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牡丹江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的通知(牡政办发〔2013〕14号)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牡丹江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的通知(牡政办发〔2013〕1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4-04-14 11:50:04  来源: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1903
核心提示:牡丹江市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3-2015年) 为进一步挖掘我市畜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生态绿色牌、走特色精品路”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明确重点,加快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牡丹江新型畜牧业,特制定牡丹江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
发布单位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牡政办发〔2013〕14号
发布日期 2013-03-06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http://www.mdj.gov.cn/zwgk/zfwj/20130329/152614.html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牡丹江市畜牧业发展规划(2013年—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3月6日
 
  牡丹江市畜牧业发展规划 (2013-2015年) 为进一步挖掘我市畜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生态绿色牌、走特色精品路”的总体要求,创新思路、明确重点,加快建设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牡丹江新型畜牧业,特制定此规划。
 
  一、产业现状
 
  (一)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我市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牧业产值达54.5亿元,肉、蛋、奶产量可达18.3、4.34和1.61万吨,人均牧业纯收入1420元,规模养殖比重达75%以上。全市有皓月肉牛、鑫鹏生猪、正大肉鸡、红星乳业等畜产品加工企业6家和禾丰、永行、正虹等饲料加工企业5家。全市涌现出了一批如“穆棱肥牛”、“龙穆黑牛”、“大湾生猪”、“建新生猪”、“皓月牌”牛肉、“鑫鹏牌”、“雪城牌”猪肉、阿妈牧场农业集团“生态有机猪肉”和“东北有机黑猪肉”、“正大牌”分割鸡等无公害、绿色产品标识认证产品。畜牧业已成为富裕农民,保障供给,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存在问题。(1)我市虽然与俄罗斯接壤,但受俄方进口限制,畜产品出口通道一直没有打开,而且又远离国内消费中心市场,不是粮食主产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较高,同时,我市农民增收渠道较多,畜牧业与务工、食用菌等行业相比存在着投入大、风险高、比较效益低等劣势。(2)现有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是初级产品,没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对养殖基地“反哺”不够,与基地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带动效应不强。从业者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3)动物疫病呈多样化趋势,防控难度大,基层防疫员报酬低,防疫部门人员、工作经费不足,畜产品安全必要监测设备和执法手段缺乏,养殖户存在违法使用违禁药物或不按规定使用投入品的隐患。(4)扶持政策不完善,规模养殖用地难、融资难和畜禽养殖污染处理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畜牧业投入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合作金融、民间金融发展滞后,政策性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三)有利条件。(1)政策环境趋好。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畜牧业作为现阶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产业,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形成了推进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2)畜产品消费需求增加。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集聚人口进一步增加,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刚性增长,特别是安全生态的特色精品畜产品市场空间极其广阔。(3)生态环境优势明显。全市森林面积达26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3%,适宜发展林下养殖、生物发酵床生态养殖等模式,具备生产安全生态的特色精品畜产品条件。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条主线”,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三大任务”, 重点发展质量型现代畜牧业、环保型生态畜牧业、效益型精品畜牧业、品牌型特色畜牧业,以创建“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为载体,大力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逐步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牡丹江新型畜牧业。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依托资源,突出特色的原则。要依托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和产业化优势,大力发展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养殖小区,建立一批规模化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我市畜牧业绿色品牌及地方特色品牌。
 
  (二)坚持市场引导,龙头牵动的原则。积极抢占国内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培育名牌产品,增强牵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实现利益对接,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坚持规模带动,提质增效的原则。大力扶持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步伐,逐步提高我市规模化养殖比重,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把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坚持科技支撑,突出效益的原则。依托科技和人才,通过科技创新和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素质,增强竞争能力,实现产业的快速升级和效益的不断增长。 (五)坚持完善体系,安全发展的原则。加强动物防疫和食品安全的执法力度,建立和完善市场信息、疫病防治、质量监测、社会化服务等体系,规避市场和疫病风险,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六)坚持多元投入,重点扶持的原则。加大对产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国内外金融组织、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向畜牧产业投放,通过多元化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四、发展目标
 
  (一)畜牧业良种工程。 2013年:应用乳肉兼用牛冻精改良4万头,生猪人工授精应用面达55%,奶牛、生猪、家禽、肉牛、山绵羊良种化率分别达到100%、90%、90%、70%和70%。 2014年:应用乳肉兼用牛冻精改良4万头,生猪人工授精应用面达60%,奶牛、生猪、家禽、肉牛、山绵羊良种化率分别达到100%、95%、95%、75%和80%。 2015年:奶牛全部应用优质冻精配种,应用弗莱维赫乳肉兼用型牛优质冻精改良肉牛累计达15万头,有1万头高代次乳肉兼用牛初步实现产奶效益。奶牛、生猪、家禽、肉牛、山绵羊良种化率分别达到100%、98%、98%、80%和85%。
 
  (二)畜牧业科技水平。 2013年:畜牧“五化” (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覆盖面达60%,畜牧产业科技含量达60%,当年争取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 2014年:畜牧“五化” (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覆盖面达65%,畜牧产业科技含量达65%,当年争取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 2015年:畜牧“五化” (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建设覆盖面达70%,畜牧产业科技含量达70%,当年争取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6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便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4%以上。
 
  (三)畜产品加工量。 2013年:全市鲜奶年实际加工量达到1万吨,生猪、肉牛、肉鸡年实际屠宰加工量分别达到60万头、3万头、500万只。 2014年:全市鲜奶年实际加工量达到2万吨,生猪、肉牛、肉鸡年实际屠宰加工量分别达到80万头、4万头、700万只。 2015年:全市鲜奶年实际加工量达到10万吨,生猪、肉牛、肉鸡年实际屠宰加工量分别达到100万头、5万头、1000万只。
 
  (四)畜产品产量。 2013年:生猪、肉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80万头、19.4万头、35万只、1500万只、奶牛存栏1万头,肉、蛋、奶产量力争达到19万吨、4.5万吨、2万吨。 2014年:生猪、肉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95万头、20万头、38万只、1600万只、奶牛存栏1.5万头,肉、蛋、奶产量力争达到20万吨、4.6万吨、5万吨。 2015年:生猪、肉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210万头、20.5万头、40万只、1800万只、奶牛存栏3万头,肉、蛋、奶产量力争达到22万吨、4.8万吨、10万吨。
 
  (五)绿色有机畜牧业。 2013年: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4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4项、绿色畜产品认证2项、有机畜产品认证1项。 2014年: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6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6项、绿色畜产品认证3项、有机畜产品认证1项。 2015年: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8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8项、绿色畜产品认证4项、有机畜产品认证1项。
 
  (六)畜牧业总产值。 2013年:畜牧业产值达到58.6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600元。 2014年:畜牧业产值达到64.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760元。 2015年:畜牧业产值突破70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突破2000元。
 
  五、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 在保障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公共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托我市良好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特色精品畜牧业。
 
  (一)生猪产业。以宁安市、海林市、林口县和市城区为重点区域,以大湾、丹江、九福、建鑫、金源等种猪场为牵动,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3年累计新建或完善年出栏千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场(小区)15个。以阿妈牧场农业集团、大湾有机猪、东河无公害猪为重点打造牡丹江市特色精品猪肉品牌。在继宁安市争取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后,力争2015年牡丹江市城区获得该项奖励。
 
  (二)肉牛产业。以穆棱市、林口县、东宁县、宁安市为重点区域,广泛开展乳肉兼用牛改良和肉牛集中育肥。以林口富林牧业为代表在靠近森工林业局的乡镇和村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开展林下可繁母牛和架子牛生态放牧养殖。3年累计新建或完善年出栏百头以上肉牛育肥场(小区)10个,新增林下生态肉牛养殖2万头。以龙江皓月为龙头,以穆棱龙穆黑牛、东宁庆财牧业、林口兆福牧业为重点打造牡丹江特色精品牛肉品牌。
 
  (三)奶牛产业。以市城区、海林市、东宁县为重点区域,集中建设10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奶牛牧场,以红星高档婴幼儿奶粉为导向,打造红星5000头牧场、东宁华洋千头牧场、绥芬河商联2000头牧场等一批欧盟标准奶源基地。
 
  (四)家禽产业。以市城区、宁安市、林口县、海林市为重点发展区域,以正大、天资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年出栏万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肉鸡养殖场发展。3年累计新建或完善年出栏万只肉鸡养殖场(小区)24个。以磨刀石双利生态养殖厂、东宁大榆树养鸡场为示范,带动标准化规模蛋鸡发展。3年累计新建或完善存栏5千只以上蛋鸡场6个。打造山林鸡、草甸大鹅、和生生态蛋等牡丹江特色精品家禽产品品牌。
 
  (五)肉羊产业。以林口县、东宁县、穆棱市、宁安市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肉羊舍饲育肥,在靠近森工林业局的乡镇和村屯,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开展林下肉羊生态放牧养殖。3年累计新建或完善年出栏3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12个。打造清真、回回顺等牡丹江特色精品羊肉品牌。
 
  六、推进措施
 
  (一)以发展壮大现有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增强龙头企业对基地的拉动作用。扶持好红星、皓月、正大、鑫鹏、麒源牧业、阿妈牧场农业集团等企业发展,金融部门要帮助龙头企业破解流动资金不足等制约性问题,搞好产业化对接,提高龙头企业拉动能力,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设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以适应消费者需求,提高附加值为目标,着力发展市场旺销又有品牌价值的肉、奶类加工食品,推动我市畜产品加工企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以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突破口,做精做优养殖基地。一要立足资源,围绕龙头搞好生产基地的规划和布局。各县(市)区要借鉴大庆和山东临沂经验,制定《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方案》,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因地制宜的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养殖模式,深入挖掘自身畜牧业发展潜力和优势,制定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切实可行的《畜牧业发展规划》。二要制定政策,切实解决资金、土地等制约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瓶颈问题。市财政要建立专项资金以奖代投,县(区)按1:1匹配,保险部门开展肉牛养殖保险,金融部门创新贷款方式,加大对畜牧业的贷款力度,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国土、林业、森工等部门要为标准化规模养殖提供资源和政策支撑。三要积极争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菜篮子扶持项目等国家和省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政策资金,促进养殖基地扩大规模、提高标准。 (三)以实现利益联结为突破口,为龙头与基地对接当好红娘。要采取积极引导的办法,使龙头和基地农户在“联利”的基础上,尽快使双方“联心、联情”,共谋产业长远发展大计。龙头企业要真正把生产基地作为“第一车间”和自身长远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予以扶持,并通过政府组织、企业招标、双方主动洽谈签约等多种形式,确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不断密切对接关系,使生产基地的规模、水平与龙头发展相适应,确保整个产业链的协调运行和持久发展。要积极引导基地农户增强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主动与龙头挂靠,通过与龙头企业签定合同,按订单组织生产;也要约束农户不断强化履约意识,确保龙头所需。要通过大力培育经合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促进全市畜牧产业化发展。要鼓励农户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和优良品种,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用优质换取优价,以实现龙头得利、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目标。
 
  (四)以加大执法力度为突破口,切实保障产业和产品安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投入品监管工作,重点把好畜产品检疫关、动物防疫关、兽药使用关、饲料检验关,把畜牧业打造成安全产业。全面认真抓好国家、省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要求的贯彻落实,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好流行病学调查,搞好监测和督察,密切注意重大动物疫情动态,坚决杜绝重大动物疫病在我市的发生、传播和蔓延;严格源头追溯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制售、使用伪劣及禁用兽药、饲料的不法行为;全面加强产地、运输、屠宰等检疫工作,保证产地、屠宰、运输检疫率和病害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五)以提高畜产品档次为突破口,全力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充分依托我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打造畜产品绿色生态品牌,大力实施绿色有机食品之都的发展战略,实现生态、林下饲草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行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对畜牧养殖环境控制,从种畜禽、兽药、饲料及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的源头抓起,大规模开展畜牧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工作,向国家和省申报一批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通过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我市规模化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打造牡丹江的畜产品绿色生态品牌,提升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力争每两年举办一届牡丹江市优质畜产品及投入品展会,通过畜牧会展经济和举办博览会、论坛等形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打造牡丹江绿色有机食品之都品牌。
 
  (六)以健全技术、良种等服务体系为突破口,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一是技术服务体系,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养殖加工企业联合打造服务平台,重点根据两牛基地建设任务,开展乳肉兼用牛改良和奶牛养殖技术为主的培训工作,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养殖户。二是良种工程体系,采取“引育繁”相结合的方针,努力构筑与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明年拟举办一次乳肉兼用牛赛牛会,全力打造具有牡丹江特色的乳肉兼用牛核心群。三是市场流通体系,继续建设和完善穆棱兴源、林口五林、马桥河皓月等辐射面大、功能强、配套服务到位的大型牲畜交易市场,使我市成为黑龙江东部畜牧业交易货运物流中心。鼓励龙头企业和边贸大户依托我市区位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发展外向型畜牧业,重点发展在俄罗斯养殖业。四是项目支撑体系,全面了解国家、省畜牧产业发展政策,按照畜牧经济工作项目化的原则,以积极的态度、务实的精神,有针对性的争取国家、省的产业扶持项目和资金。五是饲草饲料体系,一方面扩大我市饲料企业产能,在扩产和硬件升级时,开发绿色有机饲料,增加奶牛饲料的生产能力,全市饲料总产量力争突破50万吨;另一方面,结合生态市建设,积极落实“苜蓿奶计划”,按照打造“中国北欧”的目标,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全力争取“秸秆养畜”项目,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七、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了加强对畜牧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参加,把畜牧业摆上突出位置;各级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用足用好本地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实行专题推进,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完善考核机制,严格兑现奖惩。市委、市政府把畜牧业的发展任务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建立奖惩机制,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考核办法,认真组织考核验收,并严格兑现奖惩,确保目标完成。
 
  (三)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创造宽松环境。各县(市)区和涉农部门要从大局出发,着眼长远,围绕畜牧业发展,积极做好引导、支持和服务工作。各级财政、金融、工商、税务、土地管理等职能部门,要积极支持畜牧业发展,积极为畜牧业的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发改、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要围绕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努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升级。林业部门要勇于创新,打开山门,用丰富的林业资源开创出牡丹江市特色精品畜牧业。
 
  (四)理顺畜牧兽医体制,强化服务功能。深化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健全机构、理顺职能、完善机制,健全市、县(市)、乡(镇)、村四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市、县(市)、乡(镇)防检疫人员工资、经费全部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增加村级防疫员补贴。要认真组织畜牧技术干部开展业务培训,积极鼓励畜牧科技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为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的本领,并认真组织实施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高畜牧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倾斜畜牧业。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重点用于良种引进选育,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草原改良、技术培训与推广等公益性基础建设;要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产业化链条延伸、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各项支农资金要重点向畜牧业倾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向畜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金融组织资金、外商资金投向畜牧业。
 地区: 黑龙江 
 标签: 发展规划 畜牧业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31)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105) 法规动态 (2971)
法规解读 (2946)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23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7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