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地方法规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504号提案答复的函|关于健全商品条码管理法规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粤市监标准函〔2023〕745号)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30504号提案答复的函|关于健全商品条码管理法规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粤市监标准函〔2023〕745号)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23-07-21 16:36:25  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834
核心提示: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商品条码管理法规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30504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发布单位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文号 粤市监标准函〔2023〕745号
发布日期 2023-07-21 生效日期 2023-07-21
有效性状态 废止日期 暂无
属性 专业属性 其他
备注  

彭晋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商品条码管理法规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30504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我们赞同您关于健全商品条码管理法规制度的建议。商品条码是全球统一编码标识系统(GS1系统)的核心和基础,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物品编码标识,是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全球唯一身份标识。自1973年创建至今,在国际范围内应用已达50年,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万家企业广泛应用,覆盖快消品、零售、制造、物流、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电子政务、医疗卫生、产品质量追溯、图书音像等诸多领域,超过10亿种商品使用,有效促进全球商贸流通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GS1系统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管理和维护。我国于1988年成立中国物品编码中心,1991年加入国际物品编码组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推广GS1系统,是统一组织、协调、管理我国商品条码、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技术的专门机构,在全国各地设有47个分支机构,授权开展条码管理和应用,提供编码技术支撑。其中广东4个,分别为:广东分中心、深圳分中心、广州分中心、珠海分中心。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建立完善商品条码管理制度。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于1998年7月颁布《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并于2005年5月重新修订。我省于2005年1月发布《广东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结合广东民生、特色产业,重点在食品、卷烟、酒、饮料、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日用化学品、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等五大类11种商品推广应用商品条码,推动食品、药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预包装产品采用GS1系统,建立有效的产品追溯体系,推动和引领广东乃至全国物品编码应用的快速发展。同时,企业也可以按需注册其它品类商品商品条码。规范了商品条码管理,保证商品条码质量。截至目前,全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达9.6万家,约占全国系统成员保有量的八分之一,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减负提效,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关于重新核定条形码服务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2〕3909号)规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自愿申请使用商品条码的企业收取服务费,多年来持续减负降费。一是主动公开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服务项目清单均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中心官网、全省各业务窗口等公开。二是持续下调收费标准。2016年以来降费4次,单个企业系统维护费下调42%,一次性加入费下调约28%。三是提供多种、高效服务渠道。推广应用网上业务大厅、APP等线上服务,以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的服务渠道,实现足不出户办理条码业务,为企业办理商品条码提供便利。四是打造快捷服务通道。新冠疫情期间,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最短时间获得商品条码,推动防疫物资快速上市。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以来,已协助广东地区1000余家企业通过快捷通道获取商品条码,快速打通防疫物资供应渠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加强商品条码的跨境应用,实施商品条码国际化。在全国率先开展商品条码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积极推动商品流通信息化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www.gds.org.cn),作为全国的商品条码大数据中心,集产品管理与各项商品条码应用服务于一体。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已链接国际条码数据池,实现国内条码和境外条码的数据共享,提供公众扫码查询、国际条码验证、国际贸易数据共享等功能。同时平台持续优化更新,并不断拓展应用广度与深度。目前全平台已有52万家企业会员、1.7亿条商品数据。

(四)加强统筹规划与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2021年6月,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及若干政策措施(粤府〔2021〕45号),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2022年4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实施细则》等措施,明确提出以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按行业龙头制造企业牵头和行业公共服务企业牵头两类路径予以推进,推动全省20个细分行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建设一批扎根细分行业、熟悉制造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持续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在PCB、家电、日化、装备等行业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深度融合,形成了产品智能追溯、供应链协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多种创新应用模式,在区域、行业内形成示范效应。商品条码已推广应用在“商品源数据”“易码追溯”“条码微站”等其它数字化产品,为企业提供商品数字化、产品追溯、产品营销等服务,实现实体商品数字化建档、商超供应链效率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等,助力市场主体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五)释放“商品条码+”的催化效应,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一是商品条码助力我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建设。我国已建立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以商品条码、二维码为载体,通过记录商品的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信息来实现商品追溯。目前已实现上亿种产品的责任主体追溯和3000多家企业的产品过程追溯。预包装食品从原料进厂查验、生产管控、出厂检验、销售去向等实现全过程(全链条)数字化管控。消费者可利用手机扫码查询信息,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对问题产品可实施精准召回和靶向监管。在食品销售环节,重点针对优质食用农产品种养殖基地进行标准认证,对基地的产品赋予GS1位置编码和品种编码,赋码的农产品从种养殖基地-物流运输-食品配送-终端消费“一码平川”。例如,消费者用手机扫码付费后,电子秤“吐”出一张印有GS1标准二维码的电子交易票据,扫描二维码,包括产地、检验结果、进出货单位等产品追溯数据立即显示出来。与此同时,系统还对消费者因购买劣质食用农产品造成的损失进行投保。以顺德为例,近5年来,依托该平台,在不增加生产企业资金投入、不改变销售环节工作流程、不影响消费者购物便利性的前提下,实现对辖区内260多家食品企业、100多家食材配送企业及近200家农贸市场的生产、采购、流通(配送)、消费等全链条数字化追溯的动态一体化监管。

二是商品条码推动我省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设。贯彻落实商务部等七部门《关于协同推进肉菜中药材等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供应链管理创新实际,创新“区块链+重要产品追溯”技术应用,实施“一品一链”重要产品追溯工程。部署各地应用六项重要产品追溯国家标准,研究制定省级地方标准《商品全生命周期溯源通用要求》。省商务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省应急管理厅、省中医药局等部门共同研究推进稀土、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猪及其产品、危化品、中药材等追溯系统的数据共享工作。推动追溯系统从“建点造链”向“串点成链”转变,引导和支持全省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等重要产品供应链企业建立信息化追溯系统,并接入重要产品追溯平台,进一步提升追溯效能,降低追溯成本。我省于2019年建成广东省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地推动各地市肉菜流通追溯平台与省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对接,2020年9月省平台完成与21个地市肉类蔬菜追溯数据共享,真正实现全省追溯数据全覆盖,并成功向国家平台报送数据。重要产品追溯平台与省农业农村厅生猪追溯平台数据接口调试已完成,2022年,生猪追溯数据累计3437万条,比接入前增加657%。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一年搭平台,两年通数据,三年见成效”的工作要求,全面完成与全部地市追溯平台对接共享。2022年全年向国家平台上传追溯数据8400万多条,日均接近23万条,全国排名前列。

三是推动商品条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上的应用。致力于通过商品条码作为数据索引来为消费者展示更丰富、更准确的商品信息,目前消费者可通过微信、条码追溯小程序、中国编码APP等手机扫描条码来查询商品信息,也可在相关平台网站通过检索条码号、商品名称、品牌名称等更多方式来查询商品信息,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各有关部门将进一步贯彻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履行部门职责,积极推动《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修正工作,拓展商品条码应用,挖掘数据价值,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7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蔡捷章,020-38835961)

食品伙伴网提供标准法规解读、舆情监控、合规咨询、申报注册等服务。
电询:0535-2129301
QQ:2891238009
食品标法圈
实时把握食品标法动态
请扫码关注食品标法圈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law#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139307733

 
 
[ 政策法规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关闭窗口 ]

 

 
 
按分类浏览
国家法规 (12129) 国外法规 (3603)
地方法规 (42100) 法规动态 (12)
法规解读 (2943) 其他法规 (345)
推荐地方法规
点击排行
按国家或地区浏览

法规中心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信息服务

Processed in 4.646 second(s), 10 queries, Memory 4.6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