的突破。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每年遴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重点推广,在熟化畜禽良种繁育、水果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一批从“1”到“N”的拓展。孵化培育一批农业科创企业。支持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工返乡入乡创新创业。

数字农业信息化工程。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5G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运用,提升龙头企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无人车间、智能温室、智能圈舍,提高种养加等环节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订单直销、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支持发展各类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加大县域电商产业园建设力度。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区域性销售专区,组织龙头企业与大型电商平台深度对接,开展网络直播直销活动,依托“互联网+”,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

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工程。按照大基地、大科技、大品牌、大市场的思路,加强农产品加工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三园”建设,建设10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其中产值超100亿的20个;建设10个国家级、20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0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推动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有效衔接,以县为单位抓好“一村一品、一县(镇)一业”建设,打造2000个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村、100个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强镇、20个加工产值超3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强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培育300个休闲农业重点园区和10个重点县。培育300个由龙头企业牵头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联动发展。

品牌培育提升工程。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母子品牌模式,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集中渠道、集中宣传,每个主导产业打造1-2个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筛选 3-5家标杆企业品牌进行培育。鼓励龙头企业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共创“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品牌。鼓励运用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壮大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将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等注入品牌,建立覆盖生产、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推动粮食生产和产品质量标准建设。

双循环市场开拓工程。抢抓农产品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机遇,引导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开拓新兴消费市场,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引导各地、各类市场主体和大中城市建立城际合作机制。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实施农业境外产能合作,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培育跨国企业集团。加强国内境外营销平台和电商平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销会,加快农产品流通和贸易,扩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农业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部门,省级层面由党政主要领导同志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省级层面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对10条重点产业链,一条产业链一名省领导领衔、一个牵头单位负责、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专家团队指导,重点解决制约产业链发展的难题。抓好考核评估,实施考核监督和激励约束,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工作纳入县域经济、乡村振兴和政府效能目标考核。根据需要委托第三方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及总结评估。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持

各地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完善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支撑。采取政府奖补、金融、担保、保险等多种方式,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落实完善产业发展用地用电政策,保障乡村产业用地需求,落实龙头企业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引导县域金融机构支持产业发展。允许权属清晰的农业资产依法抵押贷款。丰富知识产权质押物范围,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推进全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加快新型“政银担”合作。落实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发票抵扣、农产品初加工企业所得税优惠和符合条件的加工设备进口环节增值税抵扣等政策。

第三节 优化产业环境

建立健全发展软环境制度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当好服务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店小二”。开展政企对接、银企对接活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充分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解读产业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210)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329) 法规动态 (96)
法规解读 (3011)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1.313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