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 〔2016〕185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豫政办 〔2016〕185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6-12-05 11:35:16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283
核心提示:《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发布单位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豫政办 〔2016〕185号
发布日期 2016-10-21 生效日期 2016-10-21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6/11/25/010685603.shtml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0月21日
 
  河南省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全面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了以统一指挥为前提、各级应急联动为保障,整合和利用全省资源,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的应急资源共享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坚持服从和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大局,建立健全了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修订各类应急预案16万余件,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显著增强。
 
  (二)突发事件防范能力明显增强。大力推进全省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省、市、县三级应急平台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在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完成了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工程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数据融合工程、卫生应急决策指挥中心、地震监测网络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突发事件信息监测、收集、分析、上报和发布网络不断完善。建设了9个Ⅰ类地震应急避险避难场所、8个Ⅱ类地震应急避险避难场所。
 
  (三)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初步建成了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军队为突击力量,以专家队伍、企事业单位和民兵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积极推进河南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和救援中心建设,目前进展顺利。依托大型重点企业建立了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5个省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建立了救灾物资调运联动机制和快速调运网络通道。继续推进多种通信体系相结合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建设,在灾害多发地区建设了具有高抗毁能力的网络设施,公众通信网、公用应急通信网对边远地区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四)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得到加强。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开展应急管理法规政策、突发事件发生机理与共性规律、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应急准备和应急决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建立完善了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加强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设备设施和数据资源共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基地建设进展顺利。
 
  (五)培训演练与科普宣教广泛开展。组织编写了一批统一规范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中小学公共安全知识读本。加强各级各类应急演练和案例总结,不断积累和丰富应急处置的经验做法。加强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科普宣教基地(场馆)建设,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应急知识宣教活动,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面临的新形势。一是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还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应急人才培养体系,对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及应急管理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运行机制有待健全。部门之间、地方之间、条块之间以及预防与处置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信息、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快速集成能力不足,多方协同处置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难度较大。三是应急救援队伍比较薄弱。应急救援队伍数量不足,布局不尽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应急专业知识技能不足,缺乏有效协同训练。部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装备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大型和特种装备。四是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应急体系建设投资渠道单一,资金不足。应急资源缺乏统筹管理,综合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网络尚未真正形成。储备方式单一,紧急生产、更新轮换、调度管理、余缺调剂等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是应急产业发展滞后。应急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比较完善的产品目录,没有形成健全的产业发展模式。六是社会参与程度不够。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需要强化,自救互救能力需要提高,法律、法规、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亟待加强,公共沟通机制尚待完善。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予以解决。2016—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社会应急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主动适应应急管理新形势,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积极推动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属地管理。把突发事件预防工作放在首位,落实属地管理有关要求,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2.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应急体系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3.坚持科学应对、法治保障。尊重自然规律,强化标准规范,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方法,制定完善应急管理法规政策,提高应急管理科学化和法治化水平。
 
  三、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法规政策体系建设,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应急管理法规政策体系,监测预警和决策指挥网络进一步健全,应急救援和物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和恢复重建能力显著增强,应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
 
  1.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进一步整合现有部门应急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完善政府突发事件综合应急监测预警系统,拓展提升各专业应急监测预警系统功能。加强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等新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全面监测,第一时间捕捉有效信息、获取精准数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发布、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气象部门现有气象信息发布系统,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河南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运行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建设全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管理等功能,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权威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综合采用各种先进广播电视技术手段和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等传统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推进应急平台体系建设。依托电子政务网络、通信网络资源,加快省政府应急平台二期第二阶段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满足省政府应急管理工作需要。推进省辖市、县(市、区)和省政府有关部门应急平台建设,确保省政府应急平台与省辖市、县(市、区)及省政府有关部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依托省信息中心整合全省应急信息资源,为各地、各部门应急平台提供数据支撑服务。完善基础信息库(包括应急队伍库、应急物资库、危险源库等)、预案库、案例库、知识库、地理信息库等,满足突发事件分析评估和应急指挥的需要。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建设专业模型库,提高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分析研判能力。建设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系统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生产基础信息规范完整、动态信息随时调取、执法过程便捷可溯、应急处置快捷可视、事故规律科学可循,提高我省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3.加强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河南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研究制定配套的政府规章和相关政策,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规范有序,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加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强行政监督。广泛开展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公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4.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武警部队、公安部门、民兵应急救援专业分队等健全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进一步推进公安消防特勤力量建设,加强联勤联训,充分发挥其作为综合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加强气象、防汛抗旱、医疗卫生、动物疫情、环境、地震、森林消防、交通运输、通信、电力、矿山救援、核反恐等方面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扶持民间应急队伍发展,实现我省应急救援力量的网络化布局,提高突发事件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依托中央驻豫企业和省属企业建设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5支危险化学品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和豫西、豫南2支非煤矿山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与驻豫军队的合作,支持驻军多灾种救援能力建设。
 
  5.提升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现有生活救助、抢险救援等应急物资及应急装备的储备,形成布局合理、种类齐全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坚持应急物资分级分类储备和精确化管理,采取新建、改扩建和代储等方式,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各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形成分级管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种类齐全、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军地联储、紧急调用、机动运输等应急保障机制,完善空中、铁路、公路、水路紧急运送网络,形成立体化应急联勤联动保障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快速调集、充足保障。
 
  6.推进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运转顺畅、处置高效的原则,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各类应急力量、资源,充分利用全省应急基础信息库数据平台,加强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地方之间、条块之间的沟通协作,提升信息、人员、物资等资源的快速集成能力,在全省范围内真正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应急联动、多方协同应对处置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局面。
 
  7.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管理法规制度。推动基层单位和重点区域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建设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提高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能力,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群众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科研开发和技术引进吸收工作,提升我省应急技术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的科研优势,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强重大疫情、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环境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预防技术研究,提高预防和应急能力。通过政府科技计划、基金等,对应急管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应急装备的研究开发给予支持,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为保障公共安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9.加快推进应急产业发展。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和《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研究制定我省应急产品技术标准,鼓励支持先进应急产品研发、应用、推广,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应急技术系统集成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完善应急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形成应急产业良性发展态势。实行应急产业市场化运营模式,鼓励组建应急产业协会、应急产业投资联盟、应急产业发展服务公司和应急产品产销平台等,推动应急产业健康发展。
 
  10.加强应急宣教培训工作。推进省级卫生应急培训演练中心、地震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开展综合性、专业化的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能力。以城乡社区为前沿阵地,动员每个家庭、每位群众积极关注各类灾害风险,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提高应急工作的社会参与度,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应急工作的良好局面。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厂矿等基层单位和灾害易发地方,广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教育,重点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切实增强群众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和应对技能。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政府网站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拓展应急知识宣传渠道,探索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的指挥、协调职能及各专项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的分类管理和专业化处置作用。各级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要认真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能,做好综合管理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财力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的划分,分级负担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事件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加强与国家应急体系建设项目的衔接,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应急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
 
  (三)强化政策支持。鼓励设立应急救援公益性基金,完善社会捐赠机制,拓宽捐赠渠道,加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功能作用,鼓励保险公司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提供保险服务。鼓励通过投保商业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利用市场化手段提高公众保障水平。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应急管理工作给予支持。
 
  (四)加强人才培养。根据我省应急管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对应急管理人才的要求,做好应急管理人才资源规划、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工作,开发建立应急管理人才数据信息库,建立完善应急管理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应急管理人才的作用,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加强应急救援、人员培训、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地区: 河南 
 标签: 突发事件 规划 体系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82)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223) 法规动态 (2990)
法规解读 (2980)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94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