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北部新区社发局、万盛经开区卫生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局、市结核病防治所、市精神卫生中心、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现将《重庆市2014年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4年3月3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重庆市2014年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工作要点
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能力建设
1、认真贯彻落实中编办、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14〕2号),积极协助相关部门研究提出全市疾控机构编制意见,进一步规范各级疾病预防机构职能职责,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能力建设。
2、加强疾控专业人员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疾控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专业指导和工作培训,借助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将艾滋病、重症精神病等重点疾病防治法规知识、技能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
3、进一步发挥各级疾控机构在重大公共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健全医防协作机制,优化服务内容,完善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患者服务管理规范。切实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控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科学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
4、加强疾控科研能力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力量,开展针对艾滋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的应用型研究,引领推动全市疾控工作。探索建立疾控相关领域首席专家制度,进一步加强专家库建设。
5、推动出台艾滋病、重症精神病等重大疾病和狂犬疫苗医保报销、民政救助等政策,启动《重庆市预防和控制性病艾滋病条例》(修订)的立法工作。
二、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1、继续做好0-6岁儿童预防接种工作,2014年“四苗”全程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甲肝、乙肝、乙脑、流脑疫苗接种率均维持在92%以上,乙肝、麻疹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5%以上。 开展以脊灰、麻疹防控为重点的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巩固入托入学查验接种工作。
2、搭建市级预防接种监测管理信息平台,增强免疫规划能力,逐步实现市内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细化管理。继续开展示范门诊创建和数字化接种门诊试点工作,加大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力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3、规范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和补偿工作。
三、依法科学规范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
1、继续加强艾滋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监测检测网络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全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率控制在290/10万左右。着力提高疫情研判预测和新发(未知)传染病检测(鉴定)能力,及时有效处置暴发疫情。
2、完善艾滋病、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控模式,做好医疗救治工作。以“购买服务”方式,建立艾滋病防治工作社会组织参与协作机制。整合国际合作项目,探索男男性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
3、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2万人,以实施高二学生结核病筛查为重点强力推进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试点开展精神疾病合并结核病防治工作。
4、继续做好手足口病、布鲁氏菌病等传染病防控,有序推动麻风病、疟疾、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实施。
四、深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
1、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市全死因监测工作,各区县报告粗死亡率达到600/10万以上,保障我市人均期望寿命指标的准确性。
2、加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伤害、学生营养、肿瘤登记等常规监测,扩大脑卒中筛查、城市肿瘤筛查、雾霾监测范围,构建覆盖生命全程的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数据整合分析能力,逐步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
3、加强碘盐和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持续消除碘缺乏病危害。巩固燃煤型和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成果。开展克山病控制和消除考核评估。
4、继续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计划,加强儿童口腔综合干预,开展健康指导员知识与技能大赛,推广以家庭为着力点、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基层政府为主导、团队服务为导向的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5、继续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对国家及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行动态管理。
五、切实抓好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1、健全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多部门管理协作机制,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服务管理。
2、创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会管理模式,加强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体系和队伍建设。
3、继续加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筛查、登记报告和救治管理。
4、不断探索和加强12320等心理咨询热线、“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等精神卫生防治早期干预工作。
六、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风险监测工作
1、加快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计划。
2、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开展重点标准跟踪评价,规范和加强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管理。
3、健全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推进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与分析,提高流行病学调查水平。
4、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健全相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做好食品安全隐患风险研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