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油料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中,胡麻、向日葵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由于油料生产效益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持续下滑,单产徘徊不前,导致城乡居民生活必需的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为了加快恢复发展油料生产,保障市场供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的精神,现提出促进我省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如下:
一、发展油料生产的总体思路、重点、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思路:发展油料生产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供给为目的,进一步搞好优势区域布局,突出特色,扩大生产规模,优化品质结构,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扶持油料龙头加工企业,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将我省油料产业化经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重点、目标和任务:在我省东、南部以复播高油大豆、油葵为发展重点,适当扩大油菜面积;在中、北部以胡麻、向日葵为发展重点,建设优质油料生产基地;其他地区也要因地制宜,搞好芝麻、花生、小麻、蓖麻等特色油料作物的生产。目标和任务:促进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提高单产,确保总产,改善品质。力争到2010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比2006年扩大9%左右,单产增加10%左右,总产量增长19%左右,含油率平均提高2%左右(不含大豆)。
二、发展油料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实行油料生产奖励政策。
建立对油料生产大县、大乡(镇)、大户的扶持政策,调动主产区发展油料生产的积极性。从2008年开始,省财政、农业部门将综合考虑油料生产情况,对油料种植在10万亩以上的县进行扶持。
(二)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将建设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列入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在晋南、晋东南建设高油大豆基地50万亩,油菜基地20万亩,油葵基地20万亩;在晋北建设优质胡麻基地80万亩;在中北部建设优质向日葵基地70万亩。各地要根据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好中心示范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储备新优品种,展示高新技术,带动全省油料标准化生产。
(三)加强科技支撑。
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新品种培育和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创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重点推广高油大豆、优质向日葵、“双低”油菜、优质胡麻新品种和新技术;做好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开展巡回指导,提高油料新品种新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和入户率,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油料作物水平。
(四)促进油料产业化。
积极引导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主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
(五)健全食用植物油储备制度。
进一步完善食用植物油储备体系,适当扩大食用植物油的储备规模,并择机分步充实储备库存,充分发挥储备吞吐作用,以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油料生产能力,保证市场供应。
(六)建立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销预警体系。
加强油料及食用植物油信息分析和预警,建立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采集系统,及时发布生产、进口、流通等信息,引导生产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各地要强化油料和食用植物油产销形势分析,开展定点跟踪调查,准确上报生产、购销、库存等相关数据,搞好信息引导工作。
(七)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抓好油料生产的重要性,采取综合有效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好国办发〔2007〕59号文件精神,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确保食用植物油的市场供给。
二○○八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