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规草案 » 国家法规草案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4-06-05 08:23:08  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浏览次数:1090
核心提示:为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证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进行了研究修改,形成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征求意见稿)》。
发布单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 2014-05-31 截止日期 2014-06-30
有效性状态 地区 中国
备注  
  为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证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家工商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进行了研究修改,形成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中国政府法制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部门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2.登录国家工商总局网站(网址:http://www.saic.gov.cn),通过首页右侧“规章草案征求意见”栏提出意见。
 
  3.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东路8号 国家工商总局法规司(邮编:100820)
 
  4.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fgszqyj@saic.gov.cn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4年6月30日。
 
  国家工商总局
 
  2014年5月31日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保证各项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的执法监督,是指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本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检查、评议、督促、纠正的活动。
 
  第三条  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适用本规定。
 
  对各级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执法人员的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对本级和下级机关执法活动组织实施监督。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完善执法监督程序,强化执法监督手段,积极探索执法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建立执法监督的长效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制机构是主管执法监督的工作部门,在本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和指导执法监督工作。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相关机构应当依照其职责规定,做好执法监督工作。
 
  第五条  执法监督应当遵循监督执法与促进执法相结合、纠正错误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确保依法行政。
 
  第六条  执法监督的内容主要有:
 
  (一)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情况;
 
  (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情况;
 
  (三)行政执法主体的资格;
 
  (四)行政处罚行为;
 
  (五)行政许可行为;
 
  (六)行政强制行为;
 
  (七)行政收费行为;
 
  (八)行政复议和赔偿行为;
 
  (九)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
 
  (十)其他需要监督的事项。
 
  第七条 执法监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一)实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
 
  (二)实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制度;
 
  (三)实行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听证制度;
 
  (四)实行行政复议和赔偿制度;
 
  (五)实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
 
  (六)实行专项执法检查制度;
 
  (七)实行法治工商建设检查和评价制度;
 
  (八)实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制度;
 
  (九)实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
 
  (十)实行重大案件监督制度;
 
  (十一)实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十二)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决定采取的其他方式。
 
  第八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规范性文件应当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的,不得发布实施。
 
  第九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严格执法人员资格,加强执法证件管理,规范执法证件使用。没有取得执法证件的,不得从事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
 
  第十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属于核审、听证范围的,应当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有关规定进行核审、听证。
 
  第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行政复议和赔偿工作。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行政复议、应诉和赔偿案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上一级机关报送。
 
  第十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每年对本机关和下级机关的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
 
  案卷评查可以采取抽查案卷、案件回访、异地互查等形式,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评查,并将案卷评查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三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每年对新制定、新修改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情况,或者具有普遍性的热点、
 
  难点执法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专项执法检查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制机构单独或者会同有关内设机构组织实施,可以采取书面汇报、调研座谈、现场检查、抽查案卷等形式进行,并将专项执法检查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四条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每年部署开展法治工商建设检查和评价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结合实际,组织对本级和下级机关的法治工商建设检查和评价工作。法治工商建设检查和评价工作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通过案件核审、听证、行政复议、案卷评查等形式加强对本级和下级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第十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本级和下级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评议考核。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下级机关办理的跨区域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案件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发出《执法监督通知书》,要求就案件办理情况作出说明。
 
  下级机关收到《执法监督通知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上级机关。
 
  第十八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监督中发现本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执法人员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的,应当依据有关规定予以纠正。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有权决定对本机关行政处理决定重新进行审查。
 
  对原行政处理决定重新审查的,审查结论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关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九条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监督中发现下级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依据有关规定提出纠正意见,并向下级机关发出《执法监督通知书》,或者依据有关规定直接予以纠正。
 
  下级机关收到《执法监督通知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重新审查,并于审查决定作出后十日内向上级机关书面报告执行结果。
 
  第二十条  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监督中发现下级机关行政执法工作存在普遍性问题或者区域性风险,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向下级机关发出《执法监督建议书》,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下级机关收到《执法监督建议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执行情况书面报告上级机关。
 
  第二十一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因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产生其他危害后果的,应当承担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专项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拒绝、阻挠、妨碍执法监督,或者拒不执行、无正当理由拖延执行执法监督决定的,由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取消考核评比资格,并对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行政执法人员拒绝、阻挠、妨碍执法监督,或者拒不执行、无正当理由拖延执行执法监督决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离岗培训、暂扣执法证件、吊销执法证件、调离执法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1999年12月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2号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执法监督规定(征求意见稿)》修改说明
 
  1999年12月8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92号公布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至今已实施近15年,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工商行政执法和法治工商建设的需要。工商总局总局在对《暂行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法监督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改背景
 
  《暂行规定》共14条,概括规定了工商机关执法监督的宗旨、概念、原则、对象、范围、方式、主体、责任等内容,确立了工商机关执法监督的基本框架,是各级工商机关开展执法监督的重要依据,对强化执法监督,保证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暂行规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工商行政管理改革发展和法治工商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发生新的变化。《暂行规定》制定的主要依据是《行政处罚法》,此后《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公布实施,这些法律中规定了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内容;同时,工商总局出台的《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执法证管理办法》等规章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法治工商建设评价办法》等重要文件也规定了有关执法监督的内容。上述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的出台要求对《暂行规定》进一步充实完善。二是《暂行规定》有关内容比较概括,缺乏可操作性。2011年面向10个省区市的调查问卷显示,系统内只有23%的受访者认为《暂行规定》内容非常全面,42%的受访者认为《暂行规定》可操作性强,46%的受访者认为《暂行规定》贯彻情况很好,有高达70%的受访者认为《暂行规定》需要修订。从实践看,《暂行规定》中个别监督方式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有的监督方式已经被其他方式替代。三是《暂行规定》需要与工商机关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去年以来,工商机关面临食品监管职能划转、省以下领导体制调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以及部分地方工商、质监、食药等机构合并等新情况,需要通过修订《暂行规定》,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维护执法统一。
 
  二、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适用范围。将适用范围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行为”,扩大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同时,为适应部分地方机构合并的新情况,在适用范围中又增加了“各级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的市场监督管理机关及其直属机构、派出机构以及执法人员的工商行政执法行为”。
 
  (二)关于监督方式。对《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的监督方式进行了较大修改,一是删除了实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等实践中基本不适用的监督方式。二是增加了新的监督方式。例如:重大案件监督制度、行政复议和赔偿制度、案件评查制度、专项执法检查制度等。三是用法治工商建设评价和检查制度替代了执法检查制度。四是改变《暂行规定》第七条的立法模式,对各项监督方式用专门条文进行细化,以增强可操作性;对工商总局已有专项规定的,也在条文中进行了指引。
 
  (三)关于重大案件监督制度。为适应分级管理的新形势,新增了“重大案件监督制度”,在第十七条表述为: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对下级机关办理的跨区域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案件进行监督,必要时可以发出《执法监督通知书》,要求就案件办理情况作出说明。下级机关收到《执法监督通知书》后,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有关情况书面报告上级机关。
 
  (四)关于普遍性问题和区域性风险如何纠正问题。有的地方认为,对执法监督中发现的不履行、违法履行或者不当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已经规定了纠正程序(第十八条、第十九条),但是对普遍性问题和区域性风险缺乏纠正途径。为此我们在第二十条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即“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执法监督中发现下级机关行政执法工作存在普遍性问题或者区域性风险,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向下级机关发出《执法监督建议书》,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关于违反监督规定的法律责任问题。为增强规章的执行力。在第二十二条增加了被监督机关和执法人员“拒绝、阻挠、妨碍行政执法监督,或者拒不执行、无正当理由拖延执行执法监督决定”应当承担的责任。
 地区: 中国 
 标签: 行政处罚 规章 行政执法 法人 行政许可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法规草案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推荐法规草案
点击排行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0.051 second(s), 12 queries, Memory 4.6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