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东山峰管理区,国有农林场,县直有关单位:
茶叶产业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我县茶叶品质优良,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丰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良种茶园比率小、企业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不高,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把我县茶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县乡财源,现就我县茶叶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以建设全国有机茶生产大县、湖南茶叶第一县为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名优茶、有机茶为重点,以提高茶叶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为核心,推动我县茶业向无公害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茶叶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2、目标任务。2010年,全县茶叶面积发展到10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占20%以上,有机茶园认证面积2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1万吨,产值2亿元,综合产值3亿元,一家茶叶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个茶叶品牌入选“湖南省著名商标”的目标。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干茶1.5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茶叶综合产值5亿元。
二、建设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
1、推行种植专业化。以壶瓶山、白云山、太清山为重点区域,在壶瓶山镇、东山峰管理区、南北镇、所街乡、罗坪乡、雁池乡、磨市镇、三圣乡、太平镇、子良乡、白云山林场等宜茶区,集中连片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的茶园基地。茶叶主产乡镇要建立示范园,大力发展茶园面积1000亩以上的专业村、100亩以上的专业组、10亩以上的专业户。
2、实行加工标准化。编制石门县有机茶生产操作规程。建立和完善石门茶叶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和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立科学的技术指标和生产工艺,从茶叶采摘、加工各个环节推行标准化生产。
3、加快有机茶转换。加快改造低产茶园,不断提高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新扩茶园推行良种化,全部按照有机食品的标准进行建设。积极推进有机茶生产和认证。茶叶主产区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加强肥料、农药等生产投入品的管理,实行茶园农业投入品的定点专供。推广使用频振灯诱蛾和生物技术综合防治茶园病虫害。有条件的茶区要建立植保专业队,实行统防统治。
三、着力培育茶叶龙头企业
1、积极引进茶叶产业龙头企业。积极组织招商引资,力争引进国内500强企业投资石门茶叶产业。建设1-2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年加工茶叶1500吨以上、年茶叶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拥有全省一流的现代化茶叶加工设备、取得茶叶自营出口权的企业。
2、支持现有企业改造升级。支持茶叶骨干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机械设备,扩大加工规模,每年在财源建设资金中安排10万元用于茶叶企业贷款贴息。
3、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引导。凡在我县投资兴办茶叶加工企业,均享受石办发〔2004〕6号、石办通〔2005〕38号文件所规定的优惠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茶叶产业龙头项目,县人民政府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实行更优惠的政策。
四、促进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的融合
1、整合茶叶品牌。利用“石门银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的契机,规范加工工艺,提高茶叶品质,制定全面、系统的“石门银峰”主导品牌打造方案。鼓励“东山秀峰”、“白云银毫”等茶叶品牌向主导品牌集中,扩大石门茶叶影响力。
2、挖掘茶文化。积极开展夹山茶禅文化的挖掘和推介,建设好夹山茶禅文化园。继续举办好每年一次的茶文化活动。收集整理具有石门地方特色的茶歌、茶舞、茶诗、茶联。编排具有石门特色的茶文化节目,组建茶艺表演队。拍摄与石门茶叶相关的影视作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具有石门特色的茶文化。
3、开发旅游产品。积极推进茶产业、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建设好观光茶园,开发好茶旅游产品,鼓励旅行商组团来石门开展茶乡风情游,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五、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1、加强技术合作。加强与省内外茶叶学会、协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南农大、省茶叶研究所的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依托省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开展互惠互赢的合作与交流,引进现代营销和管理经验,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2、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
3、大力推广新技术。探索茶业科技推广的新模式,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叶企业的零距离对接。重点推广良种繁育,鼓励企业和农户自繁、自育良种茶苗,力争良种茶苗自繁、自育、自用率达到100%;全力推广科学制茶、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产品开发、茶叶深加工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茶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六、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1、加大对茶农的扶持力度。从2008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茶叶产业发展资金由现在的50万元增加到80万元。继续实行发展无性系良种茶每亩补助100元的政策;对连片进行有机茶开发的茶农,按每50亩一盏的标准,分期分批无偿提供频振式杀虫灯等设施;对认证有机茶的企业,按认证面积每亩一次性补贴5元。
2、加大对乡镇的奖励力度。茶叶主产乡镇所产生的茶叶税收县级所得部分,以2006年为基数,新增部分作为茶叶产业发展奖励资金全额返还给乡镇。
3、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奖励力度。对被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茶叶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茶叶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在常德市以外的地级以上城市,开设石门品牌茶叶专卖店,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经营时间一年以上的,每开设一家一次性奖励1万元。
七、加强组织领导
1、健全机构。成立石门县茶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县级领导参加,有关县直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主产乡镇(区、场),要相应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抓,配备1名以上的茶叶专职技术人员。完善县茶叶协会和乡镇茶叶协会,稳定机构,落实专、兼职工作人员。龙头加工企业要积极联合周围加工厂及村、组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组织。
2、强化责任。县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茶叶生产经营的领导和协调。茶叶办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合理规划生产基地,培植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各主产茶叶乡镇要搞好茶园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有机茶转换和农药残留的控制。发展改革物价、财政、农业、林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水利、交通、招商等部门要积极向省、市争取茶叶发展项目和资金,加快茶叶基地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与茶叶管理部门共同加强对茶叶质量监督,与工商部门协同依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税务部门要改进税收征管,依法据实征税。卫生、国土、建设、商务等部门要为茶农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好茶叶生产秩序。各金融机构要积极为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提供必要的贷款。宣传、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石门茶叶的知名度。县优化办每年要对茶叶生产经营环境进行一次督查,严厉打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
3、加强考核。从2008年开始,将茶叶产业化建设纳入有关县直部门、乡镇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由县茶叶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好细则,组织考核。
二00七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