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开发区、区县(市)市场监管局,市局机关各处室、直属行政事业各单位:
现将《2023年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7月10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3年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要点
2023年,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首要之年,是加快我市经济修复的关键之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贯彻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及全国、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总体思路,突出“发展要上去、质量要提升”两大任务,全面开展“三标”活动,以“一个大市场、两个强市、三个监管、四个安全、五个建设”为突破点,统筹“稳”与“进”双向发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双线嵌合,坚定信心、奋勇争先,奋力推进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提质,不断推进市场监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党建工作实效
1. 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能力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坚定不移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市场监管系统落地落实。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住管好市场监管意识形态阵地。
2. 强化科学理论武装。高举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第一时间跟进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五个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长效机制,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后半篇文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改造、自我净化,切实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做到“五个过硬”。
3. 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国之大者”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保持反对和惩治腐败的强大力量常在,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坚决防范和查处“七个有之”问题,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机制,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紧扣“书记抓、抓书记”责任链条,实现“两个责任”一体贯通、一体落实。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密切关注“四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擦亮“忠诚、干净、担当”队伍底色,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 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大抓基层导向,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过硬,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合力。组织开展“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逐步提升支部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工作和组织全覆盖,创新加强“小个专”党建工作,把非公党建“红色招牌”擦的更亮更出彩。
二、聚焦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5. 统一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健全完善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无差别行政审批服务。
6.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商事登记“一件事”改革;全面推行智能化审批,打造审批服务新模式;围绕“企业开办”“市场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三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深化细化优化措施,力争三项指标均达到全省第一。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力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郑州模式”。
7. 精准服务市场主体。深入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稳定市场主体发展预期。更新完善稳经济政策“工具箱”,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强化涉企收费治理,开展水电气暖行业乱收费专项整治,提振市场信心。力争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20万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
8. 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认真梳理清除阻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章制度,推进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更加顺畅,推动全市市场更快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
三、深入实施“两个强市”战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9. 高标准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强《党中央 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宣传和贯彻执行,认真落实《郑州市“十四五”质量强市建设规划》,开展质量强市建设规划中期评估,统筹做好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第九届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建立政府质量奖梯次培育机制和争创河南省“美豫名品”培育机制,修订完善《郑州市质量提升若干政策》激励制度。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质量诊断品牌培育试点工作和企业卓越绩效孵化基地试点推进工作,全面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全市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10. 深化标准服务。围绕“标准河南”建设目标,聚焦优势领域,强化全领域标准化深度发展。成立全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标准郑州建设实施意见》,力争2023年立项发布高质量地方标准不低于15项。加快市级标委会建设,力争2023年底市级标委会突破20个。扎实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评价,抓好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2023年度争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0个。
11.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实现《时间和空间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监测》项目二期的开工建设;推动国家磨料磨具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023年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验收;确保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研究中心项目2023年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8000万元;协调推进郑州国家北斗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项目二期实验室建设;争取国家计量院河南分院落户郑州。
12. 贯彻落实《郑州市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综合发挥“四园区三中心一平台”引领作用,打造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服务,全面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加快建设一批县域、园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力争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8.8件;全市商标有效注册总量突破65万件。
13. 全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处置、流转的有效途径,逐步构建“高价值专利+优势产业+高端服务+质押融资”四位一体的入园惠企对接模式。力争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同比增加5%。
14. 加大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站、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兴农富农特殊优势,深入探索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驰名商标培育工作。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努力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
四、持续推进“三个监管”创新,着力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15. 强力推进法治监管建设。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严格执行“三项制度”,确保有效履职,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重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能。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认真梳理市场监管职责范围内的重点监管事项,依法依规实行重点监管。拉长“轻微免罚”“首违轻罚”事项清单,拓展包容审慎监管的覆盖范围,提升企业监管质效。重拳出击查办大案要案,强化行刑衔接、联合办案,查办一批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着力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营造优质消费环境。
16. 强力推进信用监管建设。发挥郑州市涉企信息归集联席会议制度优势,牵头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归集共享、依法公示,积极构建共享共治信用监管体系。推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按照信用风险状况对全市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差异化监管,构建“信用监管+双随机”新模式,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建立健全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辨别违法失信不同情况,实施精准修复。
17. 强力推进智慧监管建设。树牢智慧监管思维,扎实做好“互联网+市场监管”全覆盖工作,加快全市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平台、郑州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电梯物联网智慧化监管项目建设。推进市场监管数字化应用,围绕网络交易监管、价格监管、知识产权、广告监管、食药械、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有效运用跨境电商监管、“互联网+透明车间”、12315等监管载体,实施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快电子取证数据中心和信息化指挥平台建设,推动我市市场监管执法信息化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五、筑牢市场监管“四个安全”防线,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18. 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牵头做好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服务做好国家食安办考核验收工作。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后半篇”文章,持续完善五大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建设,抓好十项食品安全保障工程。扎实做好第三批省级食品安全县(7个区县市)复验工作。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系列专项行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扎实推进河南省(郑州)口岸食品检验检测用房项目建设,确保早日竣工投用。
19. 压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动“两个台账、三个清单、一份承诺”在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全覆盖。持续夯实数据基础,全量归集包保数据,确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应包尽包、数据应报尽报,及时调整完善包保台账信息。生产、流通、餐饮等监管条线要针对经营类型、规模等开展分类指导,建立完善风险清单,实现精准防控风险。重点构建完善包保督导与日常监管衔接机制,建立督导问题分类处置制度,促进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及时修订《郑州市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以评议考核、示范创建等为抓手,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20. 牢牢守住药械化安全底线。深入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筑牢群众生命健康防线。积极探索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智慧化监管手段,逐步完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实施工作。探索化妆品生产环节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开展“靓盾1号”专项行动,提升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完善药品进口口岸功能,不断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管理系统,做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监管工作。培育壮大医药生物产业,深入推进“安图生物诊断仪器产业园”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药械化监测和抽检工作,推动建立“两品一械”四项监测、抽检联动机制,完善药物警戒体系。
21. 牢牢守住特种设备使用安全底线。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深入实施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治理三年专项行动,认真排查整治全市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叉车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隐患,确保全市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可控。继续开展城镇燃气特种设备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全市老旧电梯监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我市电梯安全形势整体平稳。推进电梯物联网智能化监管项目有序实施,确保2023年底5万台电梯纳入智慧监管系统。
22. 牢牢守住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加强生产许可获证企业监管,确保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引导企业增强质量管理意识,提升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深入开展危化品及其包装物和容器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提升工作,牵头做好散煤治理,加强成品油、涉挥发性有机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守质量安全底线。加大重点产品专项抽检力度,妥善处置质量安全风险。
六、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市场监管队伍现代化水平
23. 加强基层建设。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体系建实建强。大力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各级党组织全面过硬,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转化为推进中心工作的强大合力。
24. 加强法治能力建设。健全行政处罚案件核审制度,统一、完善行政处罚案件的核审、审批程序。完善基层执法疑难问题请示解决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研究推进法律顾问管理以及公职律师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扎实做好省、市法治建设智慧考评相关工作。
25.加强系统行风建设。开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有序推进三年攻坚任务,着力聚焦“整治审批服务领域问题、日常监管领域问题、行政执法领域问题”三大重点领域,要重点围绕“排查治理”这一核心任务,聚焦三大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强力破冰开局,以工作实绩实效赢得组织的信任、群众的认可。
26.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紧扣“书记抓、抓书记”责任链条,实现“两个责任”一体贯通、一体落实,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机制。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持续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7.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统筹用好职务和职级并行的各项政策,健全完善干部能力系统化、标准化、常态化培养提升机制,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谋划发展、推动发展、引领发展的能力水平。做好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后半篇”文章。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有关措施,让会干事、有作为的干部有平台、得荣誉、受保护,让不担当、不作为的“躺平”干部有压力、受惩戒、让位子,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28. 全力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把巡察整改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对照市委对巡察整改工作的相关要求,聚焦巡察反馈的3个方面34个问题,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强化问题导向,深刻剖析根源,制定整改措施,严格落实整改,抓好整改成果运用,推动市场监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七、强化项目推进,确保任务落地见效
29. 全面实施“三精”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更加关注程序、注重细节、强调规范,把细节管住,把过程管好,让“遵规行事、违规受罚”成为常态,确保工作管理正规化、精细化。实施精准化管理,切实增强考核“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让干出成绩、作出贡献的干部“名利双收”,让输了业绩、拖了后腿的“人财两空”,有为的才能有位、吃苦的才能“吃香”,用鲜明的用人导向引导党员干部争先进位、建功立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强化答卷意识,坚持结果导向,以结果论英雄、从过程找经验、用实绩来检验,确保市场监管各项工作高效率推进、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
30. 全力打造“三品”队伍。打造有品质队伍,筑牢困难面前不低头、艰险面前不退缩、重任面前不懈怠的鲜明品质,投身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汇成“一股劲”,凝聚“不凡”,成就“非凡”。打造有品位队伍,要把集体利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树正气、扬新风、增强集体荣誉感,既要讲格调讲品位,又要讲责任讲格局,做到干事有高度有态度、执法有力度有温度、成绩有数量有质量。打造有品行队伍,必须把讲党性、重品行、守规矩贯穿工作和生活始终,坚持初心使命、根本宗旨,坚持责任担当、实干作风,坚持事业为上、工作为重,坚持职业道德、廉洁操守,以实干求实绩,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31.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局务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系统工作会议,及时总结成绩,克服不足短板。坚持项目推进、目标管理,严格绩效考核,加强对各区县(市)局的业务指导,确保市委、市政府和省局下达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2. 建立量化考核机制。细化市场监管领域各项工作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过程督导、节点把控和结果运用,引导党员干部在岗在位在状态,在服务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争先进位、奋力赶超、建功立业。要坚持真抓实干,严格落实“13710”制度,重点工作要具体抓、抓具体,盯紧盯牢、一抓到底,确保实干干实,干事干成。
33. 严格机关人、财、物的管理。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机制。提升政府采购、公车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严控“三公”经费预算,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抓好信访举报转办督办和问题化解工作,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单位创建等工作,保持良好荣誉形象。加强水、电、气、暖的管理,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建设节约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