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全市白酒产业发展,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和国办函〔2013〕35号文件精神,抢抓省委、省政府推进白酒产业跨越发展的机遇,以现有产业条件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盘活存量、做大总量、提质增效为目标,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做大做强酱香型白酒,振兴地方名优酒,培育一批新名酒,开发一批地方特色酒,形成高中低档酒并举、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提升全市白酒产业的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打造毕节名酒品牌。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白酒产能达6万千升/年,白酒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70亿元;新增1个国内知名品牌,1-2个省内知名品牌和一批区域性畅销品牌,建成白酒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
到2020年,全市白酒产能达12万千升/年,白酒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150亿元;新增1个国内知名品牌,2-3个省内知名品牌和一批区域性畅销品牌,建成白酒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
基本形成以大型知名品牌白酒产业企业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白酒产业格局。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技改扩能,提升白酒生产总量。重点实施金沙窖酒3万千升/年、林酒1万千升/年、毕节大曲1万千升/年、碧春酒1万千升/年、金沙古酒1万千升/年等名优白酒技改扩能项目;积极培育白酒产业新项目、新品牌,大力扶持金荞桃酒、阿西里西、彝神古酒、方酒、贵奇酒、禹龙酒、春秋酒、阿穴酒、天麻酒、咂酒等区域性品牌做优做强,提升毕节白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品牌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创新。重点扶持金沙窖酒等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白酒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白酒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巩固提升“金沙回沙酒”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地位,扩大金沙回沙酒在省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发挥好“金沙回沙酒”品牌的带动示范作用;鼓励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手段改造提升传统酿酒产业,努力恢复贵州八大名酒之一“毕节大曲” 的品牌影响力,积极扶持林酒、碧春酒、古酒、方酒等一批名优酒品牌;大力引导金荞桃酒、天麻酒、咂酒等保健酒及其他酒创牌。积极支持企业在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申请发明专利,启动“毕节试验区白酒”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保护工程,构建毕节白酒质量声誉保障体系。
(三)健全配套体系,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编制全市白酒产业园区专项发展规划,以现有白酒生产企业和技改项目为基础,综合生态环境等因素,规划布局一批中小型白酒产业园区,广泛吸引质量检测、包装、物流业等生产经营要素向产业园集聚,形成以白酒生产加工为枢纽、连结上下游产业及配套产业的产业集群。支持市内重点白酒企业加强对白酒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争到“十二五”末白酒包装材料市内配套供应量达到50%以上。
(四)发挥独特优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赤水河流域酿酒独特优势,加强白酒生产企业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河流保护,严禁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进入,减少居民生活及农业用水污染。鼓励酒类生产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引导鼓励企业采用新材料,新工艺,降低物耗、能耗,循环用水,开展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综合利用。
(五)推进基地建设,确保原料供应保障。做好白酒原料基地发展规划,把白酒原料基地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根据白酒产业发展需求配套建设优质高粱、小麦、苦荞等原料基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关项目、资金、技术、物资等重点向白酒原料基地倾斜,整合各方资源推动白酒原料基地建设。建立白酒原料基地建设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加强原料质量的检测,从源头保证白酒原料品质。重点在七星关、金沙、黔西等地建立优质高粱、小麦原料基地,在威宁、赫章建立苦荞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