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果菜茶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十四五”果菜茶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2-09-10 17:03:36  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1062
核心提示:为进一步推进全省果业、蔬菜和茶产业提质增效,切实保障优势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我厅编制了《陕西省“十四五”现代果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十四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发布单位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文号 暂无
发布日期 2022-09-09 生效日期 2022-09-09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市(区)农业农村局,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全省果业、蔬菜和茶产业提质增效,切实保障优势特色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我厅编制了《陕西省“十四五”现代果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十四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9月2日

陕西省“十四五”现代果业发展规划

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是陕西农业最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

第一节  发展成效

种植规模持续增长。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实施苹果“北扩西进”和猕猴桃“东扩南移”战略,园林水果规模快速扩张,2020年,全省园林水果面积达1731.72万亩,产量1808.03万吨,果业增加值59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57.3%。其中,苹果面积930.27万亩,产量1185.21万吨;猕猴桃面积91.82万亩,产量115.83万吨,均居全国第一;柿子、樱桃、冬枣、葡萄、石榴等特色水果规模稳步扩大并形成集聚。

产业布局基本形成。优化果业布局,强化集聚效应,推动各类水果向优生区聚集。成功创建陕西黄土高原苹果和秦岭猕猴桃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苹果形成渭北南部、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三大产业带,猕猴桃形成秦岭北麓和汉丹江流域两大产业带,柑橘以汉中、安康为核心形成秦岭南坡浅山丘陵产业带,时令水果环绕城镇呈块状或点状分布,形成城市近郊百万亩特色水果产业带。

科技创新突破发展。加强技术创新支撑,构建起国家苹果、猕猴桃、葡萄产业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龙头、各类试验站为主体的科研体系,形成由首席专家、岗位专家、技术骨干组成的科研队伍。国家苹果产业大数据中心、国家苹果气象服务中心落户陕西,建成果树试验站43个,果业科研机构总数达20个。自主培育出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苹果新优品种,探索出苹果矮砧栽培“千阳模式”。

三产融合加速推进。依托一产,大力发展加工营销业。果品冷藏能力达545万吨,智能选果线达150多条。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达16家,生产能力2197吨/小时,是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加工出口基地,海升、恒通名列全球五强。新型经营主体数量激增,果品企业达3229家,家庭农场达4778家,专业合作社达3714家,果品经纪人近4万名。

品牌影响快速提升。立体化品牌架构和运营机制基本形成,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咸阳马栏红苹果、白水苹果进入2020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前10强,周至猕猴桃、大荔冬枣进入前20强。建成“陕果”品牌店近400家,成功举办世界苹果大会、世界猕猴桃大会、世界饮品大会、西部国际果业发展论坛等大型活动,果品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问题及挑战

布局结构亟需优化。非优生区果园、高龄果园、低效果园面积较大,更新改造任务艰巨繁重。主栽水果品种结构单一,早、中、晚熟搭配比例不协调,晚熟品种布局集中、面积过大,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果树栽培仍以传统乔化栽培为主,适宜于机械化的密植高效栽培建园模式和省力化栽培技术需加快推广。

生产基础亟需加强。果树种苗繁育体系不完善,品种纯度、良性和苗木质量难以保证。新品种选育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较少。大多数果园位于干旱缺水的渭北及陕北丘陵沟壑区,水资源整体匮乏,有效灌溉面积仅占1/5。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源总量不足。防灾减灾能力整体不足,基础设施配套率低,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面小。

产业体系亟需完善。全产业链建设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产区之间栽培管理水平、初加工能力和品牌营销水平相差较大。苹果长期形成“地头收购、预冷滞后、混装销售”营销短板,造成果品货架期短,不能实现周年销售。精深加工产品种类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跟不上时代发展。

综合效益亟需提升。果农老龄化加速、农村青壮年劳力流失等因素造成人工成本逐年上涨,果园单产水平和商品率偏低。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建园推进慢,龙头企业少,企业品牌弱,尤其缺乏具有强大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和品牌。水果市场研究力度不大,先进技术示范和典型经验推广缺少支撑平台。

培育服务亟需加强。基层技术推广服务力量弱,个别地区人才断茬严重,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技术骨干大龄者多、年轻人少,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专业人才更为稀缺。培训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生产技术培训和经营能力培训,未来还需加大政策解读和营销推介等方面培训力度。

第三节  优势条件

自然环境优势。陕西气候资源丰富、地形多样,适宜多种果树生长。渭北黄土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秦岭山脉两侧丘陵地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土层肥沃、透气性好,是世界猕猴桃原产地。榆林长城沿线、渭北旱塬和秦岭北麓是葡萄最佳优生区。陕北黄河沿岸是枣的发源地和优生区。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为生产优质水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区位交通优势。陕西地处全国中心,沪陕、福银、连霍、青兰等多条国家级高速公路途经陕西,西成、西渝、西银等高铁和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运,咸阳国际机场现已连通国内主要城市和国外50多个城市,国际港务区整合铁路、公路、航空、海运资源,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的货物在西安港集散分拨,为连接国际国内市场、开展交流合作、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技创新优势。陕西教育资源优势明显,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首的涉农院校数量多、学科全、实力强,能为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及近2/3的功能研究室岗位专家都在陕西,水果主产县与省级以上果业技术体系的专家联系紧密,近年来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发均有突破,能为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产业规模优势。陕西园林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苹果和猕猴桃产量居全国之首,2020年苹果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建有世界最大的苹果集中连片栽培区域、世界最大的猕猴桃集中产区,是世界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加工基地、出口基地,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果业聚集区。巨大的规模、良好的基础,为争取市场话语权、提高综合效益创造了便利条件。

第二章  总体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立足果业发展现状特征,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思路,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突出强优势、补短板,发挥政府、市场双重作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现代果业经济体系,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提质增效。立足现有基础,进一步优化布局结构和配套政策,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实现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

——坚持绿色发展。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制定绿色生产标准,创建绿色果品品牌,打造集约型、循环型、生态型果业,推动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瞄准全产业链发展需求,集聚科研资源,加大科研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实用成果转化,赋能支撑果业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富民强农。围绕促进增收,延伸产业链条,丰富经营形态,拓展产业功能,创新利益联结,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全面振兴。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末,保持全省园林水果规模基本稳定,总面积保持在1700万亩左右,产量1800万吨以上。加快全产业链建设,种苗繁育、生产管理、采后处理、主体培育、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稳步提升,发展基础更加牢固,经营效益持续增长。力争到2025年:

——产业发展目标。突出重点产业,苹果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3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200亿元。猕猴桃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3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

——提质增效目标。分区域、分类型创建500个高质高效示范果园,带动苹果和猕猴桃单产水平和优果率各提升5个百分点,亩均产值提高20%,区域特色水果有明显提升。

——主体培育目标。聚焦全产业链建设关键环节,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重点提升10家优质苗木繁育企业(场),建设100个产地采后处理中心,扶持10家果品深加工企业。

——营销强化目标。强化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带动,形成发展合力,推动成立省、主产市、基地县三级水果产销联盟,做强20个水果品牌,培训5000名果农网红,年销售额亿元以上果品企业达到20家。

——科技创新目标。加大水果新优品种培育和芽变品种选育力度,争取培育出2-5个适应产地环境、综合性状稳定、发展前景好的水果新优品种。联合开展水果深加工产品研发,开发5-10款附加值高、市场青睐的加工产品。

第三章  优化三大结构

严格落实防止耕地“非粮化”要求,统筹水果发展与粮食生产,推动果业向优势区聚集,加快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结合低质低效果园改造,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促进果品错峰上市,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第一节  调整区域布局结构

苹果产业按照“逐步调减渭北南部、巩固提升渭北北部、适度发展陕北山地”思路,推动产业向最佳优生区聚集。渭北南部逐步淘汰低质低效果园,实现退果还粮;渭北北部以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为基础,以苹果主产县为单元,在保持县域内耕地与园地总量稳定的前提下,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原则,因地制宜规划集中连片栽植区域,对占用耕地的以退出园地作为补充,确保耕地“进出平衡”,打造苹果产业核心区;陕北山地苹果统筹生态、地貌、气象等因素,科学划定栽培边界和区域,建设苹果产业新发展区。

猕猴桃产业坚持绿色、优质、高效理念,按照“巩固提升秦岭北麓、积极拓展陕南”思路,形成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和陕南秦巴山区猕猴桃产业带。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以周至、眉县为重点,突出稳面积、强基础、提质效,加快低质低果园改造,推动产业向优生区聚集,打造猕猴桃产业核心区;陕南秦巴山区充分利用浅山丘陵坡地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势,以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为牵引,稳步扩大种植规模,打造猕猴桃产业新发展区。

特色水果产业立足资源禀赋,结合市场功能定位,强化优势产区示范带动,逐步向优生区、集聚区和城市近郊发展,打造主题鲜明、业态丰富的特色水果产业基地。樱桃产业以灞桥、澄城、铜川新区为中心,打造大樱桃产业基地;以商州和西乡为中心,打造秦岭小樱桃产业基地。葡萄产业在秦岭北麓鄠邑、长安、临渭和渭北旱塬合阳、大荔、泾阳、礼泉等优生区打造鲜食葡萄产业带,在陕北长城沿线榆阳、横山和关中泾阳、蓝田等适宜区发展酿酒葡萄产业带。枣产业在黄河沿岸神木、佳县、清涧、延川一线打造陕北红枣产业带,在渭河流域大荔、临渭等地打造关中冬枣产业带。柑橘产业向秦岭南麓浅山丘陵地区集中,分别以城固和汉滨为中心,辐射打造汉中和安康两大优质早熟柑橘产业带。石榴产业以临潼和潼关为中心向外辐射,打造集鲜食和加工为一体的关中石榴产业带。

第二节  优化品种品系结构

苹果产业结合低质低效果园更新改造,积极发展新优品种,促进不同色系、不同果形、不同口感品系差异化发展,解决晚熟品种占比大且品种单一问题。渭北南部积极发展新优早中熟品种,与渭北北部和陕北山地中晚熟品种形成错峰上市。加快推广市场口碑好、消费者青睐的绿色、黄色等特色品种。

猕猴桃产业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秦岭北麓猕猴桃产业带栽培品种以中晚熟为主,适度发展红心、黄肉等新优品种;陕南猕猴桃产业带栽培品种以中早熟优良品种为主。

特色水果产业结合市场多元化需求,积极发展市场畅销、消费者青睐的新优品种,合理搭配中早熟比例,错峰上市,延长供给时间;加强有机、绿色和地理标志果品保护与开发,以优势区域和优质品种为载体,打造区域公用果品品牌。

第三节  规范栽培模式结构

苹果产业立足黄土高原自然特点,坚持节水优先,渭北果区大力发展无支架、强根系、强干性、强萌芽、宽行距的密植高效栽培模式,解决建园成本高、抗旱耐瘠薄性差、机械化操作难、挂果晚收益低等问题;陕北山地积极推广抗寒、耐旱、抗逆性强的乔化短枝型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果畜结合、果粮结合、果油结合新模式,建立与资源相匹配的新型栽培结构。

猕猴桃产业积极推广“合理密植、一枝两蔓、高架牵引”栽培模式,解决通风透光不良、病害蔓延、管理繁复等问题,提升果品质量;陕南地区定位生产优质高端水果,积极发展绿色有机猕猴桃。

特色水果产业大力发展高质高效栽培,梨、桃、杏、石榴等特色水果,积极推广矮化密植栽培,加快乔化郁闭果园更新改造,增加果园通风和树体见光面积。樱桃、冬枣、葡萄等特色水果,突出避雨增温,加快避雨棚、冷棚、暖棚等配套建设,推进设施化栽培。

第四章  构建现代果业四大体系

立足绿色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构建现代果业经济体系,保障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发展现代生产体系

立足集约化建园、规模化生产、省力化管理,聚焦“种苗、农机、有机质”三个关键,健全果树苗木繁育体系,规范提升苗木质量水平;集成绿色、生态、降本、轻简化技术,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行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量,推动绿色化、集约化、省力化生产,实现节本增效。

第二节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绿色发展,立足集约化建园、规模化生产、省力化管理,聚焦“种苗、农机、有机质”三个关键,健全规范苗木繁育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模式,集成绿色、生态、降本、轻简化技术,推动绿色化、集约化、省力化生产,实现节本增效。

第三节  完善现代经营体系

以职业果农为主体、以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为基础,分区域、分类型探索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家庭果园模式。鼓励经营主体与农户分工分业、联合联营,形成“企业管两头、农民管生产”的合作模式,共同构建完整稳固的市场链。推行“户建园、园入社、社联企、企接市”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有效融合。

第四节  提升现代科技体系

建立专家引领、专业协作的现代果业科技攻关联盟,加快果业全产业链技术研发。统筹农业技术推广力量,组建专业门类齐全、适应果业发展的综合技术队伍。完善“公益主导、多方参与”的技术服务协作机制。优化提升果树试验站(场)服务能力,切实发挥技术集成平台、示范引领高地、人才培育基地等作用。

第五章  重点工程项目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参与,依托全产业链建设,通过示范引领、项目推动、重点推进,加快果业提质增效,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优质苗木繁育工程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发。推进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圃建设,分别在洛川和眉县建立全省苹果和猕猴桃种质资源保护圃,鼓励澄城、鄠邑、临渭、蒲城、城固、临潼等特色水果主产地,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分类建立特色水果种质资源保护圃。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以苹果、猕猴桃为主,兼顾樱桃、葡萄、冬枣、柑橘、石榴等优势水果,建立全省果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基因挖掘平台,开展果树种质资源保护基础理论、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研究,深化群体协同进化规律、基因组结构、分子设计育种和功能多样性等关键技术研究,筛选一批具有优良特性的育种材料。

加快新优品种培育登记。公布非主要农作物果树登记名录,健全主栽果树品种选育登记制度,成立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开展果树新优品种登记。完善主栽果树芽变品种选育机制,强化培训指导,激发参与热情,开展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果树芽变品种选育,择优进行区试,为品种更新提供选择。发挥基层果树试验站作用,有针对性开展主栽品种提纯复壮,砧穗组合、抗重茬等核心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标志性成果。

完善果树苗木繁育体系。以苹果和猕猴桃为重点,分类修订完善苗木繁育标准和技术规程,对主栽非专利保护品种统一建立省级母本园和一级采穗圃,对自主产权品种鼓励持有人建立母本园;依托省级母本园建设市县二级采穗圃,引导苗木企业建立与繁育能力相匹配的专业采穗圃,从源头上保持品种先进性。提升果树病毒检测能力,引导区域性苗木中心和苗木龙头企业建设果树病毒检测实验室,开展苗木脱毒技术和机理研究。积极培育苗木市场主体,鼓励苗木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联合培育新优品种,打造优质苗木品牌,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强化品种苗木监管。完善苗木市场监管体系,开展果树苗木生产经营许可。紧盯重点区域和关键时节,有效发挥行业组织辅助监督作用,联合开展苗木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侵权育苗、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不良行为,规范苗木市场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苗木市场竞争环境。加快推广苗木质量溯源机制,实行一树一码,详细记录树种、产地、厂家、生产等基础信息,确保全程有迹可查。按照“谁审批、谁监管”原则,加强国外引进种苗的隔离试种和产地检疫,确保生产和质量安全。

专栏1:优质苗木繁育工程

1.品种培优项目。分类型组织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果树杂交及芽变品种选育,力争培育出2-5个适应产地环境、综合性状稳定、发展前景好的水果新优品种。

2.繁育体系建设项目。以苹果和猕猴桃为重点,建设省级母本园和一级采穗圃,各地市建设二级采穗圃,苗木企业建立与繁育能力相匹配的专业采穗圃。

3.繁育能力提升项目。鼓励苗木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扶持打造10家优质苗木繁育企业(场)。

第二节  高质高效果园建设工程

加快高质高效果园建设。以园区(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制约全产业链建设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结合产业基础条件,分类打造环节示范和全链示范重点县,探索可复制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发挥区域核心和带动作用,引领果业高质量发展。围绕产出率、优果率、亩效益等主要参数,制定高质高效示范果园建设标准,分区域、分类型创建高质高效示范果园,以水肥高效利用、省力化管理、规范化栽培等为重点,集成推广节本增效集成技术,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

实施低质低效果园改造。以苹果和猕猴桃为重点,兼顾樱桃、石榴、柑橘、梨等特色水果,分类建设低质低效果园改造示范县(点),总结可推广的低质低效果园改造集成技术模式。对乔化郁闭果园,通过间伐改形等措施,减少定植数、扩大株行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产量品质提升。对条件适宜但品种落后果园,通过高接换头、品种更新等方式,加快品种改良,适应市场需求。对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效益低的果园,推广改土施肥、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等关键技术,改善生产条件,促进树体复壮和产量恢复。

提升果园有机质。分区域组织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调查,依托示范园和果树试验站开展试验示范,推进化肥、有机肥、菌肥、农家肥等关键要素的优化协同,分类制定果园精准施肥方案。梳理绿肥种植模式和技术要点,加快推广果园行间生草、豆菜轮作、刈割覆盖等绿色有机质提升技术。鼓励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建设有机肥厂,大力推广果畜结合等循环发展模式,利用畜牧养殖多元增收,提升有机肥供应能力,满足果业生产需求。

推进果园机械化管理。开展果园全程机械化试点,探索果园全程机械化最佳模式和建园标准,示范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实现果园机械和人工高效组合。聚焦关键生产环节,引进推广适宜山地、坡地和设施果园的生产机械,广泛推广旋耕机、自走式果园喷雾机、果园升降平台、枝条粉碎还田机及果树修剪、辅助套袋、残膜回收等机械设备,逐步将使用率高、尚未列入补贴范围的果园机械和产业急需的特种装备设施列入补贴范围。鼓励农机企业设计研发果园实用小型机械和器具,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大力发展以“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以系统服务推进规模化生产。

发展社会化服务。依托农机、农技、农资等服务主体,加强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以果树修剪、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采摘等劳动力密集环节为重点,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方式,开展单环节、多环节和全程托管等生产性服务。鼓励主产地建立区域性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套信息化服务平台,促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提高社会化服务效率,扩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积。

加强防灾减灾建设。以花期冻害、干旱、冰雹防范为重点,联合气象部门,制定主栽果树精细化种植气候区划,科学指导选址建园,精准开展防灾减灾。建立全省果业气象灾害预警监测平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开展果树应对极端天气技术培训指导。完善果园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加大政策支持,在灾害高发、多发区建设防雹网、防冻坑、移动熏烟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坑施肥水、覆草保墒等节水保水措施,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针对苹果树腐烂病、轮纹病,猕猴桃溃疡病和苹果蠹蛾、蚜虫等主要病虫害,推进区域统防统治,示范推广杀虫灯、粘虫板、诱虫带、释放天敌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专栏2:高质高效建设工程

1.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项目。新创建1-2个国家级产业园区,5-10个省级产业园区,5个产业强镇,500个高质高效示范果园。

2.低质低效果园改造项目。分类建设低质低效果园改造示范县(点),总结集成技术,推广改造低质低效果园100万亩。

3.果园有机质提升项目。分类制定果园精准施肥方案,集成推广果园豆菜轮作、行间生草、刈割覆盖等绿色技术,绿肥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

4.果园全程机械化项目。开展果园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动实现果园主要环节机械化率达到80%。

第三节  产后处理推进工程

提升采后处理。紧盯“地头收购、混装销售、预冷滞后”等突出短板,以主产县为重点,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建设产地采后处理中心,配套地头预冷、简易分拣、果品运输等必要设施,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代贮等产后服务,延长货架期,提升精准供应能力,促进优质优价。提高采后处理标准化水平,根据市场消费需求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产区和大型企业经验,引导主产地和企业围绕果品分级、贮藏、包装、运输等环节,分类建立果品采后处理标准,改善提升果品营销形象。

完善冷链贮运。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合理规划布局,以水果基地县为重点,加强果品冷藏库配套建设,保障基本冷藏需求。优化提升冷藏能力水平。采用现代气调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加快简易冷库、机械冷库和老旧设施改造升级,提高现有冷藏保鲜设施利用率。完善果品冷链物流,鼓励营销企业、大型物流公司等购置冷链车,分区域建立果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构建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冷链运输体系,降低果品运输损耗。鼓励经营主体在主销区联合建设“前置仓”、“中心仓”式冷藏保鲜设施,降低运输和贮藏成本,提高价格话语权。

发展果品加工。加强水果加工品市场研究分析,瞄准主流消费群体,梳理明确水果加工技术研究方向,精准开展水果加工产品研发,提高市场把握能力。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深化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发具有食用、医用、保健、美容等附加值高的水果加工品;加强产地风情、历史、文化等特色元素植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主体培育扶持,优化浓缩苹果汁产能,稳妥发展以果醋、果酒、脆片为代表的精深加工业,加快推动水果加工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强化水果加工原料检验检疫,在加工厂区外围设立监测点,做好废料无害化处理,防止外地病虫害侵入。

专栏3:产后处理推进工程

1.采后处理中心建设项目。以主产县为重点,根据种植规模和区域分布,分批建设100个产地采后处理中心,开展集中分拣、预冷、收购、代贮等产后服务。

2.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项目。以水果基地县为重点,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冷藏设施配套建设,全省果品冷藏能力达到600万吨以上。

3.加工能力提升项目。加强主体培育扶持,壮大10家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推动水果加工业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第四节  营销能力提升工程

完善市场体系。打造区域性水果集中营销基地,分别在渭北东部、渭北西部和陕北各建设1个大型果品集散中心,配套建设现代化气调冷库群、智能分选线和大数据平台;与郑商所加强合作,按标准要求改造提升现有软硬件设施条件,形成全国苹果交易和期货交割基地。结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发挥中心村镇、农贸市场、龙头企业等区位和基础优势,分批建设覆盖水果主产镇、村的专业市场,打造区域性果品贸易中心,配套冷库、质检、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形成以产地市场为基础、区域性贸易中心为核心的产地供应体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建立具有集中收购、跨区运输功能的现代化配送中心,直接参与主销区终端市场共建开发。

加强产销对接。加强果品流通数据监测分析,结合消费者对价格、果形、颜色、口感等方面的需求,精细划分销区市场,建立产地供应企业和主销区企业名录,组织产销对接活动,提高精准供应能力。加强主产县与京东、盒马、华润、百果园、新发地等大型果品营销企业对接合作,建设符合企业标准要求的供应基地,引导国内果品百强企业建立直采基地,实现标准化订单生产,搭建稳固的产销衔接机制。加快推进电商发展,打造水果电商产业园区,建设“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贮存、统一包装、统一寄递”的电商供应链中心;分批培训5000名果农电商,强化实操技能和营销策划培训,建立陕西水果电商人才储备库。

扩大出口贸易。充分利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示范区杨凌片区、杨凌综合保税区平台,与西安海关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进果品出口基地建设,开展出口果园认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性果品展销推介活动,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积极对接沿线各国商会和企业,定期开展果品贸易洽谈,扩大陕西苹果国际影响力。加强果品出口政策宣传,定期组织出口业务培训,用好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发挥出口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提高出口贸易积极性。

丰富产业形态。充分挖掘果业功能价值,拓展果园体验、观光、采摘等功能,以及地域民俗、风情、文化等特色元素融合,打造一批集生产体验、文教娱乐、科学普及、产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园,促进果业多元增收。加快创意发展,依托时令水果和其他特色水果产业,丰富树种、品种、品系配置,培育一批特色化、规范化、品牌化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提高果业综合影响力。依托省内交通网络,根据水果上市时间,制作发布陕西水果采购游地图,设计打造融合多种元素、果旅深度结合的精品观光线路。

专栏4:营销能力提升工程

1.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打造区域性水果集中营销基地,分别在渭北东部、渭北西部和陕北各建设1个大型果品集散中心,结合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分批建设覆盖水果主产镇、村的专业市场,打造区域性果品贸易中心。

2.水果电商发展项目。打造水果电商产业园区,建设“五统一”电商供应链中心,分批培训5000名果农电商,建立陕西水果电商人才储备库。

第五节  品牌培育强化工程

加强品牌建设。构建陕西水果品牌体系,整合一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做强20个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立体协同发展。完善陕西水果品牌目录,发挥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澄城樱桃、城固柑橘等优势品牌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名牌产品培育和“两品一标”认证力度,扩大陕果品牌方阵。完善果品产地环境监测评价机制,强化生产投入品管理,依托全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定期通报检测结果,推动品牌果品加快普及质量追溯机制。

规范使用管理。建立“政府主导注册、行业组织持有、统一授权使用”的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使用制度,加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监管,引导产地和企业完善品牌标准体系,实行宣传背书,推行品牌使用、维护、推介市场化机制,促进品牌建设规范发展。依托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严厉打击冒用品牌、仿制商标等市场不良行为,维护品牌形象。

扩大宣传推介。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充分用好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结合成熟期推荐优势水果品牌;积极组织优势水果品牌赴主销区举办宣传推介活动,参加西部国际果业博览会、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眉县猕猴桃大会等大型展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注重品牌文化传播,提高陕西果品品牌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提升品牌实力。组建品牌企业联盟,实行“渠道共建、店面共享、体系共管”,强化协作配合,共建品牌营销网络,形成品牌发展合力。加强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对入选全国百强的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年度价值增长最快品牌持有主体给予倾斜支持,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专栏5:品牌培育强化工程

品牌培育项目。构建陕西水果品牌体系,整合一批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扶持做强20个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推动“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立体协同发展。对入选全国百强的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年度价值增长最快品牌持有主体给予倾斜支持,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

第六节  科技人才创新工程

加快科技创新。鼓励省内涉农院校和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育、繁、推”一体发展,围绕新优品种培育、省力化栽培、果品加工工艺、果园机械研发等方面进行重点攻关,推进科技产出与产业转化,形成果业发展新动能和核心竞争力。突出陕北山地苹果和秦巴山区猕猴桃,布局建设一批果树试验站和专家工作站。整合优化全省果业科技资源,搭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果业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平台。

强化服务指导。加大政策激励,建强基层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人员再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人才队伍稳定健康发展。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技术带头人和职业果农培育机制。创新服务途径和方式,加快服务信息化建设,鼓励主产县建立社会化服务平台,发展专家大院、农村科技服务超市、果树医院、“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模式。

专栏6:科技人才创新工程

1.果业科技创新项目。鼓励省内涉农院校和龙头企业联合成立果业科技创新联盟,突出陕北山地苹果和秦巴山区猕猴桃,布局建设一批果树试验站和专家工作站。

2.技术服务提升项目。加大政策激励,建强基层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人员再教育培训力度,确保人才队伍稳定健康发展。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将果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健全工作机制,压实责任链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有序推进规划落实。加强横向沟通、纵向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合力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日常调度和检查指导,定期通报讲评任务进展和工作情况,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

统筹资源要素,加强政策协同,形成叠加效应。加大市县财政配套,创新财政投入方式,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建立果业发展融资平台,构建政府引导、主体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探索开展完全成本保险、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和果业综合气象指数保险业务,扩大“期货+保险”试点,提升市场风险保障能力。

第三节  强化数字赋能

加强果业信息数据平台建设,积极与有关部门对接,与电商平台、数据公司等开展合作,加强全产业链基础数据的采集、归类、储存、保护,推动数据共享共用。注重数据使用研究,建立完善数据分析模型,高效服务指导精细化生产、精确化管理、精准化对接,形成产业发展与数据应用服务互动融合发展,加快提升果业数字化水平。

第四节  营造发展氛围

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现代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果业发展政策,深入报道新时代果业发展成就,全面展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美好愿景。充分挖掘推广典型经验和样板,讲好产业故事,增强果业从业者幸福感,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苹果产业发展的深厚氛围。引导文化界创作果业题材文艺作品,提升陕西果业软实力。


陕西省“十四五”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对于扎实推进全省特色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现代蔬菜产业(含设施农业,下同)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有关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三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大力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项目和千亿级设施农业工程,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全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已成为居民“菜篮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产业脱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蔬菜产业稳步发展,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2020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764万亩,产量1947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长1.2和16.6%,其中,高山冷凉蔬菜种植面积145万亩,产量340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长17.9%和37.1%。蔬菜人均占有量492公斤,较2015年提高52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3%。蔬菜花色品类不断增加,特色菜、精细菜和设施化生产种类日益丰富,反季节和周年供应能力明显提高,冬春淡季调入量减少到100万吨左右。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面积产量同步增加。在千亿级设施农业工程的带动下,近年来,我省设施农业以年均16万亩的增量快速扩张,形成了五大设施农业优势板块。2020年,设施农业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362万亩、1260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长32%和51%。面积、产量分别在全国排名第六、第七位,居西北地区首位。设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面积12万亩,产量126万吨,较2015年分别增长200%和21%;设施西甜瓜面积59万亩,产量178万吨,较2015年分别增长16%和29%;设施水果面积67万亩,产量153万吨,较2015年分别增长97%和240%;设施花卉3万亩,较2015年减少7%。

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区域特色优势凸显。依托资源禀赋和立地条件,蔬菜、瓜果、食用菌等产业分布区域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逐步聚集,产业优势区域和功能特点进一步明朗,初步形成榆林北部冷凉设施农业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设施农业区、关中东部设施瓜果区、西咸都市设施农业区、陕南食用菌五大实施板块。形成秦岭山区、渭北原区、陕北长城沿线三条高山冷凉蔬菜产业带。

生产装备水平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增强。蔬菜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已在生产中开始应用,农机农艺融合快速推进。适宜机械化操作的新型棚体推广步伐加快,卷帘机、微耕机、播种机等设施设备普遍应用,专业化、集约化育苗能力得到提升。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新品种及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多膜覆盖等先进实用技术大面积集成推广,蔬菜单产由2015年的2.2吨增加到2020年的2.5吨,产品抽检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组织及加工、冷链运输兴起,互联网+及电商直销体量不断扩大。

综合效益突出,促农增收效果明显。全省56个贫困县都把设施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首选产业,大力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全省蔬菜产值达到604亿元,较2015年增长19%。设施农业综合效益突出,2020年综合产值达到1048亿元,较2015年增长46%,以占同类经济作物12%的规模实现了46%的产值,为产区农民人均收入贡献3000多元,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从业人员达321.85万人,多数贫困人口因此脱贫致富。

第二节  面临挑战

设施化生产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仍待提高。蔬菜生产方式不尽合理,设施蔬菜规模偏小,面积和产量仅占蔬菜的29%和40%,与山东、河北、辽宁等大省差距较大。简易设施占比大,部分设施老旧,机械化、智能化程度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起垄机应用率不足40%,滴渗灌应用率仅为42%,移栽机应用率更低。专业化育苗及食用菌生产用设施设备传统老旧,与环保要求矛盾突出,急需更新换代和改造升级。

供给侧矛盾突出,生产水平亟待提升。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产能总体量足,存在季节性、结构性短缺。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大路品种多,精细化高品质特色产品少;普通露地蔬菜供应过剩,反季节蔬菜供应仍存在短缺。技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少,生产效率不高,设施蔬菜单产为全国平均水平72%。

市场与冷链加工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组织化程度低;信息不对等,销售网络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叫得响的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冷链运输严重不足,流通环节损耗率、冷链运输率分别为25%、20%,与发达国家的5%和95%差距很大;蔬菜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深加工量更少。

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弱。蔬菜生产仍以单一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化偏小,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新型经营主体较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占比较低,企业经营与农户生产关联性不强,利益链接机制不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性作用发挥不充分。

第三节  发展机遇

蔬菜及设施农业生产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是最具市场性和科技性的产业,特别是以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前景广阔。

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三农”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开创了具有历史性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特别指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富有成效”、“小木耳大产业”,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对发展蔬菜及设施农业提出明确要求,把蔬菜、食用菌等设施化生产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中之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我省蔬菜产业规模、装备、单产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反季节蔬菜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冬春季节还有一定的缺口。随着人口的刚性增长和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个性化、多样化、优质化需求不断增加。

综合效益显著。蔬菜产业是综合效益较高产业,设施蔬菜是同类露地作物效益的3-8倍,最高亩收益可达5万元以上。同时,蔬菜产业带动农资、建材、温室制造和商业物流等诸多关联产业迅猛发展,经济效益好。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助力产业脱贫,社会效益好。应用无土栽培、有机栽培、生态环境调控等高端技术,高效利用土地、光温等自然资源,生态效益好。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保障市场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区域自给和市场引导,按照“调结构、优设施、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思路,立足全产业链培育,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统筹产业转型升级,补短板、延链条,提质量、增效益,扎实推动我省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基地规模化、设施标准化、生产绿色化、储运冷链化、营销品牌化,实现现代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集群化推进原则。依据我省区域特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实施区域和重点片区,打造产业集群,形成适度规模效应。

——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原则。以科技进步为引领,以人才为支撑,创新高效农业,加快科技成果、实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和存量改造提升,推进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坚持集约节约、绿色高效发展原则。树立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理念,推行良种良法、药肥减量化、绿色防控,强化土壤休耕等,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相对低成本、高效益原则,推动生产和资源环境有机结合。

——坚持市场主体、全产业链发展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全产业链和综合效益提升,推动产加销均衡完善配套,补齐突出短板,构建新型三产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蔬菜规模达到770万亩,总产1900万吨,实现产值780亿元;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70万亩,总产1300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200亿元。

第四节  产业布局

按照陕北果菜、陕南叶菜、关中果蔬及高山区域冷凉露地菜的总体布局,大力推进蔬菜产业板块化、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优势特色单品基地,促进蔬菜和设施农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培育蔬菜、食用菌全产业链,重点建设一区三带五板块,即围绕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打造一个设施农业高新科技创新示范区;围绕秦岭高海拔(800-1800米)山区、渭北高海拔塬地和陕北高原地区,打造三条高山冷凉菜产业带;围绕以定边、靖边、榆阳等为中心的大漠设施农业,以宝塔、安塞、延川等为中心的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山地大棚,以泾阳、三原、富平、阎良等为中心的西咸都市农业;以大荔、华州、华阴等为中心的沿黄公路南段百万亩设施农业,以柞水、镇安、宁强、宁陕等为中心的陕南食用菌产区,打造五大设施农业板块。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以培育蔬菜、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加强延链、补链、强链,在产业链前端: 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在产业链中端:重点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强化菜品加工和冷链储运,补齐产业发展短板。在产业链末端:重点突出科技服务和产品质量提升,推进现代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节  产业链前端

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依据我省区域特点,在加快提升露地蔬菜质量效益的同时,稳步推动设施化生产规模扩增,以新型结构设施及高标准日光温室为重点,加强新型设施基地建设,提升反季节供应能力。同时做好现有设施结构及装备配制的改造提升工作,制定不同设施结构改造标准,改造提升老旧设施及不符合生产要求的非标设施,实现设施结构科学化、标准化、易机化。加快食用菌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提升生产装备及产品质量水平。加大设施生产机械化设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力度,降低劳动成本,提升机械化水平,满足现代农业作业轻简化、生产智能化的要求。加快新型设施设备、新材料、物化技术及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示范,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强有机肥、无土栽培基质等产品的规范化生产及市场化供应,消除土壤连作障碍,助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第二节  产业链中端

补强冷链加工短板。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全产业链发展,加快补齐加工、冷链短板,强化净菜包装、菌包加工、精深加工及预冷、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建设,强化服务提升,发挥一二三产融合乘数效应。

第三节  产业链末端

补强市场营销短板。以产业全面发展为中心,生产营销两手抓两手硬,促进产销有效衔接。注重营销网络建设及品牌培育,打造区域产业名片,提升价值链。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集中力量将特色产品做大做强,示范引领。

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关键实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做好产业指导、技术培训工作,提升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及方向性引领作用。促进产学研、农科教有机结合,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同专业合作社、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提高科技转化率。强化科技培训,做好农业科技人才梯队建设。

第四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良种选育推广工程

加大蔬菜、食用菌品种选育力度,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促进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按照“1+N”模式建立科研联合体,重点开展优良蔬菜、食用菌品种培育引进及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等,重点支持一批有实力、创新发展能力强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培育适合设施栽培的瓜菜优良新品种和食用菌等特色品种,力争到2025年选育出20个以上新品种。建设完善品种试验示范体系,严格实行登记制度,支持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配套建设一批工厂化育苗中心、专业化育苗点和菌种繁育中心,保障生产需求。

第二节  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工程

针对我省蔬菜基地高标准、专业化、特色化产业结构性短缺问题,按照高标准商品菜田要求,以机械化提升、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集雨灌溉等环节为支持重点,年新建相对集中千亩以上高标准露地蔬菜示范基地20个,千亩高山冷凉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以高标准设施棚体、机械设备配套、育苗配套设施、物联网技术、智能化设备应运等环节为支持重点,年建设百亩以上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50个,打造形成一批关中陕北相对集中连片千亩、万亩,陕南相对集中百亩、千亩的设施种植综合体。

第三节  设施基地改造提升工程

对2012年以前建设的现存老旧棚体以及不适合机械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非标棚体进行改造提升。主要针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在设施棚体、结构等方面进行科学性改造。同时提升自动卷帘机、雨水收集灌溉设备、增温补光设备、耕作机械、病虫害防控等设施装备普及率,满足机械化、高效化、标准化生产要求。力争在全省重点设施区域每年建新改旧设施面积10万亩,5年累计建新改旧50万亩。

第四节  食用菌产业发展工程

逐步打造形成陕南、关中、渭北三大食用菌板块。每个板块突出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化销售、出口贸易,每年建设一批年产鲜菇3000吨以上,产加销功能完备的大型食用菌产业园,形成产业集群,年新增产能5万吨以上。其中,在陕南板块建设以香菇、木耳为主兼顾珍稀野生菌类的产业园区10个,新增产能3万吨;在关中板块建设以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双包菇、草菇等草腐菌为主的产业园5个,新增产能1万吨;在陕北、渭北板块建设以香菇、平菇、大球盖菇等木腐草腐菌并重的产业园5个,新增产能1万吨。加大出口型外贸基地建设,每年支持和培育4-6家产、加、销出口型龙头企业,力争年出口食用菌产品5000吨(鲜品),扩大出口外贸份额。

第五节  冷链设施建设工程

按照“育龙头、补短板、促营销”思路,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省着名、全国驰名的特色品牌,完善产加销全产业链体系。加强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各类商超等合作,创新产销衔接机制,搭建品牌农产品营销推介平台。支持基地建立冷链体系,全省建设100吨以上的预冷库100个,配备相应冷藏运输车辆;建设蔬菜加工厂(净菜)50个,每条加工生产线日加工能力5吨以上;以菌包加工和菌类产品加工为重点,支持在全省三大食用菌板块建设10个食用菌加工产业园区;开展省外大中城市设施农产品推介营销活动;培育电商企业30个、国家级名牌农产品企业各20个。

第六节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丰富产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的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每年支持培育全产业链经济联合体50个,专业合作社200个,家庭农场500个。全产业链经济联合体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形式,细化合作分工,发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投入品供应、产品收购、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优势,打造形成分工协作、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鼓励各类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发果蔬采摘、田园观光、休闲体验等功能,促进三产融合。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强组织协调,成立由农业农村、财政、发改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完善联席工作机制,聚合发力。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逐级夯实责任,市级负责本辖区规划制定、品牌打造、督导落实等;县级负责任务落实、项目实施等。强化督导考核,实行绩效管理,建立奖惩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全面落实。

第二节  加大政策扶持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特色产业发展用地用电及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扩大设施农业装备购机补贴范围;探索建立蔬菜及设施农业保险制度,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出台配套政策。争取国家各类项目资金支持,设立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健全农业信贷体系,出台专业信贷产品;拓宽涉农信贷范围,降低贷款抵押门槛;协调优化基金担保、金融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等多元投入。

第三节  强化科技支撑

支持科研、企事业单位组建技术创新服务联合体,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科研攻关、试验示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推广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生产经营新模式。发挥技术推广体系职能,研究集成绿色优质高效技术,做好关键实用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充分利用专家团队及产业技术体系平台在产业发展、基地建设、三产融合及生产技术推广中的关键作用,引领科技创新,破解产业难题,保障技术支撑;构建省市县三级信息采集、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蔬菜产销大数据平台,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强化技术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产业人才队伍。

第四节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立足农民增收和巩固精准脱贫成果,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合作机制,把农民嵌在产业链中,推动实现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共赢。探索将财政资金、土地经营权等资源折股量化,按股分红,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共同体,建立完善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第五节  加强质量安全管控

将种苗繁育、生产投入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等环节纳入重点监管,健全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追溯体系。加快制定蔬菜、食用菌等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及行业标准综合体,形成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土壤改良休耕、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推进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利用模式,加大对废弃地膜、棚膜的回收利用,加快蔬菜废弃枝叶的无害化处理和废弃菌袋的有机化利用,净化产地生产环境,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省“十四五”茶产业发展规划

茶产业是陕西农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其关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农民增收和文化传承。为推进陕西茶产业全产业链链建设和发展,促进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陕西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专项扶持、示范推广、品牌培育、宣传推介、科技培训等,全省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快速增长,茶叶产品日益丰富、品质显著提升,区域品牌快速推广,全省茶产业蓬勃发展。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规模效益稳步提高。茶园面积稳步增长,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到2020年底,茶园面积达到293.4万亩,总产量11.9万吨,一产产值195.4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35.9%、65.3%和95.9%。年产值500万以上规模企业184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8家,茶叶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超过6000余家。

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坚持产业发展,品质先行,在全省大力推广陕茶1号、龙井43等六大品种,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标准化茶园建设、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清洁化加工、夏秋茶综合利用等先进生产技术,茶园管理和加工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显著提高。陕茶在全国茶叶评比活动中屡获大奖。

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充分发挥自然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了“陕南绿茶红茶、关中茯茶”为主导的产业发展布局,以及绿茶、红茶、黑茶、白茶和高档、中档、低档等多品种、多层次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2020年底,绿茶、红茶、黑茶分别占茶叶全年总产量的83.32%、3.73%和12.79%。

富民带贫成效显著。陕南三市是我省茶叶主产区,也是全省集中连片贫困区,茶产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陕南山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据统计,全省茶农超过100万人,从业人员200余万人,综合产值500余亿元。五年来,陕南三市约25.5万贫困户、77.9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因茶致富。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坚持市场引领生产发展理念,先后组织茶企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香港、莫斯科等30多个国内外大中城市抱团闯市场,举办推介会、茶商会和“泾阳茯砖茶丝绸之路”等活动100多场次,显著提高了陕茶知名度。在“2020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安康富硒茶、汉中仙毫、泾阳茯茶分别位列20、23和84位,陕茶品牌的宣传加快了销售区域的扩张。

第二节  存在问题

茶园科学管护水平不高。山地茶园多,机械作业难度大,滴灌、耕作、修剪、采茶等机械化应用率低。茶园管理技术低,夏秋茶树鲜叶利用率不高。

标准化生产有待提高。茶企多为中小型企业,加工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对标准化生产的重视和监管不够,精深加工技术力量薄弱。

品牌文化影响力较弱。众多茶企营销手段较落后,走出去意识较弱,造成陕茶品质虽好,但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较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缺乏特色和深度,陕茶文化软实力不强。

科研及人才严重匮乏。目前全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的专业人才不足300人,茶学毕业生更少,市县茶叶技术单位及茶企专业人员较匮乏,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缺乏科技力量的支撑。

第三节  发展机遇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调研时指出:“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能够在这里脱贫奔小康,做好这些事情,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这既是总书记对我省茶产业发展的肯定,也是对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期望。

“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共建共享的重要合作平台,涵盖全球44亿人口,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节点、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其现有的茶叶贸易地位以及浓厚的茶文化,必将为陕茶产业发展发挥强有力的推进作用,陕茶产业搭载“一带一路”快车,将实现超越发展。

乡村振兴带来的产业机遇。随着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实施,现代农业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外部环境更加优化,在新一轮国土绿化及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工程中,陕南地区建设茶园大多利用荒地、荒坡,既不与粮食争地,又能提高农户收入;既绿化美化了环境,又促进人居环境的改善。

社会需求与效益不断增长。茶叶已成为全球性的天然饮料,需求量每年以3%-5%的幅度增长,殷实小康生活对优质健康陕茶的需求将成倍增加。茶产业从管理、采摘、加工、运输等日趋链条化,吸纳了大量从业人员,带动了旅游、餐饮、茶艺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增加了收入。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陕南茶区是我国最北缘的茶树适宜生长区之一,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气候适宜,空气洁净,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富含锌硒,安全无污染,生态条件优越,是“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是国内公认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稳面积、优结构、强品牌、提效益”的思路,立足全产业链培育,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夯实茶产业链前端,优化茶产业链中端,拓展茶产业链末端,持续做强绿茶,做大红茶,做精茯茶,提高夏秋茶利用率,提升陕茶品质,打造知名品牌,促进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陕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稳定产业规模,培育市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融合。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完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坚持区域优势、产业融合。依据资源禀赋,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茶树良种化、茶园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生产机械化、品牌市场化,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化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龙头带动、共享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茶叶龙头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优势,构建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专业化、标准化、清洁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坚持技术创新、优化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建立企业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产学研联合攻关,提高茶叶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茶业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弘扬陕茶文化,丰富陕茶品牌文化内涵和价值,大力推进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等创新,提高陕茶文化软实力。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茶园总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20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一产产值25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茶农人均收入1.2万元以上。茯茶年产量稳定到1万吨,年产值突破60亿元。实现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四节  发展布局

立足区域、生态、资源、生产条件,按照陕南茶区“绿茶为主,红茶为辅,多种类茶协调发展”、西安和咸阳“茯茶休闲,参与体验,茶旅文化特色发展”的原则,合理规划,稳步推进。

汉中。茶园总面积稳定到130万亩,年产茶叶达到7万吨,产值超过90亿元,以生产优质绿茶和有机绿茶为主,促进红茶工艺改善,提高茶品品质和产量。推进以茶园观光、休闲度假、茶文化展示等产业融合项目,重点发展西乡、南郑、勉县、宁强、城固、镇巴等县区。

安康。茶园总面积稳定到115万亩,年产茶叶达到6万吨,产值超过80亿元,以安康富硒绿、红茶及系列产品为主,利用陕茶1号无性系品种优势,优化茶叶品种加工工艺。拓展茶旅观光线路,茶旅小镇建设,促进多元融合发展,重点发展紫阳、平利、汉滨、岚皋、白河、汉阴等县区。

商洛。茶园总面积稳定到55万亩,年产茶叶达到1万吨,产值超过30亿元,以生产优质绿茶、高山红茶系列产品为主,培育打造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地方特色,提高商南万亩茶海公园建设品质。重点发展商南、山阳、镇安等县。

西安、咸阳。重点发展茯茶产业,建设集研发、生产、观光、体验于一体的茯砖茶生产园区,提升茯茶小镇功能。加强与陕南茶区对接,利用丰富的夏秋茶原料加工茯砖茶,将茯茶年产量稳定到1万吨,年产值突破60亿元,实现关中茯茶企业和陕南茶区的联动双赢。

第三章  主要任务

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考虑我省茶产业现有的基础、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情况,重点加强茶叶技术服务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绿色生态高效茶园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等方面工作。

标准化基地建设。以“陕茶一号”无性系良种繁育为主,建设一批新型绿色高效标准茶园,实现茶园品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产品绿色化、园区风景化。改造一批低产低效低质茶园,以促进机械化为前提,开展质量溯源,提高茶园建设和管理标准,促进优产优效。

品牌及创新培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自愿”的原则,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茶叶龙头企业,打造5-10个国内知名茶叶企业品牌,壮大公共品牌,带动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茶叶合作社等形成紧密的联结机制,提高科技转化率,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对从业人员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提升专业人员实践技能,抓好技能型人才和职业农民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同省内外茶叶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引进,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组建省内科研联合体,实时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市场集群体系建设。以省级以上龙头茶企为主,打造链主企业+N的联合体,构建陕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成西北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完善市县级茶叶交易和批发市场建设,架构省会城市+中心城市+县级市场的营销体系,形成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第四章  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我省茶产业发展将在稳定茶园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产业融合发展、产品创新提质、茯茶产业提升、技术服务体系、品牌宣传推广、产业集群打造八大重点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增加茶产业效益。

第一节  标准化茶园建设工程

以《陕西省茶叶标准化示范园建设方案》为基准,每年创建茶园面积在300亩以上的标准化茶园40个,其中生态茶园10个、低改茶园15个。在茶叶主产区年新建或完善4-5个,以陕茶1号为主的无性系茶苗繁育基地,为标准园建设提供优质无性系良种茶苗。加快低产低效茶园改造,开展茶园绿色防控,科学防治茶园病虫草害,利用山水林湖草资源,将山地茶园改造成生态茶园,对交通不便、无改造价值或坡度大于25度以上不适合改造的茶园,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范围。5年内,完成品种退化、长势衰老的低产低效茶园改造40万亩。

第二节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以省内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为链主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等经营模式,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联结机制,形成“ 链主”企业带动,育种育苗、生产基地、仓储设施、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经营主体有机衔接、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支持市场大、实力强、基础扎实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跨区联营重组及合资合作,促进茶企市场化、品牌化、科技化运营,带动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培育5-8家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支持茶叶产业链中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以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在科技创新、资本集聚、市场开拓等方面发展,提升陕茶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三节 产业融合发展工程

依托陕西文化大省、西安文化古都、陕南绿水青山的优势,促进茶产业和文化相结合,支持建设以茶为中心的特色区域、特色小镇发展,将陕西人文、自然景观融入茶业链条,讲好陕茶故事,实现多产业一体化经营。加强与铜川耀州窑合作,开发“陕”字号茶具、茶器,将茶具、茶工艺品等生产纳入产业链条。推动茶产业与最美茶乡、特色旅游、民俗文化、绿色餐饮、“大健康”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茶产业的生态、休闲、文化和非农价值,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建设陕茶出口贸易集散中心,搭建省级茶叶出口服务平台,为茶企提供国际市场开拓、品牌认证、国际推广、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

第四节  产品创新提质工程

支持我省茶树良种选育,茶园管理技术集成,初制加工厂改造,新产品研发等科技技术发展,引导有相关研究能力的科研院所介入制约我省茶产业发展急需研究的领域,鼓励和支持茶叶企业、科研院校建设科创联合体、茶叶工程研究中心等,促进强强联合,加快茶叶成果转化,提高茶叶产品附加值。推广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以及技术方案,建立3-5个茶叶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健全质量追溯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加工设备更新换代,配套升级机械、包装、储运等设施设备,提高二产科技利用率和附加值。

第五节  茯茶产业提升工程

引导支持省内茯茶企业进一步与陕南黑毛茶生产基地对接,促进黑毛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制定、完善茯茶生产标准,全面引导推动茯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切实提高茯茶产品质量。支持茯茶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利用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等技术,不断优化茯茶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支持茯茶园区化发展,建设茯茶产业集聚、传统产业升级、人文气息浓厚、休闲娱乐灵活、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茯茶小镇。

第六节 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依托省级技术体系和各级茶叶技术服务队伍,全面建成覆盖市、县、镇(乡)的茶叶技术推广队伍,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手段,加强提升技术装备,支持建成茶企技术员派驻点,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开展“十百千”技术服务,暨打造百人茶产业管理团队,千人茶叶社会化服务团队,万人陕茶营销团队,开展万场技术培训,提升茶叶从业人员职业化水平,每年开展技术推广、培训100场次、1万人次以上。积极举办各类制茶、茶艺大赛,促进制茶工艺传承,培育中高级茶叶专业技术人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制作技艺传承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

第七节  品牌宣传推广工程

以“聚力抱团,开拓市场”为指引,打造以市域为基本单元的区域公用品牌架构,制定区域公用品牌产品质量标准,强化品牌使用管理,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使用区域公用品牌,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模式,鼓励龙头企业举办高层次品牌推介活动,借力主流媒体、新媒体广泛宣传,积极参与重大展览、市场开拓及各类茶事推介活动,全面提高陕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发挥陕西茶叶流通协会、茶业协会、茶产业促进会等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合力强化陕茶品牌宣传和行业自律,拓宽陕茶销售渠道,加快陕茶走出去步伐。

第八节  产业集群打造工程

以汉中、安康、商洛和咸阳市为核心,以生态高质绿茶、高山高香红茶、非遗茯茶为主,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构建政府主导、茶企自愿、科研机构参与的三大集群架构,形成规模化、融合化、一体化的联合体,打通纵向壁垒,聚力抱团,开拓市场。依托产业集群,以一线城市为核心,以集群为主体,推广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机等进入茶产业,打造“茶产业+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N”等发展模式,促进陕茶进入5G时代,推动智慧茶园、茶叶“淘宝村”、数字茶业等建设,促进陕茶高质量发展。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政策扶持保障

争取政府支持,列支专项资金,持续扶持产业发展。各市县结合当地实际设立配套扶持资金,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发展。各级政府根据茶产业发展实际,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引导推进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发展。

第二节  科学技术保障

依靠省内外茶学院、科研机构以及各级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力量,重点研究解决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发展和产品创新的要点、难点。持续增强各级茶叶技术部门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升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水平。

第三节  加强督促指导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省级督导、市级管理、县级实施的要求,加强对产业发展的绩效考评,加强指导,定期调度,科学评估,及时协调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对发展成效显著的地区予以表彰奖励,鼓励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20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320)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3011)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2.830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9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