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奶业发展的意见(济政[2012]24号)

济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奶业发展的意见(济政[2012]2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3-04-12 08:21:18  来源:济源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892
核心提示: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进奶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10〕2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11〕1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发布单位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济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文号 济政[2012]24号
发布日期 暂无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http://www.jiyuan.gov.cn/Contents/Channel_798/2012/0327/83382/content_83382.html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加快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推进奶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现代畜牧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豫政〔2010〕2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的意见》(豫政办〔2011〕1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我市奶业发展形势

  我市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年产量35万吨,其中仅玉米秸秆年产量就达20万吨,可饲养奶牛6.8万头,发展奶牛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市奶牛养殖得到了较快发展,奶牛饲养量从1998年的179头发展到2011年的8900头,饲养方式也从零星散养步入规模化养殖阶段,2011年底,全市奶牛规模养殖场(区)达到11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奶类产量达到3.1万吨,奶牛养殖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然而我市奶业起步较晚,奶牛存栏量少、品种差,鲜奶生产水平较低;受土地、环保和资金等问题的制约,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我市引进了伊利集团液态奶加工项目,为奶牛养殖拓展了发展空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豫政办〔2011〕110号文件,为我市加快奶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奶牛养殖条件成熟。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济源伊利奶加工项目和富民强市大局,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和饲料饲草体系建设,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坚持数量扩张和质量提高并举,全面提升奶牛品质,努力提高奶牛单产水平和乳品质量,快速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现代奶业产业体系,实现我市奶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12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到1.3万头,奶产量达到4.5万吨;2013年底,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奶产量达到7万吨;2015年底,全市奶牛存栏达3万头,奶产量达12万吨。

  三、加快奶源基地建设

  (一)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养殖。采取直补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农民、城镇居民和法人单位等,采取独资、股份制、合作社等形式,新建或扩建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积极推广“奶牛养殖公司+农户”、“奶农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养殖奶牛。按照伊利集团推行的大、中型奶牛场的建设标准,重点发展存栏奶牛2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配套建立生鲜乳收购站,完善机械化挤奶设施设备。新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要向规模奶牛场倾斜,将清洁能源生产、无害化高效有机复合肥料生产和绿色奶源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奶牛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二)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市级良种奶牛冻精中转站,配备液氮运输、冻精贮存和检验设备;在规模奶牛场建立奶牛综合技术服务站,开展奶牛改良及疫病防治工作;安排专项经费,为奶牛场培训改良技术人员;积极推进国家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加快高产奶牛扩繁速度,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建立奶牛良种登记。

  (三)加快饲草饲料体系建设。加大土地流转,推广种植紫花苜蓿、冬牧70黑麦草、饲用玉米等饲草饲料作物,发展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生产基地,推广集收、割、铡、贮于一体的青贮机械,奶牛全混合日粮搅拌机(TMR机),加快青贮设施建设,增强优质饲草保障供应能力。

  (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畜牧部门要结合伊利公司建立健全奶牛养殖专家服务组织,深入奶牛养殖场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重点推广细管冻精和性控冻精配种、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奶牛后裔测定、全株玉米青贮、优质牧草种植、秸秆饲料搭配饲喂、全混合日粮饲喂等技术和疫病防控技术。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技术承包等方式对奶牛场进行有偿技术服务。

  四、强化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落实监管责任。畜牧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卫生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其他工作。

  各镇(街道)要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辖区内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工作。

  (二)加强各环节监管。养殖环节要着力加强奶畜养殖场(区)备案管理,依法规范兽药饲料等投入品使用,严厉查处养殖过程中非法使用兽药、饲料和添加物的行为。生鲜乳收购环节要严格落实生鲜乳收购许可制度,严厉打击无证收购行为;要加强日常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自检,保障设施设备运转正常;要定期对收购站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把好生鲜乳质量安全关。乳制品加工环节要严格落实生产许可证制度,严禁无证生产行为;要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管理,指导乳制品生产企业与原料供应单位签订购销合同,建立相对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督促企业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对乳制品生产实施从原料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在企业开展自检的基础上对企业购进的原料及产品有计划地进行监督检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乳制品流通环节要监督乳品销售者依法取得相应证照,建立并落实进货查验制度,采取措施,保证所销售乳制品的质量。

  (三)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定期召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畜牧局等部门,通报、研究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成既分工明确又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做到各环节监管的有效衔接;乳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要建立健全各种相关记录、台帐,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实现乳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畅通举报渠道,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五、加强奶牛疫病预防控制

  (一)制定防控方案。畜牧部门要按照国家要求,制定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方案,明确免疫病种、免疫程序、免疫时间、免疫密度、免疫质量、免疫责任,组织落实强制免疫计划,抓好强制免疫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疫情监测。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要对奶牛健康情况进行定期检测,加强对奶牛布病、结核病的监测净化。加强口蹄疫免疫效果监测,指导养殖场补免补防;加强防疫知识的宣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养殖场的防控能力。

  (三)加强防疫监管。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奶牛养殖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养殖企业改善防疫条件,规范养殖档案记录,建立并落实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引种隔离、疫病监测、疫情报告等卫生防疫制度;要严把奶牛引种关,落实跨省引进奶牛申请审批制度,监督指导养殖场,对外购奶牛进行隔离观察,防止外疫传入。

  (四)规范防疫行为,实现健康养殖。奶牛规模养殖场应建立兽医防疫室,配备专门兽医人员;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实施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对病死牛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规定(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牛及产品,对病死牛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优先提供养殖用地。土地是奶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各镇(街道)、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做好农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优先解决奶牛养殖用地并按设施农用地管理,奶牛养殖场所用水电按农业生产水电价执行。

  (二)优先提供资金扶持。从2012年起,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列支奶牛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标准化规模奶牛养殖场建设、标准化奶站建设、购买奶牛、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设备购置及奶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奖励或奖补。对新建(扩建)畜位在200头(含2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场,基础设施齐全的,按新建(扩建)畜位,每个畜位奖补1000元;对当年新购成年奶牛每头奖补1000元,新购高产成年奶牛每头增加奖补1000元。

  新建(扩建)畜位在200头(含200头)以上的标准化奶牛场并与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鲜奶购销合同的奶站,由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一套自动化挤奶设备和制冷罐设备。挤奶设备第一年无偿使用,从第二年开始分5年按月从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支付给奶站的管理费中抵扣设备成本费。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回成本后,挤奶设备产权归奶站业主所有。制冷罐设备第一年无偿使用,从第二年开始分2年从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支付给奶站的管理费中抵扣设备成本。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收回成本后,制冷罐设备产权归奶站业主所有。

  银信部门采取“小额贷、联保贷、风险基金担保贷、奶款抵押贷、住房抵押贷”等形式,为奶牛养殖场(户)解决贷款。对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或进入奶牛公寓饲养奶牛的农户,并且与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鲜奶购销合同的,经我市金融部门信用等级评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三)积极支持饲草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在山区、丘陵区适宜种植牧草的地区种植牧草,对购买牧草种植收割、青贮、全混合日粮搅拌等机械享受农机补贴;鼓励和支持规模奶牛养殖场通过租赁承包、与农民签订种植合同等形式自建饲草基地,对种植饲草饲料作物的给予种子补贴。

  (四)建立奶牛养殖风险保障机制。一是落实奶牛保险政策。市畜牧部门要与保监部门结合,开展奶牛保险工作。二是建立奶牛养殖风险保障基金。市财政设立奶牛养殖风险保障基金专户,按照每公斤鲜奶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让利1分、奶农让利1分、奶站让利1分的标准,集中捆绑建立奶牛养殖风险保障基金,重点用于奶牛保险补贴、奶牛规模养殖场信贷担保和小母牛意外死亡补贴等。

  (五)积极推广学生奶计划。教育部门要落实《农业部、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卫生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轻工业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通知》(农垦发〔2000〕3号)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畜牧局转发教育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学生饮用奶计划”管理的意见》(教体卫艺〔2003〕124号)的精神,借助“国家中西部贫困生午餐计划项目”,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推广学生奶计划。市财政对学生饮用奶给予补贴。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奶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奶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奶业发展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奶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对奶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适时调整和完善奶业发展规划。

  (二)深入宣传发动。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推进奶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大户、奶农专业合作社、奶牛规模养殖场等典型示范,营造奶业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宣传牛奶的营养和饮用牛奶知识,提高社会认知度,增强公众消费信心,促进乳品消费。

  (三)强化考核激励。把奶业发展工作列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对奶牛养殖先进镇、先进养殖合作社、先进规模养殖场、养殖状元、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奶业发展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力、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相关镇(街道)和部门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附件:济源市奶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二日

  济源市人民政府

  附  件

  济源市奶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谭  江(副市长)

  副组长:张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

  陈晓棉(市畜牧局局长)

  成  员:马东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田孝军(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党  锋(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建红(市财政局副局长)

  邱建平(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杨  涛(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赵永国(市农业局副局长)

  王陆平(市审计局副局长)

  蔡振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商军旗(市畜牧局副局长)

  胡银枝(市教育局党组成员)

  蒋国营(市卫生局党组成员)

  苗  飞(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副局长)

  冯继才(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冯国旗(市政府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主任)

  吴  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李保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侯  杰(济源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立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源分行副行长)

  刘巧芬(河南济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

  胡  海(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济源市支行副行长)

  郑会成(天坛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联络组组长)

  李红伟(沁园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李国红(北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高文红(玉泉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赵占文(克井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赵  炜(五龙口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王立功(梨林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宋爱华(承留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黄  超(思礼镇武装部部长)

  葛清玖(坡头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刘国辉(轵城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杜小红(大峪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李  剑(王屋镇武装部部长)

  李新建(邵原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张  涛(下冶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畜牧局,陈晓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地区: 河南 
 标签: 发展规划 畜牧 奶业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844)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1828)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2903) 其他法规 (53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62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