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决定(汉政发〔2009〕44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决定(汉政发〔2009〕44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1-07-05 14:20:54  来源:汉中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752
核心提示:为加快推进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发布单位
汉中市人民政府
汉中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汉政发〔2009〕44号
发布日期 2009-10-09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暂无
   为加快推进我市蔬菜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蔬菜产业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迫切要求。我市蔬菜生产持续发展,为满足和丰富城乡人民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我市蔬菜种植以“大路菜”和“露天蔬菜”为主,设施化和集约化程度低,结构性、季节性供求矛盾突出,加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蔬菜消费总量和多元化需求增加,提高蔬菜生产供应能力,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区内市场充裕供应,维持蔬菜价格基本稳定,是“菜篮子”民生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蔬菜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水、热等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多种蔬菜生长,具有特色品种多、生产成本低、运输距离短等产业优势。蔬菜一直是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蔬菜收入3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以上。发展蔬菜产业,可以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特别是设施蔬菜亩纯收入高达5000元左右,产业内部增收潜力大,能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发展蔬菜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2008年,全市蔬菜产值达到2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成为第二大农业主导产业。蔬菜产业链条长,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升级,能带动农资、仓储、加工、运输、餐饮住宿等多个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空间;同时依托特色蔬菜基地,可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促进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二、发展蔬菜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供给、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品种特色,以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为方向,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加强基地建设,提高设施化水平,努力实现“三个扩大”:即扩大专业菜田面积、扩大设施栽培面积、扩大反季节蔬菜面积;达到“四个提高”:即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产量、提高市场供应量、提高产业效益,不断满足和丰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从2009年起,每年新建设专业菜田3万亩,累计新建10万亩以上;对现有20万亩菜田改造提升,到2012年,使全市高标准专业菜田达到30万亩,其中设施大棚菜田10万亩,露地菜菜田15万亩,高山反季节菜田5万亩;蔬菜复种面积达到8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2009年全市专业菜田建设任务为3万亩,其中1.9万亩为设施蔬菜大棚建设。新建设施蔬菜大棚要以热镀锌钢管为主,水泥构件及复合材料为辅,坚持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服务,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建成一批蔬菜专业村组、乡镇。
 
  三、建设重点
 
  (一)优化基地区域布局。按照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原则,对蔬菜产业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规划。加快专业菜田和设施菜田建设,尽快形成三大蔬菜产业区:一是10万亩精细蔬菜生产区。在汉台、城固、洋县、勉县、南郑等县区的汉江沿岸和城郊,建设1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高春提早、秋延后蔬菜生产能力,增强市内蔬菜自给率,切实解决季节性和结构性矛盾。二是15万亩特色蔬菜生产区。在全市适宜地区,大力发展山药、西芹、青笋、青菜、生姜、蒜薹、莲藕等地方名特优产品,建成大宗露地菜和外销蔬菜的生产基地。以汉台区为中心,大力发展榨菜生产基地,在勉县、洋县、宁强、略阳等地发展魔芋生产基地,提高加工型蔬菜生产能力。三是5万亩高山蔬菜生产区。在留坝、宁强、西乡、镇巴等县发展以黑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在留坝、西乡、佛坪等高山区大力发展以甘蓝、白菜、萝卜等高山延迟蔬菜和蕨菜、香椿芽、竹笋为主的山野菜。
 
  (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市县发改、水利、电力、交通、农业、综开、土地、商务等部门,要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将以工代赈、农田水利、农电改造、通村公路、“三小”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市场建设等项目统筹规划立项,集中投向蔬菜基地,达到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田间主干道硬化,方便生产和运输,着力提升蔬菜综合生产能力。
 
  (三)加快良种工程建设。建立健全蔬菜良种引进繁育体系,在每个蔬菜基地县建立2—3个良种实验站,积极开展蔬菜新品种的引进、筛选,重点加强设施栽培、耐贮运、加工专用等新品种的选育。在蔬菜基地建立新品种展示园,培育建设蔬菜工厂化育苗生产基地,加速蔬菜种苗产业化生产,提高良种覆盖率。
 
  (四)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按照“有标贯标、无标补标”和科学、规范、统一的原则,加快汉中蔬菜标准化生产综合体的制定,尽快形成与国家、行业标准相配套的地方蔬菜标准化体系。大力建设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扩大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范围,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引导和组织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培育绿色蔬菜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县级蔬菜技术推广机构,积极引进一批蔬菜专业高技术人才,充实技术力量,配置必需的仪器设备,改善服务手段,增强服务功能。完善市、县、乡技术推广网络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按照实用、快速、有效的原则,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菜农培训。建立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在生产基地、蔬菜市场和重点加工企业建立检测点,开展蔬菜质量安全检测,逐步建立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实现蔬菜从菜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管和安全控制。
 
  (六)建设新型流通体系。在蔬菜主产县每县建立1—2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发挥区域性中心批发市场的辐射带动功能;建成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方便菜农销售;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及协会,培育蔬菜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产品配送、农超对接、连锁经营、产销直挂等现代物流营销方式,建立起运行高效的营销网络,搞活蔬菜流通。建立市、县区、乡(镇)、企业、批发市场等相互联通的蔬菜信息网站,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供求信息的传递沟通,增强信息预警能力,引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七)大力培育龙头企业。采取项目支持、招商引资、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蔬菜加工、流通企业。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在净菜包装、冷冻保鲜、腌制脱水、蔬菜汁粉、蔬菜饮料等方面求突破,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开发模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紧密的利益连接体,提高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力支持。市上每年预算安排蔬菜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汉台、城固、洋县、南郑、勉县等五个蔬菜生产基地县每年安排200万元,其他县每年安排100万元,并建立随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要以县为单位,整合其它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向蔬菜基地。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户发展设施蔬菜的小额贷款额度,支持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同时,要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资本向蔬菜产业流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渠道。
 
  (二)强化政策扶持。一是在坚持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的前提下,按照“性质用途不变,依法自愿有偿,稳步有序推进,服务基地建设”的原则,通过“合并改向、反租倒包、自愿互换、企业租赁、入股合作”等方式,加速土地向种植大户、蔬菜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蔬菜经营主体流转,提高蔬菜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水平。二是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蔬菜产业支持,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扩大担保条件,切实解决蔬菜龙头企业和菜农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工商、税务等部们要认真落实中省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工商、城管、卫生等部门要制定菜农直接进入零售市场的优惠政策,合理规划城区蔬菜零售市场数量或区域,为菜农直接进入零售市场提供便利,减少流通环节,方便群众购菜和节约开支。四是要建立专业菜田征地审批制度,坚持征一亩建一亩的原则,切实保护好专业菜田。
 
  (三)创造良好环境。工商、土地、税务、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对蔬菜龙头企业、各类中介组织和蔬菜合作社在登记、注册、土地使用、税收等方面予以优惠和减免。对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设施建设用地视为农业用地。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监管,特别是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等农资投入品的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要制定有效措施,开辟我市蔬菜“绿色通道”,对来汉中运销蔬菜的客商,主动搞好服务,严厉打击菜霸、欺生排外、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充分保护菜农、菜商和蔬菜企业的合法权益,齐心协力为蔬菜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加强组织领导。县区长为蔬菜产业建设的第一负责人,各县区都要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蔬菜产业的领导。市政府成立由主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的蔬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农业、财政、发改委、综合开发(扶贫)、水利、土地、林业、商务、经贸、卫生、科技、公安、交通、乡企、供销、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组织实施等日常业务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蔬菜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制定本县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服务与指导,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要落实责任,建立县、专业乡村和部门包抓共建目标责任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逐级分解任务,并加大目标责任考核力度,以促进我市蔬菜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二〇〇九年十月九日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2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100) 法规动态 (95)
法规解读 (2943)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86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