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 等11件政府规章的决定 (第154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 等11件政府规章的决定 (第15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8-21 15:57:34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226
核心提示:《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等11件政府规章的决定》已经2020年8月3日十三届省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单位
甘肃省人民政府
甘肃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第154号
发布日期 2020-08-20 生效日期 2020-08-20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备注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等11件政府规章的决定》已经2020年8月3日十三届省政府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唐仁健

    2020年8月10日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

    《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

    等11件政府规章的决定

    为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省政府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政府规章,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上位法相关规定进行了清理,决定对《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等11件政府规章作出如下修改:

    一、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

    1.将第二条第二款中的“18周岁至49周岁的育龄人员”修改为“成年育龄人员”。

    2.将第五条第一款、第五条第三款、第六条、第七条第五项、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二十一条中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第十四条第二款中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

    3.将第五条第二款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建设、教育、统计、工商等部门”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建、教育、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

    4.将第七条第五项、第十六条中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第十一条中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修改为“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5.将第七条第五项中的“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修改为“省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

    6.将第七条第六项、第七条第七项、第十六条中的“《生育保健服务证》”修改为“《生育登记服务证》”。

    7.将第七条第七项中的“办理一孩”修改为“办理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

    8.将第十条第三项中的“《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修改为“《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9.将第十二条第一款中的“流动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修改为“流动育龄夫妻自主安排生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的”。

    10.将第二十一条中的“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修改为“依法给予处分;”。

    二、甘肃省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1.删去第六条、第九条。

    2.将第七条修改为“房产税按年计算,分次缴纳。每年5月、11月为征收入库期,纳税人可自行选择一次性申报缴纳全年房产税。

    依照房产租金缴纳房产税的,可在开具发票时缴纳”。

    三、甘肃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

    1.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和未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以不动产权证书记载面积或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确定面积为准。未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由纳税人申报占用土地面积,以主管税务机关核实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2.将第五条第三款、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一条中的“地方税务部门”修改为“税务部门”。

    3.删去第七条。

    4.将第十条第一款修改为“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次缴纳。每年5月、11月为征收入库期,纳税人可自行选择一次性申报缴纳全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甘肃省实施《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办法

    1.将第二十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修改为“市场监管部门”。

    2.将第二十一条中的“省人民政府民政、财政部门拟定”修改为“省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财政部门拟定”。

    3.将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修改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退出现役后,可以自愿向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请,免费接受一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4.将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合”。

    五、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1.将第四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六条中的“民政部门”修改为“应急管理部门”。

    2.将第八条第二款中的“财政、民政部门”修改为“财政、应急管理部门”。

    3.将第十七条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农牧、林业、国土、气象、地震等部门”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气象、地震等部门”。

    4.将第二十一条中的“对灾害造成特别重大或者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可越级上报”修改为“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及时报告,必要时可以直接报告国务院”。

    5.将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中的“民政等部门”修改为“应急管理等部门”。

    6.将第二十六条中的“建设、国土等部门”修改为“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

    7.将第三十条中的“民政、财政部门”修改为“应急管理、财政部门”。

    8.将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中的“民政、财政等部门”修改为“应急管理、财政等部门”。

    9.将第三十三条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监察、民政、财政等部门”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应急管理、财政等部门”。

    10.将第三十四条中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修改为“依法给予处分”。

    六、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1.将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民航、通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工作”。

    2.将第七条中的“本级发展和改革、农业、林业、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修改为“本级发展改革、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

    3.删去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三十四条第一项。

    4.将第十一条修改为“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符合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条件”。

    5.将第十四条修改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标准对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应当掌握相关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后,方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6.将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第二款中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修改为“应急管理部门”。

    7.将第二十三条中的“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民政等有关部门”修改为“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

    8.将第二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应当自转让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9.将第三十三条修改为“违反本办法,不具备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的单位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七、甘肃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将第四条第一款中的“公安机关”修改为“应急管理部门”。

    2.将第四条第一款、第五条、第十二条第九项、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二款中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修改为“消防救援机构”。

    3.将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住建、市场监管、人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加强对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管,督促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4.将第九条第一款修改为:“火灾高危单位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相关规定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5.增加第九条第二款为“未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依托志愿消防队建立微型消防站,且每班(组)灭火处置人员不应少于六人”。

    6.增加第十一条第二款为“鼓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

    7.将第十二条第三项修改为“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8.将第二十条第一款修改为“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二十四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消防职业资格”。

    9.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10.将第二十二条修改为“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将自动消防设施接入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传输监测信息,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11.将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年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其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消防安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建(构)筑物防火性能、消防设施运行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等”。

    八、甘肃省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1.将第四条第一款、第七条、第八条、第十六条中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修改为“消防救援机构”。

    2.将第四条第二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建、市场监管、民政、教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相关工作”。

    3.将第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二十四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消防职业资格”。

    4.将第十五条修改为“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依法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修、保养、检测,并将自动消防设施接入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传输监测信息”。

    5.将第十六条中的“具备相应的资质、资格”修改为“具备相应的从业条件、资格”。

    九、甘肃省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

    1.将第四条第二款、第六条第三款、第八条、第九条、第十二条第二款中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修改为“消防救援机构”。

    2.将第六条第一款、第八条中的“建设部门”修改为“住建部门”。

    十、甘肃省专职消防队建设管理办法

    1.将第三条第二款修改为“政府专职消防队是指除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以外,由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单位专职消防队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专职消防队”。

    2.将第四条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建设、税务等部门”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住建、税务等部门”。

    3.将第五条第一款中的“公安机关”,第五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中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中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修改为“消防救援机构”。

    4.将第七条第二项修改为“建成区面积超过二平方公里或者居住人口一万人以上的乡(镇)”。

    5.将第八条中的“公安消防队”修改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

    6.将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一款中的“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修改为“省消防救援机构”。

    7.将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中的“专职消防员”修改为“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

    8.将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专职队员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消防文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9.将第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专职消防队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消防职业资格证书。专职消防员优先从具有消防技能和专业特长的人员中招录”。

    10.将第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专职消防队实行准军事化、准现役化管理,执行昼夜执勤、请假轮休、值班交接等制度”。

    11.将第十九条中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修改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12.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参加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在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牺牲的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按照规定给予生活保障、医疗、抚恤待遇;符合烈士条件的,按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同等标准的优抚政策执行”。

    十一、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1.将第十条修改为“省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甘肃省科技功臣奖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一名,可以空缺。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特等奖不超过二项,可以空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授奖比例为1∶4∶5,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一百五十项”。

    2.将第十一条第四项修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甘有关单位”。

    3.将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甘肃省科技功臣奖奖金为八十万元。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十五万元和八万元、四万元、二万元”。

    此外,对相关规章的条文序号、数字的使用等按照《立法技术规范(试行)(一)(二)》作出相应调整。

    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责任制考核,落实一票否决,兑现奖罚规定。

    第四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应有办事机构并配备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各有关部门或单位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建、教育、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服务管理工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并接受检查、考核。

    前款规定的各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办理、查验有关证件时,应当依法核查经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查验盖章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对于没有《婚育证明》或者《婚育证明》未经查验盖章的,应当及时通报当地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

    第六条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要发挥各自的社会职能作用,协助同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履行下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

    (一)为流动人口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宣传、政策咨询等服务;

    (二)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三)为流出育龄妇女免费办理《婚育证明》;对于材料齐全、经核实无误的,应当即时办理;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对于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告知办理证明所需全部材料;

    (四)依法查验和登记流入育龄妇女的《婚育证明》,对不按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应当责令改正;

    (五)定期组织流入已婚育龄妇女在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资质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进行避孕节育和生殖健康检查,由以上单位出具省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并通过一定方式向流动人口告知服务机构地址以及联系方式;不得要求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六)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流出育龄夫妻核发《生育登记服务证》;

    (七)为现居住地流入育龄夫妻办理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生育登记服务证》;

    (八)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规定的行为,征收社会抚养费。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要做好本社区内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履行下列责任:

    (一)协助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婚育证明》,登记流动育龄人口的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二)向流动人口进行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和访视指导,提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咨询服务;

    (三)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综合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评议。

    第九条 流动人口应当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流动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

    流动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

    在到达现居住地三十日内,向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及现居住地通信地址。

    第十条 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享受下列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

    (一)免费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宣传、咨询服务;

    (二)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三)晚婚晚育或者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享受休假等;

    (四)实行计划生育的,在生产经营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第十一条 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应当凭流动人口居民身份证号码、受术者签字及手术记录单,每季度向县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经县级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核定,报县级财政部门及时拨付。

    第十二条 流动育龄夫妻自主安排生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应当提供下列证明材料:

    (一)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

    (二)结婚证;

    (三)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流动育龄夫妻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核实有关情况。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核实要求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核查属实的,育龄夫妻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在接到情况反馈后即时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不予办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办理结果。

    第十三条 实行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把流动人口纳入全员人口信息管理,建立协查通报制度,实现流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采集、录入和更新流动人口信息;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应当及时进行信息协查交换。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采集流动人口信息时应当主动出示工作证件,规范工作程序,尊重流动人口个人隐私。

    流动人口应当积极配合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做好信息采集工作,如实报告婚姻、生育、节育等信息。

    第十四条 对流入育龄人口按照谁用工谁负责、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分工负责。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责;从事个体工商业的,由发证发照单位负责;无固定从业场所的流动小贩、工匠和无业闲居人员,由其现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负责;随单位职工居住的,由该职工所在单位负责。

    前款规定的有关单位,应有办事机构或者专(兼)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育龄流入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并接受单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第十五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掌握本辖区内居民房屋买卖和租赁情况,及时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

    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在村(居)民委员会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时,应当核查其《婚育证明》和《生育登记服务证》;对未持有《婚育证明》和《生育登记服务证》的,应当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未达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不得评为文明单位或先进个人,并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 流动人口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其在三个月内补办;逾期仍不补办或者拒不提交《婚育证明》的,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予以批评教育。

    第十九条 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如实提供流动人口信息的,由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1年11月1日起施行。2002年3月2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22号发布的《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甘肃省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条 本细则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制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属房产税开征范围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缴纳房产税。

    第三条 房产税由单位或个人申报,当地税务机关核实征收。

    第四条 房产税纳税义务人的所有房产,包括生产性用房和非生产性用户,不论其是否使用,凡按财政部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列入“固定资产”的,均应缴纳房产税。

    第五条 根据《条例》第三条规定,房产原值一次减除30%后的余值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的县(市、区)税务局参考同类房产核定。

    第六条 房产税按年计算,分次缴纳。每年5月、11月为征收入库期,纳税人可自行选择一次性申报缴纳全年房产税。

    依照房产租金缴纳房产税的,可在开具发票时缴纳。

    第七条 新建或购买的房屋应于建成或购买后三十日内办理纳税申报登记。如新建房屋竣工决算未作出,应按预算申报纳税,待工程决算作出后,再行结算税款,多退少补。

    第八条 本实施细则自1986年10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

    第三条 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为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土地出租的,出租人为纳税人;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各方按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计算缴纳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土地权属纠纷未解决的,土地使用税由土地的实际使用人或占有人缴纳。

    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具体适用税额依照省人民政府确定的标准执行。

    第五条 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适用税额标准计算征收。

    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包括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和未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以不动产权证书记载面积或建设用地批准文件确定面积为准。未经批准占用的土地面积,由纳税人申报占用土地面积,以主管税务机关核实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部门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资料。

    第六条 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地区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适用税额幅度内,制定相应的适用税额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土地等级发生变化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调整其适用税额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第七条 应税和免税土地不易划分清楚的,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部门根据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免税土地改变土地用途,改变后应当纳入应税范围的,从改变土地用途次月起,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八条 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征收。纳税人不论是否独立核算,均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部门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九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次缴纳。每年5月、11月为征收入库期,纳税人可自行选择一次性申报缴纳全年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使用不满一年或享受免税期满恢复应税时间不满一年的,按月换算计征。

    第十条 纳税人应当在土地管理部门核发土地使用手续后三十日内,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部门报送土地权属、面积、位置、使用情况等有关资料,并办理申报登记。

    土地使用权变更的,转让、受让双方应当在变更后三十日内,持有关资料到土地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实施《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相关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退役士兵,是指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的规定退出现役的义务兵和士官。

    第四条 退役士兵安置坚持城乡一体和重点安置原则。

    实行以扶持就业为主,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安置制度。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领导,建立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机制。把退役士兵安置专项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将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纳入国防动员以及双拥考核评比目标体系。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第七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优待退役士兵,支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都有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责任和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或者聘用退役士兵。退役士兵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职位的,在军队服现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八条 退役士兵应当遵守有关退役士兵安置的法律法规,服从人民政府的安置。

    第二章 移交与接收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和中央军委职能部门制定的退役士兵年度移交计划接收退役士兵。

    第十条 退役士兵安置地为退役士兵入伍时的户口所在地。入伍时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退出现役后不复学的,其安置地为入学前户口所在地;退出现役后复学的,其安置地为入伍时户口所在地。

    第十一条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易地安置:

    (一)服现役期间父母户口所在地变更的,可以在父母现户口所在地安置;

    (二)符合军队有关现役士兵结婚规定且结婚满两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户口所在地安置;

    (三)因其他特殊情况,由部队师(旅)级单位出具证明,经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批准易地安置的。

    易地安置的退役士兵享受与安置地退役士兵同等安置待遇。

    第十二条 退役士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本人申请,可以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按照有利于退役士兵生活的原则确定其安置地:

    (一)因战致残的;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是烈士子女的;

    (四)父母双亡的。

    第十三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应当自被批准退出现役之日起三十日内,持退出现役证件、部队行政介绍信到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持接收安置通知书、退出现役证件和介绍信到规定的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到指定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

    第十四条 退役士兵档案由所在部队团以上单位,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移交给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退役士兵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和转递工作,并建立退役士兵基础信息数据库。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档案,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免费管理。

    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档案,由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给退役士兵接收单位管理。

    退休、供养的退役士兵档案,由安置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移交给相应的服务管理机构管理。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在退役士兵档案审核完毕且退役士兵报到后,为退役士兵开具落户介绍信;退役士兵持落户介绍信到指定的公安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办理。

    第十七条 退役士兵发生与服役有关的问题,由其原部队负责处理;发生与安置有关的问题,由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处理。

    第十八条 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到超过三十日的,视为自行放弃安置待遇。

    第三章 自主就业

    第十九条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扶持自主就业:

    (一)不符合安排工作或者退休、供养条件的;

    (二)符合安排工作条件,但退役时选择自主就业的。

    第二十条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按照国家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从事微利项目的给予财政贴息。除国家限制行业外,自其在市场监管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三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十一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和发放办法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财政部门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按照国家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二条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退出现役后,可以自愿向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申请,免费参加一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由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合。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坚持“自愿报名、免费培训;技能为主、自主选择;属地管理、就近培训;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的原则。

    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十三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参加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招录公务员、招聘人员时,可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享受照顾政策。

    第二十四条 有劳动能力的残疾退役士兵,优先享受国家规定的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第二十五条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入伍前通过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期内不得违法收回或者强制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非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期内其家庭成员可以继续承包;承包的农村土地被依法征收、征用或者占用的,与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同等权利。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回入伍时户口所在地落户,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没有承包农村土地的,可以申请承包农村土地,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应当优先解决。

    第四章 安排工作

    第二十六条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现役满十二年的;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五级至八级残疾等级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退役士兵,在艰苦地区和特殊岗位服现役的,优先安排工作;因精神障碍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

    第二十七条 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县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其在部队的服役贡献,按照《甘肃省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服役表现量化评分表》进行量化评分,公开、公平、公正安排退役士兵选岗就业。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年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人数和用人单位实际情况,下达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并依法向社会公开。

    对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较重的县(市),可以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

    第二十九条 省级机关事业单位退役士兵安置计划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共同拟定后报省人民政府下达;中央在甘单位和省属企业退役士兵安置计划由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拟定后报省人民政府下达。

    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退役士兵安置计划,由市、县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共同拟定后报同级人民政府下达;市、县级企业退役士兵安置计划由市、县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共同拟定后报同级人民政府下达。退役士兵安排工作手续由同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办理。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机构编制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要及时向同级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提供工勤岗位编制、缺编、用工等情况,保障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的安置计划和岗位的落实。

    第三十条 安置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进行安置,保障其第一次就业。

    第三十一条 本省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岗位需求和编制情况,优先接收聘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

    财政支付工资的各类工勤岗位遇有空缺时,应当首先接收由政府安排的符合岗位条件的退役士兵。

    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招收聘用员工时,应当安排不少于招收聘用员工数量百分之五的工作岗位,录用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

    第三十二条 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在接收退役士兵的六个月内,完成本年度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

    退役士兵等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

    第三十三条 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应当按时完成人民政府下达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不得以劳务派遣等形式代替接收安置。

    承担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单位应当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安排工作通知书一个月内安排退役士兵上岗,并与退役士兵依法签订期限不少于三年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军龄十年以上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终结续签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与退役士兵签订新的用工合同。单位裁减人员的,应当优先留用退役士兵。

    第三十四条 非因退役士兵本人原因,接收单位未按照规定安排退役士兵上岗的,应当从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开出安排工作通知书的当月起,按照不低于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平均工资百分之八十的标准逐月发给退役士兵生活费至其上岗为止。

    第三十五条 对安排工作的残疾退役士兵,所在单位不得因其残疾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或者人事关系。

    安排工作的因战、因公致残退役士兵,按规定享受与所在单位工伤人员同等的生活福利和医疗待遇。

    第三十六条 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无正当理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放弃安排工作待遇:

    (一)不按照规定时间到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报到且超过三十日的;

    (二)拒不服从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安排工作的;

    (三)办理安排工作手续后,未按规定期限到接收单位报到的。

    退役士兵在等待安排工作期间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取消其安排工作待遇。

    第五章 退休与供养

    第三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根据国家退休士官安置计划,集中核查退休士官档案资料、审定安置去向等,制定下达退休士官接收安置计划。

    市、县级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省上下达的退休士官安置计划及时办理退休士官接收安置手续,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 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等级的义务兵和初级士官退出现役的,由国家供养终身。

    因战、因公致残被评定为一级至四级残疾等级的中级以上士官,本人自愿放弃退休安置的,在退役时可以选择由国家供养。

    第三十九条 退役士兵的供养形式按照国家制定下达的安置计划执行。集中供养的退役士兵统一在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指定的供养机构安置。

    第四十条 符合退休、供养条件的退役士兵其生活、住房、医疗等保障,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保险关系的接续

    第四十一条 退役士兵服现役年限计算为工龄,与所在单位工作年限累计计算,享受国家和所在单位规定的与工龄有关的相应待遇。

    第四十二条 军队的军人保险管理部门与地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退役士兵办理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手续。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凭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出具的介绍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保险关系接续手续。对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由接收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保险关系接续手续。

    第四十三条 符合安排工作条件且退役时选择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退役后放弃安排工作的,其社会保险关系的接续,按照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的规定办理。

    第四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退役士兵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等服务,及时为退役士兵办理社会保险接续手续。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参与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相关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相关责任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批退役士兵安置待遇的;

    (二)在审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出具虚假鉴定、证明的;

    (三)克扣、挪用、侵占退役士兵安置经费的;

    (四)在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五)其他违反退役士兵安置规定,损害退役士兵合法权益的。

    第四十六条 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处分,对企业按照涉及退役士兵人数乘以当地上年度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十倍的金额处以罚款,并对接收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

    (一)拒绝或者无故拖延执行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的;

    (二)未依法与退役士兵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的;

    (三)非本人原因与残疾退役士兵解除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的。

    第四十七条 退役士兵弄虚作假骗取安置待遇的,由安置地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取消相关安置待遇。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公布之前本省施行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救助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款物管理及社会力量参与救灾等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救助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救助,是指对自然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人员,依法及时提供必要的生活救助,保障其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安全住所、医疗防疫等基本生活需要。

    第三条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设立减灾委员会作为本级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本级减灾委员会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的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第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救助的具体实施工作。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本辖区村(居)民开展自然灾害自救互救,依法协助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第六条 红十字会、慈善会和公募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政府鼓励和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自然灾害救助资金、救灾物资采购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灾害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因灾毁损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生活困难救助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开展自然灾害救助。

    省人民政府财政、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自然灾害救助指导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财力增长、物价变动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指导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标准。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体系,加强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民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安排和防灾减灾的需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第二章 救助准备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本行政区域内的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编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和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每年组织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演练。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和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体系,并为灾害救助工作配备必需的交通、通讯、灾情核查等装备。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标准体系,城乡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市有关防灾减灾标准要求,提升灾害高风险区域学校、医院、居民住房、基础设施的设防水平和承灾能力。

    第十三条 市(州)和多灾易灾县人民政府应当考虑区域灾害特点、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分布、交通运输等情况,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调运迅速的原则,建设本级救灾物资储备库,配备管理人员,在多灾易灾且交通不便地区的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视情设立救灾物资储备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救灾物资分级储备责任,制定并组织实施救灾物资储备规划和年度购置计划,合理确定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根据区域特点储备生活物资和应急救援工具,保障灾害应急救助期间的物资需求。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救灾物资紧急调运保障机制,在灾害应急救助期间可采取开辟专用通道、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保障救灾人员、物资、设备和受灾人员优先运输和通行。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的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和减灾需要,利用学校、广场、公园、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明确场所的维护管理单位,设置明显规范的场所标志,向社会公布避难场所名称、具体地址和到达路径。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自然灾害救助人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的自然灾害信息员,协助有关涉灾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传递、灾情信息收集报告、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

    第三章 应急救助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气象、地震等部门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减灾委报告灾害预警信息,并通报灾害预警地区人民政府。灾害预警地区人民政府和减灾委应当组织有关方面做好应急救助准备工作。

    第十八条 自然灾害发生并达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减灾委应当及时启动相应等级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立即向社会发布政府应对和公众防范措施;

    (二)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

    (三)紧急调拨、运输自然灾害救助应急资金和物资,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四)抚慰受灾人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

    (五)组织受灾人员开展自救互救;

    (六)分析评估灾情趋势和灾区需求,采取相应的自然灾害救助措施;

    (七)组织自然灾害救助捐赠活动,指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救灾;

    (八)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期间,可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和场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二十条 受灾地区储备的救灾物资不能满足应急救助需求时,可报上级人民政府调拨救灾物资,或者由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救灾物资紧急采购。

    第二十一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和有关灾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客观、全面报送灾情,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灾情。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及时报告,必要时可以直接报告国务院。灾情稳定前,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规定逐级上报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救灾工作动态等情况。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减灾委应当根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情况组织灾害损失的评估、核定和发布。

    第四章 灾后救助

    第二十二条 应急救助阶段结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就地安置可通过搭建帐篷或者借用公房、体育场馆等临时集中安置,应当避开易发次生灾害地段,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便于恢复生产生活的区域,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鼓励受灾人员通过投亲靠友等方式自行安置,对采取自行安置的受灾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给予补助。

    第二十三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根据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级别,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倒损房屋损失评估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灾害损失、本级财力和受灾人员需求制定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标准。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审核确认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根据重建补助标准给予补助,对恢复重建确有困难的家庭可通过多种措施予以重点帮扶。

    第二十五条 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应当按照受灾人员本人申请或者村(居)民小组提名、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审批的程序确定。

    第二十六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组织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当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落实相关设防标准,避开可能发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隐患地带,不得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民房重建和厨房、牲畜棚、活动房、工棚、简易房、临时房屋等辅助用房纳入自然灾害灾后民房重建范围。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应当为重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确保重建房屋建筑质量符合防灾减灾要求。

    第二十七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受灾困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实施前,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调查核实本行政区域受灾人员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基本生活救助需求,开展调查评估,核实救助对象,编制救助台账,制定救助工作方案,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和其他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受灾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等其他社会救助。

    多灾易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建立农村住房灾害保险制度,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农户自愿参加和保费合理分担的机制,引导和鼓励农户参保。保险公司应当依法做好承保、理赔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巨灾保险制度。

    第五章 救助款物管理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自然灾害特点等因素,按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按比例分担机制的有关规定,列支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财政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并监督使用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调拨、分配、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物资。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实行专款(物)专用,无偿用于受灾人员的紧急转移安置,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的恢复重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采购、储存和运输,以及因灾遇难人员亲属的抚慰等项支出。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改变用途和扩大使用范围。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救灾捐赠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救灾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定向捐赠的款物,应当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政府部门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安排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社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用于自然灾害救助。

    第三十二 条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财政等部门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主动向社会公开所接受的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的来源、数量及其使用情况。

    受灾地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公布救助对象及其接受救助款物数额和使用情况。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监督检查制度,并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应急管理、财政等部门应当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四 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执行或者拖延执行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决定、命令和决策部署造成后果的;

    (二)未按国家规定编制防灾减灾规划或者未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造成后果的;

    (三)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启动后,应当采取应对处置措施而未采取措施造成后果的;

    (四)未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审核确定住房灾后恢复重建补助对象造成后果的;

    (五)不按专款(物)专用规定分配、调拨和使用救灾款物,或者发放救灾款物不及时、不公开,造成后果的;

    (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 条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开展生活救助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规范和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气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及其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建立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指挥和协调机制,设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机构或者配备相关人员,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建设和作业点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活动的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

    发展改革、财政、公安、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民航、通信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人工影响天气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牧业生产安全和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组织实施

    第七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本级发展改革、农业农村、林业、生态环境等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规划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组织下,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人工影响天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救援和处置,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第九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由市(州)人民政府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地理条件、交通、通讯、人口密度等情况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意见,依照有关规定提出布局规划,报省气象主管机构会同飞行管制部门确定。

    经确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不得擅自变动,确需变动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重新确定。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地点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负有保护责任。

    第十条 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符合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条件。

    第十一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培训标准对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应当掌握相关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后,方可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第十二条 利用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名单,由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抄送当地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实施作业:

    (一)适当的天气条件和作业时机;

    (二)飞行管制部门的批准;

    (三)指挥系统健全,通讯系统畅通;

    (四)作业人员到位;

    (五)作业装置符合国家强制性安全技术标准。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当避开人口稠密区,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第十四条 适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天气条件形成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根据需要决定实施相应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利用高射炮、火箭等发射装置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作业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向飞行管制部门申请空域和作业时限;利用飞机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省气象主管机构向飞行管制部门申请作业的空域和时限。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应当在飞行管制部门批准的作业空域和作业时限内进行,并做好空域作业记录。

    第十五条 作业所在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具体情况,提前公告作业的地点和时间。

    第十六条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应急管理部门。

    所在地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 农业农村、林业、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供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所需的水文、火情、地质灾害、灾情等资料。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各级公安、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安全监管工作。

    第十九条 气象主管机构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应当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的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按照有关标准组织建设炮库、炮弹库、炮台、车载火箭用房、作业值班室,配备有效的通信设施。

    第二十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应当为实施作业的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在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引发有关权益纠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事故的处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科学合理布设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地面碘化银发生器等作业设备。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人工增雨炮弹、火箭弹,由省气象主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组织采购。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购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

    第二十二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不得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禁止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应当自转让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省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第二十三条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高射炮、火箭发射装置等专用设备,由省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安全检查;年检不合格的,应当立即进行检修,经检修仍达不到规定技术标准和要求的,予以报废。

    禁止使用不合格、超过有效期的设备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第二十四条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应当对作业的时段、方位、高度、工具、弹药种类和用量、作业空域的批复和执行情况如实记录,并与其他相关资料一并及时归档保存。

    第二十五条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环境规定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作业场地,不得损毁移动人工影响天气设备,不得进行可能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不利影响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 人工影响天气专用设备的运输、存储、使用和维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武器装备、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的人工增雨炮弹、火箭弹,由当地人民武装部协助存储;需要调运时,由气象主管机构依照国家有关武器装备、爆炸物品管理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现场的人工增雨炮弹、火箭弹的安全管理由作业的单位负责,防止丢失、被盗。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不具备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的单位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可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场地、设备、设施或者干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通讯频道的;

    (二)干扰、阻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开展正常作业的。

    第二十九条 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其他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消防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火灾高危单位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保障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住建、市场监管、人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加强对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管,督促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第五条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加强对火灾高危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检查不少于二次;对消防安全评估状况良好和具有较高消防安全信用等级的单位,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第六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坚持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加强消防管理,保障消防安全。

    第七条 本规定所称火灾高危单位是指容易发生火灾,而且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场所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等。包括下列单位和场所:

    (一)建筑总面积二万平方米或者单层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市场;

    (二)建筑总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以上的民用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候车室;

    (三)建筑总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

    (四)建筑总面积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影剧院、图书馆、养老院、福利院、医院、疗养院、宗教活动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

    (五)建筑总面积二千平方米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儿童游乐厅等室内儿童活动场所;

    (六)建筑总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以上的歌舞厅、录像厅、游艺厅、桑拿浴室、网吧、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和具有娱乐功能的餐馆、茶馆、咖啡厅等休闲场所;

    (七)总储量一万立方米以上的甲、乙类易燃气体或者总储量三万立方米以上的甲、乙、丙类易燃可燃液体的生产、储存、经营单位;

    (八)建筑总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储存、经营甲、乙类可燃固体、可燃纤维的单位;

    (九)单体建筑面积大于四万平方米或者建筑高度一百米以上的高层公共建筑;

    (十)建筑面积五千平方米以上的地下公共建筑和人防工程;

    (十一)储存可燃物资的大型储备仓库、基地;

    (十二)单机容量三十万千瓦以上或者总装机容量一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发电厂;

    (十三)采用木结构或者砖木结构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其他容易发生火灾且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第八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实行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依法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责任。

    第九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结合本单位实际,按相关规定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演练。

    未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依托志愿消防队建立微型消防站,且每班(组)灭火处置人员不应少于六人。

    第十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落实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确定消防工作机构,制定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安排工作经费,定期组织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

    (三)签订岗位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

    (四)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措施,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五)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实施演练;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协助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制定、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四)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定期对专职消防队进行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培训、考核;

    (五)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演练;

    (六)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鼓励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取得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

    第十二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员,负责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识标牌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

    (二)监督检查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

    (三)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开展日常防火检查、巡查,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及时发现火灾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四)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做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工作,做好动用明火作业的现场监护工作;

    (五)加强消防培训,普及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六)推进消防安全技术防范工作,做好技术防范人员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工作;

    (七)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档案及消防安全隐患检查、整改台账;

    (八)按照工作要求上报有关信息数据;

    (九)协助消防救援机构调查处理火灾事故,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火灾事故处理及善后工作。

    第十三条 对于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实行统一管理。

    同一建筑由两个以上火灾高危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书面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同时制定联合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十四条 火灾高危单位所使用的建(构)筑物应当具备相应的耐火等级,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要求配置消防设施,落实防火、防烟分隔,设置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其外墙保温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依法核准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不得降低配置标准,不得擅自挪用、拆除、停用建筑消防设施。

    第十五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行业标准。

    第十六条 火灾高危单位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建筑防火防烟性能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第十七条 属于易燃易爆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划分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设立明显警示标识,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严禁使用明火,严防因摩擦和撞击产生静电、机械火花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爆炸和火灾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的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应当符合国家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第十八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动力、照明用电应当与消防用电分开设置,由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和持有电气安装资质证的电工负责安装、检查和维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电气线路或者增加用电负荷。

    第十九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值班室应当设置在首层靠外墙部位,并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得设置在营业场所和具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内。

    第二十条 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控制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二十四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消防职业资格。

    值班人员应当严格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和应急程序规定,熟悉消防控制室设备及其联动设施的功能,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二十一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加强防火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第二十二条 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并将自动消防设施接入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传输监测信息,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第二十三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根据火灾危险性,配备必要的急救、逃生和个人防护器材。

    鼓励在高层、多层建筑的人员相对集中的窗口部位设置缓降逃生装置。

    第二十四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施工、检修等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应当经过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批准。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落实现场监护人员和措施,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用明火施工。

    第二十五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年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其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消防安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建(构)筑物防火性能、消防设施运行和从业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等。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定期将辖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六条 鼓励火灾高危单位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保险公司可以对投保的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实地检查,对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提出书面整改建议,并告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

    第二十七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建立消防管理档案和信息报送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信息、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和消防安全自我评估等报告制度。

    第二十八条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根据其生产、储存、使用化学危险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通风等安全设施设备,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九条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员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第三十条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员应当参加社会消防安全培训。

    火灾高危单位应当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全员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

    (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建筑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五)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

    (六)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

    员工须经岗前消防教育和技能培训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一条 火灾高危单位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确保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甘肃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维修、保养、检测、监督等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建筑消防设施,是指依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建(构)筑物中配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防火分隔设施等。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公安派出所对上级公安机关确定的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实施日常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建、市场监管、民政、教育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建筑消防设施的义务,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建筑消防设施。

    第六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相应的建筑消防设施。

    第七条 消防救援机构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其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抽查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监督抽查。

    消防救援机构应当对居民住宅区物业服务企业履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责任的情况,组织监督抽查;指导公安派出所按照有关规定,对其辖区内的居民住宅区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第八条 消防救援机构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配置情况;

    (二)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状况;

    (三)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程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四)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情况;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

    (六)建筑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检测情况;

    (七)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档案的建立情况;

    (八)按有关规定需要监督检查的其他情况。

    第九条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由建筑物产权单位负责。建筑物实行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管理的,应当明确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责任。

    第十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共用建筑消防设施的,建筑消防设施产权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协商,订立协议,明确各方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责任,确定责任人或者委托一个单位统一管理。

    第十一条 居民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范围内的建筑消防设施负责,定期管理维护,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第十二条 建筑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受其委托管理的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日常管理责任:

    (一)制定建筑消防设施巡查、维修、保养、检测等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并按照要求设置相关标识;

    (二)建立建筑消防设施配置、运行等情况的管理档案;

    (三)组织实施建筑消防设施的巡查、维修、保养、检测,真实准确记录有关情况,存档备查;

    (四)组织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管理人员接受消防安全培训;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二十四小时双人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相应的消防职业资格。

    值班人员应当严格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和应急程序规定,熟悉消防控制室设备及其联动设施的功能,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十四条 建筑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计划,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并每年对建筑消防设施至少检测一次,确保完好有效。

    第十五条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依法委托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修、保养、检测,并将自动消防设施接入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测平台,实时传输监测信息。

    第十六条 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检测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执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从业条件、资格,对所提供的服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消防救援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市政消火栓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市政消火栓的管理,确保消防用水,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甘肃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市政消火栓的规划、建设、使用、维护等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政消火栓,是指在市政道路配建的与市政供水管网连接,由阀门、出水口和壳体等组成的,专门用于火灾预防和灭火救援的消防供水装置及其附属设备。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城市道路和供水系统规划应当包括市政消火栓设置的内容,并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城市道路和供水系统等规划时,对涉及市政消火栓设置的部分,应当征询消防救援机构的意见。

    第五条 市政消火栓的建设经费应当纳入城市建设总投资,维护经费按照规定从城市维护费中列支。

    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应当与公共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建部门负责组织市政消火栓的新建、补建、迁建、拆除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政供水主管部门负责督促供水企业按照专业系统规划和技术标准,具体落实市政消火栓的建设及其给水管线的铺设等工作。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或者迁建消火栓的,应当征得消防救援机构同意。

    第七条 市政消火栓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市政消火栓的安装应当规格统一,符合防冻、抗压要求,设置明显标志。

    第八条 市政消火栓建成后,由住建部门会同消防救援机构组织有关单位验收。验收合格后,交由市政供水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第九条 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市政消火栓的监督管理和日常检查,定期对市政消火栓进行测试,做好市政消火栓的编号、建档等工作。

    第十条 市政供水主管部门负责市政消火栓的维护保养,发现市政消火栓损坏或者接到市政消火栓损坏报告的,应当及时修复,确保市政消火栓的完好有效。

    第十一条 市政消火栓专供灭火救援和日常消防训练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因绿化、市容环卫等原因确需临时使用市政消火栓的,应当取得供水企业的临时使用证明,并按照临时使用证明规定的时间、地点使用。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市政消火栓,不得埋压、圈占、遮挡市政消火栓。

    发现损坏市政消火栓的,应当立即报告消防救援机构和市政供水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市政消火栓规划、建设、使用、维护工作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专职消防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甘肃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专职消防队包括政府专职消防队和单位专职消防队。

    政府专职消防队是指除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以外,由各级人民政府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单位专职消防队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专职消防队。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专职消防队的营房建设、消防装备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将政府专职消防队的人员工资福利及业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住建、税务等部门,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专职消防队建设和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由县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或者志愿消防队,由当地人民政府管理;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专职消防队,由所属单位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专职消防队的监督和具体业务指导。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在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专职消防队及其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

    (一)消防站数量未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城市(包括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

    (二)建成区面积超过二平方公里或者居住人口一万人以上的乡(镇);

    (三)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销售、储存单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集中的乡镇;

    (四)国家和省级重点镇、历史文化名镇;

    (五)其他需要建立政府专职消防队的地区。

    第八条 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单位专职消防队:

    (一)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

    (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

    (三)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四)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五)公路特长隧道或者隧道群的管理单位;

    (六)本款第(一)、(二)、(三)项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

    第九条 专职消防队(站)建设,其规划选址、建筑标准和消防车辆、器材、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标准按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执行;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其规划选址、建筑标准和消防车辆、器材、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标准按照国家《乡镇消防队标准》执行。

    第十条 专职消防队建成后,应当报省消防救援机构验收,且不得擅自撤销。因单位被撤销或者分立、合并以及其他法定情形确需撤销或者重新改造、组建的,应当报省消防救援机构备案。

    第十一条 政府专职消防队专职消防员的招录,应当按照省消防救援机构统一下达的计划,通过公开招聘方式招录。

    单位专职消防队的专职消防员由单位自行调配或者招录。

    第十二条 招录的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志愿从事消防工作,品行良好;

    (二)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

    (三)专职队员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消防文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四)身体健康,符合征兵的体格检查标准。

    专职消防队负责人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消防职业资格证书。专职消防员优先从具有消防技能和专业特长的人员中招录。

    第十三条 专职消防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退出专职消防队:

    (一)年龄超过四十五周岁;

    (二)身体不符合国家消防员职业健康标准;

    (三)规定期限内未掌握消防员基本技能;

    (四)其他不适宜担任消防员的情形。

    第十四条 专职消防队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统一调度,参加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和现场勤务,处置灾害事故;

    (二)保护灾害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灾害事故原因;

    (三)掌握责任区域内的道路、消防水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等情况,定期维护保养消防车辆及器材装备,建立相应的消防业务资料档案;

    (四)制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灭火救援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五)准确统计辖区接警出动、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数据,按要求上报当地消防救援机构;

    (六)协助消防救援机构普及消防知识,开展宣传教育培训;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单位专职消防队除履行上述职责外,还应当开展防火巡查,督促单位有关部门和个人落实防火责任制,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十五条 专职消防队实行准军事化、准现役化管理,执行昼夜执勤、请假轮休、值班交接等制度。

    专职消防队日常执勤备战人员不得少于总数的百分之七十。

    第十六条 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将职业技能作为定级、晋级的依据。

    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当着制式服装、佩戴标识。

    第十七条 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警报器、标志灯具,车身喷涂“消防”字样或者标志图案。

    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器材、装备不得用于与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无关的事项。

    第十八条 政府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工资应当不低于本地区事业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享受与事业单位职工相当的福利待遇。

    单位专职消防队所需经费由本单位予以保障。单位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执行。

    第十九条 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人民政府和单位依法为专职消防员、消防文员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并为灭火救援岗位的专职消防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条 专职消防员合同期满或者有其他原因正常离队的,其所属单位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予以妥善安排。

    第二十一条 参加火灾扑救、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在消防训练中受伤、致残、牺牲的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按照规定给予生活保障、医疗、抚恤待遇;符合烈士条件的,按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同等标准的优抚政策执行。

    第二十二条 消防救援机构和所在单位要鼓励和支持专职消防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二十三条 购置消防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减免购置税。执行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车,免收往返途中的车辆通行费。

    第二十四条 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执行火灾扑救、应急救援任务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以及行人应当让行,交通管理指挥人员应当保证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车迅速通行。

    第二十五条 政府专职消防队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单位专职消防队参加本单位以外的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所损耗的燃料、灭火剂和器材、装备等,经消防救援机构核定后,由火灾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 未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或者建立后擅自撤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有管辖权的行政机关或者消防救援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专职消防队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接到报警或者消防救援机构调派指令,不立即赶赴现场的;

    (二)在执行火灾扑救、应急救援等任务中不服从消防救援机构统一指挥的;

    (三)消防装备、器材维护保养不善,影响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

    (四)不落实日常执勤备战规定的;

    (五)将消防车用于与火灾扑救、应急救援无关事项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本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事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励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科学技术奖,分以下四类:

    (一)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二)甘肃省自然科学奖;

    (三)甘肃省技术发明奖;

    (四)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第四条 省科学技术奖励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创新驱动,鼓励自主创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省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科学、民主的评审制度。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由专家、学者和政府职能部门有关人员组成,主任委员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日常工作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奖励类别分别聘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完成评审。其中甘肃省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中来自企业的专家不少于百分之五十。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管理人员等五人组成监督委员会,负责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和异议处理的监督工作。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 奖励范围

    第六条 甘肃省科技功臣奖授予下列科学技术工作者:

    (一)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中作出突出贡献,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二)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卓有建树的。

    第七条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做出重要科学发现的公民。

    前款所称重要科学发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

    (二)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三)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

    第八条 甘肃省技术发明奖授予在技术发明、技术创造活动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并在本省得到实施的重要技术发明的公民。

    前款所称重要技术发明,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

    (二)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经实施应用三年以上,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第九条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授予在研究开发、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程、项目,科学普及和企业创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

    (一)在实施技术开发项目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经实施应用,明显优于同类技术产品和经济指标的;

    (二)在转化、推广科学技术成果并使之产业化的项目中,对本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

    (三)在实施社会公益项目中,长期从事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

    (四)在科学技术普及活动中,对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营造创新环境、弘扬创新精神产生重要作用,作出突出贡献的;

    (五)经实施应用三年以上,创造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中涉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奖项,重点奖励企业自主创新和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第三章 推荐、评审和授予

    第十条 省科学技术奖每年评选一次。甘肃省科技功臣奖每次授予人数不超过一名,可以空缺。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特等奖不超过二项,可以空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授奖比例为1∶4∶5,授奖项目总数不超过一百五十项。

    第十一条 省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项目由下列单位和个人推荐:

    (一)市、州人民政府;

    (二)省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

    (三)中央在甘单位;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甘有关单位;

    (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甘肃省科技功臣;

    (六)经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推荐资格的其他单位。

    第十二条 省科学技术奖采取限额推荐。各推荐人应当对被推荐人、被推荐项目择优推荐。单位推荐的应当在推荐单位和被推荐人所在单位分别公示;个人推荐的由被推荐人所在单位公示。推荐人应当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评价材料。

    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只能推荐一种奖励类别;同一完成人在同一年度只能作为一个推荐项目的前三名完成人,同一完成人每年参加推荐项目不得超过二项;未直接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政府部门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行政管理人员原则上不得作为省科学技术奖被推荐人推荐。

    第十三条 科学技术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推荐:

    (一)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和已经确定密级的;

    (二)存在知识产权争议的;

    (三)不利于人体健康、社会安全和有损公共利益的;

    (四)依法应当取得行政审批但未获批准的;

    (五)主要技术内容已获得国家、省部级或者军队科学技术奖励的;

    (六)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申报的项目。

    第十四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被推荐人、被推荐项目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提交相应的评审委员会。各评审委员会按照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进行评审。

    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实名投票产生授奖建议。

    第十五条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将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授奖建议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三十日。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公示事项有异议的,以书面形式实名向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异议及时处理,由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督。

    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公示后的授奖建议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 甘肃省科技功臣奖获得者,授予“甘肃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省人民政府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

    第十七条 甘肃省科技功臣奖奖金为八十万元。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十五万元和八万元、四万元、二万元。

    省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和评审经费由省财政列支。省科学技术奖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省科学技术奖的,经查明属实,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其奖励,追回奖励证书和奖金并公告。有过错的完成人五年内不得申报省科学技术奖。

    第十九条 推荐人协助他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申报省科学技术奖的,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第二十条 参与评审活动的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和省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取消其评审资格,由省科学技术行政部门通报批评,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参与评审活动的其他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22日省人民政府第25号令发布的《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同时废止。
 地区: 甘肃 
 标签: 规章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2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100)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2943)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5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5.3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