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大理州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大政发〔2006〕20号)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大理州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大政发〔2006〕20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1-08-03 04:11:48  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2034
核心提示: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跨越和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为鼓励支持全州畜牧业发展,切实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使其尽快成为我州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现特作如下决定:
发布单位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大政发〔2006〕20号
发布日期 2006-03-25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暂无
  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国家行政机关各委办局(司行社区):
 
  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大州向农业强州跨越和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为鼓励支持全州畜牧业发展,切实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使其尽快成为我州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现特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重要性
 
  1、加快畜牧业发展是为进一步巩固畜牧产业的支柱地位。  我州畜牧业连续多年稳定发展,肉类总产量、奶类产量、禽蛋产量不断增长,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2%逐步提高到“十五”末的40%,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为此,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十一五”发展中,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决不能动摇。
 
  2、加快畜牧业发展是构建和谐大理的需要。  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将有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力促进全州农副产品和劳动力两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同时,畜牧业发展在稳定繁荣城乡市场农副产品的供应和扩大城乡就业中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将为构建和谐大理做出重要贡献。   3、加快畜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益。  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我州的畜牧业产品走出国门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州地处滇西交通枢纽的优势,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增强我州畜牧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仍面临许多挑战,在推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中,基础设施薄弱、防疫及其保障体系滞后、产业化程度低、加工流通滞后、龙头企业少小弱、产业链短等许多问题需亟待解决。
 
  二、明确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
 
  4、发展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和产业化的思路来谋划、推进畜牧产业发展,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促进农民增收、富民强州和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为目标,突出良种繁育、动物防疫、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四个重点,大力发展规模经营和养殖小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畜牧业大州向畜牧业强州的新跨越。
 
  5、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州畜牧业产值实现57.6亿元,年递增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2.5%;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700元;肉奶蛋总产量达到90万吨,其中肉类产量47万吨、奶类产量40万吨、蛋类产量3万吨。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富民强州的重要支柱产业,使我州成为云南省主要的畜牧业商品生产、加工基地。
 
  三、突出重点,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与布局
 
  6、优化资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生产结构。  稳定提高生猪生产,提高奶牛规模化养殖程度,加快肉牛、黑山羊、水奶牛和禽蛋业发展,建设肉牛、黑山羊和生猪外销基地。调整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畜产品品质,生猪以三元杂交猪为主,牛以冻精改良为主,羊以本地黑山羊提纯复壮为主。
 
  7、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  以商品猪、商品牛基地县市为重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由政府引导、业主承办,规范建设60个奶牛、肉牛集约化养殖场或专业养殖小区,实行统一品种来源、统一设施环境、统一饲养方式、统一营养水平、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检验检测,并接受技术部门监督管理带动1000个规模养殖专业村或养殖大户。
 
  ——生猪生产以东部四个商品猪基地县为重点,建设40个商品猪养殖小区或规模养殖场,带动600个规模养殖专业村或养殖大户。
 
  ——乳业(包括水奶牛)发展重点区域为中北部传统乳业区和东南部乳业适宜新区,建设10个奶牛养殖小区,带动200个规模养殖专业村或养殖大户。中北部传统乳业区要主攻单产、提质增效;东南部乳业适宜新区按数量、质量并重的要求加快发展,在养殖集中区建设100个机械挤奶站。
 
  ——优质肉牛发展重点区域以养牛基础好的西南部为重点,建设10个肉牛养殖小区,带动200个规模养殖专业村或养殖大户。   ——优质黑山羊产业发展布局以南涧、巍山、永平、云龙、宾川、剑川、洱源、漾濞等八县为重点。
 
  ——禽蛋业以中东部规模饲养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禽蛋生产。   四、创新机制,大力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
 
  8、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方式。  把建设和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与规模饲养场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点,大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为加快畜牧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在发展中,畜牧业用地视为农业用地,对养殖小区和牲畜营销大户、专业市场加大扶持力度。各级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村公路建设、村镇改造、农村信贷等资金,要向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项目倾斜,重点解决规模饲养场和畜牧小区建设“三通一平”(平整场地,通电、通水、通路)。畜牧小区、规模饲养场(户)用水、用电享受农业用水、用电政策。
 
  9、加快畜禽良种体系建设。  加大对良种生产的扶持,强化州家畜繁育指导站、各县市扩繁场、供精站的种源引进更新,积极支持现有扩繁场设施改造和扩建,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加大畜禽良种扩繁和选育力度。加快引进优质种畜,增加引种数量,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繁育技术,着力提高良种繁育水平和供种能力,满足种源数量,提高种源质量,加快良种扩繁速度。加强县市、乡镇、村猪种改良站(点)的建设和管理,扩大猪人工授精改良覆盖面。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加大种畜管理力度,规范种畜生产经营,依法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畜的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在肉牛羊主产区阉割土杂公牛、串换种羊,并予以适当补助。在生猪生产优势区域启动良种猪补贴试点,强制淘汰劣质种猪。
 
  10、加大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力度。  强化人工优质牧草种植和秸秆开发利用,推进牛羊舍饲生产,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在全州扩大种植优质牧草和专用青贮饲料玉米,加强秸秆青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率,加快推进牛羊生产向全面舍饲方向发展。
 
  11、建立健全畜牧业标准化体系。  加强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和相关知识宣传,实施好科技入户工程,不断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养殖小区和规模饲养场,率先实施标准化技术规程和质量监控措施,严格控制动物疫病、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加快实现科学化饲养、全程化监控和安全化生产。对散养农户,要逐步规范其养殖行为,搞好防疫和环境卫生。培育壮大和引进一批规模大、水平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和进口国要求组织精深加工,大力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基地”经营模式,推动养殖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围绕加工出口企业建立优质畜产品基地。积极培育各类行业协会和其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行业自律、生产组织和利益代表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发展各类贩运组织和经纪人组织,进行深购远销、分购联销、联购分销和长途贩运,着力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12、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  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健全各级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机构,依法制定动物防疫计划、措施,完善应急预案。加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培训和行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疫病监测和监管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和标准,落实强制免疫、检疫、消毒、扑杀和防堵等疫病控制措施,使全州动物常发疫病得到控制,各种畜禽免疫指标达到农业部和省、州规定标准以上,疫病死亡率控制在省、州规定指标以下。
 
  13、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  着力解决基层畜牧兽医服务机构不健全、人员经费无保障、防疫措施难落实等问题,切实加强县市、乡镇、村兽医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县市级畜牧科技培训推广机构和县市级兽医防疫机构。由县市级按乡镇或区域单独设立畜牧兽医站,归县市直接领导管理,接受县市级兽医卫生监督机构指导监督;健全和稳定村级防疫队伍,按行政村设立兽医防疫室,每村固定1-2名防疫员,归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必须承担动物防疫、强制免疫等公益性科技推广任务,由地方财政按每人每月100元(其中,州每月补20元)的标准实行定补,根据防疫任务完成情况按年发给。
 
  14、建立稳定的动物疫病防治投入机制。  州县市财政要把动物疫病控制、防疫物质保障和预防用生物制品流转冷链体系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列入预算重点,切实保证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监测防控、病畜禽扑杀等防治和应急处理补助费与工作经费支出。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每年按偶蹄动物存栏万分之四免疫反应死亡数,省、州、县市各负担三分之一核补。履行兽医行政、执法和技术支持等公益性职能机构人员经费、日常运转等公用经费要有稳定的财政保障,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保证逐年下达。
 
  六、做响品牌,提升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5、强化质量安全管理。  实施品牌战略,开展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打造绿色知名品牌。加强对畜牧业生产投入品的监测,全面推进产地检疫和定点屠宰检疫,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肉、奶、禽蛋”。逐步实行无公害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实现畜产品监控工作的规范化、常规化。建立健全兽医卫生、兽药、饲料管理执法机构和队伍,在州畜牧兽医站基础上建设完善辐射滇西和滇西北的动物疫病防治监测控制中心、畜产品安全检测检验监测中心,完善管理手段和机制,为安全生产提供良好保障。要大力扶持知名品牌,突出优质、安全、生态、营养等特点,积极开发和培育特色产品,打造大理的乳制品、肉制品品牌,开拓省内外、国外市场。通过品牌战略,提高和扩大产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16、大力引进和培植加工、流通龙头企业。  州发改委、经委、财政、农业、商务、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搭建平台,提供政策、资金、技术、信息、服务支持。落实国家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税务、工商、国土、交通、金融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搞好建设用地、金融扶持、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市场信息、所得税落实等方面的服务,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按我州招商引资的有关政策对引进的龙头企业予以扶持。
 
  17、积极实施畜产品加工外销战略。  通过实施牲畜屠宰和销售市场准入等措施,提高畜产品加工的整体水平,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以冷却肉、分割肉、小包装肉和直接食用的方便熟肉制品作为突破口,提高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开拓肉食品市场。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扩大外销、出口创汇,扩大奶粉出口市场,到2010年力争乳制品外销占生产总量的80%。逐步以活畜外销转变为加工产品外销。大力扶持流通企业与市场建设,建设牲畜专业市场,扶持畜禽运销大户。
 
  七、增加投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18、稳定完善扶持政策。  进一步完善奶牛、肉牛、生猪产业和名优畜产品及绿色知名品牌开发的扶持政策,奶牛、肉牛、生猪的改良配种按照有关标准收费。围绕畜牧标准化生产基地、良种繁育推广、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等,调整畜牧专项资金的支出结构,增加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乡镇企业等专项资金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用于畜牧业的发展。
 
  19、切实保证畜牧业投资规模。  2006年起,每年州级财政对畜牧产业发展的投入不低于5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疫病监测净化、畜禽良种繁育、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人工优质牧草种植、秸秆贮制、牛羊舍饲圈养等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工作。县市级财政也要保障一定数额的畜牧业发展资金,按农村人口计,每年畜牧业经费投入不低于人均3元。
 
  20、加强对畜牧产业的组织领导。  各县市要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形成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的共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快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人员;强化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把畜牧产业发展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
 
二○○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地区: 云南 
 标签: 农业 畜牧业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402)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0088) 法规动态 (210)
法规解读 (2647) 其他法规 (508)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49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