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的意见(德政发〔2009〕13号)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的意见(德政发〔2009〕13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1-01-24 01:22:07  来源:德州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1727
核心提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2009年1月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粮油食品城”。为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促进全市粮油食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产粮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的转变,全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油储运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和信息中心,特制定本意见。
发布单位
德州市人民政府
德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德政发〔2009〕13号
发布日期 2009-07-02 生效日期 暂无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备注 暂无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于2009年1月正式命名我市为“中国粮油食品城”。为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促进全市粮油食品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产粮大市向粮食产业强市的转变,全力把我市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油储运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和信息中心,特制定本意见。一、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粮油食品城”的重要意义
 
  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对推动我市粮油食品产业结构调整,丰富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企业、服务“三农”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粮油食品城”的重要性,将其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进“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
 
  二、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建设“中国粮油食品城”为中心,以提高粮油加工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为依托,聚集产业优势,培植骨干龙头,打造兴业平台,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粮油食品大市向产业强市的跨越。
 
  (二)任务目标。以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粮油食品加工中心、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为总目标,到2010年底,全市粮油、食品年加工生产能力达到1400万吨以上,粮食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实现全市粮油、食品年加工生产能力1800万吨以上。1.延伸小麦加工产业链条。积极发展食品专用粉和营养强化粉。同时,加强综合开发和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小麦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面食工业化生产。2.延伸玉米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玉米蛋白、玉米胚芽油、变性淀粉、淀粉糖、酒精及其他深加工综合利用产品,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开发进入大众一日三餐的方便营养食品。3.延伸大豆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大豆分离蛋白、组织蛋白、浓缩蛋白等新型大豆食品,加快传统大豆食品的工业化进程。积极开发大豆卵磷脂、低聚糖、异黄酮等功能性食品,加快研制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新产品。同时,加快发展高级专业用油生产,加强对油脂综合利用的研发。4.拓展超有机食品加工产业链条。积极培植超有机食品加工产业龙头,全力打造三安超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科技+专业合作社”的要求,规范操作,高效运行。利用订单成功模式和三安超有机食品技术,延伸产业链条,开发有机食品,加快全市超有机食品的发展。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继续申办全国粮油食品展销会。继续申办2010年全国粮油食品展销会或同类展会,各县(市、区)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当地企业参展,扩大企业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充分展示我市粮油加工的整体实力。
 
  (二)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借鉴平原县、陵县等地经验,加快优质订单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全市品牌农业的建设。
 
  (三)培大扶强粮油龙头企业。各县(市、区)要立足现有基础,采取分区域、分重点的方法,加大功能划分,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粮食精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准确掌握中央、省对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尽快做大做强小麦、玉米、大豆等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南融北接”战略,把我市建设成京、津、济粮油产品的主要加工供应基地。积极引进大型粮油深加工企业,逐步建成粮油食品产业发展集群,提升全市粮油食品加工企业整体规模和水平。
 
  (四)加快粮油产业园区建设。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国家总体物流规划把我市列为主要物流节点的有利条件,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快粮油产业园区建设。要建设集粮食收购、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的粮食产业园区、物流园区,引导粮油产业集聚发展。
 
  (五)加快主食工业化生产。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厨房工程建设,实现城乡居民主食社会化、工业化生产。鼓励粮油食品企业对接国内外食品生产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引进知名食品生产厂家、快餐企业到我市发展。支持食品产业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使传统主食生产达到工厂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经营连锁化。完善粮油及其制成品供应渠道,推进资源整合,抓好网点延伸,提高服务水平,加快粮油超市和连锁配送体系建设。
 
  (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粮油品牌战略的实施,重点培育发达集团、永乐食品、巨嘴鸟工贸、天马集团、东奥集团、中粮面业(德州)有限公司、峰宇制粉、华农食品、津华集团、华茂科技、双福油脂、宁津顺发制粉、豪康制粉等骨干企业,进一步提升德州粮油品牌影响度。
 
  (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落实我市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签订的《科技合作协议书》相关内容,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在食品营养、粮油加工工艺及装备、成套工程技术等领域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有关部门及市粮食产业化协会要积极组织骨干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对接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不断提高粮油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引导粮油食品企业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八)加强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粮油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有效的可适用于食品原料加工制造、储运和流通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各类粮油加工企业要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内检管理制度,做到不合格产品不加工、不出售。定期发布粮油成品市场抽检报告,强制执行产品质量安全召回制度,建立完善市、县两级粮油食品检测机构,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实现粮油食品快速检测。
 
  (九)加强粮食执法工作。进一步夯实粮食执法工作基础,按照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四落实”的要求,健全粮食监督检查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粮食执法水平,增强粮食、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做好粮油市场的日常监管和粮食卫生的检测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扎实工作,共同推进。市政府成立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相关工作。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全力推进工作开展。各宣传媒体要加大对“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二)加强政策扶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建立健全促进粮油食品工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快粮油食品工业的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加大对食品研究开发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对技术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的企业,鼓励其自主研发获取核心技术,建立独立的技术平台。
 
  (三)制定发展规划。市粮食局、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局、经委等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建设“中国粮油食品城”的任务和目标,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确保按期完成各项任务目标。
 
  (四)发挥平台作用。建立粮油食品产业信息平台和粮油食品企业信用记录备案制度,建全粮油食品行业发展信息体系和诚信体系。探索组建融资租赁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为粮油食品企业提供生产设备贷款,实现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
 
  (五)加强督导考评。加强对“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工作的督导检查,建立相应的目标综合考评体系。从2010年开始,将其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并对其进行单项考评表彰。同时,纳入市级对各县(市、区)的考评计划。
 
  附件:德州市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德州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二日
 
  附件:
 
  德州市加快中国粮油食品城建设工作委员会成员名单
 
  主 任: 李保海 (副市长)
 
  副主任: 崔书强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
 
  张书鹏 (市粮食局局长)
 
  成 员: 袁希君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考评办主任)
 
  赵泉江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广电局局长)
 
  王立来 (市发改委主任)
 
  周天峰 (市经委主任)
 
  马国忠 (市民经委主任)
 
  才玉璞 (市科技局局长)
 
  战士平 (市财政局局长)
 
  邵国君 (市农业局局长)
 
  侯有喜 (市服务业发展局局长)
 
  周建中 (市卫生局局长)
 
  焦玉春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
 
  赵红卫 (德州日报社总编辑)
 
  刘 波 (市工商局局长)
 
  侯 波 (市国税局局长)
 
  杜筱军 (市地税局局长)
 
  郭 萍 (市质监局局长)
 
  王立民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粮食局,张书鹏兼任办公室主任。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1358)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39742) 法规动态 (210)
法规解读 (2623) 其他法规 (506)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176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4.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