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法规解读 » 《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政策解读

《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2025年)》政策解读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24 09:28:14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915
核心提示:科学谋划编制《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战略,对加速推进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务发展。陈敏尔书记强调,要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塑造全方位开放新优势。唐良智市长要求,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转变,重庆全市上下紧紧围绕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商务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商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开放型经济发展稳中提质,货物进出口总额累计超过2.6万亿元,年均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每年均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数量超往年总和。消费拉动作用巩固提升,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内贸流通发展迅速,全市商品年销售总额突破3万亿元,会展业、电子商务等产业持续优化。商务领域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商务行业发展痛点堵点问题不断破解。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科学谋划编制《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坚定实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战略,对加速推进全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策编制过程

市政府2019年部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市商务委等部门历时近两年,完成了《规划》。编制过程中,全面对标党中央、国务院消费和开放发展整体部署,深度对接商务部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安排,充分衔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在《规划》中落地见效。坚持开门问策,面向社会开展“十四五”规划问计于民活动,广泛吸纳各方意见,确保规划编制科学性、实效性。《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政策的主要内容、核心举措、适用对象、执行标准以及注意事项

(一)“十四五”商务发展思路目标

《规划》提出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促进消费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完善商务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商务国际化、智能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努力推动重庆商务事业迈上新台阶,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规划》立足商务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明确到2025年,内陆开放高地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到2035年,全面建成内陆开放高地,融入全球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在中西部领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充分彰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十四五”商务发展主要任务

《规划》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1、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畅通国内大循环。

一方面,全面促进消费。统筹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加快建设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文化、旅游等五大名城,全面提升重庆消费能级。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激发商品消费、特色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绿色消费、农村消费、细分消费等各领域消费活力潜力。创新发展夜间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等四大消费经济形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完善消费空间布局,提质打造国际消费核心区、城市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等消费平台,提升消费空间配套功能。优化消费需求侧管理,强化财税金融政策、居民消费能力、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支撑。

另一方面,完善现代内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会展、社区商业等传统商业创新发展,深化内贸流通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完善商贸物流枢纽布局,构建内畅外联、安全高效的商贸物流体系。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一区两群”商品交易市场布局,推动商品交易市场创新发展。建立健全应急保供体系,加快建设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能力。

2、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是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入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全面扩大产业开放,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强化开放通道经贸功能,提升完善开放平台体系,进一步推动扩大开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壮大国际服务外包。加快货物贸易升级,推动贸易方式优化,提升外贸出口竞争力,积极扩大进口。加大外商投资促进力度,强化外商投资权益保护,优化外商投资管理服务,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提升对外投资合作水平。

二是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外贸外资外经联动发展,利用外资增强外贸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开展“以贸招商”,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强链行动,加强双向投资相互促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相衔接,促进产品“同线同标同质”。

三是深化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围绕金融、物流、数据、人才等领域,深入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投资贸易自由化的制度体系。优化区内产业布局,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探索服务业开放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型产业体系。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探索形成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制度创新成果。完善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形成科学高效、统筹有力的管理模式。

3、优化完善商务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商务治理能力。

一是推动商务经济协调发展。统筹推进“一区两群”商务发展,提升主城都市区商务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商务绿色发展,促进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商文旅融合发展。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务合作布局,共同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和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联合培育高标准市场体系,协同促进川渝重点区域互动协同,形成商务发展合力。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深化与周边省市和长江中下游城市商务联动,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

二是加快推动数字商务发展。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加大电子商务平台扶持力度,提升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运营水平,发挥消费大数据作用,延伸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全面提升农村电子商务,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创建。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深入推进中国(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商业商务活动深度融合,促进商务发展数字化、智能化。

三是打造国际一流商务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政务服务,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商务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健全法律服务工作机制,推进商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贸易通关制度改革创新,增强商务行业自律能力,加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自由便利的市场环境。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加强党对商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全市商务系统各级党组织作用,提高全市商务系统党组织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水平,确保“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强化政策、项目、商务主体、人才等各类资源要素保障,构建风险防控机制,建立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商务领域推行“生态+”“+生态”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商务领域规划体系,强化目标责任,完善规划实施评估机制,保障规划做深做实。

四、政策中涉及的关键词、专业名词解释

(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电子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电商物流及异地仓储送达商品,从而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三)制度型开放:是指主动对标和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规范透明的基本制度体系,是对新一轮高标准化的国际经贸规则调整和完善具有引领作用的先进制度安排。

(四)内外贸一体化:是指推动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实现内外贸管理制度的统一,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五、核心条款和解读

核心条款1:

标题:统筹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内容:聚焦“国际”、紧扣“消费”、突出“中心”,引导集聚国际消费资源,发展国际消费服务,全面提升重庆消费能级。

解读:

问: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点举措有哪些?

答:2021年7月,重庆经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城市之一。2021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重庆将以建设国际购物、美食、会展、旅游、文化“五大名城”和实施“十大工程”为重点,全面提升重庆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政策引领度。突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重点实施国际消费资源集聚、渝货精品培育壮大、特色服务品牌塑造三大工程。以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为重点,开展国际消费载体提质、数字消费融合创新、国际展会赛事提能三大工程。以建设国际消费环境标杆城市为目标,实施国际消费环境优化工程和消费促进机制强化工程。以提升国际化水平为关键,推行国际通道能级提升和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两大工程。

核心条款2:

标题:深入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内容: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聚焦重点领域,以推动运输、数据、资金、人员流动便利为方向,持续扩大物流、金融、科技、教育、医疗、电信、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领域开放,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解读:

问:重庆在服务业扩大开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2021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重庆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并同意《重庆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聚焦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这一目标,围绕科技服务、商业服务、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电力服务、电信服务等7个领域,支持重庆开展86项改革任务,部分任务是首次在渝实施、首次在中西部甚至全国突破的创新政策。例如,在科技服务领域,首次在重庆允许科研人员获得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在商业服务领域,提出立足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开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试点,优化进口货物分送集报的贸易便利化流程,这将大幅降低企业进口商品的成本。

核心条款3:

标题:与四川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

内容:共同争取两地已有政策共用共享,积极开展川渝自贸试验区联动试验、对比试验、互补试验,探索一批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制度创新成果。

解读:

问:川渝共建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主要从哪些领域开展合作?

答: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将建立协同机制,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共同在金融、科技、医疗、贸易和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大开放力度,联动扩大港口、机场口岸开放,合力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共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协同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打造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典范。

 地区: 重庆
 标签: 规划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推荐法规解读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6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