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县一业、一县一品”发展思路,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加快培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县政府将鹅产业确定为全县“一县一品”产业之一,现就加快鹅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实施县委、县政府建设“辽宁省养鹅大县”发展战略,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以科技推广应用和系列化服务为手段,推动喀左县鹅产业优质、高效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鹅产业发展,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全面建设和谐喀左、小康喀左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
1.饲养规模:2008年,全县鹅饲养量为200万只,以此为基数,以凌河两岸乡镇为发展重点,从2009年起至2013年,全县鹅饲养量分别达到500万只、800万只、1000万只、1200万只和1500万只。
2.经济效益:2013年,全县鹅产业预计实现总产值18亿元、销售收入38亿元、销售利润4.8亿元。鹅业成为全县畜牧业主要支柱和财政收入重要来源。
3.技术目标:全面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申报无公害品牌,禽疫病强制免疫率实现100%,产地检疫率100%,产品检验率100%。
4.服务体系:以县畜牧局为牵头单位成立鹅产业协会,到2013年实现对全县规模养殖户和产品营销领域的行业协会治理。强化鹅养殖业与市场衔接,逐步建设畜禽产品专业交易点,扩大养鹅市场规模,防止出现人为操纵产品价格的现象,杜绝坑农事件发生。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全县鹅兽医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
二、 工作重点
(一)龙头企业建设工程
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积极营造宽松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资金、技术等难题,尽快把利州鹅业有限公司培育成规模大、起点高、市场开拓能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持企业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推进新技术应用与创新,促进企业重质量、创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同时,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鹅肥肝产品作为今后重点工作来抓,支持朗德鹅产业科技开发公司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二)基地建设工程
完善基地建设,选取积极性较高、掌握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培育一批标准高、效益好的典型,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一村、一村连多村”的发展格局。加快专业大户发展,建设一批规模大、管理科学的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带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坚持基地数量扩张与水平提升相结合,引导养殖户在龙头企业指导下建设示范养殖场,加快优质鹅养殖基地建设,提高标准化养殖水平。2013年,全县养鹅专业户发展到4.5万户以上,养鹅专业村发展到100个左右,规模养殖达到60%以上。
(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工程
利用5年时间,在全县建设标准化种鹅养殖场10处,每个基地养种鹅5万只,养殖总量达到50万只。积极改良本地品种,加大优良种鹅引进力度,到2013年全县鹅良种率达到95%以上。加快商品鹅孵化场建设,到2013年建成10个商品鹅孵化场,提供优质商品鹅雏2000万只以上。
(四)市场牵动工程
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开拓市场的同时,按照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一批鹅、鹅产品及种蛋、鹅雏等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专业市场与综合交易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与周边市场连接,努力把喀左建设成为辽西地区鹅及鹅产品批发地和集散地。积极发展鹅养殖协会和专业经纪人队伍,扩大销售渠道,促进鹅及鹅产品流通。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消费者了解鹅产品的食用和使用价值,积极引导消费。
(五)科技支撑工程
不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增强服务手段和功能。按照免疫计划和程序搞好鹅养殖,尤其是种鹅和雏鹅防疫工作,确保鹅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推广适用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鹅生产先进实用技术,重点加强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和集约化饲养等技术推广,大力推广适于鹅类生产的饲料饲草种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服务意识和科技水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鹅养殖科技含量,使每个养殖专业户都能较好掌握鹅养殖技术。
三、 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县政府成立喀左县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并协调解决鹅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等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加快鹅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坚持“抓大户、带全面、上规模、增效益”的发展思路,走繁育、养殖、加工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全面推动俄产业迅速发展。各乡镇要相应成立领导组织,主要领导亲自抓,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有效开展工作,千方百计鼓励、支持、引导群众发展养鹅业。
(二)政策引导
制定扶持鹅产业发展的专项优惠政策,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在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农业开发产业化项目申报、扶贫开发入户工程和相关税费减免等方面加大力度,重点扶持鹅产业龙头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种鹅场、孵化场,引领鹅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质量提高。
(三)增加投入
在畜牧业扶持资金的使用上向鹅产业发展倾斜,尤其是在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安全和科技推广等基础性工作上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积极利用社会资金,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以及城镇下岗职工发展鹅产业。积极向上级争取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农业开发、企业技改等项目资金,支持鹅产业发展。县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鹅产业发展的贷款额度。
(四)完善机制
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签订购销合同,实行订单生产,设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有效保护企业与农户利益,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发展共同体,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科学技术推广机制,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指导,提高服务功能和水平。完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五)强化服务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职能,积极为鹅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县畜牧部门要在种鹅繁育、疫病防治、科学饲养、饲料饲草等方面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县农村信用联社要根据鹅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实际,努力增加适合鹅产业发展的贷款方式。县发改委、财政、农业和工商等部门和群团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积极为鹅产业发展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为基地、企业和养鹅户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全县鹅产业快速发展与升级。
二○○九年十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