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促进大豆油料扩种增产,全力夺取粮油丰收,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各市(区)政府要认真对标年度粮食任务,尽快将粮食播种面积分季节、分茬口、分作物分解到县(市、区),落实到镇、村及具体地块,确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507万亩、总产1270.5万吨目标任务。要千方百计扩大播种面积,推动季节性撂荒地全部恢复种植,提高复种指数。要因地制宜开展耕地用途管控,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政策,引导栽植绿化苗木或林木的优质土地逐步恢复粮食种植,增加种粮耕地面积。
二、扎实推进大豆扩种
要将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面积任务及时分解,细化落实到田,确保265万亩大豆种植任务全面完成。要加大高产高含油大豆品种推广应用,加快适用农机研发配套,进一步深化熟化大豆复合种植技术,陕南浅山丘陵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大豆间作套种,渭北、陕北春玉米区大力推广果树幼园套种大豆,试点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确保大豆扩种实效。
三、稳步促进油料增产
各地要因势利导、创造条件,不折不扣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403万亩油料生产任务。陕南、关中地区要加强冬油菜田间管理,抓好水肥管理,落实“一促四防”措施,确保油菜丰收丰产。延安市、榆林市要采取果树幼园套种、利用未耕种地扩大春油菜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油葵、芝麻、胡麻等特色油料,多措并举扩大油料生产,努力提高油料自给率。
四、全面提高单产水平
认真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以玉米、小麦、马铃薯、水稻、杂粮为重点,全面提高粮食单产。在全省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升行动,各地要充分结合区域气候特点、耕地地力、玉米密度基础和群众种植习惯等条件,分区域制定玉米种植密度指标,细化配套技术措施,进一步集成分区域种植模式,形成不同区域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关中、渭北地区要进一步细化熟化“5335”集成技术,推进玉米单产再上台阶。要结合实际,创新支持政策,调动小麦宽幅沟播机械购买积极性,增加宽幅沟播机械拥有量,为秋播全面推广小麦宽幅沟播打好基础。要全面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试点开展玉米“一喷多促”,推动粮食单产整体提升。陕北地区要重点推广马铃薯起垄栽培、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扩大杂交谷子、高粱等高产耐旱作物面积,适当压减低产小品种杂粮面积,带动杂粮单产水平整体提升。陕南地区要重点推广水稻高产品种和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技术,不断挖掘增产潜力。
五、科学开展防灾减灾
省级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水利和气象等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从监测、预警、防灾、救灾等方面,系统构建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防控体系,切实提高防灾救灾能力。各市、县、区政府要根据灾害发生情况和作物生育进程,安排相关部门分作物、分灾种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及时组织专家调查评估灾情,科学抗灾救灾。要突出小麦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采取定点监测与田间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病虫情监测,定期组织会商研判,准确指导灾害防御,严控为害损失。
六、巩固提升综合产能
要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规模化经营核心区、大中型灌区有效灌溉范围为重点,整县、整镇、整村一体化规划,整建制建设,推动耕地宜机化改造,提高粮食产出能力。要深入实施旱作节水五年行动,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推行适水种植、量水生产,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稳定旱区生产水平。要持续深入开展机械深松深耕作业,推广秸秆还田、配方施肥、绿肥种植,提升耕地质量。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机具,加大粮食生产重点环节所需农机装备补贴力度,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
七、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粮食安全责任制规定》,将粮食、大豆、油料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纳入考核指标,将面积作为市、县、区党委政府的考核内容,产量作为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确保粮食生产责任落到实处。省级下达的粮食和油料任务均为底线目标,各地要及早谋划部署,细化实化任务,锚定更高目标,力争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再扩大、多增产。要加大粮食生产财政专项支持力度,加快拨付耕地支持保护补贴资金,持续提高三大主粮作物保险参保覆盖率,开展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最大程度降低粮食生产风险。
附件:2023年各市(区)粮油生产目标任务.pdf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3月9日