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的通知 (豫政办〔2022〕88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的通知 (豫政办〔2022〕88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2-09-23 09:02:31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811
核心提示:为实施《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认真落实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双长制”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发布单位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豫政办〔2022〕88号
发布日期 2022-09-21 生效日期 2022-09-21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9日

河南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行动计划

为实施《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认真落实全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产业链“双长制”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实施“十大战略”、实现“两个确保”,把绿色食品集群发展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坚持绿色化、高端化、品牌化、智能化,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实施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食品、预制菜、数字赋能、品牌设计等升级行动,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链,做优粮食制品,做强肉类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特果蔬制品,振兴酒业、奶业,到202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万亿级现代食品集群,建设绿色食品业强省。

(二)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3∶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绿色食品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稳固。

——链群能级提升。重点培育小麦、玉米、水稻、红薯、生猪、肉牛、肉羊、肉禽、蛋鸡、渔业、花生、大豆、芝麻、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酒业、奶业等20条优势特色产业链,建设4条以上全国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和10个以上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打造创新链前瞻引领、产业链完整融合、供应链协同集聚的食品产业生态。

——企业规模提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0家以上,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0家以上,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0家,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创新能力提升。高水平建设一批食品科技创新重大平台,突破一批食品业关键共性技术,新增一批食品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推动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品牌效益提升。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能效率和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培育绿色食品企业知名品牌400个,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

二、重点任务

(一)做优粮食制品。推进豫北和豫中东优质强筋小麦、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豫中和南阳盆地优质中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加快专用面粉、功能性面粉研发,推动小麦淀粉、小麦蛋白等小麦制品精深加工,发展休闲食品、方便食品,开发中高档主食加工产品。稳定传统玉米种植区种植面积,在绿色标准化原料基地积极发展鲜食玉米,在养殖大县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加快发展玉米淀粉、蛋白饲料、食用酒精、乙酸乙酯、果葡糖浆、聚乳酸等玉米制品精深加工。建设沿黄水稻种植带和豫南水稻种植区,推进稻鱼、稻虾、稻蟹综合种养,推广糯米等专用大米,推动米粉等米制品精深加工。扩大豫西南、豫西丘陵旱地红薯集中种植,发展蜜薯、高淀粉薯,推动红薯淀粉、红薯粉丝粉条、酸辣粉等红薯制品精深加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打造小麦、玉米、水稻、红薯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粮食及粮食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300亿元。

(二)做强肉类制品。建设京广铁路沿线生猪产业带及豫西南豫东生猪产业优势区,挂牌建立省级以上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稳定能繁母猪存栏数量;持续深化“牧原—双汇”战略合作,巩固双汇集团全球猪肉生产加工领先地位,强化牧原集团全国布局,叫响“豫猪”品牌。建设豫西豫南及平原地区肉牛优势区,围绕夏南牛、皮南牛和郏县红牛加快建设标准化肉牛育肥基地,完善母牛养殖、规模育肥和屠宰加工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调理牛排、牛肉干等牛肉制品精深加工。建设豫东、豫北及“三山一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肉羊优势区,发展羊肉精深加工,优化羊肉产品结构,培育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羊肉品牌。建设豫北肉鸡、豫南水禽为主的绿色优质畜禽养殖基地,积极推广层叠式养殖工艺,发展蛋白粉、蛋清粉、蛋黄粉等蛋鸡制品。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发展水库绿色渔业、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做强黄河鲤、南湾鱼、龙小甲、亚洲一库等水产品牌。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支持优势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实现畜禽就近屠宰加工,发展低温、调理、发酵和休闲肉制品。打造生猪、肉牛、肉羊、肉禽、蛋鸡、渔业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肉及肉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200亿元。

(三)做精油脂制品。加快沿黄大果花生、豫南豫西豫西南小果花生基地建设,发展高油、高油酸花生,推进花生油、花生巧克力、花生酱、花生饮料、高端西点食品配料等花生制品精深加工。建设高蛋白大豆、优质油菜和白芝麻基地,发展腐竹、豆皮、植物蛋白粉、饮料、食品配料等大豆制品和芝麻酱、食品配料等芝麻制品精深加工,发展芝麻油、双低菜籽油等特色油脂制品。建设大别山区、桐柏山区和黄淮海平原核桃、油用牡丹、油茶等木本油料生产基地,加快发展山茶油、红花籽油、核桃油等木本油脂制品。支持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在油料主产区布局,培育壮大一批本土油脂加工企业品牌。打造花生、大豆、芝麻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油脂及油脂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50亿元。

(四)做特果蔬制品。建设豫西黄土高原和豫东黄河故道优质苹果、豫东南优质梨、中东部平原特色果品生产区和城市近郊鲜果生产基地,推广集约化育苗,加快低产老果园和老旧西甜瓜棚室改造升级,推动冻干、果酱、食品添加剂等水果制品精深加工,发展饮料和优质饮用水。打造郑州等中心城区周边工厂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城镇周边叶菜类蔬菜生产基地和种养结合生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依托40个蔬菜种植大县,突出大蒜、小辣椒、胡萝卜、西芹、黄花菜等优势特色蔬菜,推进净菜、维生素、食品添加剂等蔬菜制品精深加工。建设优质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食用菌菌种、菌棒工厂化生产,支持开发、引进新品种,扩大食用菌出口。建设信阳、南阳茶叶绿色原料基地,加快茶叶结构调整,合理调整绿茶高、中、低档比例和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等产品结构,建设休闲观光茶园,发展茶体验、茶旅游、茶园认领、茶树认养等多样化服务。建设豫产道地药材基地,发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产业,开发代餐粉、代茶饮用品、专用保健食品。打造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果蔬及果蔬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700亿元。

(五)振兴酒业。建设黄淮优质专用小麦、优质玉米、高粱、大米、大麦等酿酒原粮标准化生产基地。支持企业将原料基地作为企业“第一车间”,推广“企业—基地—标准—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扩大农户种植规模。加强品牌营销,培育高端豫酒品牌。打造酒业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酒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60亿元。

(六)振兴奶业。建设沿黄区域绿色奶业示范带,兼顾以平顶山、南阳为重点的传统区和以驻马店为重点的潜力区,形成“一带三片”产业布局。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乳品企业自建、联建2000头以上现代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引导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场实施标准化改造和牧场化转型。积极引进国内乳品20强企业,培育壮大本土乳品企业,支持有条件的奶牛养殖场发展乳品加工,大力发展巴氏鲜奶、低温奶,就地就近就鲜生产供应乳制品。支持建设智慧牧场、休闲观光牧场。打造奶业产业链,到2025年,规模以上奶及奶制品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20亿元。

三、重大行动

(一)实施冷链食品升级行动。开发冷链产品。支持三全、思念等速冻食品企业创新产品、增加门类、扩大规模。支持双汇、牧原等屠宰加工企业提升屠宰现代化水平,推进肉品冷链化运输、冷鲜化上市。支持乳品企业扩大巴氏奶等低温乳制品生产供应。推进果蔬产地初加工,提升产后净化、预冷、保鲜等初加工能力。扩大食用菌冷鲜保存、冷链运输规模,提升保鲜质量。大力发展火锅冷链食材产业。研发冷链技术。支持省农科院、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单位加强与企业合作,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围绕企业需求加强二次冻结、抗耐煮性、抗干缩、抗裂性等技术创新。结合真空冷却技术、速冻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等,研制升级新型速冻节能设备。构建冷链体系。补齐鲜活农产品流通“最初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短板,加快初加工、保鲜预冷、冷藏配送等设施建设。推进郑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支持洛阳、新乡、商丘、漯河、驻马店等市争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二)实施休闲食品升级行动。发展肉类食品。支持双汇等肉类加工企业发展火腿肠、肉脯、小包装肉制品等休闲食品,培育国内肉类零食领军品牌。发展谷物零食。支持卫龙、米多奇等企业加快辣条、馍片、法式小面包等谷物类制品迭代升级。发展花生食品。支持兴盛德、长领食品、大士食品等花生加工企业发展多味花生、花生巧克力、花生酱、高端西点食品配料等,提升花生附加值。发展冻干食品。推动好想你等冻干类食品企业扩容增产,研发推广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冻干果蔬脆片、冻干香菇脆片、冻干山药片等产品。发展休闲饮品。支持大咖国际等企业加大休闲饮品开发力度,稳定良好发展势头。支持中沃、名仁等企业进一步提升产品层级。支持君乐宝、花花牛、科迪等企业研发推广乳制品、花生制品饮料。发展宠物食品。顺应宠物经济迅速发展势头,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宠物主粮、宠物零食、宠物保健品,打造新增长点。

(三)实施特色功能食品升级行动。发展药食同源产品。支持怀山堂、生命果、蜜乐等企业发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发挥山药、覆盆子、山楂等功能性特质,开发一体化功能性食品、代餐粉和零食。发挥菊花、金银花、蒲公英等在药茶制备中的作用,培育发展一批代茶饮用品企业。发展食品添加剂。支持金丹乳酸、飞天淀粉、中大恒源等企业发展天然营养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推动具有生理活性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走向市场。发展调味品。支持十三香、冯异醋业、莲花味精等传统调味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支持仲景香菇酱等新兴酱菜类调味品生产企业不断丰富产品门类,打造调味品生态圈。发展新概念健康食品。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开发轻食、健身餐等新概念健康食品。发挥牛至、迷迭香等天然中药材及其提取物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开发用于治未病、慢性病、老年病的专用保健食品。充分利用花生、大豆等种植优势,支持企业发展植物基食品,打造植物基产品体系。

(四)实施预制菜升级行动。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产业模式,衔接预制菜上下游产业,整合产业链资源,打造绿色食品产业新典型。在原阳县等地建设中央厨房产业园,打造全国知名的预制菜加工基地。创新菜品门类。发展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大力发展面向家庭日用、节庆聚餐的预制菜,开发应用于航空航天、户外拓展、应急救援等领域的预制菜。支持千味央厨、九豫全等头部企业加速发展。创新加工技术。推动原料品质数据化、预制菜标准化、生产智能化、预制菜营养健康化,支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与科研院所加强技术协作,打造一体化预制菜加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畅通销售渠道。支持预制菜企业拓展团餐市场、连锁餐饮市场、外卖餐饮平台等渠道。

(五)实施数字赋能升级行动。发展智能装备。支持河南万杰、东方面机、名麦食品等食品装备制造企业研发生产上下料机器人系统、搬运机器人系统、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后厨等。支持食品企业自主研发专用设备,集成创制先进适用的加工新技术新装备。实施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试点开展信用监管,全面试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动食用农产品凭“合格证+追溯码”上市销售,形成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全程可溯的信息化监管模式,提升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水平。推动“一村九园”(数字村庄、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菜园、数字茶园、数字菌园、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电商。深化与京东、阿里、拼多多等平台战略合作,在主要电商平台建立我省冷链食品、休闲食品、特色功能性食品、预制菜等销售专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养农村电商骨干人才。推动数字化场景规模应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绿色食品业供应链深度融合,以数据驱动提升产业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上下游企业协同采购、协同生产、协同物流,促进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

(六)实施品牌设计升级行动。强化品牌策划。支持各地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吸引国内外知名整体形象策划公司量身定制品牌形象,形成强大品牌资产。组织开展品牌创意大赛,推进形象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向特色化、功能化、年轻化、低碳环保可再生方向发展。强化品牌塑造。支持双汇、牧原、三全、思念、白象、卫龙、好想你、十三香、花花牛、大咖国际等企业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食品品牌。支持仰韶、杜康、花花牛、科迪等酒业和奶业企业提高品牌影响力。叫响信阳毛尖、正阳花生、西峡香菇、灵宝苹果、温县山药、杞县大蒜、临颍辣椒、兰考蜜瓜、郏县红牛等区域公用品牌,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健康发展,推介豫农优品,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挖掘保护与传承弘扬并重,支持胡辣汤、道口烧鸡等承载独特文化、技艺和服务的老字号品牌发展壮大。强化吸引品牌。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我省,引导伊利、蒙牛、益海嘉里、鲁花、正大等在我省布局的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绿色食品集群全产业链链长制,分管省领导担任群链长,省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为群链长责任单位,由厅级领导担任链长。省农业农村厅负责编制绿色食品集群产业链图谱,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项目库。聘请食品产业首席专家筹建绿色食品集群专家库。

(二)完善工作机制。组建省绿色食品集群培育工作专班,建立链长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省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商务、市场监管、地方金融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粮食和储备、供销等部门和省农科院、农开公司、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年度工作方案,协调解决绿色食品集群培育中的重大问题。

(三)加强部门配合。农业农村部门要牵头负责日常协调联络,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食品企业新上项目顺利实施。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要统筹运用相关资金、政策对食品企业给予支持。科技部门要以食品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立省科研项目,支持和鼓励我省食品企业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市场监管部门要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商务、粮食和储备、供销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相关支持政策,推动绿色食品集群发展。农开公司要统筹推进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基金设立、投资等工作。发挥省食品工业协会、省粮食经济学会等行业协会作用,加强食品企业沟通交流,支持成立若干产业联盟。

(四)强化工作落实。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建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列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对发展成效明显的,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将食品企业作为“万人助万企”活动重点对象,加大政策宣传和贯彻力度,协调解决食品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地区: 河南 
 标签: 发展规划 绿色食品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2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100)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2943)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79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