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健康中国合理膳食行动,按照食物消费量测算结果和工作安排,2025 年围绕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 主题,倡导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水产品摄入,加大针对性科普宣传,引导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制定并印发了了相关的 “健康饮食、合理膳食” 核心信息。
在蔬菜水果摄入方面,核心信息明确了量化标准:每日新鲜蔬菜摄入量应≥300 克,且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水果摄入量为 200 - 350 克。每周蔬菜水果种类宜≥10 种,每日蔬菜 3 - 5 种、水果 1 - 2 种。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植物活性物质,有助于降低慢性病风险,且二者营养互补,不可相互替代。在加工与保存上,推荐清蒸、凉拌等少油盐糖的烹饪方式,以减少营养流失。同时,建议适量购买、科学保存,避免浪费,加工制品应选择低糖、低钠、低脂产品。对于肥胖或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遵医嘱选择品类,如控制高糖水果摄入。此外,鼓励食堂、餐厅、学校等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供应。
全谷物食用方面,核心信息指出,全谷物需保留完整籽粒结构,像糙米、燕麦等,是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入量为 50 - 100 克,可与精制米面搭配食用。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可适当增量,但老年及胃肠疾病患者需注意粗细搭配、控制摄入量。同时,要避免长期储存全谷物,防止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变质。在加工与产业方面,鼓励改进烹饪工艺提升口感,鼓励食品企业研发多样化全谷物产品。
水产品选择上,核心信息给出摄入频率与量的建议:每周 1 - 2 次,成年人总量 300 - 500 克,儿童、孕妇、老人可适当增加。鱼类低脂高蛋白,深海鱼如三文鱼富含 DHA、EPA;贝类铁、锌含量高,如蛤蜊、牡蛎;海藻类能补充碘、叶酸,如海带、紫菜。在加工与储存时,优选清蒸、焖炖等烹饪方式,优先选择鲜活水产品。家庭冷冻保存需密封防污染,干制海产品要注意盐分控制。产业方面,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水产品,推动产业营养化转型。
此次印发的核心信息还强调了一些共性原则,倡导多样化摄入,多品类搭配,避免单一化;科学加工,减少营养流失,控制油盐糖添加;按需适配,结合个体健康状况调整摄入量及品类。同时,呼吁食品产业、餐饮行业等社会力量协同配合,优化供给,以满足全民营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