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德、宿松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
现将《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年1月28日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是我省全面推进市县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一年,也是打基础、建机制、谋发展的关键之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总局的监管工作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监督执法、保障安全这个核心职能,认真履职尽责,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廉政建设,确保“两个安全”。
一、精心组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一)切实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宣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制定学习方案。采取举办讲座、小组讨论、集中学习、观看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分阶段、分专题、分层次深入研讨学习。坚持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全面抓好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狠抓改革创新,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
(二)全力推进市县监管体制改革。按照省政府要求和规定的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尽快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优化监管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推进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尽快形成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和基层监管“四位一体”的监管体系。
(三)建立健全监管新机制。全面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积极完善“审、批、查”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新机制,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强化监督考核,确保新机制有效运转。合理划分事权,有序推进行政审批权下放工作。
(四)加强重大问题的调研。围绕监管和体制改革后新情况、新问题。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围绕行政审批改革、社会共治、企业责任首负、安全责任追究、惩罚性赔偿机制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探索建立相应的机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
三、突出重点整治,切实提高食品药品安全信誉度。
(五)开展重点整治。深入排查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对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整治。在食品领域,以乳制品、肉及肉制品、白酒、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散装食品等为重点产品,以食品生产聚集区、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学校周边、小作坊聚集区等为重点区域。全面推进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加大对大型集体聚餐场所、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监管力度。在药品领域,以基本药物、高风险产品、网上非法销售药品、化妆品非法使用禁限物质、保健食品违法添加、违法广告等为重点,严格药品分类管理,积极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工作。在医疗器械领域,以无菌和植入医疗器械等高风险医疗器械重点产品,以互联网销售医疗器械为重点途径。按照国家总局部署,深入开展食品标签标识、农村儿童食品专项整治,非法售药和信息发布集中整治行动,医疗器械“五整治”(打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等)专项行动。强化行政执法,建立更加有效和紧密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配合机制,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压震慑态势。
(六)加强日常监管。建立起食品药品大检查、大稽查的工作机制,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大巡查频次,增加监督检查的覆盖面。突出跟踪检查、飞行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大抽验力度,有效统筹全系统检验资源,科学制定抽验计划,全面推进日常监管和抽验结果的信息公开,更好地引导社会消费。突出重点,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打假治劣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处力度,坚决维护法治诚信、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秩序。全面推进新版GMP、GSP的实施,逐步完善药品检查体系。发挥好执业药师药师药学服务作用。
四、健全支撑体系,着力提高监管效能。
(七)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大力加强市县食品药品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完善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为依法行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面落实国家总局食品安全检(监)测能力建设规划项目实施有关工作有关要求,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检查员队伍能力建设,完善检查管理机制。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省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完善食品药品综合办公平台、政务服务平台、行政执法平台、电子追溯平台、检验检测平台和应急管理平台等。充分发挥到信息化手段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五、健全风险监测,提高风险及应急管理水平。
(九)健全风险监测体系。加快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的刚性要求,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信息共享的风险监测体系。加大风险监测力度,统筹安排风险抽验,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及时汇总检验、监测、监管等各方面信息,科学分析研判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程度,制定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食品药品安全风险。
(十)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
六、加强社会沟通,积极应对舆情。
(十一)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推动各级食品安全办自身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有效发挥各级食安办牵头抓总作用,尽快建立健全部门间、区域间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十二)督促落实属地管理。完善市县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考核评价指标和督查制度,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试点工作。
(十三)构建社会共治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健全12331举报电话管理机制,完善投诉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投诉举报。建立相应机制,有效地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作用。加强舆情监测和研判能力,准确、客观地发布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重视与媒体有效互动,建立新闻发布机制,组织媒体进药监,开展记者专业培训等活动。加强科普宣传,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等宣教活动。
七、强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队伍能力。
(十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和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举办多层次、多专题的培训班,开展各类监管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着力提升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尤其是要加强一线监管人员的执法能力培训,努力建立起一支政治过硬、纪律严明、业务精通、执法能力强的监管队伍。
八、严格执纪问责,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十五)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30条要求,切实做到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加强对审评审批、检验检测、稽查执法、认证检查等权力运行的监督,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制和问责制度,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着力查处违法违纪行为。扎实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