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国家法规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印发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的通知 (农农(经作)〔2020〕7号)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关于印发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的通知 (农农(经作)〔2020〕7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6-19 09:28:49  来源:农业农村部  浏览次数:2945
核心提示:为推进贫困地区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生产技术指导,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部茶叶、蔬菜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制定了《贫困地区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贫困地区黑木耳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贫困地区香菇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发布单位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发布文号 农农(经作)〔2020〕7号
发布日期 2020-06-16 生效日期 2020-06-16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

    为推进贫困地区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生产技术指导,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我司组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业农村部茶叶、蔬菜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制定了《贫困地区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贫困地区黑木耳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贫困地区香菇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现印发你厅(局、委),请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应用。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2020年6月16日

    抄送: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贫困地区茶叶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一、科学搭配茶树品种

    首先考虑所选品种是否适应本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高纬度、高海拔、冬季温度低容易发生冻害的茶区,应选择抗寒力强的茶树品种;其次应考虑所生产茶类的需求,生产红茶、绿茶或乌龙茶应分别选择相应适制的茶树良种。提倡选用无性系茶树良种,冬季严寒和高海拔茶区可选用性状相对一致的优良有性系良种。规模茶叶生产基地应避免品种单一化,应合理搭配不同萌发期、不同茶类适制性的良种,便于多茶类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二、茶园管理

    (一)茶园土壤管理

    结合追肥或除草每年进行2—3次浅耕,深度5—10厘米,可使用小型旋耕机进行。在全年茶季结束时进行深耕,深度应达15厘米以上,但不超过30厘米,宽度以40—50厘米为宜,不要靠近茶树根颈部位,一般与施基肥结合进行。

    茶园可间作苕子、紫云英、黄花苜蓿、白三叶草、鼠茅草等绿肥,也可间作大豆、绿豆、蚕豆、豌豆、罗顿豆、油菜、萝卜、辣椒、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间作绿肥在其生物量最大时进行刈割,农作物收取收获物(如籽粒或块根)后,将其他生物质留在茶园,覆盖于地表或翻入土壤。

    用稻草、麦秆、豆秸、油菜秆、绿肥、麦壳、豆壳、菜籽壳和落叶、树皮、木屑等,均匀摊放在茶行间,覆盖厚度一般为8-10厘米。以防寒增温为主时,在土壤冻结之前进行铺草;以防旱为主时,在干旱季节开始之前,土壤水分比较充足的时候进行铺草。

    (二)茶园施肥

    以氮为主,配施磷钾,兼顾中微量元素,平衡营养供应。名优绿茶茶园全年氮肥(按纯氮计,下同)适宜用量13—20kg/亩,大宗茶(黑茶)茶园全年氮肥用量20—30 kg/亩,特别高产茶园(干茶产量≥250 kg/亩)最高不超过35 kg/亩,红茶茶园全年氮肥用量13—20kg/亩,乌龙茶茶园全年氮素用量13—30kg/亩。磷肥(按P2O5计)用量4—6kg/亩,钾肥(按K2O计)用量4—9kg/亩,镁肥(MgO)用量1.3—3.0kg/亩。具体用量按照土壤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根据茶园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特点及无害化防治要求,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一)防治食叶类害虫

    农业防治。对茶毛虫、茶黑毒蛾,在11月至次年2月人工摘除越冬卵块;对大蓑蛾、茶蓑蛾、褐蓑蛾等目标明显的害虫,及时摘除虫囊,集中处理。对于灰茶尺蠖、角胸叶甲、茶丽纹象甲等表土中越冬的害虫,结合秋冬季深耕施基肥,将表土中的虫蛹(卵),翻到地表或深埋杀死。

    物理防治。实施灯光诱杀,对灰茶尺蠖、茶毛虫、茶卷叶蛾、黄刺蛾、扁剌蛾和金龟子等害虫的成虫,宜在2月至10月使用窄波LED杀虫灯诱杀,压低害虫种群数量。每20亩茶园设置一盏杀虫灯,灯高出茶蓬6024:00开灯。实施性信息素诱杀,对灰茶尺蠖、茶毛虫、茶小卷叶蛾、茶细蛾为害较重的茶园,可在490g/亩、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800倍液或0.6%苦参碱5001800倍液或15%茚虫威乳油2500倍液进行防治。

    (二)防治吸汁性害虫

    农业防治。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蚜、茶小卷叶蛾等害虫发生,随芽叶带走虫卵和低龄若(幼)虫,降低虫口密度。适时修剪,减轻为害。

    物理防治。实施色板诱杀,对茶小绿叶蝉、蓟马、黑刺粉虱、蚜虫、茶网蝽等有趋黄绿色特性的害虫,在茶蓬设置精准粘虫色板诱杀。色板高于茶蓬面20cm,每亩25500倍液防治,间隔7天,再用药1次。对黑刺粉虱、螨类、蚧类等害虫较多的茶园,宜在秋季封园后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3001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蓟马、害螨等吸汁害虫(螨);喷施15%茚虫威乳油2500倍液、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6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

    (三)防治叶部病害

    农业防治。实行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茶白星病、茶芽枯病等为害芽叶的病害。适度修剪,剪除有病害的枝叶,带出茶园集中处理。

    生物防治。对茶饼病、茶白星病、炭疽病、轮斑病、云纹叶枯病等主要病害,发病初期,可选择3%多抗霉素3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病害常发的茶园,在秋季封园后可喷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

    科学用药。在发病初期,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2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

    贫困地区黑木耳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黑木耳栽培北方多为“冬春养菌、春夏育耳”和“春夏养菌、夏秋出耳”,南方多为“夏秋养菌、冬春出耳”。

    一、场地选择

    栽培场地应交通便利、配有稳定电力供应,易于取水或有供水管线,地势易于防洪排涝,远离垃圾场、养殖场等污染源。

    二、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要根据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原料资源、栽培季节、设施条件和产品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选择确定适宜的生产品种。同时考虑耳片形状、厚度、色泽、边缘圆整度、背面筋褶多寡等外观形态指标。

    在具体品种选择上要注重菌种栽培特性的稳定性和均一性,尤其大规模生产中选用新品种时,要安排栽培试验以检验菌种的生产性能,包括抗性表现、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性状等指标,防止菌种退化、老化等生产风险。

    三、料包生产

    (一)基质原料

    黑木耳栽培木屑原料以柞树、曲柳、榆树、桦树、椴树为好,杨树次之,松树、樟树、柏树等树种不宜使用。木屑不能含芳香族化合物、油脂类物质和其他影响黑木耳生长的有害物质,应无霉变、无虫蛀。麦麸、稻糠、豆粉、豆粕等辅料和石膏、石灰等矿物质要保证质量,粉碎粒度尽量小以有利于拌料混合均匀。

    (二)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碳氮比在100—140范围内适宜黑木耳栽培生产。试验表明“木屑麦麸8811(木屑88%,麦麸11%,石膏0.5%,石灰0.5%)”配方栽培黑木耳现芽早、产量高、成本低。替代木屑基质的玉米芯、大豆秸杆、稻草、玉米秸、黑木耳栽培菌渣等添加量一般不高于30%。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55%—58%为宜。

    (三)拌料装袋

    拌料应充分预湿以软化木屑等原料,防止装袋时出现微孔,不得有干料块影响灭菌效果。三次搅拌时长不低于30分钟,有利于培养基混合均匀和提高菌丝生长一致性。拌料完成后应及时装袋灭菌,尽量不要堆放时间过长以致引起杂菌滋生,增加灭菌难度和产生有害物质影响菌丝生长。

    (四)料包灭菌

    灭菌操作要彻底杀灭杂菌,并尽量减少对培养基质营养、含水量和料袋形态的影响。灭菌过程应注意:必须排尽灭菌器内冷空气;灭菌器内料包必须排列疏松有序、气流畅通无死角;常压灭菌时应在4小时内升温至100℃;避免盲目提高灭菌压力、温度指标或延长灭菌时间;灭菌后应缓慢减压,避免造成封口棉塞松动和塑料袋膨胀破裂。

    (五)料包冷却

    料包灭菌后应分级冷却,提高冷却室空气洁净度,避免冷却温差过大出现冷凝水影响料包封口滤菌效果,避免料包外空气压力补偿性吸入时夹带杂菌。

    (六)料包接种

    接种操作要严格清洁接种环境和严格无菌操作,要在保证菌种质量不受伤害情况下最大面积地与基质结合、促进菌种尽快萌发定植,还要杜绝杂菌带入、降低染菌风险。接种过程中应同时监测接种空间洁净度、留样培养菌种和接种前后料包,以便进行染菌风险排查。

    四、发菌管理

    发菌环境应干燥、通风,具备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的检测能力和调节措施,为黑木耳菌丝生长提供洁净、均一、稳定和可调控的生长环境。

    菌包摆放应保证通风、有利于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均一稳定,可层架式摆放、挂架摆放、周转筐堆叠和直接堆放,应便于检视菌丝生长状态和使菌包处于均一生长环境中,不能造成部分菌包温度、湿度和通气环境差异过大。

    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通风,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发菌过程注意避光。菌丝长满后应根据品种特性调控温度湿度等条件,使菌包转入后熟管理,增加菌丝生物量、储备出耳能量。后期可适当降低培养室温度,强化通风,增加光照和温差刺激,及时转入出耳管理。

    五、出耳管理

    (一)出耳场地设施

    出耳场地面积大小应根据菌包数量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场地可露地摆放菌包约25袋、棚室挂袋约70袋。

    (二)菌包开口

    做好菌包表面和开口器械消毒处理。开口后菌包应置于适宜温湿度环境,适当通风,促进菌丝生长、愈合创口和发生原基。开口后应防止杂菌感染、防止菌包升温引起高温伤害,同时应避免通风过大造成开口处基质过度失水而导致不能出芽。

    (三)催芽管理

    应采取集中催芽管理模式,将同批次菌包集中放置、统一环境条件控制,提高菌包生理状态一致性。菌包开口后要加强催芽环境通风和控温,促进开口处菌丝生长和创口愈合。菌丝愈合期应控制菌包基质温度18℃—25℃、空气相对湿度55%—65%和适当通风。

    菌包开口处菌丝愈合、基本长满芽口后应进行原基发生期和耳芽分化生长期管理。应通过苫盖、遮荫、给水和通风等措施,集中调控催芽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环境温度调控在15℃—25℃,空气相对湿度80%—90%,二氧化碳浓度0.05%—0.1%。在原基发生期应适当加大温差和光照刺激以诱发原基,在耳芽分化生长期应维持温度相对稳定,加强通风促进耳芽生长。

    (四)育耳促熟

    出耳管理中要坚持以下管理原则:一是注意协调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通过出耳期间给水和停水频度调控,进一步强化基质内菌丝质量,提高抗病能力和产出质量。二是注意尽量使子实体在适温条件下生长,一般控制在16℃—28℃范围内。三是注意防止菌包基质水分过度散失,避免水分过度散失导致袋料分离,影响菌丝活力,进而在塑料袋内的基质表面感染孳生杂菌和藻类,影响出耳质量和产量。四是避免高温高湿环境造成菌包内杂菌污染和流耳烂耳现象。

    六、采收干制与贮存

    (一)采收

    采收期尽量避开连雨天,可以利用棚室设施抢前或者拖后采收。一般当耳片边缘下垂、边缘收缩、尚未产孢子前即可采收。应分批采收,采大留小。小口栽培黑木耳子实体采摘时轻轻扭下即可,大口栽培黑木耳宜用利刀割下,尽量不要破坏基质,以利于下茬子实体生长。小口出耳模式采摘后可停水1—2天、大口出耳模式采摘后停水3—5天,待创面菌丝恢复后继续给水管理。

    (二)干制

    对于干制用途的黑木耳产品,可在采收前根据天气情况停水0.5—1天。黑木耳子实体依靠日光和通风干制,晾晒一般采用安置在栽培场所周边的晾晒棚,晾晒棚应有防雨薄膜,晾晒台架用透气遮阳网或纱窗布。晾晒过程应适当翻动以利于尽快晾干,但前期翻动易造成耳片卷曲变形、后期翻动易造成耳片破碎,因此应注意翻动时机和力度。晾晒过程要及时将烂耳、红根、霉变的黑木耳挑出。黑木耳子实体必须完全晒干,湿度过大会造成储存运输过程中杂菌滋生。

    (三)贮存

    为了便于贮藏, 一般要求干品的水分控制在10%—14%。黑木耳干制后可装入编织袋内堆放贮存在防雨和通风凉爽处,注意防潮、防霉、防虫和防鼠害。严格控制相对湿度不高于70%,可放生石灰或干燥剂吸潮。

    贫困地区香菇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一、栽培季节

    春栽越夏中棚立体栽培模式,应在1月下旬至4月中旬接种,5月中旬前必须进棚上架以利于越夏。

    秋栽冬春花菇生产模式和秋季大棚保鲜香菇栽培模式,栽培适期选择依据是接种时当地的旬平均气温不超过26℃,中原地区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接种。

    冬春栽夏秋出香菇生产模式,一般在12月至翌年3月上旬接种,在这一时间段,菌袋制作越早越好。

    二、品种选择

    香菇不同栽培模式、不同栽培季节应选用不同温型的品种。春栽品种应选择长菌龄菌丝相对耐高温的品种;秋栽花菇品种应选择短菌龄品种;中菌龄中温品种,既可春栽又可秋栽,建议根据生产实际选择。

    三、原料的选择

    香菇栽培主料以硬质阔叶树种粉碎的木屑为主。辅助原料有麦麸、玉米粉等,主要用于补充氮素营养。添加剂有石膏粉、石灰粉、硫酸镁等,以补充矿物质成份和改善培养料化学、物理状态。

    香菇栽培原料配方,木屑78%—83%,麸皮15%—20%,石膏、石灰各1%。具体配方选用,根据栽培模式及装袋时的温度适当调整,冬春季节制袋时,麸皮用量16%—20%,不添加石灰;秋季制袋时,麸皮用量15%—18%,添加石灰1%,添加石灰的目的是防止培养料变酸。

    四、制袋

    根据栽培模式选用塑料袋规格,出菇周期短的高温地区一般选用折径15—17cm塑料袋,出菇周期长的冷凉地区一般选用折径17—18cm塑料袋,袋厚0.6—0.7 mm。

    拌料前用2—3目的铁丝筛将木屑过筛,剔除小木片等硬物,以防刺破塑料袋。装袋速度要快,麸皮加入培养料后,从培养料拌好到开始灭菌,时间不超过6小时。装好的料袋要松紧适度,用手指按袋,袋面呈微凹状为妥。

    灭菌时要用压力式温度计量测灭菌层架中下部料袋温度。常压灭菌温度上升到100℃保持16—20小时;高压灭菌前,料袋上刺微孔并粘贴透气胶带,防止灭菌时胀袋,建筑装修用纸胶带有较好的应用效果。灭菌温度上升到123℃保持4小时。

    五、接种

    接种时要保持接种环境洁净,严格无菌操作。接种前,每立方米空间用4—6克二氯异腈尿酸钠烟剂,对接种空间及料袋表面烟熏消毒,烟熏时间半小时以上。操作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接种。接种时料袋温度应降到30℃以下,用适龄菌种接种。接种孔数及接种量与栽培模式有关,冬春季节接种,每袋3—4孔,接40—50克菌种;早秋大袋栽培花菇,每袋6—9孔,接70—100克菌种。

    六、发菌管理

    发菌期要严防袋温超过32℃,防湿控光,注意通风换气。发菌要求的适宜条件是,袋温20—30℃,最适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无光或暗光,加强通风换气。可通过变换菌袋摆放方式及摆放密度,结合通风换气调节发菌温度。

    发菌中后期,需对菌袋刺孔增氧。刺孔后,菌袋呼吸旺盛,袋温升高,为防刺孔后袋温超过30℃,可在气温较低时刺孔,对同一发菌棚内的菌棒刺孔,要分批进行。刺孔后摆稀菌袋,加强通风散热。规模化生产菌袋,常采用一次刺孔法,菌丝满袋后,用刺孔机械或直径约0.5厘米的工具对每袋刺孔60—80孔,深至袋心。也可采用两次刺孔法,第一次在菌丝圈菌丝完全相连后,用直径约0.3厘米粗的工具对每个菌穴已发菌部位刺6—8个孔,第二次刺孔同一次刺孔法。

    菌袋菌丝长满后,不同品种会出现多少不一的瘤状物,并同时进入转色阶段。转色要求的适宜温度是15—25℃,最适温度为18—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左右,辅以适当的通风和散射光刺激。转色过程中菌袋内常分泌出棕色汁液,一般情况下可从刺孔处蒸发,不用单独排出。转色深浅与转色条件及不同品种特性有关,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转色完成需要20天左右。

    七、出菇管理

    菌袋生理成熟后,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可从菌龄、色泽、气味、手感等方面判定菌袋成熟度。当栽培品种菌龄适宜,菌袋表面70%左右已转为茶褐色或棕红色,菌料有香菇的特有气味,手捏菌袋有弹性,个别菌袋有袋内菇时,表明菌丝已生理成熟,可进行出菇。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在一定的温度10—30℃(因品种而异)、8—10℃温差(因品种而异,有的品种可恒温出菇)、空气相对湿度80%—95%,通风、散射光照、振动刺激下,连续4—6天,菌丝扭结并形成原基,进而发育形成菇蕾。

    菌袋含水量低于40%时,需及时补水,才能形成菇蕾。补水时间、补水数量直接影响出菇产量和质量。补水过多,菌丝呼吸受阻,易烂袋。补水方式有注水法和浸水法两种。第一次补水后菌袋重量可达到菌袋制作时的重量;以后补水量可控制在上茬菇出菇前菌袋重量的90%以内。

    不同栽培模式有不同的出菇管理办法。层架栽培的,以培育花菇为主;地面菌棒立摆栽培及覆土栽培的,以培育含水量低的“白面菇”为主,出菇阶段要围绕培育优质菇的目标进行管理。当菇蕾直径长至3厘米左右,在出菇温度范围内可适当降低温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加强通风、提高光照,以提高香菇质量。根据菇体颜色确定喷水次数和喷水量。

    八、采收

    采收前不宜喷水,以减少菇体含水量,提高菇品质量。鲜销香菇在菌膜微破、不开伞时采收,根据情况每天可多次采摘,采收时可即时进行分级,提高销售等级。干制香菇在菌膜已破,菇盖展开七至八成时采收。

    一茬菇采收后养菌7—10天,再补水催蕾。一般可出菇3—5茬。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210)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337) 法规动态 (230)
法规解读 (3011) 其他法规 (346)
推荐国家法规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288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