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石家庄市奶业发展规划(石政发〔2004〕9号)

石家庄市奶业发展规划(石政发〔2004〕9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1-06-21 12:52:16  来源: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640
核心提示:为实现我市奶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奶业发展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第一特色主导产业的要求,结合《河北省奶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发布单位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石政发〔2004〕9号
发布日期 2004-02-16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石家庄市奶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二○○四年二月十六日
  为实现我市奶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奶业发展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第一特色主导产业的要求,结合《河北省奶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奶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奶业非常重视,把发展奶业作为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作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色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通过壮龙头、拓市场、育基地、活机制,实现了我市奶业的超常规发展,近两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奶业已成为我市畜牧业发展乃至整个农村经济中发展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特色主导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区位优势明显。我市是全国最适宜奶牛饲养的地区,与国内其他奶牛养殖基地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农业部在“全国奶业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将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奶牛带”确定为全国重点发展的十大奶牛基地之一;京广铁路,京深、石太、石黄高速在石市交汇,距天津港、黄骅港仅200公里,并有石家庄国际机场,铁路、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二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全市共有乳制品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三鹿集团规模最大,加工量占总量的85%以上。2003年,三鹿集团生产各类乳制品48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利税4.6亿元,共生产8大系列136个品种,其中奶粉产量、质量、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等主要指标连续十一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通过技术改造和新上加工生产线,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了1500余吨。三鹿集团在强化内部管理,实施名牌战略的同时,加强了奶源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的格局,在全市设立了212个收奶站,辐射带动全市23个县(市)区、1900多个村的1万多个奶牛养殖户。三是奶牛生产具备相当规模。截止2003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到了32.42万头,其中商品奶牛达到了16.53万头,鲜奶产量达到了52.95万吨。奶牛饲养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市具备一定规模的奶牛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发展到179个,共有171个机械化挤奶厅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存栏15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达到166个,300头以上的达到60个,1000头以上的达到6个;入区奶牛达到了8.71万头,规模化饲养程度达到52.8%。四是饲草饲料资源充足。每年仅玉米秸秆产量可达600万吨,年可饲养100万头奶牛,完全可以满足奶业大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饲用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生产的扩大,为奶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五是奶牛品质和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市农民素有饲养奶牛的传统和习惯,并积累了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饲养管理水平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全市奶业在品种良种、饲养管理水平、饲料生产和配制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对提高奶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2003年,全市奶牛存栏、鲜奶总产及人均占有奶量分别占全省的1/3以上,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是技术服务体系和科研实力雄厚。以石家庄三鹿集团为龙头企业,以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奶牛中心及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形成的“产、学、研”科技体系,确保了石家庄奶业科技国内领先地位,加快了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步伐。一支近400人的专家教授、学者队伍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为全市奶业生产及乳制品加工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全市现有畜牧兽医类专业技术人员4700人,中高级技术职称1300人,是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推广的骨干力量。每年还有约500余名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后备技术力量充裕。三鹿集团和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部门共同承担了“十五”期间国家奶业三大重点科技专项之一的“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课题,该项目完成后,将为奶牛业规模化养殖提供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对进一步提高我市奶业的高科技含量,巩固国内领先地位起到积极的作用。总的来看,我市奶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饲养管理技术水平还比较低,饲料结构中优质牧草少,饲养管理和环境差,奶牛患病率高,原料奶蛋白质含量低、乳脂率低、体细胞数高,存在抗生素残留成份,奶质亟待提高;二是龙头企业新产品市场占有率低,花色品种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还有待大力开发;三是在奶源基地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低三缺”,即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奶牛质量低、产奶量低,牛源紧缺、资金紧缺和缺乏统一的规划建设;四是服务体系不健全,奶牛养殖和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少,基层配种人员业务素质低,质量监测力量还比较薄弱;五是投资结构不合理,生产加工领域投入多,奶牛养殖领域投入少,可能引发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发展奶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起点、大规模、集团化奶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区位、人才和政策优势,大力实施龙头带动、集约养殖、品种改良和饲料开发四大工程,着力完善疫病防制、质量监控、科技普及三大体系,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并重,全面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建设,促进企业、农民、财政三增收,逐步把我市建成全国知名的奶业生产加工基地,使奶业成为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二)主要发展目标
 
  2004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2万头,其中商品奶牛达到21.5万头,年增长30%;鲜奶总产达到70万吨,年增长33%。到2005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50万头,其中商品奶牛达到28万头,年增长30%;鲜奶总产110万吨,年增长37.5%;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达到200个。为奶业发展服务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质量监控和新技术推广示范等基础设施体系初步完善,原料奶中抗生素残留问题得到解决。到2010年,奶牛存栏达到80万头,其中商品奶牛达到50万头;鲜奶产量200万吨,年均增长14.8%。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小区达到500个。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内一流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质量监控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四大基础设施体系。
 
  三、发展重点
 
  重点实施四大工程,着力完善三大体系建设,搞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努力提高奶业产业化水平和奶制品市场竞争能力。
 
  1、实施龙头带动工程加快三鹿集团的技术改造和扩建步伐,实施“311512”工程,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进行技术升级和生产经营扩张,突出发展配方奶粉、液体乳、发酵乳及冷饮产品。2004年投资5亿多元,利用两年时间完成4个重点项目建设。到2007年实现“13181616”的战略目标,即:奶粉产销量达到13万吨,液态奶产销量达到18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60亿元,利税达到16亿元。在进一步壮大三鹿集团整体实力、强化其带动作用的同时,积极吸引国内外大的奶制品加工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推进高附加值乳制品的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创汇产品份额。配套建设好优质奶源基地和原奶、奶产品冷链运输贮存和销售体系,填补我市高附加值奶制品方面的空白,真正实现产品和优势互补,龙头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态势。
 
  2、实施集约养殖工程按照“四高一活”(高科技、高品质、高商品率、高效益、机制活)的要求和小区建设标准,合理布局,着力建设一批适应我市奶业发展要求的奶牛高科技示范园区和奶牛养殖小区。在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上,从2004年开始,每年选择20个基础条件好(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全面推行农业部颁布的《高产奶牛饲养管理规范》,争取在三年内建成60个做到“八有四分开”的标准化、规范化奶牛小区,“八有”即:有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包括有健全的记录核算体系;有一套标准化的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有管道式的机械化挤奶设备,挤奶厅建设合理,并有淋浴设施;有较完备的质量检测仪器及相应的快速检测能力;有消毒防疫设施和措施;有粪污处理设施和卫生清理措施;有配种室和兽医室,并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有科学合理的饲料供应体系,包括苜蓿草的供应。“四分开”即:生活办公区与饲养区分开;青贮区与饲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健康牛与病牛分开。2004年,重点是加强奶牛小区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改善饲养方式,建设一批适合我市奶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的奶牛小区。一是为奶牛小区配备奶质速测仪及配套仪器、试剂等,以提高奶质的检测水平。二是向每个小区选派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小区的技术管理和防疫灭病体系的建设。三是实行必要的激励措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奶牛小区和高产奶牛评比活动,对优秀的小区及高产奶牛实施奖励,通过改善饲养方式,提倡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鲜奶质量,积极引导广大奶牛养殖户由分散养殖向小区养殖转移。2004年,全市奶牛入区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05年全市存栏300头以上的奶牛小区达到200个,奶牛入区率达到65%以上;到2010年奶牛入区率达到80%以上。逐步形成奶源相对集中、优质原料奶运送便捷、龙头企业和奶农利益共享的奶业发展新格局。
 
  3、全面实施品种改良工程在奶牛良种中心建设方面,2004年重点建设好10个县级奶牛良种服务中心建设,配备必要的改良配种设备,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辐射规范300个配种站点建设,加强对配种员的管理和配种市场的规范,进一步提高基层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奶牛良种服务体系,实现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在奶牛群体扩大和牛群质量提高方面,一是继续引进优秀种公牛冻精,抓好自繁。2004年,从北京育种中心和省种牛站补贴购进优质冻精20万粒,为奶牛小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建立健全奶牛育种档案。二是积极帮助组织好进口奶牛工作。三是大力开展奶牛胚胎移植。2004年,重点是搞好河北国泰高产奶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同时依托省种牛站胚胎移植中心和外地公司用黄牛和劣质奶牛进行胚胎移植,迅速扩大奶牛群体,提高牛群质量。全年计划利用黄牛进行胚胎移植1000例,以后逐年扩大移植规模。四是建设高产奶牛核心群。在全市选择规模化、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场或小区,引进高产奶牛形成高产奶牛核心群,进行科学化、规范化饲养管理,全面提高牛群质量。
 
  4、实施饲草开发工程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实施,大幅度增加苜蓿、饲用玉米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通过采取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挂钩等形式,确保饲用玉米和牧草优质优价,并顺畅销售,使双方都得实惠。2004年,全市饲用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万亩和20万亩以上。稳定发展配合饲料和专用饲料,加快发展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研制推广安全、无污染、高效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和适应奶牛各生长阶段需要的饲料配方,逐步实现饲料品种系列化、多样化,满足不同饲养方式对饲料产品的需求。继续加大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并对奶牛养殖户进行有关优质牧草种植技术和饲喂方面的培训,迅速扩大种植面积和饲用范围。
 
  5、加强奶牛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在防疫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两大体系建设,即:重大动物疫病防制行政保障体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技术支持体系。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奶牛重点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搞好重点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对于奶牛W病、布病、结核等重点疫病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保证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在畜间布病和奶牛结核病防制工作方面,对所有奶牛进行监测,合格的发放《动物健康证》,阳性动物全部予以扑杀。并根据监测情况按免疫程序对所有应当免疫的奶牛进行免疫,确保免疫率达到100%。鲜奶加工单位不得收购无《动物健康证》的鲜奶,严把奶源收购关,确保群众的饮奶安全。依法加强对我市重点奶源基地的疫情监测,加快全市奶牛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人员培训,加大奶牛强制免疫力度和检疫力度。推进无规定疫病区和疫情监测站的建设。通过完善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全市的防制免疫率达到100%。2004年,认真落实省政府办公厅35号文件精神,搞好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年内完成动物防疫监督分站建设任务。
 
  6、加强质量安全和监控体系建设石家庄市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项目要确保2004年底建成使用,牛奶的主要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由中心进行检测;各奶牛养殖小区设立化验室,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各县(市)区要从饲草种植、土壤、生产资料、生产过程到饲料安全和乳制品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测监控;奶制品生产企业都要健全自身的产品监控中心。在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完善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国家和省颁布的畜禽防疫、饲料、兽药、饲养管理准则和各类畜产品行业标准,加大对与行标相配套、适合我市实际的畜牧业生产技术规范推广普及力度,逐步建立起以国标、行标为主体,以地方标准为补充的畜牧业质量标准体系。二是建立健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体系。质量技术监督、畜牧部门密切配合,尽快健全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环境评价和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三是完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抓紧在奶牛小区和集中养殖区设立检测站,建立覆盖全市、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职能明确、反应快捷、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现原料奶和奶产品的优质化和安全化。
 
  7、加强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体系建设要加大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办好各类培训班和技术示范、演示会等,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以提高奶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重点在栾城、行唐、藁城、辛集、鹿泉、新乐、正定、元氏、无极、晋州、灵寿等县(市)各建成一个集良种繁育、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奶牛标准化生产、奶制品加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研发推广示范园区,到2005年基本形成较为系统的覆盖全市的奶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培训体系。推广先进饲喂技术,增加优质牧草的饲喂量。在全市推广鹿泉铜冶试验成功的双轨饲养法,增加苜蓿和胡萝卜的饲喂量,提高奶牛产奶量和鲜奶质量,使奶牛单产由目前的4.5吨到2005年提高到5吨以上,鲜奶中蛋白质含量达到3.2%以上,乳脂率达到3.4%以上,干物质达到12%以上,每毫升细菌含量控制在5万个以下,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奶。
 
  8、搞好粪便处理设施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养殖集中区都要建设相应的粪便处理设施,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利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牛养殖集中区要规划建设好粪便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确保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市委、市政府成立以政府副市长马玉文同志为组长的奶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农委、计委、科委、财政、畜牧、农业、农开办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同志担任,负责全市奶业发展各环节的组织、协调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以及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组织,选择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员负责本县(市)区的奶业发展工作。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鲜乳及乳品营养价值和科学功效的知识宣传,积极引导乳品消费,进一步开拓奶品消费市场。重点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引导合理膳食结构的调整。当前尤其要落实好“学生饮用奶计划”,并积极推动军人、老年人等固定人群消费。
 
  (二)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搞好奶业发展规划,要对奶牛小区和奶牛养殖集中区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实行合理布局。在发展规模养殖方面,平原县市要重点发展规范化奶牛小区,实行适度规模养殖,并对现有奶牛小区进行标准化改造;山区县(市)区要在环县城和浅山区发展奶牛养殖。对新发展的奶牛小区,要按照发展规划进行布局,切忌盲目发展。
 
  (三)优化环境,强化龙头。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树立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理念,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研发机构,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际乳业跨国公司、国内知名品牌大型奶制品企业和投资商的投资与合作,引进建设一批大型奶制品生产企业,提高全市奶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实现我市奶业的跨越式发展。乳品加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有关扶持措施,对投资建设小区者,达到一定的规模,免费提供挤奶设备;对确需扩大规模的小区养殖户进行贷款担保;培养技术水平好的人员作为驻站员,为奶农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解除奶农的后顾之忧,与奶农真正形成利益连接的共同体,促进奶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制定政策,加大扶持。针对全市奶业发展,要在资金投入和小区占地等方面积极给予扶持,一是市、县两级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扶持奶牛的良繁体系、防疫体系、饲草饲料体系和标准化示范性小区建设的补助;二是积极协调农业银行开展小额贷款业务,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奶牛支持奶源基地建设;三是全力支持新型牧草、饲用玉米种植业、配合饲料加工业和新型饲料机械生产行业的发展,为养殖业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四是奶牛养殖占地除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土地按农业用地对待。
 
  (五)健全协会,发挥职能。市奶协通过改组,进一步强化监督和管理职能,为全市奶业生产各环节搞好服务,积极反映企业、奶农和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加大消费宣传,正确引导消费,消除饮奶误区,养成饮奶习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及时向政府反映奶业发展中的情况和问题,当好政府参谋,为实现全市奶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积极开展工作。
 
  (六)加强管理,依法治奶。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及河北省《种畜禽管理条例》,严格执法。二是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奶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方性产业政策,制订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奶业生产及奶制品的地方性法规,如,《石家庄市生鲜牛乳生产、运输管理办法》、《石家庄市上市奶制品管理暂行办法》,实现与国际接轨。三是健全和强化相应的检测机构,培训并充实专门人才,充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市奶业的正当权益,提高我市奶业在对外开放中参与竞争和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依据奶业法规,逐步规范或兼并、取缔一些卫生无保证、产品档次低的小型加工企业,进一步净化奶制品市场,让广大消费者喝上放心奶。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418)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0136) 法规动态 (210)
法规解读 (2650) 其他法规 (510)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51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