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市委、市政府“一三六四一”任务目标的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渔业建设,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现代渔业建设的紧迫感
现代渔业是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有效的管理为保障,以现代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形成渔工贸配套、产加销完整的产业体系,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和谐共赢的渔业产业形态。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渔业产量、产值连续多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在繁荣农村经济、保障食物安全、稳定市场供给、增加农渔民收入、保持渔区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市渔业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过渡的转型期,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渔业建设需要,组织化程度较低、设施装备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远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能力薄弱等已成为阻碍我市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非常紧迫。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渔业发展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现代渔业发展新局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品牌、高效的发展理念,转变渔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现代渔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渔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十大渔业工程”(渔业资源修复、标准化池塘整理、渔港经济区建设、平安渔业、原良种体系建设、海外渔业、莱州湾生态整治、科技与培训、水产品质量保障、渔业信息化)和“六大渔业产业”(远洋渔业、健康养殖业、水产增殖业、加工制造业、渔港物流服务业、休闲渔业)为载体,不断增强渔业的综合生产、科技创新、资源环境养护、国际竞争能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推动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资源节约,转变发展方式原则;坚持科技带动,提升发展质量原则;坚持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原则。
(三)任务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持续增收。具体目标是:2010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4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12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0%、25%和10%,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占大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9%。到2012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0万吨,渔业总产值达到280亿元,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渔业增加值的比重占大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1%。
三、合理布局,重点发展六大主导产业
(一)适度规模的远洋渔业。按照压缩近海、控制外海、发展远洋渔业的指导方针,加快海洋捕捞结构调整。以寿光为重点,通过实施海外渔业工程,加大国际合作和扶持力度,加快大马力、多功能渔船的更新改造、上档升级步伐,在巩固发展到朝鲜东海岸从事渔业生产的基础上,鼓励企业在国外建立大洋性或过洋性渔业生产基地,进一步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空间。力争用2—3年时间,培育1—2个技术装备先进、整体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发展。到2012年,远洋捕捞在海洋捕捞总产中的比重由现在的5%提高到20%以上。
(二)健康安全的水产养殖业。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集约式工厂化养殖模式,加快生产方式转变。以沿海和沿库区为主,通过实施标准化池塘整理工程和原良种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发展壮大浅海扇贝养殖、池塘虾蟹养殖、工厂化养鱼、黑鱼大面积连片养殖、冷水鱼集约式养殖五大优势产业带和对虾、梭子蟹、扇贝等十大主导特色品种。力争2—3年内打造出一批产值过亿元、5亿元、10亿元的养殖品种。到2012年,养殖总产量达到30万吨,产值突破15亿元。
(三)科学合理的水产增殖业。充分利用渔业资源的再生和可塑性,加快“海洋牧场”建设。以我市近海和水库水域为重点,通过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加强人工鱼礁和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扩大底播、放流增殖品种和规模,尽快恢复和壮大自然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效益。2012年前,每年投放礁体10万方以上,2—3年建设人工鱼礁群3个;每年放流增殖品种不少于10个,规模不少于15亿尾(粒),人工底播增殖贝类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每年新建渔业资源保护区至少1个,有效地改善种群结构,保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沿海土地、能源、淡水、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等条件和优势,加快船舶修造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在潍坊港、羊口港、下营港分别规划建设一处较大型船舶修造业基地;在港区、库区和各级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一批水产品加工园区,培强做大一批以水产品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产业集群,走工业兴渔、强渔的新路子。到2012年,产值过亿元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家以上,过10亿元的船舶修造企业达到5家,加工制造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五)功能、形式多样的渔港物流服务业。抓好渔港经营权许可管理,转变渔港经营体制,放开搞活渔港经济,加快渔港经济区建设。羊口中心渔港,要不断注入生态和文化要素,建设成为生态型、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渔港;下营一级渔港,要把渔港经济纳入乡镇统一发展规划,实行港镇一体化,走以港兴渔、以渔兴镇之路,实现渔港现代化、渔业产业化、渔区城镇化的目标;潍坊渔港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早日立项,加快推进,年内港体一期工程完工。力争用2—3年的时间,将潍坊渔港建成全市最大的集停泊避风、渔货储配、水产品加工物流、渔需物资供给、食宿餐饮、娱乐服务于一体的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渔港。
(六)特色鲜明的休闲渔业。在海区、库区、城市郊区、重点产鱼区、旅游网点等,建设一批集垂钓、餐饮、游艇、渔家乐、赶海游等于一体的渔业休闲观光区。整合旅游资源,突出渔业风俗文化,拓展渔业功能,加快特色渔区和特色渔村建设。到2012年,建设大型渔具、观赏鱼市场2处以上,建设大型观赏鱼培育基地3处以上,建设大型渔业休闲娱乐场所10处以上,全市休闲渔业年收入突破3亿元。
四、强化措施,为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对渔业的投入。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发展现代渔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在用足用活国家与地方有关渔用燃油、渔民转产转业、远洋渔业、渔业龙头企业补贴等惠渔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有关渔业的专项资金,加大对渔港、渔业资源、原良种场、池塘改造、渔民合作组织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市级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支持渔港和渔港经济区建设、海上抢险救助和渔业信息化工程、平安渔业和节能减排、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和渔民培训等。县级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专门用于现代渔业建设。要建立多元化的融投资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渔业公共服务、渔业基础设施和渔港经济区的开发建设。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渔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渔业和渔村的经济发展。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渔业科技支撑。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市、县、乡三级渔业技术机构的“三定”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新型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普及新知识,全面提高渔业整体技术水平。继续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和完善渔业研发与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加大科技投入,广泛引进技术和人才,围绕生产疑难和渔船节能减排、水产品精深加工、渔具渔法、养殖新品种繁育和养殖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组织攻关,加快推广,产生实效。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构建产学研平台,吸引专业人才前来搞科研、干事业,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
(三)完善渔业体制机制,增强渔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渔业股份合作制,建立健全合同和财务管理等制度,规范股东权利义务和生产经营行为,保障股东、雇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渔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完善功能,强化自我管理和服务意识。支持渔业经济组织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渔业协会作用,积极探索“渔户+企业(协会、合作社、市场等)生产经营模式,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加快建立健全渔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渔业、渔民抵御、化解风险和困难的能力。组织实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划定渔民基本生活用海保护区,制定养殖水域生态补偿办法,切实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探索建立跨地区、跨行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渔业集中和流动。
(四)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依法兴渔”。加强渔业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渔业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普及,增强广大渔民的法制意识。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装备能力建设和渔港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力度,严格渔具渔法和休渔制度,打击非法捕捞,控制捕捞强度,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渔业资源。建立健全渔业环境监测体系,严格执行水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积极开展污染源排查和治理行动,有效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严格渔业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加强养殖生产投入品安全检查管理,确保渔业初级产品安全。强化渔业执法监督和违法惩处,依法规范渔业生产和行为,为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把现代渔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确保圆满完成任务目标。发改、财政、农业、国土资源、规划、质检、检验检疫、环保、工商、“三区”推进、金融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大力支持现代渔业发展。社会各界要关心、支持渔业工作,积极参与现代渔业建设。各级要配好配强渔管干部,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爱渔业、懂渔业的管理队伍。渔业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渔区,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Ο一Ο年二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