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对于调节人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后生元与益生菌、益生元等被称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逐渐受到食品研发人员的青睐。食品伙伴网就后生元的定义和种类、后生元食品质量安全和标签标识要求为大家解析后生元食品相关的合规知识,供大家参考。
1.什么是后生元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文件及国家层面的标准中还没有“后生元”这一概念,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提出的“后生元五大科学观点”和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益生菌制品 乳酸菌类 后生元》都明确了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遗传背景明确的灭活微生物和/或菌体成分,包括或不包括其代谢产物。依据国际益生菌和后生元科学协会(ISAPP)发布的后生元共识声明,后生元是指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的制剂;但也有研究者关注胞外多糖、囊泡等无细胞代谢产物成为后生元的可能性。
2.后生元物质有哪些及监管要求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后生元的物质清单,由于后生元主要是灭活微生物,所以目前在监管方面一般要求用于制备后生元的微生物应来源于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2022年,国家卫健委更新发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菌种和食物成分会得到认可,后生元的种类也会更加丰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研究出的新的后生元物质,若在我国无可食用性证明,需要按照《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申报,批准后才可用于食品。
3.后生元食品应符合哪些质量安全要求?
后生元食品是指添加了后生元物质的食品。目前,后生元食品主要是根据其具体食品类别确定应执行的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和食品安全产品标准,同时,应符合其产品执行标准的要求。如后生元固体饮料,应符合通用标准对固体饮料的指标要求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GB 7101-2022)和执行标准(非GB 7101)的要求;后生元五谷代餐粉应符合通用标准的指标要求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冲调谷物制品》(GB 19640-2016)和执行标准(非GB 19640)的要求。
4.后生元食品的标签标识应注意哪些事项?
后生元作为食品原料,其在各类食品标签上的标识要求主要是按照终产品的食品类别执行相应的规定,如普通预包装食品饮料、糖果等应执行GB 7718和GB 28050的规定,保健食品应执行保健食品标签标识的相关规定。
如果在标签上标示“后生元”,建议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后生元的属性。在标签上对这类物质进行强调时,应按照GB 7718的规定,标示其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需要注意的是,后生元类普通食品不可标注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或保健作用。
5.小结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文件及国家层面的标准中还没有“后生元”这一概念,后生元物质的安全性和健康作用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究和临床数据的支撑。对于后生元产品的研究开发,建议优先选择已经完成安全性评价并且公认安全的微生物,并对制备的后生元进行特征成分解析以及相应的安全性评价。在标签上对“后生元”类物质进行强调时,应按照GB 7718的规定,标示其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