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22〕19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 (晋政发〔2022〕19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2-09-02 16:07:05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889
核心提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精神,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全省计量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效促进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发布单位
山西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政发〔2022〕19号
发布日期 2022-09-02 生效日期 2022-09-02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计量相关
备注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37号)精神,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全省计量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效促进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夯实计量基础,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计量基础技术支撑和保障。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立满足全省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计量科技创新力、影响力进一步提高,部分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计量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协同推进计量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计量科学技术水平有效提升。加强计量测试方法研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全省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的计量测试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家型式评价实验室技术能力,推动计量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项目落地。建立健全能源资源计量器具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全面提升计量技术能力与水平。

计量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计量在全省重大战略中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更加突出,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基本覆盖全省重要产业发展领域。持续推进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并在具有我省鲜明特色的重点发展领域新建一批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研制一批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形成一批专用计量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计量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体系日趋完善。

计量监管体系更加健全。地方计量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探索建立新型计量监管模式和制度,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体制转变。社会各方计量溯源性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开放共享的计量协同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并不断完善。

到2035年,全省计量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关键领域计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综合实力跻身中西部前列。建成科技水平一流、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和满足全省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先进测量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计量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1.加强计量测试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计量核心技术的研究,持续推动关于微波量子计量基准研究。加强计量检测新方法和关键技术应用的创新。加强碳计量检测设备和校准设备的研制与应用,推动碳排放相关计量器具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围绕我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型产业规模发展,研究一批应用型、实用型的关键测试技术,重点研究新能源、煤层气、现代煤化工、碳基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氢能利用、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计量测试技术。(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省交通厅、省卫健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教育厅、省能源局)

2.开展计量数字化转型研究。推动全省跨行业、跨领域计量数据融合、共享与应用,推动建设山西省计量数据中心,加强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利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在生命健康、装备制造、食品安全、环境监测、气候变化、节能用能等领域培育一批计量数据建设应用基地。规范计量数据使用,推动计量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卫健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

3.开展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技术研究。针对复杂环境、实时工况环境和极端环境的计量需求,研究新型量值传递溯源方法,解决综合参量的准确测量难题。立足山西区域经济特点,加强在线监测、极端量检测、综合量检测等领域有关计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跟踪安全、环境、能源、防灾救灾等领域的检测技术需求,开展前瞻性研究和能力储备。积极推进将计量测试嵌入产品研发、制造、质量提升、全过程工艺控制中,实现关键量准确测量与实时校准。(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

4.加强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加快开展量热技术、数字化模拟测量技术、工况环境监测技术等基础共性计量技术研究。加强智能化计量校准技术研究,开展计量软件功能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传感技术研究,攻克高端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和技术。推动计量新技术、新方法成果转化。(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省科技厅、省教育厅)

5.构建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强化省级科研机构导向作用,发挥综合性、行业性科研院所引领作用,建设一批高水平先进计量基础设施,打造实用型、专业型的先进计量测试实验室。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建立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基地。加大“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推动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等融合联动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

(二)强化计量应用,服务产业转型发展

6.服务新型能源转型综合改革。重点推动计量助力煤基产业延链、增链、强链等全产业链提升。助力服务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太阳能、风能、地热、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装备等产业,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应用,推动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平台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用能单位能源资源计量器具规范化、智能化配置。加强节能产品能源效率检测能力提升。(责任单位:省能源局、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


7.支撑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实施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保障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计量标准。在我省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建设1-3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搭建计量公共服务平台,聚焦相关产业领域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难题,加强关键计量测试技术、测量方法研究和装备研制,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并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开展产业计量基础能力提升行动,实施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充分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加强工业制造领域计量检定、校准、测试和检测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应用。(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

8.服务高端仪器发展和精密制造。推进全省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进程。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计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加强高精度计量标准器具的研制和应用,提升计量标准关键核心设备自主可控率。加快面向智能制造、环境监测、国防等领域专用计量仪器仪表的研制和推广使用。实施仪器设备质量提升工程,强化计量在仪器设备研发、设计、试验、生产和使用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建立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评价制度,开展仪器仪表性能测试与评价服务。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省国防科工局)

9.提升航空和海洋领域计量保障能力。推动提升航空、海洋等领域计量保障能力,加强计量监督,推动产品型号总计量师系统建设。依托我省航空仪表产业优势,推动航空仪表装备计量数字化、体系化发展,为航空仪表装备发展提供计量测试技术支撑。开展海洋船舶及配套装备关键零部件、海上风电能源装备等相关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海洋装备数字化计量测试能力。依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加速器FSFH试验设施,建立单能中子参考辐射、高剂量率中子参考辐射等计量测量条件,获取海洋核领域中子屏蔽基准数据,为海洋核装备设计、研发和验证提供计量支撑。(责任单位:省国防科工局、省市场监管局)

10.服务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加强人工智能计量基础理论、评估方法和技术研究。研究智能基础设施计量测试技术,形成各领域通用的人工智能计量体系框架、接口与方法、标准规范。开展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整体测量性能。建立适用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领域的智能水平评价标准和计量测试平台,提升数据和知识协同驱动的计量测试能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省国资委)

11.服务数字山西建设。加强计量与现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产业数字化科研生产平台联动。针对工业先进制造,加快基于协调世界时(UTC)的分布式可靠时间同步技术、时空敏感网络、传感器动态校准等数字计量设施建设。以量值为核心,提升数字终端产品、智能终端产品计量溯源能力。开展智能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等关键参数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物联网感知装备质量水平,打造全频域、全时段、全要素的计量支撑能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科技厅、省工信厅)

12.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制定山西碳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重点用能行业碳计量监督规定,推动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健全碳计量标准装置,为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依据。推动建立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和计量器具配备,加强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和碳排放监测系统建设。在城市和园区开展低碳计量试点。建立完善资源环境计量体系,建设一批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中心,推进能耗、取用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数据分析挖掘和利用。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计量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引导和培育能源、资源和环境计量服务市场。(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

13.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加快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围绕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试剂、高端医疗器械、康复理疗设备、可穿戴设备、营养与保健食品等开展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加强体育场馆、体育健身设备设施、体育竞技、体育医疗等方面计量技术研究和测试服务,夯实高品质生活的体育计量基础。完善地质灾害、地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防御的计量保障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计量能力。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查、辐射防护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研制生产和监督管理。加强公共安全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交通安全、社会稳定和安全等领域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交通监管设备、警用装备、刑事技术产品等计量测试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卫健委、省体育局、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厅、省交通厅、省公安厅)

(三)加强计量能力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14.合理布局量传溯源体系。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全省量传溯源体系,合理划分省、市、县三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能,各有侧重地开展能力建设。省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重在强化学科能力,重点建设先导性、全局性、战略性计量标准,努力填补我省量传溯源体系空白;市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重在强化本区域量传能力和强制检定能力,重点建设特色性、区域性、优势性计量标准,保证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重在强化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强制检定需要,重点建设便民性、基础性计量标准。专业计量技术机构突出专业特点,向高、精、专方向发展,满足行业特殊需求。企事业单位重在强化内部量值传递所需的计量标准建设,满足工作计量器具管理的需要。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竞争性量值溯源技术服务。(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15.推进计量标准建设。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及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推进省、市、县三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形成层次分明、链条清晰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设施网络。实施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工程,提升省级技术机构对高精尖设备的计量溯源能力,在重点领域新建一批填补省内空白的计量标准,加快推进各级各类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满足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鼓励企事业单位结合生产和研发需求,建立满足实际工作要求的计量标准。(责任单位:各级人民政府)

16.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引导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提高标准物质的质量和数量,重点推进生命科学、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自然资源、刑事司法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加快开发一批与我省产业紧密相关,特别是煤化工、碳基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等相关产业的工作标准物质和国家标准物质,建设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体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卫健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司法厅)

17.加快计量技术机构建设。深化省、市、县三级计量技术机构改革创新,优化整合各级计量技术机构和专业计量技术机构。大力推动省级计量技术机构科技创新发展,通过组织开展省级质量基础项目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建设一批国内领先计量标准,支撑全省科技创新、工业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计量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自主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计量技术机构服务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形成一批专业领域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的服务机构,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创新提供计量测试服务。(责任单位:各级人民政府、省市场监管局)

18.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建设平台,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着力培养具有科技前沿水平的高层次计量领军人才。吸收引进高层次计量人才,支持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一批计量科技创新团队。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建设计量公共教育资源开发、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加强计量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管理模式,推进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称、职业技能等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等制度有效衔接。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创新岗位设置,建立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和首席研究员等聘任制度。建立计量专家库,支持科技人员开展多层次计量交流合作。(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省人社厅)

19.完善企业计量体系。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与其科研、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大计量投入,加强计量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强化对工业测量过程和测量数据的管理,鼓励其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开展工业企业计量标杆示范。发挥龙头企业和各类计量技术服务机构引领带动作用,实施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全面提升产业链相关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健全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普惠性政策体系,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责任单位:省国资委、省工信厅、省税务局、省市场监管局)

20.支撑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积极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体化质量基础支撑服务。推动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相互参考借鉴和共享共用,以精准计量推动标准数据和方法的科学验证。强化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深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及应用示范创新,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1.加强计量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家计量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积极参与和主导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加强与全国各计量技术机构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全国各计量技术委员会活动。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参与国家、大区计量比对,稳步提升计量校准测量能力。(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四)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

22.完善计量法规规章体系。适时推动修订《山西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与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做好衔接。制定山西省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规范能源计量行为,加强能源计量监管,服务节能减排。探索制定山西省计量校准市场管理办法,依法规范计量校准相关活动,落实计量校准机构主体责任,保障我省计量校准市场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规范证后监督管理,确保监督有力、履职到位。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技术优势,加大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领域制(修)订计量技术规范力度,满足量传溯源及计量监督需要。(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3.推动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坚持一般监管与重点治理相结合,深化计量监管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智能计量器具实时监控、失准更换和监督抽查相结合的新型监管制度。推动对计量器具、测量软件、测量系统等进行综合计量评价。健全计量比对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有效开展全省计量比对活动。加强标准物质监管制度建设。积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规范量和单位使用。推动对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项目量值准确性、可靠性计量评价,对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重大专项开展量值保障能力验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和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强化计量风险防范意识,快速有效处置计量突发事件。(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4.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供水、供气、供热、电力、通信、公共交通、物流配送、防灾避险等相关计量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层民生计量保障能力。面向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体育健身、养老等民生领域,完善相关计量保障体系,夯实高品质生活的计量基础。围绕食品安全、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的计量监管需求,加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对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业、商店和眼镜店等的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加大对涉农物资的计量监管,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5.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推行以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为特征的非现场监管,通过器具智能化、数据系统化,积极打造新型智慧计量体系。推广新型智慧计量监管模式,建立智慧计量监管平台和数据库。鼓励计量技术机构建立智能计量管理系统,推动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计量实验室。推广智慧计量理念,支持产业计量云建设,推动企业开展计量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提升质量控制与智慧管理水平,服务智慧工厂建设。(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6.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完善诚信计量体系,建立以经营者自我承诺为主、政府部门推动为辅、社会各界监督为补充的诚信计量管理模式。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强化市场经营主体责任,推行经营者诚信计量自我承诺,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加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诚信计量社会共治可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数据可信、服务透明的诚信计量信息公开机制。推进计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落实。(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7.加强计量执法体系建设。加强计量执法协作,建立健全查处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规范计量服务行为,严厉打击出借计量校准资质、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加强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衔接,加快信息共享,提升执法效率。加强计量执法队伍建设,提升计量执法装备水平。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28.推动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力量,吸纳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法制计量工作,构建多元、开放的法制计量新格局。大力发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产业计量等高技术服务新兴业态,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强化对高校、科研院所所属实验室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计量溯源性要求,保障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责任单位:省市场监管局)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计量工作,把计量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有效衔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要求,明确计量发展重点,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

(二)加强政策支持

对公益性计量技术机构予以支持,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标准物质、计量数据等国家战略资源能力建设,设立计量技术提升专项和计量关键技术重大专项,提升计量科技水平。强化计量监管和基层基础能力建设,保障全省法制计量监督开展和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有效运行。强制检定、型式评价等公益性计量工作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本级预算。发展改革、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投资、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持政策。加强对计量重大科研项目、计量科技创新支撑平台和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支持,促进计量重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鼓励采用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计量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服务。

(三)加强学科和文化建设

加强计量相关学科专业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计量相关二级学科、交叉学科及计量相关专业。将计量基础知识纳入公民基本科学素质培育体系。加强计量文化建设、科普宣传和人才培养工作,培育计量文化研究及科普基地,发展计量文化产业,开发计量科普资源,推动计量博物馆、科技展览馆建设和开放。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计量精神,选树计量先进典型,增强新时代计量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四)加强协调联动

加强上下联动和横向协调,推进军地协同,形成落实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挥山西省计量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努力构建统一协调、运行高效、资源共享、多元共治的大计量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的优势和作用,集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产、学、研、用”体系,共同推动全省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

(五)狠抓工作落实

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企业要建立落实本实施意见的工作责任制,按照职责分工,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测,通过第三方评估等形式开展中期评估、总结评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对策,重要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山西省人民政府

2022年8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pdf

 地区: 山西 
 标签: 发展规划 计量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210)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337)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3011) 其他法规 (34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30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