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到 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湖北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鄂农办发〔2023〕100号)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到 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湖北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鄂农办发〔2023〕100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3-12-12 08:51:07  来源: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浏览次数:367
核心提示: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22〕8号)要求,我厅制定了《湖北省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湖北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发布单位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发布文号 鄂农办发〔2023〕100号
发布日期 2023-12-08 生效日期 2023-12-08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市、州、县农业农村局: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22〕8号)要求,我厅制定了《湖北省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湖北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附件:1.湖北省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

2.湖北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年12月6日

附件1

湖北省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化肥减量化工作,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视察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坚持科研推广管理全行业协同、生产使用评价全链条推进,加快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着力科学施肥、精准施肥、绿色施肥,推进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多元替代,加强肥料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施肥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专业化,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和肥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稳粮保供、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强化创新在化肥减量化中的支撑作用,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推动科技集成创新,突破一批重大瓶颈问题,推动科学施肥提档升级。

(二)科学施肥,多元替代。坚持因土施肥、按需用肥,避免过量施肥、盲目减肥。科学施用有机肥,推广应用新型肥料,推进绿肥种植和秸秆多样化还田,挖掘土壤养分有效性,减少化肥用量。

(三)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以粮食主产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长江、汉江、洪湖、龙感湖等重点流域以及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重点水源地为重点,针对突出问题,综合运用科技、经济、行政等手段,统筹推进化肥减量化。

(四)创建模式,构建机制。加强技术熟化和集成应用,创建推广一批科学施肥技术模式,积极发展统测统配、智能配肥、代施代管等农化服务,探索构建施肥定额制、台账制等长效机制。

(五)政府引导,整合资源。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夯实科学施肥公益性基础。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主力作用,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汇聚化肥减量化合力。

三、目标任务

以2020年为基准年,建立健全以“高产、优质、经济、环保”为导向的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完善肥效监测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融合互补的“一主多元”科学施肥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完备的化肥减量化法规政策、制度标准和工作机制,着力实现“一减三提”。

(一)进一步减少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到2025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更加合理,全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减少4%以上。

(二)进一步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有机肥资源得到有效合理还田利用,到2025年有机肥施用面积占比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三)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持续推进农户调查、田间试验、制定配方等基础性工作,到2025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

(四)进一步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机具,全面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到2025年全省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

四、技术路径

(一)“精”,精准施肥减量增效。夯实施肥情况调查、营养诊断、田间试验等测土配方施肥基础,精准制定发布肥料配方信息,提高配方肥、专用肥施用比例,减少不合理养分投入。

(二)“调”,调优结构减量增效。加大绿色技术和投入品的研发推广力度,优化氮、磷、钾配比,调整养分形态配合,促进高效吸收。针对性补施中量和微量元素,减轻缺素症状。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新型功能性、增效肥料。

(三)“改”,改进方式减量增效。改进传统的表施、撒施、大水冲施等施肥方式,研发先进适用的施肥设备,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侧深施肥机等高效施肥机械,配套缓控释肥料和专用肥料,转变传统施肥方式,减少化肥用量。

(四)“替”,多元替代减量增效。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推进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生物固氮等多元替代化肥方式,推动有机无机结合。通过耕层调控、微生物活化等技术,激发土壤养分有效性,替代化肥投入。

(五)“管”,科学监管减量增效。健全覆盖肥料生产、使用、监管全链条的制度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主要农作物氮肥施用定额,推行施肥定额制、台账制管理,分区域、分作物、分农时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引导农民把施肥量控制在合理区间。

五、重点工作

(一)测土配方施肥提升行动。强化取土化验,加强与第三次土壤普查衔接,切实增加取样密度,力争到2025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和土壤类型全覆盖,全面摸清耕地土壤养分状况,为科学制定肥料配方提供基础支撑。科学开展田间试验,做好肥料效应、化肥利用率、施肥新技术等试验,为测算化肥利用率提供数据来源,为优化化肥减量关键技术提供数据保障。统筹布局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开展施肥情况跟踪调查,探索建立农户施肥台账制度,摸清全省化肥施用变化情况。发布施肥指导意见,在关键农时季节发布主要作物施肥指导意见,指导农户科学选肥购肥用肥,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强化农企对接,组织县市遴选定点配方肥供应企业,构建配方肥供应网点体系,探索第三方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服务模式,提高配方肥进村到田。组织县级农技推广部门集中发布不同作物专用配方肥信息,引导配方肥定点企业生产供应配方肥。

(二)“三新”集成配套落地行动。结合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利用效率。新技术。强化土壤、肥料、作物三者协同,实施养分综合管理,因地制宜推广营养诊断、根层调控和精准施肥等技术,实行有机无机配合,促进养分需求与供应数量匹配、时间同步、空间耦合。新产品。加强绿色投入品创新研发,引导肥料产品优化升级,积极推广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增效肥料和其他功能性肥料,准确匹配植物营养需求,提高养分吸收效率。新机具。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机械深施注肥器、侧深施肥机、喷肥无人机、水肥一体化设施、有机肥抛洒机等高效机械装备,减少化肥流失和浪费。

(三)化肥多元替代推进行动。统筹利用有机肥资源,鼓励引导农民增施有机肥,推动有机无机结合。种养循环。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为突破口,开展种养对接,以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为原料堆沤有机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因地制宜推广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促进有机无机结合。绿肥种植。在光热和水资源适宜的区域,大力发展绿肥种植和果园生草,采取自然覆盖、刈割覆盖或翻压还田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物质投入。秸秆还田。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通过覆盖、翻压、堆沤、生物反应堆等方式还田利用。合理轮作。优化种植制度,推广花生、大豆等豆科作物轮作、间套作,接种根瘤菌剂,促进生物固氮。

(四)肥效监测评价行动。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工作方案,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以及电话回访等形式,对农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科学评价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情况。

(五)宣传培训行动。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百名专家联百县”活动,充分发挥部、省两级专家资源,实行分片负责,参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建设、试验示范和培训宣传等。采用印发科学施肥技术明白纸、宣传手册、技术挂图等方式,发放技术资料;通过室内授课、现场观摩和线上指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利用各类媒介,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促进技术落实落地。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化肥减量化领导小组,厅计划财务处、厅科技教育处、厅种植业管理处、厅畜牧兽医处、省农村能源办公室、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等相关处室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各地要相应成立由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落实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协同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充分发挥我省农科教专家团队优势,成立技术指导专班,强化化肥减量增效集成,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二)强化政策扶持。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发改等部门支持力度,列支专项工作经费,支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结合新肥料、新技术推广,争取对应用侧深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和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进行财政补助,在更大规模、更深程度上推广应用。同时,积极争取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支持化肥减量增效。

(三)强化督促考核。将化肥减量化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等考核事项,进一步压实各地责任。按月开展调度,及时掌握进度情况,适时开展调研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限期整改,严把各个环节质量关,确保化肥减量化取得实效。

(四)强化服务模式创新。依托大型肥料生产企业,围绕种植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农户提供定制化服务。积极培育科学施肥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的施肥服务。创新技术服务手段,充分利用手机APP、短信微信等方式,开展科学施肥“云服务”,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

(五)强化示范展示。各地要围绕优势作物和主栽模式,选择基础条件好、工作积极性高、有技术基础的区域,依托科研、教学、推广等多方力量,建立施肥新技术、施用新方式、肥料新产品、服务新模式示范展示平台。

附件2

湖北省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

为持续推进农药减量增效,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结合湖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和形势

农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农业投入品,对防控农作物病虫疫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但不科学、不合理使用会对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2015年以来,我省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部署,大力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农药使用量连续7年呈下降趋势,“十三五”期间年均农药使用量(统计局公布的农药使用商品量,下同)10.41万吨,比“十二五”期间减少2.65万吨,下降20.1%。2022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2%,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2%。农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比例不断提升。在有效防控农作物病虫危害、保障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实现了农药减量预期目标。

“十四五”期间,农业发展进入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既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要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农药科学合理使用,大力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可持续治理,扎实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工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快转变防控方式,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形成环境友好、生态兼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在有效控制病虫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基础上,努力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化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减药与保产统筹。着力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减药不减产、防效不降低,统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与农药减量增效。

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着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全程绿色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在保障农业生产数量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减少农药残留污染。

三是坚持生产与生态协调。着力减少农药对环境和有益生物的不良影响,在有效防控病虫害、护航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农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四是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着力优化防控技术,集成推广简便易行、成本适度、防治有效的技术模式,更加注重减药节本和增产增效的有机统一。

(三)目标任务。

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农药使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

——化学农药使用强度: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单位播种面积化学农药使用折百量,下同)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5%;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0%。

——病虫害绿色防控:不断优化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提高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理化诱控产品使用量,力争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果菜茶优势产区生产基地、绿色农业产业园区基本全覆盖。

——病虫害统防统治:创新防治组织方式,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稳定在45%以上。粮棉油等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示范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本全覆盖。

三、技术路径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坚持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点在“替、精、统、综”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替”,即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高效低风险农药替代老旧农药,高效精准施药机械替代老旧施药机械。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高含量、高活性、高防效、低毒性、低用量、低残留农药及其水基化、纳米化等制剂剂型,淘汰低效、高风险农药品种。推广应用高效节约型施药机械,淘汰“跑冒滴漏”老旧落后施药机械,减少农药浪费,提高农药利用率。

二是“精”,即精准预测预报、精准适期防治、精准对靶施药。加强农作物病虫害自动化、智能化监测预警,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和水平。根据病虫情报,开展达标防治、对症用药、适时适量用药。加强抗药性监测治理,注意轮换用药。推广靶标施药、缓释控害、低量喷雾等高效精准施药技术,提升防控效果。

三是“统”,即培育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加大力度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开展病虫害全程承包、代防代治等多种形式的防控作业模式,推进防治服务专业化。推动农机农艺融合,创造利于高效植保机械作业的农田环境条件,促进统防统治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四是“综”,即强化综合施策,推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转变过度依赖化学农药的防治方式,因地制宜集成推广生态调控、免疫诱抗、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同时,加强农药经营环节监管,严厉查处违规销售禁限用农药和误导生产者用药行为。

四、重点任务

(一)病虫监测预报能力提升行动。聚焦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和经济作物常发病虫害,推进监测预报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

1.加密布设田间监测网点。依托国家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加快建设我省田间监测点,争取每年获国家投资建设5-10个项目县、新增监测点25-50个。到2025年末,争取项目实施县区总数达到50个,建成田间监测点约300个,运行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设备800台套;其它县区应加大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保有量不得低于10台,其中智能化测报灯不少于2台。对粮食、油料、经作等重大病虫,早期预警能力、实时监测能力和持续追踪能力显著提升。

2.加快信息化技术应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建设湖北省病虫疫情信息调度指挥中心,联通田间智能化监测设备,实行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构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赤霉病等重大害虫监测预警模型,实行智能化、模型化预测。

3.推进精准预测预报。完善测报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地方测报技术标准1-2项;规范43个国家级区域站病虫调查与信息上报,简化一般站点病虫调查技术方法,全年区域站上报率不低于90%,其它站点不低于80%。各县区围绕粮油、经作等作物一、二类病虫和区域性主要病虫,发布病虫预报总期数不少于8期。

(二)病虫害绿色防控提升行动。立足农药减量增效,分区域、分作物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速集成推广应用。

1.充分利用生态调控措施。优化作物布局,因地制宜推广抗性品种、健康栽培、轮作倒茬、深耕除草等农艺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

2.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推广应用天敌昆虫、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发酵生物农药和免疫诱抗剂,逐步降低化学农药使用强度。

3.合理采用理化诱控技术。采用性诱、灯诱、色诱、食诱、植诱等诱集技术,推广地膜覆盖除草、防虫网避害及酸性氧化电解水防病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4.推行科学安全用药。推广防效好、用量少的高效低风险农药,指导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及遵守安全间隔期用药,提高农药使用效果、效率。

5.强化示范引领。按照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标准,争取建成25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每年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建立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00个以上,每个县市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以上,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绿色防控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推进行动。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治组织形式。

1.培育专业化防治组织。在粮棉油主产区、果菜茶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购机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一批装备精良、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防病治虫主力军作用。争取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达到70家以上。

2.打造统防统治百强县。在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产区,按照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0%以上的标准,争取建成2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百强县,引领统防统治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3.提升统防统治水平。创新服务方式,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每个县市建立统防统治示范区5个以上,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提高防控组织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

(四)农药使用监测评估行动。构建农药使用监测、评估支撑体系,为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布局监测站点。以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作物优势区为重点,确定50个县市作为省级农药使用监测站,系统开展农药使用种类、使用量、使用强度、包装废弃物等监测。其它县市参照相关方案设置监测点,开展农药使用监测,掌握本辖区相关信息。

2.建立评估机制。参照国家农药使用评价指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分析、研判农药监测数据,科学评估防病治虫效果、保产增收作用。

3.构建监管平台。按照国家农药统计方法开展统计,及时登录农药使用数据监管平台报告相关数据,为农药科学使用、安全使用、减量使用提供支撑。

(五)安全用药推广普及行动。强化农药安全使用知识普及推广,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水平,促进减量使用。

1.加强宣传培训。持续推进“百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活动,将科学安全用药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药械企业培训等有机衔接,每县市每年组织各类培训班或现场会15场以上,同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

2.加强技术指导。在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和关键节点,组织专家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巡回指导和技术培训,解决病虫防治技术难题,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3.探索农药安全使用指导员制度。在果菜茶优势产区、粮食主产区,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指导员试点,指导农民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安全用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降低农药残留污染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六)农药使用监督管理行动。依法依规加强农药经营和使用监管,提升农药经营服务水平,规范农药经营和使用行为。

1.强化农药执法监督。加强农药质量抽检和市场检查,每年抽检农药产品200个以上,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违规经营农药行为。加强对农药使用主体检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超范围、超剂量、安全间隔期内使用农药行为,和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

2.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记录制度。推进农产品生产企业、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仓储企业、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和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记录制度,对不执行农药使用记录制度的依法查处。推行其他农业生产主体落实农药使用记录制度,如实记载农药使用种类、用量、时间、地点等信息。

3.提升农药经营服务水平。扩大农药经营标准门店试点范围,到2025年打造农药标准化经营服务门店500家以上,推进农药经营者科学推荐购药能力。

4.加强农药溯源管理。严格落实农药经营门店购销台账记录和限制性农药实名制购买制度,实现农药销售和使用可追溯。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厅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化学农药减量化领导小组,厅计划财务处、厅科技教育处、厅种植业管理处、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省植物保护总站等相关处室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厅种植业管理处会同省植物保护总站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植物保护总站,站长任办公室主任。各地要强化属地责任,农业农村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组建专班专人推进落实,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二)强化政策支持。加强与发改、财政、金融、科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政策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建立健全农药减量化稳定投入保障机制,加强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投入,强化病虫监测预警经费保障,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科学用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三)强化科技支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生产亟须关键技术问题,联合科研单位开展联合攻关,支持绿色农药新品种的创新创制。引导教学科研机构、农药械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学会)发挥技术、产品和信息优势,强化新产品、新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化学农药减量化对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和意义,争取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农业生产者的配合和参与,营造全社会推进农药减量化良好氛围。

(五)强化技术服务。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成立专家指导组,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并发挥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专家的支撑保障作用,深入乡村、示范区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并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科学安全用药培训等活动,提高农户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地区: 湖北 
 标签: 农业 量化 农药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402)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0088) 法规动态 (210)
法规解读 (2647) 其他法规 (508)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43 second(s), 11 queries, Memory 4.7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