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州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 (开州府发〔2020〕18 号)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开州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 (开州府发〔2020〕18 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0-07-02 17:30:41  来源:重庆市开州区政府  浏览次数:2348
核心提示:为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发改社会〔2019〕1427号)和《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渝府发〔2020〕12号)部署,结合开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发布单位
重庆市开州区政府
重庆市开州区政府
发布文号 开州府发〔2020〕18 号
发布日期 2020-06-30 生效日期 2020-06-30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研究同意,现将《开州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

 

    2020年6月8日

 

    开州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0—2025年)

 

    为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发改社会〔2019〕1427号)和《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年)》(渝府发〔2020〕12号)部署,结合开州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两点”定位、“两地”“ 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引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以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切实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深入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加快发展。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谋划产业发展,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加大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力度,营造有利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我区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发挥资源比较优势,瞄准市场空间,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加快资源集聚、研发平台建设、产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新业态,通过关键技术、拳头产品的创新突破,实现我区大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坚持开放带动、融合发展。牢牢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机遇,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健康产业企业投资创业,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借助外部力量培育医药品牌、拓展产品市场、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全区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龙头带动、集聚发展。统筹医药与养老服务等大健康产业协调发展,坚持抓医药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带动全产业链整体发展,带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协同共进。整合优势资源和要素,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产业基地集中,大力保护和高效利用生态产业资源,推动集约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力争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大健康产业体系基本成型,健康医药、健康药食材、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养老等五大健康产业初具规模,引进培育年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10家左右,形成10个左右具有三峡特色和西部重要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品牌,基本建成三峡库区医药基地和西部地区知名康养胜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发展健康医药产业。到2025年,健康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家以上,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收入3亿元左右,打造1—2条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形成以生物医药为主,中药、原料药为辅,医疗器械为补充的百亿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

 

    优化产业发展平台。坚持生物产业转移承接地、创新要素集聚区、生命科学与健康生活示范城定位,以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集”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培训咨询、产业孵化、产业化”为一体的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争取到2025年,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企业达到30户以上,培育1家以上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形成1—2条从源头研发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初步建成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

 

    发展中药产业。以木香、玄胡、厚朴、黄连、杜仲、天麻等优势品种为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中药开发,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大品种,支持优势品种二次开发,促进”老药新用”研发,发掘新的临床适应症,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妇儿科疾病、慢性病等中医优势病种,挖掘开发中药制剂、民间组方、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中医药特色制剂。依托天致药业、融康堂、康万佳等医药公司,重点研发治疗肠道疾病的木香、厚朴、黄柏等各类中药饮片,积极拓展符合大众消费的金银花、黄连、桔梗、薄荷等清凉降火饮片。利用大数据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水平,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打造现代中药生产基地。

 

    发展生物药产业。依托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以伊诺生物、华兰生物、中鑫东泰等医药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动植物提取技术,支持发展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血液制品、溶瘤病毒、生物制剂、基因治疗药物等生物药。积极承接原料药及辅料生产转移,加快推广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集约化生产。推动在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传统中药饮片等方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加快开展仿制药物研发,实现一批重点品种在国内同品种中率先通过药物一致性评价,抢占市场先机。

 

    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加大精准招商力度,瞄准国内外优质企业,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企业落户。发展医疗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以及血液处理耗材、超声辅助材料、注射及输液器械、检验检测试剂等医用耗材,大力发展口罩等家庭防护用品,建成家庭医疗器械及耗材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养老康复器械产业,支持老年产品、健康监测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开发一批老年智能终端产品。培育引进专业化基因检测、诊断服务机构,推进基因检测、基因诊断等增值服务。

 

    提升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加强与市内外具有优势专业的高校、科技机构、企业合作,以天致药业、康万佳、融康堂等企业为龙头,开展联合攻关,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条,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研发平台,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医药成果转化能力。筹建并依托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加强生物医药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做大做强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提升”开州牌”医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歇马生活物流园及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北部山区中药材基地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网络,争取到2025年,道地中药材线上交易额突破3亿元以上。建设完善医药冷链物流中心,发展药品冷链物流。积极开拓农村医药市场,依托开州医药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药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着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销售网络向乡镇延伸,解决好健康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起高效、快捷、便民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

 

    (二)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到2025年,新发展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区6万亩,全区药食材种植面积达到36万亩以上;培育年产值1亿元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5家,销售额1亿元以上重点产品3个;建成投用三峡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交易规模突破20亿元。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结合产业发展现状,构建”139”产业布局,形成”一园三区多点”的产业发展空间。“1”即1个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博览园;“3”即以关面为主的木香发展区,以大德为主的玄胡发展区,以大进、雪宝山、满月、河堰为主的厚朴、杜仲、黄连、党参、天麻发展区;“9”即关面、雪宝山、满月、大进、河堰、谭家、大德、紫水、麻柳等9个道地中药材重点发展乡镇。

 

    提升良种繁育能力。研究制定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种子(苗)繁育技术规范,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开展中药材良种提纯复壮、繁育技术示范推广,提升优良种子(苗)的供应能力和生产覆盖面。加大良种创新,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新品种。加强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保存宝贵遗传资源。

 

    建设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推广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全程标准化生产,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推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驯化、绿色化生产,实施种植GAP备案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药材品质。鼓励区内外中成药大品种生产企业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引导农户按标生产、规范管理,完善”订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延伸中药材产业链。制定道地中药材与优势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规范,完善种植、采收、加工、贮藏、炮制等配套设施,最大程度保持药效和药材安全性,建设清洁、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药材加工基地。依托市中药研究院、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西南大学、三峡医专等科研院所,加大道地中药材与优势药材为原料的相关产品研发,建成1—2条中药饮片炮制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集成示范生产线,提升药材综合利用能力。

 

    发展保健食品产业。依托中药材生产基地,围绕免疫功能调节、营养素补充、调节血脂等功能,以小分子活性肽为原料,发展具有特色疗效的保健食品。坚持天然、绿色、环保、安全健康食品理念,着力发展冷水鱼、柑橘、特色蔬菜等特色农业,做强”巴味渝珍”“三峡”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做大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营养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及特殊食品等健康食品,打造上规模、上水平的三峡健康食品产业园。

 

    (三)加快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实施医疗设施建设”五大工程”,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5张以上,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人、注册护士达到4.5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3人,全区医疗卫生总体水平进入全市先进区县行列,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健康医疗产业体系初步成型。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扩容。突出功能定位,加强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区域性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规划设置、引进”全国连锁、知名品牌、高端上档、专科特色”的医疗机构,推动新建儿童、肿瘤、皮肤病、康复、糖尿病等民营专科医院。支持社会资本在城区设置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专业机构。完成区中医院”国家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开州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支持启动区妇幼保健院创建”国家三级妇幼保健院”。全面启动紫水乡、高桥镇、金峰镇等乡镇卫生院整体搬迁,统筹合理规划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推动区中医院建设集中医预防、诊疗、康复、康养、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中医医院、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市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药科普基地。筹建重庆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加强中医药临床科研,加快建设国家级、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定期开展区级名老中医评选,培育建设”名院、名科、名医”,提升中医药现代化科技水平。注重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特色制剂研发,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到2025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培育壮大医美产业。依托中药材基地和养生庄园,引进中药养生滋补保健中心,研制生产药浴药包、养生精油、调理药膳等滋补营养产品。以动物胶原蛋白、金银花、白芷等大宗名贵动植物为原料,发展以纯天然美容保健为特色的医疗美容产品。大力发展整形美容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整形美容企业集团,建设1所高等级美容医院。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美容、眼科、口腔等特色专科,引导医疗美容诊部和诊所做精细分领域,形成区域特色美容品牌。引导医美机构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开展高水平服务,提升医美行业服务水平。利用汉丰湖水体资源,开展水上展会、选秀等活动,提升”开州医美”知名度。

 

    提升智慧医疗水平。以全员人口、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共享为基础,建设开州区卫生健康信息大数据平台,试点5G远程医疗专网,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与美丽医院建设,加快发展互联网诊疗、健康咨询、社区及居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依托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与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完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医保报销政策,延伸到所有乡镇卫生院,提升医药信息化服务水平。支持各类健康服务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医疗救护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拓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模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推进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与评价,建立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及综合评价监管制度;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重点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大型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人才培养、职称考评、学术活动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政策。

 

    (四)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到2025年,打造一批特色休闲度假、温泉养生、高山避暑养身项目,建设2个康养旅游示范基地、3个特色康养小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养生旅游。紧扣”山水对话、天人合一、城景一体、产城融合”旅游城市建设理念,推进开州故城、水乐园、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游乐、运动、养生、演艺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将汉丰湖景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木香、玄胡、厚朴、金银花、黄连、杜仲、天麻等道地中药材,规划建设具有三峡特色的中药康养小镇。依托雪宝山自然生态资源,做足做深秦巴文化特色,重点打造大进茶博园和药博园、天上满月康养旅游度假区、河堰岩水生态养生度假区和紫水龙头嘴森林养生度假区,建设西部一流的养生旅游地。

 

    大力开发温泉养生。打响温泉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品牌,推动温泉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加快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中医药温泉健康养生文化、盐文化,开发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产品,引进实力雄厚的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温泉康体度假疗养中心,建设温泉特色小镇,打造西部一流的温泉保健疗养品牌。

 

    有序发展康体养生。利用汉丰湖水体资源,建设汉丰湖水上运动中心,开展赛艇、皮划艇、浆板、龙舟等水上运动,集中力量打造国际摩托艇公开赛、龙舟赛等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健康运动品牌赛事,把汉丰湖建设成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利用我区山地地形地貌,以徒步、骑行、攀登、漂流、滑雪等户外运动康体服务为重点,加快打造环汉丰湖马拉松、紫水龙头嘴公园滑草、镇安桃溪河漂流、满月徒步露营等一批户外运动品牌,建成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基地。

 

    培育健身康体企业。积极与国内外健康养生产业领军企业对接,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国内外品牌健康养生服务企业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培育发展健身、游泳、武术、太极拳、棋牌、漂流、徒步、攀岩、自行车等多层次、多形式健康运动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引导健康运动用品、服务、场地等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健康运动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打造健康运动体育贸易展示平台。加强对各类健康运动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加强体育专项技术培训、咨询等健康运动服务市场培育,促进规范有序发展。

 

    完善健康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将全民健身运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健康运动体育设施,统筹推进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形成能承办综合体育赛事的场馆群,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公园、广场,重点推进”三山八点”养老庄园的体育休闲广场建设,力争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53%以上,建成运动休闲城市。

 

    (五)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到2025年,养老床位数达到1.3万张,公建民营和民办公助的养老机构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宜居颐养城市。

 

    推进健康养老产业。依托避暑、温泉、观光等养生养老基地,融合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培育发展养老、康复、老年产品等一体化的特色产品,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加强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支持闲置床位较多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统筹规划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一批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逐步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充分利用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心理咨询、餐饮行业等现有市场资源,丰富养老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逐步建立起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加强以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为重点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扩建提升成失能老人照护中心。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加强农村幸福院改造和管理,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开展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利用闲置资源开发经营养老服务。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加强对农村留守、困难、鳏寡、独居老年人的关爱保护和心理疏导、咨询等服务。到2025年,具有老龄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全区所有村(社区)。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养老服务标准,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力争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达标率达到95%。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监测和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养老服务监管巡查,实施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政策,强化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培育服务新业态,带动养老服务消费,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提升工程,培育专业队伍,力争到2022年培训2000名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基本稳定的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区级各部门要把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强化大健康产业重大问题研究,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形成统筹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各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制定推进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协同推进。各项任务配合部门,要主动对接,密切跟踪,完成牵头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

 

    (二)要素保障。用足用活市级补助政策,利用好市级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大健康企业发展壮大。设立重庆市开州区产业投资基金子基金——开州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放大财政基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各部门单位要加大现有资金的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性资金支出方向,将大健康产业列为支持重点。将大健康产业项目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拓展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在项目用地审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好市、区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医学医疗、研发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完善大健康产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三)扩大开放。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载体,建立大健康产业联盟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区域大健康产业联动发展。引进一批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研发平台落户开州,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通过联合举办会展、赛事活动等形式,共同推介区域内健康运动产品,培育跨区域的健康运动旅游精品路线和户外休闲运动品牌,提升”万达开”区域大健康产业影响力。

 

    (四)加强监管。开展大健康产业核算工作,加强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与评价,及时总结发展成效。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区政府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督查督导机制,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附件:开州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分工表

 

开州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分工表

序号

主要内容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备注

(一)加快发展健康医药产业

1

优化产业发展平台

(1)以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大力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建设集”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培训咨询、产业孵化、产业化”为一体的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争取到2025年,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建成区面积达到3.6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企业达到30户以上,培育1家以上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形成1—2条从源头研发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条,初步建成重庆(国际)生物医药城。

浦里新区管委会

区经济信息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招商投资局

 

2

发展中药产业

(1)以木香、玄胡、厚朴、黄连、杜仲、天麻等优势品种为重点,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中药开发,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大品种,支持优势品种二次开发,促进”老药新用”研发,发掘新的临床适应症,支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提高中药现代化水平。

区科技局

区经济信息委、区卫生健康委、浦里新区管委会、区农业农村委

 

(2)围绕心脑血管疾病、妇儿科疾病、慢性病等中医优势病种,挖掘开发中药制剂、民间组方、验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疗效可靠的中医药特色制剂。

区卫生健康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浦里新区管委会

 

(3)依托天致药业、融康堂、康万佳等医药公司,重点研发治疗肠道疾病的木香、厚朴、黄柏等各类中药饮片,积极拓展符合大众消费的金银花、黄连、桔梗、薄荷等清凉降火饮片。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中药材质量控制水平,建设质量追溯体系和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打造现代中药生产基地。

区经济信息委

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浦里新区管委会

 

3

发展生物药产业

(1)依托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以伊诺生物、华兰生物、中鑫东泰等医药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动植物提取技术,支持发展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血液制品、溶瘤病毒、生物制剂、基因治疗药物等生物药。积极承接原料药及辅料生产转移,加快推广原料药绿色制备和清洁、集约化生产。

浦里新区管委会、区科技局

区市场监管局、区卫生健康委

 

(2)推动在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现代中药、传统中药饮片等方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物。加快开展仿制药物研发,实现一批重点品种在国内同品种中率先通过药物一致性评价,抢占市场先机。

浦里新区管委会、区科技局

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

 

4

发展医疗器械产业

(1)加大精准招商力度,瞄准国内外优质企业,引进一批数字影像、检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用特种车辆等企业落户。

区招商投资局

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浦里新区管委会、区卫生健康委

 

(2)发展医疗穿戴设备、移动医疗设备、家庭健康产品、医用传感器等智慧医疗产品,以及血液处理耗材、超声辅助材料、注射及输液器械、检验检测试剂等医用耗材,大力发展口罩等家庭防护用品,建成家庭医疗器械及耗材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养老康复器械产业,支持老年产品、健康监测设备、康复辅助器具研发生产,开发一批老年智能终端产品。培育引进专业化基因检测、诊断服务机构,推进基因检测、基因诊断等增值服务。

浦里新区管委会

区经济信息委、区市场监管局、区招商投资局、区卫生健康委

 

5

提升技术研发转化能力

(1)加强与市内外具有优势专业的高校、科技机构、企业合作,以天致药业、康万佳、融康堂等企业为龙头,开展联合攻关,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条,鼓励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研发平台,提升企业研发创新和医药成果转化能力。依托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加强生物医药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

区科技局

区市场监管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卫生健康委、浦里新区管委会

 

(二)加快发展健康药食材产业

6

完善市场流通体系

(1)做大做强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提升”开州牌”医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区农业农村委

区市场监管局

 

(2)加快歇马生活物流园及电子商务配送中心、北部山区中药材基地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市场流通网络,争取到2025年,道地中药材线上交易额突破3亿元以上。建设完善医药冷链物流中心,发展药品冷链物流。

区商务委

区农业农村委

 

(3)依托开州医药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药品配送中心、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着力推进药品、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销售网络向乡镇延伸,解决好健康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起高效、快捷、便民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

区商务委

区市场监管局

 

7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1)构建”139”产业布局,形成”一园三区多点”的产业发展空间。“1”即1个秦巴山中药材种植博览园;“3”即以关面为主的木香发展区,以大德为主的玄胡发展区,以大进、雪宝山、满月、河堰为主的厚朴、杜仲、黄连、党参、天麻发展区;“9”即关面、雪宝山、满月、大进、河堰、谭家、大德、紫水、麻柳等9个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重点发展乡镇。

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

   

8

提升良种繁育能力

(1)研究制定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种子(苗)繁育技术规范,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开展中药材良种提纯复壮、繁育技术示范推广,提升优良种子(苗)的供应能力和生产覆盖面。加大良种创新,选育一批道地性强、药效明显、质量稳定的新品种。

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

   

(2)加强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与利用,建设中医药博物馆,保存宝贵遗传资源。

区卫生健康委

区农业农村委、区林业局

 

9

建设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

(1)推广道地与优势优质药材全程标准化生产,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无公害产品认证,创建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中药材区域公用品牌。推行标准化种植、规模化驯化、绿色化生产,实施种植GAP备案和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药材品质。

区农业农村委

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

 

(2)鼓励区内外中成药大品种生产企业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引导农户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构建”订单+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

区农业农村委

区商务委

 

10

延伸中药材产业链

(1)制定道地与优势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完善采收、加工、贮藏、炮制等配套设施,建设清洁、规范、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药材加工基地。

区经济信息委

区农业农村委、区市场监管局

 

(2)依托市中药研究院、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西南大学、三峡医专等科研院所,加大道地中药新药和中药材为原料的相关产品研发,建成1—2味中药饮片炮制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集成示范生产线,提升药材综合利用能力。

区经济信息委

区农业农村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科技局

 

11

发展保健食品产业

(1)依托中药材生产基地,围绕免疫功能调节、营养素补充、调节血脂等功能,以小分子肽为原料,发展具有特色疗效的保健食品。

浦里新区管委会

区卫生健康委、区经济信息委

 

(2)着力发展冷水鱼、柑橘、特色蔬菜等特色农业,做强”巴味渝珍”“三峡”等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区农业农村委

区市场监管局

 

(3)做大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营养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及特殊食品等健康食品,打造上规模、上水平的三峡健康食品产业园。

浦里新区管委会

区经济信息委

 

(三)加快发展健康医疗产业

12

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提质扩容

(1)规划设置、引进”全国连锁、知名品牌、高端上档、专科特色”的医疗机构,推动新建儿童、肿瘤、皮肤病、康复、糖尿病等民营专科医院。

区卫生健康委

区发展改革委

 

(2)支持社会资本在城区设置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专业机构。完成区中医院 “国家三级中医医院”创建、开州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支持启动区妇幼保健院创建”国家三级妇幼保健院”。

区卫生健康委

区发展改革委

 

(3)全面启动紫水乡、高桥镇、金峰镇等乡镇卫生院整体搬迁,统筹合理规划村卫生室建设,完善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区卫生健康委

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

 

(4)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区卫生健康委

区人力社保局

 

13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1)推动区中医院建设集中医预防、诊疗、康养、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三级中医医院、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教学)医院、市级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药科普基地。

区卫生健康委

区经济信息委、区财政局、区医保局

 

(2)筹建重庆三峡中医药研究院,加强中医药临床科研,加快建设国家级、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定期开展区级名老中医评选,培育建设”名院、名科、名医”,提升中医药现代化科技水平。注重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培养,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特色制剂研发,促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

区卫生健康委

区医保局

 

(3)到2025年,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村卫生室具备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区卫生健康委

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

 

14

培育壮大医美产业

(1)依托中药材基地和养生庄园,引进中药养生滋补保健中心,研制药浴药包、养生精油、调理药膳等滋补营养产品。

浦里新区管委会

区经济信息委、区科技局

 

(2)以动物胶原蛋白、金银花、白芷等大宗名贵动植物为原料,发展以纯天然美容保健为特色的医疗美容产品。大力发展整形美容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整形美容企业集团,建设1所高等级美容医院。按照专业化、规范化、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美容、眼科、口腔等特色专科,引导医疗美容诊部和诊所做精细分领域,形成区域特色美容品牌。引导医美机构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开展高水平服务,提升医美行业服务水平。利用汉丰湖水体资源,开展水上展会、选秀等活动,提升”开州医美”知名度。

区卫生健康委

区文化旅游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商务委

 

15

提升智慧医疗水平

(1)以全员人口、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共享为基础,建设开州区卫生健康信息大数据平台,试点5G远程医疗专网,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快发展互联网诊疗、健康咨询、社区及居家健康管理等新业态。

区卫生健康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

 

(2)依托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完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医保报销政策,延伸到所有乡镇卫生院,提升医药信息化服务水平。

区医保局

区卫生健康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3)支持各类健康服务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供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医疗救护等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 拓展覆盖城乡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模式。

区卫生健康委

区大数据发展局

 

16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

区卫生健康委

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

 

(2)推进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与评价,建立适应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及综合评价监管制度。

区卫生健康委

区人力社保局

 

(3)理顺医药价格,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完善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重点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大型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

区卫生健康委

区市场监管局、区医保局、区财政局

 

(4)完善非公立医疗机构人才培养、职称考评、学术活动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待遇政策。

区卫生健康委

区人力社保局

 

(四)加快发展健康养生产业

17

大力发展养生旅游

(1)紧扣”山水对话、天人合一、城景一体、产城融合”旅游城市建设理念,推进开州故城、水乐园、水上运动基地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发游乐、运动、养生、演艺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将汉丰湖景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汉丰湖管委会

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林业局、湖山投资集团

 

(2)依托木香、玄胡、厚朴、金银花、黄连、杜仲、天麻等道地中药材,规划建设具有三峡特色的中药康养小镇。依托雪宝山自然生态资源,做足做深秦巴文化特色,重点打造大进茶博园和药博园、天上满月康养旅游度假区、河堰岩水生态养生度假区和紫水龙头嘴森林养生度假区,建设西部一流的养生旅游地。

区文化旅游委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林业局、区农业农村委、涉及镇乡

 

18

大力开发温泉养生

(1)打响温泉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品牌,推动温泉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加快温泉资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中医药温泉健康养生文化、盐文化,开发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产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温泉康体度假疗养中心,建设温泉特色小镇,打造西部一流的温泉保健疗养品牌。

区文化旅游委

区卫生健康委、区水利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发展改革委、温泉镇人民政府

 

19

有序发展康体养生

(1)利用汉丰湖水体资源,建设汉丰湖水上运动中心,开展赛艇、皮划艇、浆板、龙舟等水上运动,集中力量打造国际摩托艇公开赛、龙舟赛等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健康运动品牌赛事,把汉丰湖建设成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

区文化旅游委

汉丰湖管委会

 

(2)利用我区山地地形地貌,以徒步、骑行、攀登、漂流、滑雪等户外运动康体服务为重点,加快打造环汉丰湖马拉松、紫水龙头嘴公园滑草、镇安桃溪河漂流、满月徒步露营等一批户外运动品牌,建成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户外运动基地。

区文化旅游委

涉及镇乡

 

20

培育健身康体企业

(1)积极与国内外健康养生产业领军企业对接,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国内外品牌健康养生服务企业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

区文化旅游委

区招商投资局、区发展改革委

 

(2)大力培育发展健身、游泳、武术、太极拳、棋牌、漂流、徒步、攀岩、自行车、等多层次、多形式健康运动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引导健康运动用品、服务、场地等行业协会发展,鼓励健康运动俱乐部跨区域连锁经营,打造健康运动体育贸易展示平台。加强对各类健康运动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加强体育专项技术培训、咨询等健康运动服务市场培育,促进规范有序发展。

区文化旅游委

区民政局

 

21

完善健康运动基础设施建设

(1)将全民健身运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健康运动体育设施,统筹推进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形成能承办综合体育赛事的场馆群,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公园、广场,重点推进”三山八点”养老庄园的体育休闲广场建设,力争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常住人口的53%以上,建成运动休闲城市。

区文化旅游委

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

 

(五)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22

推进健康养老产业

(1)依托避暑、温泉、观光等养生养老基地,融合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培育发展养老、康复、老年产品等一体化的特色产品,积极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区民政局

区文化旅游委

 

(2)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加强养老院、老年养护院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建设,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

区民政局

区卫生健康委

 

(3)支持闲置床位较多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

区卫生健康委

区民政局

 

23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

(1)统筹规划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一批具备示范引领作用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逐步建立以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以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区民政局

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

 

(2)充分利用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心理咨询、餐饮行业等现有市场服务资源,丰富养老服务内容。积极探索市场化服务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逐步建立起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区民政局

区商务委

 

24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

(1)加强以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为重点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扩建提升成失能老人照护中心。鼓励专业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加强对农村留守、困难、鳏寡、独居老年人的关爱保护和心理疏导、咨询等服务。

区民政局

区农业农村委、区财政局、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2)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加强农村幸福院改造和管理,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开展自助式、互助式养老服务。

区民政局

区财政局

 

(3)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利用闲置资源开发经营养老服务。

区民政局

区农业农村委

 

(4)到2025年,具有老龄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站)覆盖全区所有村(社区)。

区民政局

区财政局

 

25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1)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完善养老服务标准,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力争全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达标率达到95%。健全养老服务质量监测和安全监管体系,开展养老服务监管巡查,实施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政策,强化监督管理和风险防控。

区民政局

区人力社保局

 

(2)加快建设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的养老服务,培育服务新业态,带动养老服务消费,打造多层次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区民政局

区商务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3)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提升工程,培育专业队伍,力争到2022年培训2000名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基本稳定的养老服务专业化队伍。

区民政局

区人力社保局

 

四、保障措施

26

加强领导

(1)区级各部门要把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强化大健康产业重大问题研究,及时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形成统筹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各项任务牵头部门,要制定推进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确保协同推进。各项任务配合部门,要主动对接,密切跟踪,完成牵头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

区卫生健康委、区发展改革委

各相关部门

 

27

要素保障

(1)用足用活市级补助政策,利用好市级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成长性好的大健康企业发展壮大。

区科技局

各相关部门

 

27

要素保障

(2)设立重庆市开州区产业投资基金子基金--开州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放大财政基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投资。

区国资委

区财政局、区金融事务中心

 

(3)各部门单位要加大现有资金的整合力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性资金支出方向,将大健康产业列为支持重点。

区财政局

各相关单位

 

(4)将大健康产业项目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拓展大健康产业发展空间,在项目用地审批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区发展改革委

 

(5)充分利用好市、区人才政策,大力引进医学医疗、研发创新、经营管理人才,完善大健康产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区人力社保局

区卫生健康委

 

28

扩大开放

(1)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为载体,建立大健康产业联盟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区域大健康产业联动发展。

区发展改革委、区卫生健康委

   

(2)引进一批制药企业、医疗机构、研发平台落户开州,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资源。通过联合举办会展、赛事活动等形式,共同推介区域内健康运动产品,培育跨区域的健康运动旅游精品路线和户外休闲运动品牌,提升”万达开”区域大健康产业影响力。

区招商投资局

区文化旅游委

 

29

加强监管

(1)开展大健康产业核算工作,加强对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监测分析与评价,及时总结发展成效。

区统计局

   

(2)建立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任务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区政府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督查督导机制,进行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确保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区发展改革委、区卫生健康委

各相关部门

 
                     
 地区: 开州区 
 标签: 规划 纲要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2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100)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2943)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55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9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