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宝政办发 〔2014〕34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宝政办发 〔2014〕3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4-08-07 03:25:11  来源: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1136
核心提示:《宝鸡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发布单位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宝政办发 〔2014〕34号
发布日期 2014-05-21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http://zwgk.baoji.gov.cn/0/104/9375.htm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宝鸡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4-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5月21日
 
  宝鸡市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为了加快我市种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根据《陕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结合我市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主要成效。一是品种选育推广成效显著。先后审定小麦新品种秦农142、宝研8号,玉米新品种宝单918、陕科6号,甘薯新品种秦薯5号—10号系列,线辣椒新品种宝椒10号等新优品种60多个,引进推广了小偃22、郑单958等一批优良品种,主要农作物数次更新换代,品种结构全面优化。二是良种供应能力稳步提高。全市小麦、油菜、杂粮等作物繁种基地稳定在10万亩左右,有种子经营门店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4000人,良种供应网络比较健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三是种子管理体系初步健全。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种子管理和执法机构,有持证执法人员72 人,持证种子检验员20人,管理机制全面理顺。
 
  (二)发展形势。一是政府高度重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农作物种业国际竞争异常激烈,保障粮食安全对种业发展要求更高,国家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定位农作物种业为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二是政策扶持有力。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了商业化育种、良种基地建设、新品种展示等一批现代种业项目,种业基础全面强化。三是发展基础良好。我市小麦、玉米、薯类、辣椒等作物育种能力较好,其中线辣椒三系配套育种和杂交种制种研究处于省内先进水平,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逐步增强,种子生产基地相对稳定。
 
  (三)存在问题。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育种力量薄弱,资源分散,方法和技术落后,审定品种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种业企业实力薄弱。现有种子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在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缺乏积累,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三是种子体制改革进展缓慢。全市还有7个国有种子公司没有完成改制。四是种子监管手段落后。基层种子管理机构质量检测、市场监管技术手段和设施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增加资金投入、强化种业监管、完善规章制度,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市种业科技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市场监管“四大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以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和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坚持统筹发展。重点支持主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兼顾果菜等经济作物。加强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合作,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应用相结合,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提高农作物种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扶优扶强。加强政策引导,对科研单位和良种推广机构加大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推广经费投入,对育种能力强、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重点支持。
 
  坚持依法行政。加强种子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严格市场准入,改进执法手段,强化市场监管,逐步建立公平、公正、规范的市场秩序,促进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培育8—12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主要农作物品种实现一次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打造2个省内领先、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20万亩,完善海南南繁基地。建立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种业科技创新。
 
  1.建立商业化育种机制。支持鼓励我市种业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种业企业深层次合作,加快引进应用先进育种技术和优势种质资源,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按照市场化、产业化育种模式研发品种,加快选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
 
  2.推进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支持我市科研推广单位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引进及利用,加快常规作物、无性繁殖作物品种选育及应用技术研发,加强科研育种、品种测试、机械化制种、种子加工储藏、质量快速检验等共性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应用。强化种质资源特性和保种繁殖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宝鸡线辣椒、秦岭北麓猕猴桃、千阳桃花米、凤县大红袍花椒、陇县薏米等特色优势种质资源的保种开发。
 
  3.加强种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支持育种机构、种业企业引进种业高端技术人才。通过进修、交流合作等途径,强化种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综合素质,为农作物种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储备。
 
  (二)提高种业供种保障能力。
 
  1.加大种业基地建设力度。结合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新增25亿公斤粮食、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2.建设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以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为重点,依托种子企业,建设2-3个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配置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高效的种子加工生产线,提升种子加工整体水平。
 
  3.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在国、省储备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市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制度,对贮备企业进行补贴,主要贮备大宗农作物、短生育期作物、蔬菜和地方特色优势作物等种子,年贮备种子100万公斤左右。
 
  (三)培育壮大种子企业。
 
  1.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鼓励省内外大型企业采取并购、参股等形式进入我市种业,加快推进国有种子公司改制,支持我市种子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或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做大做强。重点培育5个分工专业、特点突出、布局合理的种业企业,着力打造2个省内领先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集团。
 
  2.培育自主品牌。实施名牌战略,引进选育优良品种,加强质量管理,优化服务水平,培育2-3个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种业品牌。
 
  3.加强技术服务。引导龙头企业在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建设推广服务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强化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功能。
 
  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机制,改进企业产权结构和管理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增强核心竞争力。
 
  (四)加大种子监管力度。
 
  1.建立完善种子服务体系。加强新品种试验示范、种子质量检验检测和信息服务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5个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7个县级种子质量检验站,加快构建以市级为中心、覆盖县乡和种子企业的种子信息服务体系。
 
  2.加强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加强种子品种试验、生产经营、产品标识监督管理,强化种子生产、购销和使用环节全程监管,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严格进行种子市场检查和企业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和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维护种子生产秩序。强化品种权执法,切实保障品种权所有人合法权益。
 
  3.强化种子管理队伍建设。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充实人员,增加经费,完善制度,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业务培训,建立廉洁公正、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素质过硬和装备精良的种子管理认伍。
 
  四、重点项目
 
  (一)种业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在全市选择2-3个科研基础较好的研究机构和种子企业,建设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基地,加快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和收集保存,开展高科技育种方法的引进和研究,为我市农作物科研育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农作物商业化育种项目。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商业化育种,引进培养高端科研人才,完善科研基础装备,搭建育种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小麦、玉米、薯类、蔬菜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应用技术研发。其中,选育在省内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的小麦新品种2-3个,选育高产抗逆、适合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杂交新品种2-3个,引进、培育一批线辣椒、甘薯、蔬菜等其它作物新优品种,选育以苹果、猕猴桃为主的中早熟、丰产优质、多抗优良果树品种2-3个。
 
  (三)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小麦、油菜、蔬菜种子等和果树苗木为主,在优势区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种业生产基地。其中,以岐山、扶风、眉县、陈仓、凤翔为主建设10万亩川塬灌区小麦种业基地,以陇县、千阳为主建设2万亩山旱地小麦种业基地;在千阳、麟游、陇县及甘肃等地建立3万亩杂交玉米和高粱种业基地;在眉县、陈仓、岐山、扶风、陇县建立2万亩杂交油菜种业基地;在凤翔、岐山、陈仓、陇县、太白县等地建立3万亩线辣椒、甘薯、蔬菜等特色种业基地;建设扶风万亩、千阳6千亩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眉县千亩优质猕猴桃苗木繁育基地。
 
  (四)种子质量及种子市场监管项目。集中建设提升陇县、千阳、麟游、岐山、凤翔、扶风、凤县等7个县级种子质量检验室,提高种子检测能力。配备必要的监管设备、增强案件侦查、取证、处理能力,提高市场监管执法水平。建设覆盖全市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的农资监管信息平台,依托陕西种业网,搞好信息收集、查询、分析预测与发布。
 
  (五)种业科技转化项目。抓好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在扶风县、凤翔县新建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在眉县建立园艺作物品种试验站,完善提升陇县、陈仓区和岐山县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同时,认真实施新品种试验展示和示范推广项目,加快新优品种转化应用。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协作配合,为我市现代种业发展搞好协调服务。农业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抓好种业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等种业发展协调管理工作。发改部门要统筹落实种业建设项目设计和投资。财政部门要积极落实种业项目资金和管理工作经费。科技、教育部门要加大对种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支持力度。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立足自身职能,切实搞好服务,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项目、规划按期实施。
 
  (二)完善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等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完善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建设,确保行政管理、市场执法、质量监管、良种推广等各个环节高效运行。加快种业龙头企业培育,强力推进国有种子公司改制,建立种子行业协会,全方位促进我市种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大扶持力度。市、县(区)分级设立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育种创新等重点环节进行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导向、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创优发展环境,用足用好减税免税、政策性贷款、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促进现代种业健康持续推进。积极争取实施中、省现代种业项目,完善市级现代种业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严格规范项目实施和运行。
 地区: 陕西 
 标签: 发展规划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556)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0931) 法规动态 (211)
法规解读 (2714) 其他法规 (522)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77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